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砖国家平整度要求是偏差小于±0.2%,且最大值不超过2mm。
根据《GB4100-2006陶瓷砖国家标准》的要求规定,地砖要根据铺贴位置的不同留出不同的缝隙。比如,在厨房、卫生间铺贴的是无缝墙砖,留缝的大小一般来说应该在1毫米—1.5毫米左右,不低于1毫米,安装时业主可以以气钉或者是包装带来作为参照物。
如果需要通过地砖铺贴成特殊的装修效果,可将缝隙加宽,如5mm。类似于仿古砖或是外墙砖、阳台条砖等,留的缝隙为宽缝。如果是铺贴客厅地砖,可以在铺贴时留缝1.5毫米—2毫米。
扩展资料:
施工要点
1、检查基层是否平整,墙、柱与地面交接是否有孔洞、管线,特殊部位(楼梯、电梯井口、扶梯、伸缝缩缝等处)是否按图纸施工,是否达到施工要求,如以上要求中有不满足的,应进行剔凿或修补,使之达到施工要求。
2、根据图纸要求的标高冲筋,间距以不大于1.5M为准,不同标高处的冲筋应以控制线为准。使用1:2或1:2.5水泥砂浆冲筋,并拉通线以检查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瓷砖质量合格包括:尺寸偏差、表面质量、吸水率、强度、抗热震性等。
1、尺寸偏差:瓷砖的尺寸包括边长(长度、宽度)、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平整度。尺寸偏差是指这些尺寸平均值对于工作尺寸的允许偏差。
2、表面质量:优等品,至少有95%的砖距0.8米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合格品,至少有95%的砖距一米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3、吸水率:它是指陶瓷产品的开口气孔吸满水后,吸入水的重量占产品重量的百分比。国家标准规定吸水率≤0.5%的称为瓷质砖,(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
4、强度:瓷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陶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600n。瓷质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35mpa,单个值不小于32mpa,陶质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15mpa,单个值不小于12mpa。
5、抗热震性:经10次抗热震试验不出现炸裂和裂纹。
扩展资料:
相关的国家标准:
《陶瓷砖》(GB/T 4100-2015)国家标准2015年5月15日发布,将于2015年12月1日起实行。该标准首次对干压陶瓷砖厚度作出限定,提高了对挤压陶瓷砖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墙砖背纹的要求等内容。
新标准规定,表面积大于6400 平方厘米的,厚度不能超过13.5毫米;表面积小于3600 平方厘米的厚度干压陶瓷砖厚度要小于10毫米;表面积在3600至6400 平方厘米之间的,厚度要小于11毫米。
新标准还提升了对挤压式陶瓷砖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将低吸水率挤压式陶瓷砖分成吸水率小于0.5%和介于0.5%至3%之间两类型,淘汰了吸水率介于3%至10%的挤压陶瓷砖。
遵照国家标准(GB/T4100。1-1999)与行业标准JC/T665-1997要求进行产品检验,对砖背面白色附着物过多的产品一律要求清除。
地面砖铺贴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正确的“干湿铺贴法”规程进行施工。
水泥、砂按1:2.5配好搅拌均匀,加进小量水,手拣成团(手指缝不能漏水),放在地面不散开为标准。
因水分过多,极易使地砖铺贴后,水泥砂浆出现沉降,产生空鼓、松脱。将备好的水泥砂浆扫平,放上抛光地砖敲打排气后取出地检查砂浆密度是否一致,如发现局部出现松散状,定要填补水泥砂浆再次敲打排气,再次检查确无松散状,可在抛光地砖背部涂上纯水泥砂浆(厚度约3~5mm),放回水泥砂浆面敲平,铺贴完成。
严格控制铺贴完成24小时内不准踩踏行人,包括铺贴人员在施工中踩踏,7天内不准行手推车。工缝、伸缩缝边砂浆若需修边,则须铺湿砂护边,防止砂浆水分过快挥发。(特别天气干燥季节)。
国家标准规定吸水率≤0.5%的称为瓷质砖,(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吸水率》10%的为陶质砖(陶质砖的吸水率平均值为e》10%、单个值不小于9%,当平均值e》20%时,生产厂家应说明)。强度——瓷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 。
地面的平整度规范有两个方面,一是瓷砖本身的平整度国家标准,二是地砖铺贴后的平整度施工标准。具体的规范要求如下:一、瓷砖的平整度国家标准。釉面砖的国家标准 A. 缺釉、斑点、落脏、棕眼、溶洞、釉泡、剥边、坯粉:相距1m处目测不明显B.裂纹:不允许C.色差:距砖3m处目测不明显 二、瓷墙地砖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 (1)尺寸偏差:用油标卡尺或直钢尺测砖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国标:指每块砖4个边长平均尺寸与工作尺寸的偏差)国标为≤±0.6%。 (2)表面质量:将不少于1_的砖的正面向上平铺好,并使其各部分光线达到一定标准,然后在规定的距离内用眼目测。 (3)变形边直度:测量相临的边长并做比较,偏差国标≤±0. 5% 直角度:以中线与相对应的边长做比较,偏差≤±0.6% 平整度:用对角线的长度与中心凹陷高度做比较,偏差≤±0.5% (4)吸水率:以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分来表示,它表示的是坯体烧制的致密程度,吸水率越低,表示产品的致密度越好另外吸水率还对产品的抗冻性能有较大影响。 (检测方法:将试样擦拭干净,并在烘箱内于1050℃-1100℃烘干,致恒重,然后置于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加热至水沸并保持若干小时,水面保持高出50_,停止加热后再在原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待取出试样后,擦去表面的附着水,并称取质量按公式进行计算,用百分比表示) (5)莫氏硬度:将试样正面向上、放平,然后手持试验用矿物质施力均匀的在试样正面刻画,再用肉眼观察其划痕情况。 莫氏硬度越大,瓷砖的质量就越好。 (6)耐磨性:产品表面抵抗外来物质研磨破坏的能力,一般用耐磨转数来表示,转数越多,耐磨性能越好。 (7)耐急冷急热性:产品抵抗外界温度急剧变化而不被破坏的能力。(8)耐酸碱性:用10%的强碱性或强酸性与砖面接触24小时,用酒精清洗釉面后,用HB铅笔划线,国家标准,用于布擦掉为A级用湿布擦掉为 B 级 , 擦 不 掉 为 C 级 。 (9)光泽度 : 将 具 有 一 定 要 求 的 黑 玻 璃 的 反 光 能 力 与 被 测 瓷 片 的 反 光 能 力 相比较,国 家 标 准 ≥55度。法律依据:根据《GB4100-2006陶瓷砖国家标准》要求中规定,地砖的平整度要求是平整度偏差小于±0.2%且最大值不超过2mm。根据《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要求,瓷砖铺贴的铺贴平整度要求是采用两米靠尺测量,平整度偏差不超过2mm,相邻瓷砖接缝高低差不超过0.5mm。
根据《GB4100-2006陶瓷砖国家标准》要求中规定,地砖的平整度要求是平整度偏差小于±0.2%且最大值不超过2mm。如果以600*600规格的瓷砖来说,就是其平整度的偏差数值应该在-1.2mm至_1.2mm之间且最大值不超过2mm。
检验瓷砖平整度的方法:
1、检测瓷砖平整度时,可以用垂直检测尺检测,也可以用2M靠尺加楔形塞尺检测。用后一种方法检测时,将靠尺侧面靠紧被测面,其缝隙大小用契形塞尺检测。
2、每处应检测三个点,即竖向一点,并在其原位左右交叉45°各一点,取其三点的平均值。瓷砖平整度误差不得超过2_,相邻砖高差不得超过0.5_。
扩展资料:
铺贴注意事项
1、 铺贴前,请检查包装所示的产品型号、等级、尺码及色号是否统一,如发现产品质量有异议时,请速与厂方或经销商联系,一经铺贴就讲不清楚了。
2、 铺贴前,应先处理好待贴物体或地面平整,干铺法基础层达到一定硬度才能铺贴瓷砖,铺贴时接缝多在2-3MM之间调整。
3、铺贴前,瓷砖往往需要在净水内浸泡20-30分钟,滤去水分后才可进行铺贴,否则铺贴好后水分蒸发瓷砖轻易起翘。而且在使用前应检查外包装标明的色号、尺寸是否是自己订购的型号,统一色号的砖是否有色差、断线等缺陷。只有使用统一色号,才可以使颜色均一。
4、 建议采用325号水泥,干铺法参与比例
基础层:(水泥:细沙=1:3),粘贴层:(水泥:细沙=1:2)。
5、 图案拼花特征明显的,请认准其拼花特征,保持统一方向铺贴,图案特征不明显的或无图案请结合施工效果要求铺贴。
6、 铺贴完工后,应及时将残留在砖面的水泥污渍抹去。已铺贴完毕的地面需养护4-5天,防止受外力影响造成地面局部不平。
陶瓷砖执行的国家标准规定是,表面积大于6400平方厘米,厚度不能超过13.5毫米。陶瓷砖是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墙面和地面。通常在室温下通过干压、挤压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在一定温度下烧成。更多关于陶瓷砖执行的国家标准是什么,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c0a6e31615834918.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首先用阴阳角尺来检测所有阴阳角的方正度,按照国家要求阴阳角的偏差不能超过3毫米。其次用2米靠尺和塞尺来检查墙面的平整度和水平度,而国家规范要求也是偏差不能超过3毫米。
1.平整度的标准:
根据《GB4100-2006陶瓷砖国家标准》要求中规定,地砖的平整度要求是平整度偏差小于土0.2%且最大值不超过2mm。如果以600*600规格的瓷砖来说,就是其平整度的偏差数值应该在-1.2mm至+ 1.2mm之间且最大值不超过2mm。
2.墙面的粉刷工艺及验收标准是:
1)墙面与顶面乳胶漆工艺,基层墙面清理铲除,满批腻子两至三遍,砂光找补裂迹,砂光平整。
2)石膏板吊顶自攻螺丝应用防锈漆点刷一遍,然后石膏把所有接缝处及自攻螺丝十字缝胀平用砂纸打磨平整。
3)石膏板的边角接缝应用牛皮纸贴好,贴牛皮纸时阴阳角必须到位,贴好后牛皮纸用聚脂漆封闭,以防起皮脱落,然后在满批腻子三遍用细砂纸打磨平整。
4)乳胶漆结束后应及时把所有木制品上的乳胶漆清理干净。
瓷砖产品由于系高温烧成,变形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即使是优等品也有变形。国家标准对变形(边弯曲度)的规定为:瓷质抛光砖±0.2%(最大偏差≤2.0mm);其它瓷质砖为±0.5%;彩釉砖为±0.5%;釉面砖为+0.5%-0.3%。
检验瓷砖平整度方法:
1 将四件以上的产品按底部商标(图案)统一方向平铺在平整的沙地面上,预留膨胀缝隙,看四条边交接处是否是平整的且无明显的“踢脚”现象。
2 用大于或等于砖边长的靠尺,直接放置在距离砖边5毫米处,用适当塞尺,从大的值到小的值,塞入靠尺与砖面间的缝隙处,得出的变形值就是该产品的变形值。
3 将两件产品面对面放置在一起来观察及测量平整度是不正确的;用眼睛目测,或用两块砖在平整的地面、桌面旋转也是不正确的。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用靠尺来检测。
4 简单检测瓷片变形的方法:两个人用手将两块变形的瓷砖,用砖边对接砖边,看是否平齐。如果两块砖的变形差异大,则用1法检测,如果要知道产品的变形值是否超出标准,则用2法来检测。
5 根据不同类型产品的要求,在试铺产品时必须预留空隙。特别是仿古砖、雅砂岩、自然面等产品的特性,决定了铺贴时必须预留5-15毫米的缝隙。
拓展资料:
瓷砖常识
通体砖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因此得名通体砖。
通体砖是一种耐磨砖,虽然还有渗花通体砖等品种,但相对来说,通体砖花色比不上釉面砖。由于的室内设计越来越倾向于素色设计,所以通体砖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通体砖被广泛使用于厅堂、过道和室外走道等装修项目的地面,一般较少会使用于墙面,而多数的防滑砖都属于通体砖。
通体砖常有的规格有300x300mm、300x600mm、400x400mm、500x500mm、600x600mm、800x800mm等等。
优点:由于表面较粗糙,所耐磨性、防滑性是所有瓷砖最好的。
缺点:它独特的结构决定了通体砖的纹理、效果单一,装饰效果较差。
软瓷砖优势
1、性能优势:拒水透气性强,自重轻,具有柔性,耐酸碱耐冻融,抗震,抗裂,与外墙外保温体系相容性很好。
2、安全优势。软瓷技术产品完全克服了陶瓷砖、马赛克等易脱落伤人的安全隐患,尤其适合作为高层建筑和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外墙饰面材料。
3、表现力优势。软瓷材料可随意赋形,突破了传统陶瓷砖的造型局限,软瓷技术产品具有古今中外所有建筑材料的集成能力,各种天然石材、土窖烧制劈开砖、各种天然木板、建筑清水、陶瓷砖、铝塑板、各种现代艺术精品、各种历代皇朝奢侈品——软瓷技术,均可快速克隆!同时,可逼真表现天然装饰材料,如木、皮、石、砖、布、金属等的纹理和颜色,也可按设计师的构想制造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装饰纹理和颜色。
4、施工优势。尤其是在旧墙改造或空间翻新时,不需敲掉原有旧瓷砖和马赛克,可直接将MCM材料粘贴其上。
5、节能减排优势。软瓷技术产品的生产线燃料摒弃煤炭、重油等高污染原料,选用电能和太阳能,力求干净,来源有保障;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气、粉尘排放,且所有废料可回收再利用。
6、环保优势。检测结果表明,MCM材料的放射性和可溶性铅镉含量远远低于环境标志产品陶瓷砖的要求;不含TVOC,并且当MCM材料使用到一定的年限,或其款式、色彩需要更新时,可完全将其回收再加工成新品或重新还原成泥土用于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