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土耳其人(简称土耳其人)为突厥人的一支,原居中亚,信奉伊斯兰教。13世纪初迁居小亚细亚,副属于鲁姆苏丹国,在萨卡利亚河畔得到一块封地。 建立时间: 1299年 灭亡时间: 1922年 1299年,奥斯曼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独立,称号“加齐”,奠定了奥斯曼国家的雏形。
奥斯曼帝国(英文:Ottoman Empire;1299-1922年),为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苏丹与也门。土耳其人初居中亚,后迁至小亚细亚。原为一个突厥小部族,后来日渐兴盛,奥斯曼帝国自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日趋鼎盛,其领土在17世纪更达最高峰。在巴巴罗萨的带领下,其海军更掌控地中海。奥斯曼帝国是15-19世纪唯一能挑战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以卡洛维茨条约为主要标志而于19世纪初趋于没落,并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败于协约国之手,奥斯曼帝国因而分裂。1922年,凯末尔领导起义,击退欧洲势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6个世纪之久。伴随着向外扩张,促进了伊斯兰教在世界的第三次大传播。在15至19世纪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盟主。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实行伊斯兰化与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
奥斯曼帝国建立于1281年,灭亡于1922年。奥斯曼苏丹是伊斯兰世界的领袖。16世纪日趋鼎盛,成为世界强国。其领土在17世纪达最高峰。其海军更掌控地中海。但奥斯曼帝国于17世纪趋于衰落,在与俄国,奥地利,英国等西方强国作战中败下阵来,沦为“欧洲病夫”,失去了其广大的领土。一战时参加同盟国阵营。战败后被迫签订亡国的《色佛尔条约》。土耳其爱国青年凯末尔领导起革命,击退欧洲势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至此灭亡。
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6年——公元前323年 建立者:亚历山大奥斯曼帝国:1281年——1922年. 埃尔托格鲁尔幼子奥斯曼一世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476年 ;建立者:屋大维查理曼帝国 800年——843年,建立者:查理大帝
奥斯曼帝国是奥斯曼土耳其人(简称土耳其人)建立的军事封建帝国。
11世纪土耳其(其主要民族为过着游牧生活的突厥人)从阿尔泰山脉西迁到小亚细亚半岛,其突厥塞尔柱克部族建立了突厥人的王朝。13世纪突厥的另一部族奥斯曼取代了塞尔柱克的统治,建立了奥斯曼帝国。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倾覆了拜占庭帝国后,开始了奥斯曼帝国领土扩张的新阶段。15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已扩张至小亚细亚和克里米亚的大部分地区。16世纪初,相继占领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部分地区和库尔德斯坦,后又对控制地中海通往印度的海上通道的埃及发动进攻,将埃及、叙利亚和巴基斯坦等地区并入奥斯曼帝国。苏里曼一世时期曾一度兵临维也纳,占领匈牙利大部分地区,形成对欧洲的巨大威胁。1534年,苏里曼一世王朝进犯伊朗,占领巴格达和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并继续对北非进行征服,控制了北非大部分地区,征服阿拉伯半岛和也门,夺取了海洋控制权,从而控制了海上贸易通道。15世纪至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全面扩张,使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历史绵延600年之久的大帝国。正由于奥斯曼帝国是以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封建军事帝国,所以没有统一的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基础。在帝国统治下,异教徒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伊斯兰教的压制和迫害,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和精神奴役是奥斯曼帝国专制统治的一大特色,也是维系帝国的重要纽带。19世纪初,巴尔干半岛诸国先后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遭列强宰割,191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22年末,帝国告终。
土耳其音乐与阿拉伯——波斯的音乐同属于一个体系。
13世纪时在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中部城市科尼亚,神秘主义者塞拉列丁·鲁米创建了伊斯兰教第一个托钵僧音乐舞蹈团体——梅芙莱维,培养了大批的音乐家。在神秘主义宗教仪式中产生了许多至今仍流传在整个中东地区的音乐体裁,如土耳其艺术音乐的两种最重要的器乐合奏形式——佩什莱夫和塞迈。15世纪起,随着奥斯曼帝国的不断扩张,为振奋军威、鼓舞士气,在帝国的各个军团设置了庞大的近卫军乐队——梅赫特哈纳,从而军乐得到很大的发展。奥斯曼军乐也用于平常的节日以及各种娱乐活动之中,成为土耳其音乐的一大特色,并曾对欧洲专业音乐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