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设计地面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答:设计地面标高分:室内地面(±0.000)和设计室外地面标高(﹣0.150、﹣0.450)。如:黄海高程3.120为±0.000(室内地坪)。正标高不注“+”号,负标高应注“﹣”号。如:设计室外地面标高常用﹣0.150、﹣0.450等来表示设计地面标高(该﹣0.150、﹣0.450是相对室内地坪±0.000而言。﹣0.150即比室内地坪±0.000低15公分,﹣0.450即比室内地坪±0.000低45公分)。自然地面标高?答:自然地面是自然形成,末经改造即挖、填等处理的地面如农田、干地等。自然地面不能称“标高”!因从规划,测绘提供的毎爿田、每块地多是“高程”。规划、测绘的角度没有“标高”的概念。连辞海里也找不到“标高”的解释。“标高”是建筑上特有的称谓。
室外地坪是指原始地基上面进行整平(挖土或填土)后,进行地坪施工层。设计室外地坪标高就是相对室内地坪标高来说的。一般来说,一层地坪的标高定位正负0.000,而室外地坪的标高通常为-0.30m、0.45m、0.60m等。这与绝对标高是二回事,相对标高相对应一个绝对标高,这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室外地坪是什么土建中的地坪是指室内地面,室外地坪等。是指原始地基上面进行整平(挖土或填土)后,进行地坪施工层。施工层分为原土层、基层、中间层、面层等。室外地坪相对标高室外地坪标高是设计师根据原始地形地貌标高和建筑的功能需要所制定的建筑物交付使用后的室外标高,一般用实心三角形加数字表示。1、这个在结构设计说明里应该有说明室内外高差是多少的,以室内外高差为300MM为例:室外地坪为-0.3。2、图纸有总平面图的话可以看他的绝对标高,建筑物内外会有一个高差,减一下也能算室外地坪。室外地坪施工工艺1、混凝土基层要求:新浇注的混凝土地面强度要求大于C25,平整度落差要控制在3mm以内;2、清洁混凝土地面:对于新施工的混凝土地面要使用磨光机抹平压实,保证地面的平整性,养护15天左右,确保混凝土地面已固化干实后再进行打磨处理,清除表面的灰尘等;对于旧的混凝土地面或其他硬化地面,应清除表面的杂物,脱落的结构等,然后彻底清扫地面;3、干燥地面的处理:对过于干燥的旧地面,使用清洁水充分润湿混凝土表面;4、硬化剂的使用:硬化剂即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可以采用涂刷或喷洒的方式,充分润湿预处理的混凝土表面,并保持湿润1-2小时;期间如果局部硬化剂干燥过快应及时加补硬化剂保持湿润。为了使硬化剂能充分的渗透到混凝土内部,可以使用毛刷或滚筒等工具不断地摩擦地面;5、当气温较高时,表面的硬化剂由于水份蒸发的原因很快变粘稠,可喷涂少量水稀释变稠的硬化剂,但用量不宜过多;6、硬化地面抛光:施工后的地面可以用机械器具进行人工抛光,增加地面的光泽度和平整度;7、耐磨地坪的养护:硬化地坪施工完成后应养护7天左右方可投入使用,期间可以使用耐磨地面养护剂进行养护。
自然地坪标高是施工前,地面原有标高,设计室外标高是施工图纸给定的标高。 一般情况下,设计室外标高比设计室内标高低150mm。 自然标高如果高于设计标高,施工时要挖去这部分的土方;自然标高如果低于设计标高,施工时就要回填这一部分土方。
室外地坪标高就是指在工程施工前,地面的原始标高。自然地面标高,在土建工程上,指的是在工程动工前(多指土方工程前),地面的自然标高。土方开挖的土方工程量是根据对自然地面标高的测量,绘制方格网,根据工程图纸要求的地下室底板标高计算出土方量。
扩展资料:
地坪面层设施稳定不下沉。目前,地坪面层出现局部不等的下沉现象相当普遍,原因就在于不重视,总以为是道路次要部分,出点问题没关系。
在工艺操作上,路床处理不能密实、均匀、平整,基础厚度不够或石灰体搅拌不够匀、不够深、不够密实,致使地坪设施使用不久就过早下沉变形。这一点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铺砌人行、步道横缝应直顺,砖缝适当。凡水泥砖地坪,应根据路的线型和设计宽度定出铺砌方案,并按纵横缝都直顺的要求测量放线,弯道部分也采用直铺,然后再就弯道裁边补缺。
室外标高不是自然地坪标高。因为室外标高(设计的室外地坪标高)是相对于室内地面±0.000的标高(如﹣0.45),但自然地坪标高是高低不平的(实际是各点的黄海高程),我们习惯(不加思索地,是错的)认为自然地坪标高就设计的室外地坪标高。所以室外标高不是自然地坪标高。
对前面两位回答的补充: 从定义上说室外标高不是基础顶面(不能混谈),室外标高通常是设计室外地坪标高的简称,且一般为相对室内正负零(首层地面)的高差值,如室外标高在图中标注为-0.450,指的是室外地坪相对首层室内地面低0.45米。基础顶面标高指建筑基础(条基、独基、筏基)的顶面设计标高,一般均在室外地坪标高以下,两者的相对高差得看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