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稚悦儿童
来源 | 稚悦儿童(ID:hb_sjty)
托育机构的孩子较小,一般语言和行为能力都发育不完全,对于他们来说,安全问题毫无疑问是应该放在首位的。而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就是楼梯部分,鉴于此,我们一起来聊聊,如何从专业设计的角度上为婴幼儿们设置安全的楼梯。
1 楼梯间应有直接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解读: 这一点其实是基于防火要求来设定的, 楼梯间是人员竖向疏散的安全通道,也是婴幼儿们活动游玩喜欢的去处,因此,疏散楼梯间应保证人员在楼梯间内疏散时能有较好的光线,有天然采光条件的要首先采用天然采光。人工照明的暗楼梯间,发生火灾时常会因中断正常供电而变暗,影响行动速度,要尽量少采用。疏散楼梯间要尽量采用自然通风以排除可能进入其中的烟气,提高楼梯间内的能见度,缩短烟气停留时间,避免人员吸入。楼梯间靠外墙设置,有利于楼梯间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不能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疏散楼梯间,需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和采取机械防烟措施。
2 楼梯除设 成人扶手外 ,应在梯段 两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宜为0.60m ;
解读: 照顾到幼儿园的楼梯要同时兼顾成人与幼儿使用的要求。一般成年人的身高不超过2m,腿长一般不会超过1.05,,所以按成人使用的要求,栏杆高度不宜不应小于1.05m,这样即便是成年人靠近楼梯身体重心偏移也不至于翻出楼梯。而儿童的高度 不应大于0.60m,是考虑到0-3岁孩子的身高一般在60-100cm,所以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m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这样不利于孩子攀爬楼梯;在楼梯一侧靠墙,一侧专为幼儿加设小扶手,宜采用木质扶手。
3 供幼儿使用的 楼梯踏步高度宜为0.13m , 宽度宜为0.26m ;
解读: 幼儿迈步的幅度和抬腿举高都比成人小,因此,幼儿使用的楼梯踏步尺寸相应减小。其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一般为0.13-0.14m较为适宜;考虑到孩子走路的平稳性,每个梯度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另外托育孩子的鞋长一般在10-17cm,故而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考虑到孩子较小,建议在踏步面前不宜作防滑处理。
4 严寒地区不应设置室外楼梯;
解读: 北方地区天寒地冻,室外冬天容易结冰,地面会打滑,不利于行走,尤其是幼儿。
5幼儿使用的楼梯不应采用扇形、螺旋形踏步;
解读: 幼儿后脑发育尚未完善时,四肢动作协调性欠缺,走路还不够稳,对空间的感知缺乏,所以楼梯设计造型尽量规整。
6楼梯踏步面应采用防滑材料, 踏步踢面 不应漏空 , 踏步面应做明显警示标识 ;
解读: 小孩子走路喜欢蹦蹦跳跳,上下楼梯很危险,故而楼梯踏面应采取防滑面料,另外踏步不能镂空、防止孩子脚踩滑进去引发安全事故。
7 楼梯间 在首层应直通室外 。
解读: 一般建筑的楼梯 可以通过门厅或通道通往 室外 ,只要满足防火疏散要求即可。但是托育的孩子较小,行动较差, 防火疏散的要求比一般建筑高,故而需要楼梯间在首层应直通室外。
8 幼儿使用的楼梯,当 楼梯井 净宽度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幼儿攀滑措施 。 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爬的构造, 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09m 。
解读: 新生宝宝的头围大约在34cm左右,出生后的前半年长8cm,为了防止孩子钻出栏杆,造成安全隐患,故而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09m。
楼梯井是指上下两个楼梯间的距离,托育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小,如果楼梯井净宽度大于0.11m时,孩子的身体是可能会穿过的,所以超过这个尺度就应该采取措施防止孩子攀爬上栏杆,然后产生掉落的危险。同样的道理,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 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9 幼儿经常通行和安全疏散的走道不应设有台阶,当有高差时, 应设置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 。 疏散走道的墙面距地面2m以下不应设有壁柱、管道、消火栓箱、灭火器、广告牌等突出物。
解读: 在幼儿安全疏散和经常出入的通道上,如果设有台阶,会使得出行不方便,增加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所以尽量避免在此处设台阶,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增设防滑坡道,值得注意的是 坡度不应大于1:12 。另外考虑到孩子日常行为动线的直线性,所以,疏散走道的墙面距地面2m以下不应设有壁柱、管道、消火栓箱、灭火器、广告牌等突出物,而应该保证孩子通行的便捷。
10 托儿所、幼儿园的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阳台、上人屋面、平台、看台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 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算,且净高不应小于1.30m 。防护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幼儿攀登和穿过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离不应大于0.09m。
解读: 0-3岁的孩子安全意识尚未完善,所以一些空间接壤有落差的边缘地带,需要装上合乎其尺寸的安全防护栏,并且栏杆应该要坚固耐用。并且为了防止孩子掉落和攀爬, 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算,且净高不应小于1.30m,要完全高于孩子的身高,杜绝攀爬的可能。另外防止孩子从栏杆间距中钻出, 其杆件净距离不应大于0.09m。
教室每班一间,使用面积90平方米,供开展室内游戏和各种活动以及幼儿午睡、进餐之用、如寝室与活动室分设,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54平方米。托育服务就是半岁到3岁的婴幼儿不再由家里老人或者专职爸爸、专职妈妈来带,而是进入社会化的育幼服务机构,这是随着中国人口发展进程以及家庭养育观念变化出现的一项新事物。对于中小规模的托育中心,他们之所以要重视教室的设计,是因为一个教室包含了照看孩子的大多数功能,比如放尿不湿、清洗、喂奶、玩耍等区域,月龄越小的孩子,教室需要的功能越多。因此托育中心设计教室应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合理划分区域,将最基础的功能的体现出来,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托育中心设计可配合认知学习理论,在活动室布置模拟不同的社会环境生态区域,让幼儿从物理环境中学习与外来的生活接轨,这极富教育意义。室内,室外的设计均需加入学习的含义在其中,让幼儿有机会参与功能性游戏,合作性游戏。在设计托育环境时讲究八个理念是安全,卫生,舒适,方便,幼儿尺寸,弹性,活动空间和选择性。在某种程度上,这八个观念已经包含在规范婴幼儿托育机构的规定中,理想的婴幼儿托育设计应该体现这八个观念。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托育机构的物理环境是幼儿最重要的老师之一,在托育中心,他们接触并学习到不同的色彩,形状,声音等因果关系的认知。因此,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交流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进而在环境上做出相应的变更与调适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学习。
一家正规的托育机构,不仅应该拥有齐全的证件,还要有科学合理的空间设计,让孩子能在舒适的氛围中成长。
托班教室怎么设计,才能同时满足实用和审美的需求呢?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托班教室的分类
托班教室主要供6~36个月的婴幼儿教学或生活使用,可细分 为 乳儿班(6~12个月)、托小班(12~24个月)以及托大班(24~36个月) 。具体可根据园所的招生情况进行设置。
托班教室的区域设置
考虑到托育中心的招生对象年龄较低,所以在对托班教室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不仅要包含教育因素,更多的是要考虑到对幼儿生活细节的照顾,创设婴幼儿友好型空间。
在功能分区的设计上,乳儿班应包括: 睡眠区、活动区、配餐区、清洁区和储藏区。托小班则增加卫生间 的设置,以满足使用需求。
除以上区域之外, 乳儿班和托小班还可以考虑设置喂奶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 ,并符合以下规定:
1、临近婴幼儿生活空间;
2、设置开向疏散走道的门;
3、设尿布台、洗手池,宜设成人厕所。
托班教室的设计规范
1、乳儿班和托小班生活单元各功能分区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并应互相通视。
2、乳儿班和托小班活动区地面应做暖性、软质面层;距地1.20m的墙面应做软质面层。
3、睡眠区应布置供每个婴幼儿使用的床位,不应布置双层床,床位四周不宜贴靠外墙。
4、配餐区应临近对外出入口,并设有调理台、洗涤池、洗手池、储藏柜等,应设加热设施,宜设通风或排烟设施。
5、清洁区应设淋浴、尿布台、洗涤池、洗手池、污水池、成人厕位等设施。
6、托小班卫生间内应设适合幼儿使用的卫生器具,坐便器高度宜为0.25m以下。
7、每班至少设3个适合幼儿使用的洗手池,高度宜为0.40m 0.45m,宽度宜为0.35m 0.40m。
托班教室的设计原则
01 以孩子们为本
按照现今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托班教室环境布置,应以孩子为本。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进行因地制宜的布局设计。
02 全局观很重要
对托育中心进行设计时,要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概念。室内摆设要便于孩子们的日常活动,符合孩子们的多种需求,并且要给孩子们提供多种多样的实用空间。
03 色调鲜活突出
教室色调布置,应从整体设计风格出发。比如森系、欧美风、日系、现代简约等等,都有其特定的色调风格。与整体风格相统一,更能满足孩子的审美需求。
04 富有意趣和想象力
富有意趣的环境,能有效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可以让孩子参与教室的装饰设计,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共同完成整个教室的设计和布局。
05 环境感突出
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托育中心教室设计过程中,要将环境感突出。室内不宜布置成人化物品,而应该设置一些卡通或动物形象,来提升孩子们的兴奋度和归属感。
托育中心开办条件如下:1、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2、应当符合国家卫健委《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等要求。3、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应食品安全标准。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托育机构场地设施要求:1、场地为1楼或2楼,原则上有适当的室外活动场所,场地租赁期不少于3年。2、应设置在安全无污染、空气流通、日照充足、交通方便、排水通畅、场地平整干燥、基础设施完善、环境适宜、符合卫生和环保要求的宜建地带。新建、改建、扩建托育机构应符合住建部《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和国家相关抗震、消防标准、电气安全的规定。3、应有与举办规模、服务功能相适应的建筑面积,参照《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规定设置婴幼儿生活等用房。4、房屋建筑由婴幼儿生活用房、服务管理用房、附属用房和其他用房组成。5、室内装修应符合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配备满足婴幼儿心理发育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幼儿养护设施设备及玩具、图书和游戏材料等,并开设游戏区。6、应当设有室外活动场地或者光照充足阳光房,配备适宜的玩具和游戏设施,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利用机构附近的公共场地。7、应配有防暑保暖、卫生消毒、安全防护以及符合规范的报警监控设备。办公室内应设有监控视频观察区,对托育机构内所有场所(成人洗手间及更衣间除外)进行无死角监控。8、应当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防火安全疏散的规定,并设置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法律依据:《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第十二条托育机构的场地应当选择自然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符合卫生和环保要求的建设用地,远离对婴幼儿成长有危害的建筑、设施及污染源,满足抗震、防火、疏散等要求。第十三条托育机构的建筑应当符合有关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置符合标准要求的生活用房,根据需要设置服务管理用房和供应用房。第十四条托育机构的房屋装修、设施设备、装饰材料等,应当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第十五条托育机构应当配备符合婴幼儿月龄特点的家具、用具、玩具、图书和游戏材料等,并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
比如接送时间太早,老师都是无证人士,没有耐心,费用太贵。幼儿的成长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所以托育设计的好坏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特点,还要针对孩子们的身高、体重等多种因素,设计符合孩子们需求的成长环境,所以需要特别用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