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需要一个锚固长度,弯锚是直段0.4锚固长度,弯段15d。只有简支梁或非框架梁下筋才按多少d算,一般是12d(带肋筋)或15d(光圆筋)。钢筋的锚固长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构件的受力钢筋伸入支座或基础中的总长度,可以直线 锚固和弯折锚固。弯折锚固长度包括直线段和弯折段。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3.1条的规定: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普通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示计算:Lab=α×(fy/ft)×d。
中柱的话伸到梁顶大于0.5倍LaE即可,梁高不够就弯锚或者加锚头。 如果梁筋锚入边柱的话从住内侧位置算起1.7倍LaE,柱筋锚入梁的话从梁底算起1.5倍LaE。建议你去翻一下11G101-1,我也很久没管钢筋这块了,有点淡忘了
框架柱高出屋面,是否有框架梁相连,如果没有,那框架柱从受力分析来看,也是一个悬臂端,端部也没有多少力的,可以不用锚固的。
如果确实要做,可以参考中柱顶节点做法。11g101-1第60页中有。但最终应该请设计单位确认一下。
锚固方法
按一定的方向用钻孔穿透弱面深入到完整岩体内,插入预应力锚索(钢筋),然后用水泥将孔固结起来,形成具有一定抗拉能力的结构。此外,对拱坝坝肩不稳定岩体的处理,还可以采用其他支挡办法,如抗滑桩、挡土墙、支撑柱等。
还应特别强调,地下水往往是导致基础失稳的主要因素,在设置工程处理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到防渗排水的作用。
钢筋的锚固长度为此构件中的纵筋伸入彼构件内的长度,以彼构件的完整边线起算。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础中;墙或板伸入梁中;等等。“锚固长度”应成为钢筋工的第一概念。锚固长度是图集中的固定值。在《平法》各本图集中均有列表。锚固长度在101-1.3.4图集中总分两种:非抗震与抗震,内容是不同的。选择锚固长度的前提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然后参照钢筋种类决定。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非框架梁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12d;非框架梁包括:简支梁;连系梁;楼梯梁;过梁;雨蓬阳台梁;但不包括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另有规定。当边柱内侧柱筋顶部和中柱柱筋顶部的直锚长度小于锚固长度时,可向内或向外侧弯12d直角钩。当柱墙插筋的竖直锚固长度小于规定值时,需按照101-3图集32页右下角的表或45页右上角的表加弯直角钩。框架梁上下纵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0.4laE加15d直角钩。
框架柱封顶锚固按照图纸要求,请按13G101-11(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第2.6条规定要求算。
框架柱封顶的钢筋锚固方向:
中柱顶钢筋可以向内也可向外锚固;
边柱的外侧钢筋向内锚固,其余钢筋向外侧顺梁向锚固.
上述做法在图集上说得很明白,具体可见11G101-1第59、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