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从外观上看,没有浪浪,没有气泡,格法玻璃就有,但要仔细才能看出,平板玻璃就很明显,一看就有浪浪和气泡。
浮法与格法的区别在于成型工艺 格法将无槽法和平拉法工艺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无槽法的成型池和平拉法的转向,达到从自由液面拉制平板玻璃的目的,可以顺利地拉制厚度为0.8至12毫米的玻璃,其最大特点是可以长期稳定生产3毫米以下的薄玻璃,并且平整度好,厚度差小,产品质量优异。 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N2及H2)的锡槽中完成的 ,熔融玻璃液流入锡槽,在熔融的锡液面上向前漂浮,完成抛光、展薄(或积厚)、冷却、硬化后,由传动辊抬起而离开锡槽,进入退火窑中退火,连续玻璃带经过冷却、切割、掰断,成为所需要尺寸规格的平板玻璃。这种方法制造平板玻璃的过程,称为“浮法成型工艺”。适合于高效率制造优质平板玻璃 , 如没有波筋 、 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 、互相平行 ;生产线的规模不受成形方法的限制 ,单位产品的能耗低 ; 成品利用率高; 易于科学化管理和实现全线机械化 、自动化 ,劳动生产率高;连续作业周期可长达几年,有利于稳定地生产 ;可为在线生产一些新品种提供适合条件,如电浮法反射玻璃 、退火时喷涂膜玻璃、冷端表面处理等 。
浮法玻璃面平,亮度好,没有瘤子和气泡。格法的面就不是很平整了,从侧面可以看见水波纹。厚度不均匀
格法、浮法都是平板玻璃生产方法。浮法,玻璃液漂浮在锡液表面,在锡液浮力、玻璃液自重力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下完成展薄、摊平,所以浮法玻璃表面平整度非常好。是当今最主要的平板玻璃生产方法。格法,其实就是平拉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生产方法(1961年发明)。方法为:将玻璃液从成型池向上提起,并尽快冷却定型防止收缩,在玻璃带完全硬化前转向成水平行走,完成成型。最大特点是可以稳定生产0.8至2毫米的薄玻璃。由于缺少足够的表面张力作用时间,以及受转向辊光滑度的影响,板面或多或少会有线道、斑点等细小缺陷。这些缺陷就是识别格法与浮法的关键因素。在一定角度去观察玻璃板面,可以看出这些缺陷。
相同点:都是平板玻璃,钠钙玻璃,都要经过熔化和退火工艺. 不同点:浮法玻璃采用浮法工艺,主要生产设备有熔窑,锡槽,退火窑和冷端;格法玻璃采用格拉威宝法工艺,主要生产设备熔窑,退火窑,冷端;压花玻璃采用压延工艺,主要设备有熔窑,压延机,退火窑,冷端.原材料上三者各不相同,但是浮法玻璃和压花玻璃成分比较相像,可以做到公用一个熔窑的工艺(一窑两线,浮法+压花,国外有,国内还没有).浮法玻璃质量最好,适合各种冷热加工,格法玻璃平整度和表面质量机抗冲击程度等指标不如浮法玻璃,压花玻璃也是,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也会有很大差异.用途也不同.
浮法玻璃 浮法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N2及H2)的锡槽中完成的。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的辊子转动,把玻璃带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切裁,就得到平板玻璃产品。 浮法与其他成型方法比较,其优点是:适合于高效率制造优质平板玻璃,如没有波筋、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互相平行;生产线的规模不受成形方法的限制,单位产品的能耗低;成品利用率高;易于科学化管理和实现全现机械化、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连续作业周期可长达几年,有利于稳定地生产;可为在线生产一些新品种提供适合条件,如电浮法反射玻璃、退火时喷涂膜玻璃、冷端表面处理等。格法也叫格拉威伯尔平拉法,也叫深池平拉法,是比利时人对浅池平拉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