水。不属于出厂价格指数的调查范围是水一类商品。生产价格指数共调查9大类商品:燃料、动力类;有色金属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化工原料类;木材及纸浆类;建材类:钢材、木材、水泥;农副产品类;纺织原料类;工控产品。
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与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
P1i为报告期所有抽选的n种商品(i=1,2,…,n)的价格,P0i为基期这些商品的价格,qi为权重。所以,对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PPI的计算,采用基期的第i种商品销售量(qi)作为权重。对于股票价格指数(stock price index)的计算,采用第i种股票的发行量作为权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在该范围内。工业品出厂价格由生产成本、利润和税金三部分组成。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或不同年份全国或地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在我国工业统计中,通常用总产值指数除以总产量指数的办法,匡算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工业总产值总指数/工业总产量总指数×100%拓展资料:工业品价格指数是通过调查收集部分代表企业的代表产品的价格变动资料加权计算的相对数,以反映工业品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包括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是反映工业企业出厂商品价格及工业企业中间投入品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制定有关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依据。工业品价格指数是反映工业发展状况的指标之一,也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标准之一(另一个主要标准是CPI)。当前中国工业品价格指数的调查产品有2700多种(规格品5000多种),已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中类186个(覆盖率已超过95%)。中国参与调查的市县410多个,调查各种规模和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近50000家。 从指数内涵及其所处环节看,工业品价格指数主要反映生产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即源头和中间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处于价格传导体系的中上游;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反映消费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即最终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处于价格传导体系的下游和终端。总体上说,上游商品价格的持续显著上涨会逐渐传导到下游商品的价格变动。根据过去近20年的经验数据分析,这种传导的时滞大约在一年半左右。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上游商品价格上涨能否传导到下游,主要取决于该类商品的供求状况、供求弹性和产业链条的长短。因此,近年来上、下游商品间的价格传导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动,表现为传导时滞延长,某些方面传导效应减弱等。
ppi上涨意味着企业生产成本有所增加;当ppi大幅度上涨的时候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无法直接转接给市场消费者,从而导致企业利润缩减,业绩明显下降。如果出现大范围的这种情况,还会导致整体股票市场出现调整下跌。
Ppi是生产价格指数,主要作用是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如果ppi指数大于预期指数则可能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反之如果ppi指数低于预期指数则存在通货紧缩的风险,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根据ppi的指数进行调整。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ppi上涨意味着什么。
1、PPI指数,按照IMF的标准,理论上来说PPI应该涵盖了所有行业的生产者,比如:农业生产者、工业生产者以及服务业生产者;但在我们中国,大家习惯性将工业生产者的出厂价格指数简称为ppi。
2、PPI上涨也就是说生产价格指数有所上涨,也就是意味着生产成本提高了。那么就会增加企业的负担,缩减企业的利润,严重的话导致通货膨胀还会使得市面上价格上涨;如果持续时间较长的话则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