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018

更新时间:02-02 装修 由 果儿 分享

现在执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应仍是GB50202—2002,因《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地基和基础是两种概念。基础:老话说的下“地基”就是专业上说的基础了。概念:基础【foundation】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地基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 工程结构物地面以下的部分结构构件,用来将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地基,是房屋、桥梁、码头及其他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粗浅的理解就是埋在地下的非建筑主体(如地车库、人防工程等)部分的结构地基:是指承载建筑物压力的建筑物以下的部分(如垫层以下的土,非专业的可以理解为基础以下的部分)。概念: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关系呢开个玩笑就是基础在上(人工建造),地基在下。

结构百问13-地基基础设计小结

1、地基基础选型 地基与基础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基础放置于地基上,对地基有荷载作用,基底压力又反作用于基础底板。因而地基与基础选型应结合考虑。对于上部结构较轻,地基土质较好的情况,可以直接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对于高层结构,一般使用筏板基础和箱型基础,再加上地基处理。超高层或者土质太差就要用到桩基了。 对于基础选型,还有一项需要重点考虑的是费用问题。目前正在做的一个高60m,地上17层地下3层的高层项目,进行了平板筏基和梁板筏基的设计对比。考虑到梁板式筏基增加室内房心土回填一道施工工序、基坑深度增加约半米(基坑支护费用相应增加),故采用平板式筏基方案。 2、地基计算 地基设计和地上结构设计一样,都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强度就是要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刚度是要满足基础沉降和倾斜的变形要求,稳定性包括抗滑移稳定性和抗浮稳定性。 当天然地基承载力不满足基底压力要求时,就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方法包括换填垫层法、强夯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和挤密桩法等,其中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因其可对地基承载力有较大提高而且经济性良好而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塔楼、纯地下室等不同区域基底压力的不同,可以调整CFG桩的面积置换率达到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目的。3、基础设计 基础设计是个反复迭代的过程,目的是得到一个经济合理的结果,包括基底压力均匀,筏板厚度适宜,柱墩尺寸满足冲切要求等。基础设计前需要详细阅读地质勘察报告,明确持力层位置、土层承载力、压缩模量和地下水位情况。(1)筏板厚度宜变化:塔楼下部筏板厚度可大些,纯地下室部分筏板可减薄,核心筒区域筏板局部加厚。 (2)柱墩尺寸增加更经济:对于柱下冲切和柱墩冲切不满足要求时,增大柱墩尺寸比增大一整片的筏板厚度更经济。 (3)筏板挑出:当地下室相对于塔楼外扩面积不大时,可能出现基地压力过大的情形。此时可以通过将筏板挑出增大基底面积来达到减小基底压力的目的。一般挑出长度不超过跨度的1/4,同时外挑筏板需要考虑覆土荷载。 (4)倒楼盖法与弹性地基梁法:倒楼盖法为刚性板假定,基底反力呈直线分布,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弹性地基梁法为有限元算法,结果更准确但计算较繁琐。《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4.14条,当地基土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柱网和荷载分布均匀,且梁板式筏基梁的高跨比或平板式筏基板的厚跨比不小于1/6时,可按倒楼盖法计算。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筏基内力须按弹性地基梁法进行分析计算。 (5)根据地勘报告给出的抗浮设防水位进行抗浮计算,不满足抗浮要求时可以采取增加配重、设置抗拔锚杆、抗拔桩等措施。4、基床系数与压缩模量 基床系数其实是文克尔在1867年提出的文克勒地基模型(弹性地基梁)中的基床反力系数,就是把地基土体划分成许多的土柱,然后用一根独立的弹簧来代替,K就是弹簧刚度。其定义是从原位平板载荷试验得到的, 即K =P /s 式中, P 为作用在荷载板上单位面积的压力 ( MPa);s 为荷载板的下沉量 ( m) ;K 为基床系数 ( MPa/m)。 基床反力系数K是基础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因为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地基反力的大小和基础内力。因此,合理地确定此参数的大小就显得至关重要。基床反力系数K值的计算方法包括静载试验法、按基础平均沉降Sm反算法、经验值法。 土的压缩模量相当于土层的弹模,可用来计算地基沉降。 正常的计算过程是根据上部结构和基床系数得到基底压力,根据基底压力和土的压缩模量计算地基沉降。 两者之间也有关系。《地下铁道、 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给出了固结试验模量与基床系数之间的换算关系,k≈50E。周宏磊,张在明在《基床系数的试验方法与取值》中提出,北京地区基床系数与压缩模量比值的平均值在5左右。 基床系数理论计算结果如果比较小,只能取经验值,可以参照承载力的50~100倍取值;或者根据地基特性与土的种类取值;或者根据当地同位置地区的沉降经验值估算。 5、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包含两个概念,一是基础的实际埋置深度,二是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时的计算埋深,两者不完全一致。《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均有类似规定:在确定高层建筑箱形或筏形基础埋深时,应考虑高层建筑外围裙房或纯地下室对高层建筑基础侧限的削弱影响,宜根据外围裙房或纯地下室基础宽度与主楼基础宽度之比,将裙房或纯地下室的平均荷载折算为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6、消防车荷载 消防车荷载数值很大,设计时应考虑可能的折减。《荷载规范》5.1.2条:“设计楼面梁时,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型板的纵肋应取0.8,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0.6,对双向板楼盖的梁应取0.8;”设计墙、柱时可按实际情况考虑;设计基础时可不考虑消防车荷载。 可见对消防车荷载折减幅度比一般活荷载大很多。而且,地震计算可不考虑消防车荷载,消防车荷载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可填为0,这样可大大减少地下室的地震作用。反之,如果把消防车荷载按照一般的活荷载输入,软件按照默认的0.5的重力代表值系数计算,地震效应要大得多。YJK的解决方案是把消防车荷载按照自定义荷载工况输入,并在自定义工况的荷载类型中专门设置“消防车”荷载类型,以进行专项处理。用户在属性框中首先可将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填为0,再根据情况填入次梁、主梁和柱、墙的折减系数。 软件将自动识别主梁、次梁。对于次梁,取用次梁折减系数。对于主梁,软件自动识别2种情况的主梁,第一种是双向板楼盖主梁,采用0.8的折减系数;第二是单向板楼盖主梁,对这种布置了次梁的主梁识别为“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并取活荷载折减系数0.6。 在基础设计时对各种自定义荷载是由用户选择导入的。对于消防车荷载,基础软件在读取荷载时自动过滤。这样的处理方案可以避免基础设计时需要修改荷载重新计算的问题。 对消防车的各分项系数填1,可有效减少设计弯矩。 消防车荷载作为自定义荷载计算后,原来把消防车荷载当活荷载输入时,相应位置应输入一般的活荷载。消防车荷载与其他活荷载的组合关系应为“包络”,不应“叠加”。 -2016年8月18日

地基承载力检测多少面积一个点

天然地基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少于3点;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样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0.5%~1.0%,且不少于3点,重要建筑应增加检测点数。

一、通过做地基土载荷实验来检测地基承载力;

二、 地基土载荷实验步骤:

地基土载荷实验用于确定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等,包括:载荷实验;现场浸水载荷实验;黄土湿陷实验;膨胀土现场浸水载荷实验等。

检测内容:天然地基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少于3点;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样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0.5%~1.0%,且不少于3点,重要建筑应增加检测点数。CFG桩和素混凝土桩应做完整性检测。

扩展资料:

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

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基承载力

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

“超前钻“的要求出自哪本规范

出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5.5条第4点,嵌岩灌注桩桩端以下三倍桩径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为了探明桩端以下三倍桩径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就得用超前钻。

主要是针对岩溶地区基桩,在成桩之前采用钻探方法查其桩底基岩情况,基本上是一桩一孔、大桩多孔。一般是在桩设计图出来之后,挖桩到位,倒砼之前进行。一般地层可以选点进行勘察,岩溶地区最好每桩勘察。

扩展资料: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08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施工、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进行修订而成。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08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007—2002,自 2002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其中,3.0.2、3.0.4、5.1.3、5.3.1、5.3.4、5.3.10、6.1.1、6.3.1、6.4.1、7.2.7、7.2.8、8.2.7、8.4.5、8.4.7、8.4.9、8.4.13、8.5.9、8.5.10、8.5.18、8.5.19、9.1.3、9.1.6、9.2.8、10.1.1、10.1.6、10.1.8、10.2.9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于 2002 年 12 月 31 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桩基设计规范 2018

没有桩基设计规范2018。桩基设计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 猜你想问的很可能是《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或《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挡土墙地基承载力不够如何解决在什么规范中可以查到

根据自身设计要求,可采用人工级配沙加石、3:7灰土等调整配合比换填。GB50202-2018地基基础验收标准

哪本规范上有“基坑开挖与邻近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规定

3m。《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2018﹞37号》。

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大于旧有建筑物基础,且距离较近时应采取何种措施

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大于旧有建筑物基础,且距离较近时应采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地基。

具体参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1.5条

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

当上述要求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地基。

扩展资料: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做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置深度应满足抗滑要求。

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基土在施工时不受扰动的措施。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铺筑垫层。

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当埋置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

当上述要求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声明:关于《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018》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83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