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可以划分为: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三种标准。
特点:
1、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基本型设计等级比较经济,能比较有效地支持语音或综合语音/数据产品,并能升级到增强型或综合型布线系统等级。
2、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支持语音和数据传输应用,并可按需要利用端子板进行管理。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信息插座,不仅灵活机动,而且功能齐全;任何一个信息插座都可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传输。
3、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型设计等级的主要特点是引入光缆作为传输媒体,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智能建筑。光缆的管理可以利用光纤连接器。由于光缆的使用,可以提供很高的带宽,其余特点与基本型或增强型相同。
1、综合布线系统 2、计算机网络系统 3、智能消防工程 4、程控交换机系统 5、数字无线对讲系统 6、有线电视分配网络系统 7、数字监控视频系统 8、保安报警系统 9、门禁一卡通系统10、电子巡更系统 11、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12、智能照明系统等
主要包括:1,综合布线系统,2,计算机网络系统,3,智能消防工程,4,程控交换机系统,5,数字无线对讲系统,6,有线电视分配网络系统,7,数字监控视频系统,8,保安报警系统。9,门禁一卡通系统,10,电子巡更系统,11,楼宇自动控制系统,12,智能照明系统等。扩展资料:弱电系统的存在问题:1、弱电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中缺乏科学系统性由于我国的弱电系统具有较高的集成度,所以在进行相关的管理与维护时都是按照传统的管理维护方案进行的,工作人员也都是依照相关的经验对系统进行管理与维护。通常是将弱电系统进行切割,分成独立的系统进行单独的管理与维护。2、设备材料方面的不足一般来说,施工材料及设备是确保弱电系统能够满足工程需要的重要因素,一旦施工材料及设备质量不合格,就会对系统建设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施工企业为获得更多利润,会在施工材料和设备选择时运用非法手段,以次充好,对工程进度和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第二,施工材料和设备在进入现场之前没有做好相应的检验工作,使得质量不过关的产品随意进入场地,无法满足系统设计标准的要求。3、管理、维护人员配备较少虽然我国的弱电技术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但却缺乏系统的管理、维护人员,不能有效的对大规模弱电系统实施管理和维护工作,这就对弱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4、验收方面的不足众所周知,每项工程完工之后都需要被验收,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也是如此。因此,在对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进行组织调试时,常常会遇到检查不到位的情况,使得建筑工程在投入使用后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验收不足,会对建筑功能的发挥产生一定的限制。
弱点系统: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及控制电压等低电压电能,有交流与直流之分,交流36V以下,直流24V以下,如24V直流控制电源,或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另一类是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如电话、电视、计算机的信息。
综合布线: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的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过去,为一幢大楼或一个建筑群内的语音或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是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电缆线、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
综合布线方法和优缺点:
一、采用全双绞线结构布线方案(快速以太网技术)
优点:布线造价便宜、网格设备便宜、管理方便,快速以太网技术相当成熟,它的交换是在第二层进行,无需人工干预。
缺点:如果楼层较高,这就有可能导致某些住处点的接线长度超过100米,众所周知,根据布线原则,双绞线一般不允许超过100米,这样会造成信号衰减以至畸变。
二、采用以光纤构成垂直主干、双绞线为边缘的布线方案(ATM技术)
优点:首先布线造价较便宜(与方案一相比,只略高一点)。布线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大大下降,而且100米长度限制的问题不复存在,因为光纤不受短距离限制(单模15公里,多模1.5-2公里)。再其次是一步到位,直接使用先进的ATM交换技术,会使网络响应速度大大提高。
缺点:主要是网络设备和主机设备相当昂贵。由于采用了ATM先进的交换技术,必须配置相应的ATM交换机、ATM仿真桥、ATM适配器,这些设备是极为昂贵的。而且ATM交换机需要专人管理,基于现在的技术,ATM的交换功能尚不能达到完全自动,而要根据人们的设置参数进行工作,管理上受一定的限制。
三、采用以光纤构成垂直主干、双绞线为边缘的布线方案(快速以太网技术)
优点:布线造价便宜;网络设备造价合理;主机设备也无需特殊配置;易于升级。而且以太网交换技术无须人工干预。实行全自动交换,管理方便。而且当需要升级到ATM或千兆位以太网技术时,只需要更换网络设备,无须更换布线设备,真正达到“一次布线,终身受用“的目标。但是系统需要升级时,还须更换部分网络设备。
弱电智能化是一个统称,综合布线是其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的综合布线。其他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楼宇对讲......)、楼宇自控系统(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梯等)、有线电视等等各个子系统都需要综合布线作为信号的传输。
综合布线:按照标准的,统一的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各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电源系统,照明系统等。弱电工程:电话通信系统,计算机局域网系统,音乐/广播系统,有线电视信号分配系统,保安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视会议系统、屏幕显示系统、扩声系统、巡更系统、楼宇对讲系统、三表(水、电、气表)自动抄表系统等。
弱电工程包括:
1、防盗报警系统。
2、公共广播系统。
3、楼宇可视对讲系统。
4、门禁一卡通系统。
5、视频会议系统。
6、视频监控系统。
7、停车场管理系统。
8、有线电视系统。
9、智能家居系统。
10、综合布线系统。
11、机房建设系统等。
弱电工程应用范围
在实现各系统的功能集成时,选择了集成模式,确定了网络通信协议,有了相应的硬件设备把各系统物理地连接在一起,并安装了可以互操作的网络操作系统,最后的工作就是要开发出相应的应用软件,把各系统逻辑地连接在一起,为整个集成系统提供统一的人机操作界面,这就是软件界面集成。
总之,系统集成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要真正做好一个建筑弱电系统的集成,不仅要求弱电工程师对各弱电系统产品的功能、技术参数以及施工、安装、调试等有比较深的掌握,还要对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同时,由于建筑弱电系统涉及到通信、计算机、控制以及显示等多项技术含量高、更新发展非常快的现代高新技术,所以在系统集成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很多技术性比较强的细节问题的解决上,还需要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与合作。
弱电工程智能建筑电气技术仍然包括强电与弱电两类。建筑及建筑群用电一般指220V50Hz及以上的强电。主要向人们提供电力能源,例如电力拖动电机用电,照明用电等等。
智能建筑中的弱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及控制电压等低电压电能,有交流与直流之分,如24V直流控制电源,或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另一类是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如电话、电视、计算机的信息。
人们习惯把弱电方面的技术称之为弱电技术。可见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基本涵义仍然是原来意义上的弱电技术。只不过随着现代弱电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建筑中的弱电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弱电技术的应用程度决定了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
36v以下的称安全电压,即为弱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