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中栏杆的主要材料有:真石材质栏杆、塑木栏杆、真木头栏杆、竹子栏杆,这些在以前经常使用到,随着栏杆技术革新,以上材质的效果可以使用新型材料从而达到替代的作用,即混凝土水泥仿制栏杆(水泥仿石栏杆、仿树皮栏杆、仿竹栏杆、仿木头栏杆等),节约有限的石材木材资源,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常见的绿色环保景观小品之一。
这些都是古建筑项目石作工程中的专有名词。
侧塘石:以塘石侧砌,用于阶台及驳岸者。(驳岸:凡滨河房屋,以石条逐皮驳砌成墙岸者。)
锁口石:石栏杆下之石条,或驳岸顶上一皮石料。
菱角石:踏步两旁,垂带石之下三角部分。
石蹬:石台阶。
鼓磴:柱底与磉石间之石础,因其有花纹与否面有花、素鼓磴之分(即鼓状之柱础)。
磉石:鼓磴下所填之方石,与阶沿石平。
坤石:奇石石材的一种,常用于园林假山等建筑
扩展资料:
石作分类原因:
单体建筑 ;塔、堂、亭、桥等均属此类。
代表性实物如泉州开元寺宋代双塔、孝堂山汉代石祠、赵州隋代安济桥和庐山宋代石亭。
附属建筑和建筑小品 ;阙、牌坊、华表、石幢、碑碣、石座、石兽、石灯等均属此类。
著名实物如渤海国石灯、明长陵石坊、宋赵县陀罗尼经幢等。
石窟 ;属石凿洞库工程,和上述一般石作又不同见石窟工程。
建筑中的石构件和石部件主要有:台基 ;有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两类。
普通台基
据在汉明器、画像石和石阙中所见,从秦汉起台基已成为建筑中不可少的部分。
这时的台基已有压栏石、角柱石、间柱等构件。
宋、清普通台基做法基本相同,侧面光平,宋代台基上缘用压栏石、角上用角柱,
清代称阶条石;宋代在压栏石以下,角石以内,一般砌砖,清代有时镶石板,称陡板石。
须弥座
一种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的台基,由佛座逐渐演变而来。
最早实例见于北魏石窟,形式比较简单,雕饰不多。
从隋唐起使用渐多,成为宫殿、寺观等尊贵建筑专用的基座,造型也逐渐复杂华丽,
并出现了莲瓣、卷草等花饰和角柱、力神、间柱、门等。
宋《营造法式》中规定了须弥座的详细做法,上下逐层外凸部分,称为叠涩,中间凹入部分称束腰,其间隔以莲瓣。
从元朝起须弥座束腰变矮,门、力神已不常用,莲瓣肥硕,多以花草和几何纹样做装饰,
明清成为定式。但在相似大小的建筑物中,清式须弥座栏杆尺度较宋式为小(见图)。
柱础
宋称柱础,清称柱顶石,是放置在柱下的石制构件,为扩大柱下承压面及木柱防潮而设。
早在商朝时已知在木柱下置卵石或块石作柱础秦代已有方1.4米的整石柱础,
一般的柱础有覆斗等形式魏晋时出现了莲瓣柱础宋《营造法式》中规定柱础的作法有:
素平──平面方石,覆盆──方石上雕凸起如覆盆,铺地莲花──雕莲瓣向下的覆盆,
仰覆莲花──铺地莲花上再加一层仰莲,共四种形式。为了防潮,南方各地的柱础较高。
形式多样,雕饰花纹丰富,成为重点装饰的部位。
栏杆
宋时称勾阑或钩阑,最早使用的是木栏杆,石栏杆出现较晚,
现今所见最早的为隋建安济桥和五代建造的南京栖霞寺舍利塔上的石栏杆,是仿木形式。
宋代和清代的石栏杆构造基本相同,都是用整块石板仿同时代木栏杆的形式镂雕,
称栏板,板间立石柱,称望柱。栏板、望柱间用榫连接,一般均一板一柱相间。
宋代栏板可以接续,有时可隔几板始用一柱,清代栏板望柱下加地。
石栏杆端头望柱外需支顶,金建卢沟桥两端置石象为最早的实例。
明清时发展了抱鼓石,并成为定制。
宫殿须弥座台基边设石栏杆,每望柱下要加一外雕做龙头状排水口的石条,称“螭首”。
台阶
登高的道路。分阶级的宋称踏道,清称踏跺;
作坡道的宋称墁道,清称礓,但宋代墁道没有石砌的。
踏跺
宋式清式基本一样。两边各斜置一条石,宋称副子,清称垂带石。
其间装条石踏步,高宽比为1:2,宋称踏,清称踏跺石。
垂带外侧的三角形垂直面宋代用条石层层退入砌成,称象眼,清式用一平石板,称象眼石。
在踏跺前方和两侧铺和地面相平的条石,宋称土衬石,清称在最下一级之下的为砚窝石,
垂带下的为土衬石。明清宫殿主殿和主殿门中间的踏跺是皇帝专用御路,
多做成中央斜置一条雕云龙御路石,两侧各有窄的踏跺。雕云龙御路实际不能行走,
由太监抬辇舆走在两侧踏跺上,把坐在辇舆中的皇帝从御路石上空抬过去。
清代还有两边不用垂带,踏跺逐层缩短,在两侧也形成阶级的踏跺,称如意踏跺,多用在园林中。
礓
两边加垂带石、象眼石,下加土衬石、砚窝石,形式与踏跺同,
斜坡道表面铺凿有防滑的横向细齿的石条,清式规定坡度为1:3。
中西合璧 学习了........... 如果是墨线制图 需要准备白纸 铅笔 墨线笔 这些去专业卖建筑学课程用品的商店都有。墨线笔需要准备最细0.2到最粗1.0左右的最少2支,好表现出不同材质比如墙体与玻璃的不用粗细程度。一般是买针管笔,管径粗细、牌子很据你喜好买。墨线图用于你画平面、立面和剖面图。但是如果画透视图,需要上色,一般是用水彩、彩色铅笔或者马克笔表现。彩色铅笔和马克笔操作简单,但不好把握,需要一定美术功底。建议你用水彩表现。不管是墨线还是水彩表现图都需要用削成鸭嘴型的铅笔(一般是HB-B左右比较淡的)在纸上打底稿。墨线图用白纸,将纸四角牢固粘贴在图板上(1号还是2号图板按照作业图幅要求),以丁字尺、三角板配合绘制。水彩表现图需要用专业水彩纸,将纸裱在图板上,然后等干透后再打铅笔稿,最后用水彩渲染。裱纸到干透需要大概2天时间,必须提前准备。底稿打完上墨线,将实墙体作为最粗的钱绘制,用1.0左右的针管笔;窗户、台阶、配景用线条较细的针管笔绘制。具体粗细要分出层次,以达到美观的表现效果。水彩图的铅笔底稿打完就用水彩渲染,等水彩干后再上墨线。具体不明白的可以给我留言,我就是学建筑设计的。creepcat 答案看 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第二集《石栏杆.?中国古建史教案 2012-05-10 大美无言——《中国古建筑史序论》 ——《中国古建筑史序论》我们今天的标题是...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集》中曾说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 “当 时的的匠师们,每人...贡献者: 708962216 | 下载: 9次| 7人评| 共21页百度 知道 找 creepcat 好 我的建议 你去了?找?
石雕栏杆,安装在台基四周、桥的两侧、楼梯两侧、廊柱两侧、亭榭周边等处的石质雕刻栏杆,主要功能是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用来分割空间。尤其在园林建筑中,石雕栏杆是最不可少的,既可以拦隔围护,将不同的区域分隔开来;又不会割断各区域之间的关系,栏杆上雕刻的图案还起点缀环境的作用。石雕栏杆的历史发展:在汉族传统建筑中栏杆的材料有多种,以木、石最常用。早期出现为木栏杆,石栏杆出现于隋唐时期,起初多仿木结构。至宋代,石栏杆已很普遍。
石雕栏杆的主要组成部分:柱头、立柱、栏板、报鼓、地铺石。石雕栏杆也可以和其它材料搭配,如立柱和铁索。石雕栏杆材料种类:石雕各种石材、石料都可制作,有线雕型栏杆、浮雕型栏杆、几何型栏杆、立体雕塑型栏杆。常见的石雕栏杆有青石石雕栏杆、花岗岩石雕栏杆、汉白玉石雕栏杆。石雕的设计要求:石雕栏杆的规格大致上是以下几种数据:柱子:8*8*68、10*10*100、12*12*110 14*14*135、15*15*150、18*18*165、20*20*165、22*22*165、25*25*160 26*26*160、28*28*165、30*30*16一般数据都是以双数为柱子的小边长,高度则是灵活的,根据自己场地,作用定制。栏板的厚度则是:6、8、10、12、14、15、16、18、20、21、23具体的数据得看具体情况而变化。栏杆柱的间距一般为0.5米——2米,高度则是根据柱子的高度按比例协调制作。
桥栏板是山东金德石材的主打的策划产品之一,我们对于桥栏板的加工质料精挑细选,然后议决精.确地加工,石材桥栏杆多少钱一米,石材雕刻加工成为完善的桥栏板.现在先让我们各人来做一下简略相识.开辟 开辟也有称’开大荒’,将史料粗坯凿去多余部门,石材桥栏杆规格尺寸,不停到初具大概表面的阶段.进一步打出体与面干系根本形状的进程叫做’开中荒’.一样平常加工打到离石膏模型形体1厘米厚左右叫’开小荒’.三个进程偶然交替举行,所利用的东西为大,中,桥栏板小錾子.石材桥栏杆报价, 打细 打细是将’开小桥栏板荒’余下的多余部门凿失,重点是刻画形象和找准形体的起伏布局等玄妙变革.打细石对石雕像举行艺术处理惩罚的紧张阶段,利用的东西为齿凿,平凿,石挫等,必要耐心精雕细刻.打磨 打磨是在打细石雕的根本上,用研磨东西举行打磨,抛光以表现石材的质感,石材桥栏杆,增长石雕作品的色泽,提高其艺术熏染力.打磨的东西和质料有抛光机,砂轮,砂纸,抛光膏等.这道工序是根据艺术结果必要举行操作的,偶然通体打磨,偶然局部打磨. 石雕栏杆的主要功能就是起到一种防护作用,同时也会起到很好的一种分隔的作用,所以说现在在很多的场所中都会见到这种材质的石雕栏杆应用,那下面就让我们从多个方面来了解一下它。首先,我们从石雕栏杆的安装场所中看一看,它可以被安装在很多的不同的应用中,比如说它可以安装在一些桥的两侧,还有就是楼梯的两侧,还有就是走廊的两侧等等,这些地方都可以进行安装,通过它的安装表现出一种华美的外观,也会让建筑物体现出一种大气的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