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婚礼形式丰富多样,但新人们仍旧注重婚礼的庄严性,因此有不少新人选择在教堂举行西式婚礼。那你知道世界著名教堂婚礼圣地,世界著名大教堂都有哪些吗?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世界著名教堂。
世界著名教堂婚礼圣地: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完全体现世俗风格的宗教建筑,位于梵蒂冈,它是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世界许多杰出的艺术家都为这座教堂贡献了自己的作品,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等。
世界著名教堂婚礼圣地: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意大利着名的天主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位于意大利米兰市,规模居世界第二。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在这里达芬奇,布拉曼特曾为他画过无数设计草稿,为使得大教堂更加壮丽。大教堂历经500年的建设,终于在19世界初完成,米兰大教堂是米兰的标志和精神象征。
世界著名教堂婚礼圣地:塞维尔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
塞维尔大教堂是西班牙第一大教堂,着名哥特式建筑。这座混合回教风以及歌德、文艺复兴式的教堂,被列为世界三大教堂之一。美丽庄严的教堂内有四国王为哥伦布铜棺抬棺的雕像,以表达哥伦布的地方及他带来的西班牙海权的黄金时代。
世界著名教堂婚礼圣地:佛罗伦萨大教堂
佛罗伦萨大教堂为意大利着名教堂,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教堂,又称为圣母百花大教堂,这所大教堂的意义甚至超过米兰大教堂和塞维尔大教堂,与圣彼得大教堂并列。这所大教堂是文艺复兴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标志着文艺复兴的开端。
世界著名教堂婚礼圣地:圣保罗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坐落于英国伦敦,是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圣保罗教堂的一个建筑特色,是少数设计、建筑分别仅由一人完成,而非历经多位设计、建筑师的教堂之一。它在英国宗教史和世界宗教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圣保罗大教堂(St.PauICathedral)位于泰晤士河北岸纽盖特街与纽钱吉街交角处。公元604年,东撒克逊王在伦敦的卢德门山顶上建造了圣保罗教堂。后几经重建。克里斯托弗·雷恩设计的新圣保罗大教堂,1675年动工,1710年建成。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纵轴156.9米,横轴69.3米。十字交叉的上方矗立有两层圆形柱廊构成的高鼓座,其上是巨大的穹顶,直径34米,离地面111米。马德琳·梅因斯通和罗兰·梅因斯通说圣保罗大教堂最成功之作是交叉形十字堂的左右两个门,圆顶就在其上巍峨升起,恰如一顶完美的皇冠。从一般来看,圣保罗大教堂可以归入文艺复兴建筑,但是它同时具有巴洛克建筑的风格。
1.米兰大教堂始建于1386年,目前仍在施工。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大教堂,占地109641平方英尺和整个城市街区。据大教堂的赞助人说,这座大教堂经过了11万多个小时的修复,每年有600多万名游客前来参观。2.巴西里约热内卢圣塞巴斯蒂安大教堂建于1964年至1979年间。这座大教堂由建筑师埃德加丰塞卡设计,据阿特拉斯蒙斯卡介绍,其目的是模仿古代玛雅金字塔的设计。3.意大利摩德纳大教堂的第一块砖是在1099年砌的。摩德纳大教堂的建筑师名叫朗佛朗哥,这些雕塑是由另一位名叫威利格尔莫的艺术家创作的。4.位于法国兰斯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于1211年至1516年间建成。许多国王都是在兰斯大教堂加冕的,这里已经举行过33次君主加冕仪式。1991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5.位于俄罗斯莫斯科的圣多明克大教堂始建于1326年,但于1475年重建。据《俄罗斯超越》报道,俄罗斯每一位统治者的加冕仪式都是在安葬大教堂举行的,包括1896年俄罗斯最后一位皇帝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6.西班牙科尔多瓦的莫斯科大教堂是一座中世纪的伊斯兰清真寺,在13世纪被改造成一座大教堂。这座清真寺始建于784年,持续了两个多世纪,直到987年建成。7.巴西巴西利亚的巴西利亚大教堂建于1958年至1968年。8.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建于1675年至1710年,其前身在伦敦大火中被毁。根据圣保罗教堂的说法,它是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后修建的第一个教堂。当时,国王亨利八世将英格兰教会从教皇的管辖范围中移除,国王接管了教会。9.位于韩国首尔的明洞大教堂建于1892年至1898年之间。这是韩国第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区教堂,也是韩国第一座哥特式建筑。10.纽约市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建于1858年至1879年之间。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是一座新哥特式的罗马天主教堂,它是以圣帕特里克的名字命名的,以回应当时纽约市爱尔兰移民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
教堂完全是英国哥特式结构,用大理石建造巨大穹顶,配以长柱尖顶、卷形花边、各种浮雕、怪兽滴水咀,镶有各种彩色玻璃。该堂比例匀称,线条明细,令人叫绝。人们入内顿感其神圣庄严。大堂旁另建儿童小教堂,大门上雕有各类新奇动物,相对低矮的圆顶给人以舒适、亲切之感,与大堂形成鲜明对照。该堂建在原圣阿尔巴教堂地基上。在奠基典礼时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亲临,有一万多全国各地来的群众参加。1912 年后陆续交付使用。威尔逊总统、二次大战时的国务卿贺尔及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遗骨均葬于此堂;艾森豪威尔总统的葬礼、里根和布什总统的就职礼拜仪式也在此举行。
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长度约159米 (520.3英尺) 面积约7875平方米 (84766平方英尺) 佛罗伦萨大教堂也叫“花之圣母大教堂”,世界第四大教堂。建于1296-1436年。整个教堂装饰华丽。教堂的右侧有高85米的钟楼用托斯卡那白、绿、粉色花岗石贴面。属于佛罗伦萨哥特式建筑风格。楼内有370级台阶,可登高俯瞰全城。教堂的边上还有一座八角型的洗礼堂,青铜大门上雕有著名的的“天堂之门”。是基贝尔蒂(Ghiberti)花费21年的杰作,将“旧约全书”的故事情节分成十个画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该隐杀害他的兄弟亚伯;挪亚醉酒和献祭;亚伯拉罕和以萨献祭;以扫和雅各;约瑟被卖为奴;摩西接受十戒;耶利哥的失败;菲利士人的战争;所罗门和示巴女王,浮雕分别镶嵌在铜门的框格内,现在的门上的作品是复制品,原件在大教堂的博物馆展出。教堂的八角形穹顶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之一,内径为43米,高30多米,在其正中央有希腊式圆柱的尖顶塔亭,连亭总计高达107米。巨大的穹顶依托在交错复杂的构架上,下半部分由石块构筑,上半部分用砖砌成。为突出穹顶,设计者特意在穹顶之下修建一个12米高的鼓座。为减少穹顶的侧推动,构架穹面分为内外两层,中间呈空心状。大教堂建筑的精致程度和技术水平超过古罗马和拜占庭建筑,其穹顶被公认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的第一个作品,体现了奋力进取的精神。佛罗伦萨大教堂其实是一组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和洗礼堂组成,位于今天佛罗伦萨市的杜阿莫广场和相邻的圣·日奥瓦妮广场上。大教堂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部分,始建于1296年,建成于1462年,当时正是佛罗伦萨的繁盛时期。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状,本堂宽阔,长达82.3米,由4个18.3米见方的间跨组成,形制特殊。教堂的南、北、东三面各出半八角形巨室,巨室的外围包容有5个成放射状布置的小礼拜堂。整个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穹顶,仅中央穹顶本身的工程就历时14年,完成于1434年,顶高106米,由当时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勃鲁涅斯基设计,穹顶的基部呈八角平面形,平面直径达42.2米。基座以上是各面都带有圆窗的鼓座。穹顶的结构分内外两层,内部由8根主肋和16根间肋组成,构造合理,受力均匀。内部墙壁上有一幅著名的壁画《最后的审判》。同时,人员可以通过环廊到达穹顶内部。在中央穹顶的外围,各多边形的祭坛上也有一些半穹形,与上面的穹顶上下呼应。它的外墙以黑、绿、粉色条纹大理石砌成各式格板,上面加上精美的雕刻、马赛克和石刻花窗,呈现出非常华丽的风格。整个穹顶,总体外观稳重端庄、比例和谐、没有飞拱和小尖塔之类的东西,水平线条明显。穹顶是文艺复兴早期建筑的代表作,也是佛罗伦萨城市建筑的标志性建筑,它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屋顶形式和哥特式建筑风格完美地结合起来了,有明显的过渡特征。除大教堂以外,整个建筑群中的钟塔和洗礼堂也是很精美的建筑,钟塔高88 米,分4层,13.7米见方;建于1290年的洗礼堂高约31.4米,建筑外观端庄均衡,以白、绿色大理石饰面。
教堂概况 中世纪的罗马教堂有一种从古典建筑中汲取的特殊的、略带冷峻的、严肃而端庄的美,它们采用了拜占庭时代第一批教堂、寺院的结构,重新组合了门厅、后殿及堂内的祭坛、凯旋拱门,给了它们一种新的秩序,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教堂一般都是设在长方形的地基上,内部的各个空间用长排的雄伟大圆柱进行分割。如果你在看惯了辉煌精致的巴罗克风格教堂之后,想领略一下中世纪教堂的风采,那么,就去城外的圣保罗大教堂吧。虽然它是于本世纪初在原教堂的余烬中重新修建的,但属原教堂的忠实翻版,完全保持了古罗马君士坦丁风格教堂的特色。 圣保罗大教堂坐落在离奥莱里亚耐城墙两公里远的空旷区域,初建时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田野,为此被人们称作“城外的圣保罗”。四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在据说是传教者圣保罗为主殉道的墓上筑起了这座教堂。墓地附近有三个缄口苦修会修道院。传说圣保罗被异教徒斩首之后,头颅落地时反弹着跳了三下,顿时地面上涌出了三股清泉,修道院就是筑在泉眼边上的。395年,罗马皇帝奥瑙里奥在任时,教堂被扩建,自此直到16世纪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落成,城外的圣保罗教堂一直是罗马最大的教堂。从13世纪至15世纪,教堂一次次被修缮美化,许多艺术大师们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成果,这里集中了珍贵的镶嵌画、壁画与浮雕,享有艺术宝库的美名。 遭遇大火 1823年7月15日,由于整修时的疏忽,描金的木制天花板意外起火,烈焰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几乎完全吞噬了这座辉煌、罕见的古罗马教堂,除了正门的一部分、大厅的凯旋拱门和十字耳堂及廓庭花园之外,所有其他部分都付之一炬。法国作家司汤达当时正在罗马,对这一不可弥补的惨剧,他在《罗马漫步》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火灾发生的第二天,我去了圣保罗。它给我留下了一种庄严同时凄丽的美感,恰如奠扎持的音乐一般。灾祸留下的可伯痕迹还是如此活生生地展现在那里,教堂内堆满了半焦的冒着青烟的檀梁,被劈开砸断了的大圆石柱仿佛时刻有倒下来的危险。深深震惊了的罗马人到这里祈祷,来看他们被火烧掉了的教堂。 虽然司汤达“毁掉也是一种美”的叹息呈在这一珍贵文化遗产遭受的巨大损失面前显得肤浅;但他的描绘给后人留下了火灾之后的真实场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教廷决定重新修建圣保罗大教堂,并声明将在所有文字和绘画资料的基础上,尽量按原教堂的结构和规模重建。鉴于工程的巨额需要,教廷不得不向全世界发出了集资的邀请;这一计划立即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除了提供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之外,很多国家元首还为此捐赠了珍贵的建筑材料,埃及总督赠送了雪花石膏圆柱和镶片,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赠送了大批孔雀石,后来被雕成大殿内的祭坛。修筑工作整整用了一个世纪的时光,它的竣工是以大殿内一百根大理石圆柱的完成为标志的。重建的圣保罗大教堂宏大庄重,忠实地再现了教堂的昔日风貌,但仿佛始终有一层谈谈的薄雾笼罩在它的周围,也许是因为它地处城外,也许它不象其他教堂那样古老,那样豪华,还有许多说不清的原因,除了虔诚的朝圣者外,游人似乎不太喜爱这只从火灾余烬中飞出来的凤凰。 感受教堂 一到圣保罗大教堂,即使不了解它的历史,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对它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它的正六前的四方形门廊庭院是原教堂没有的,这里绿草如茵,几棵巨大的热带棕榈在草坪上投下它们安详的影子。庭院四周的高大圆柱显得肃穆庄严,你在他们中间缓缓走过,抬手抚一下圆润光滑的大理石,一股刺骨的冰凉透过手心直侵入肌体,你会不由地打一个寒战,赶紧垂下手来。你不能解释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的气氛。傲然挺立的圆柱似乎顾影自怜,拒绝人们的爱扶。同样是地中海的骄阳,同样有碧绿的草地和茂盛的灌木,这里却不同于其他教堂,那高高的、美丽的热带棕榈给人带来的一向是活力和暖意,在这庭院里却显得格外孤独。庭院的中央立着一尊圣保罗的雕像,他面目严肃,一手持宝剑,一手拿着给众教徒留下的告别信:“我一生经历了艰辛和困苦,我坚守了我的信仰。如今人生的旅程已尽,我预备为主的事业而献身……”也许从这些话语你能明白一点教堂的悲凉气氛吧。抬起头来,眼前是由梵蒂冈镶嵌艺术大师们集体创作的大型镶嵌画,在太阳的直射下闪闪发光,显得壮丽豪华,但那浅蓝色的基调与周围的雪白大理石相衬,更有超凡脱俗的味道。或许这是人为的一种冷调子,想引人步入纯净的天上世界? 教堂大殿 一跨入大殿,你顿时会生出一种迷茫无助的感觉来,巨大的空间内一百根高耸的圆柱庄严地托起一个个半圆的拱门,柱头精雕的花叶灿烂夺目,你不由得会有一种错觉,这难道是一座被完整无缺、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的中世纪大教堂吗?沿着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你昂着头径直向前走,像是要迎着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似的走着,你的身后,孤独的足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响。柔柔的光从高大的弓形窗户里射进来,你会突然被那窗玻璃上美丽的波浪纹所吸引,一径走到它的下面,这才发现镶在窗框上的是被削得极薄的、打磨得极光滑均匀的钙质雪花石膏片。于是你忘情地一扇一扇地看过去,围着大殿整整走了一圈。那淡黄的透明底上泛着橙色、浅绿色、灰色、雪白色的纹,曲曲折折、袅袅婷婷,深的如乌云压顶,浅的如烟似雾,竟找不出一块重复的来。停下脚,你才明白这里头的光为何是如此柔和,如此朦胧。 教宗祭坛 大殿的尽头是教宗祭坛,除了教皇之外,没有任何人有权在此主持弥撒。祭坛的上方是一个13世纪制作的绚丽的华盖,在火灾中幸亏它上方凯旋拱门的保护才没有被毁掉。祭坛的位置正设在圣保罗的墓上。如果你是个有心人,那么沿着大殿转的时候会发现大圆柱壁上的小圆框,每一个框中都有一位教宗的镶嵌肖像,共二百六十五尊。说实话,除了专修天主教历史的学者会移步逐一辩认,很少有人一一看它们,更没人能道得出教皇们的故事来了。 廊柱花园 从大殿右边的门出去,你就来到了圣保罗大教堂的廊柱花园,这是1823年火灾中没有被焚毁的珍贵部分。它精美雅致,与教堂前肃静的庭院和空旷的大殿相比,显得更温馨美丽。廊柱花园建于13世纪,是瓦萨莱多的杰作,也是现存的13世纪最典型的建筑与装饰相结合的作品。廊院属阿拉伯科斯马特斯风格,它的结构是这样的:精致秀丽的双排小支柱托起高雅的拱顶,柱子的制作分光滑型、双重型、扭曲型等,一部分的柱身完全是用彩色大理石镶嵌的。这回廊的内侧陈列着许多浮雕碎片和不完整的雕塑,都是从火堆里抢救出来的古物。也许是廊院的异国情调,也许因为它小巧玲珑,这里竟是整座大教堂中最温暖、最有人情味的地方。花园中央的浅盆小喷泉的池底静静地躺着几枚硬币,时时有人弯腰捧起圣水浇湿前额,然后划着十字笑盈盈地离去。栽在草坪四周的是各色玫瑰,几朵浅黄的正在凋零,花瓣落在黑土上显得很安详,它们的身边,一丛深红的花在怒放。 忏悔之魂 圣保罗大教堂殿内的忏悔亭的小红灯被点亮了,在这庞大的空间里如同无垠的天空中的几颗弱星。一个老妇人跪在那深色樱桃木雕的小间前,双手托在胸上,显得孤零零的。你望着她布满皱纹的脸和身边的采购袋,猜想她的忏悔也许只是一种寻求宽慰的方式,因为小亭的里头有在耐心地倾听她,一如既往地安抚她,再三表示永远不会抛弃她。安慰和关注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特别是在人生最后一站,许多人会显得无助和孤独。你重又转向后殿的巨型镶嵌画,那上面的天主眉目和善,他望着你,望着在他脚下延伸的直排圆柱,望着向外开着的门,欲语还休,仿佛那句神秘的话永远凝在了他含笑的双唇上。他知道,每一个进到这里的人,只要望着他的眼睛,就能读懂那句话的含义。
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国第二大教堂(第一是利物浦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圣保罗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由英国著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纪末完成这伦敦最伟大的教堂设计,整整花了35年的心血。圣保罗教堂另一个建筑特色,是少数设计、建筑分别仅由一人完成,而非历经多位设计、建筑师的教堂之一,教堂内还有一个雷恩的墓碑,上书“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如果你在寻觅他的纪念碑,只需要看看周围)。里面还有一所具有不凡地位的法学院,位于教堂区内的圣保罗十字学院是伦敦的首届“议会”所在地。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的宗教中心,建筑为华丽的巴洛克风格,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17世纪末建成。2021年5月,英国圣保罗大教堂运维负责方表示,由于疫情下长期封锁的影响,常规资金来源已基本枯竭,圣保罗大教堂很可能会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