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02-03 装修 由 罪念 分享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彩陶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黑陶名词解释

黑陶是在烧造过程中,采用渗炭工艺制成的黑色陶器。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中国制陶技艺,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

名词解释: 陶瓷

通俗地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名词解释唐三彩:

唐三彩(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并且沿用至今,享誉中外。

扩展资料

1、三彩釉料主要成分:

氧化铅、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硅酸盐等,能配制出白色、红色、褐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

三彩的窑变是全色系的。

2、三彩四个特点:

艳、亮、透、流。

3、对唐三彩使用的误解:

以为唐三彩就是陪葬的冥器,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三彩陶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

唐代,三彩完成了日用品、生活用具、陈设装饰品、殉葬品、建筑材料等全方位的使用。

名词解释 原始彩陶

彩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农业文明在新石器时代手工艺术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物质以及精神需求的增长而产生,早在80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已开始出现彩陶,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地的地区之一。原始彩陶就是很久以前做的彩陶吧。现代彩陶就是以现在技术所制作的陶器。

原始瓷名词解释

”原始瓷“名词解释是低级阶段的瓷器。

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 在中国各地皆有分布,主要产于江南。已具备了瓷器的一些主要特征,如以瓷土制坯、烧成温度较高、质地较坚硬、器 表施釉等。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春秋战国时为鼎盛期,经 秦、西汉的发展,至东汉演变为成熟的瓷器。

夏朝的原始瓷器主要的器型有罐和豆。胎色呈色主要有青灰色、灰白色、竭色。釉色有青绿色薄釉、青釉和黑釉。当时的胎釉结合不好。纹饰有印花纹、弦纹、席纹、叶脉纹和小方格纹等。

战国时期更加进步,整体特征是:胎色呈灰白色或土黄色;釉层增厚且均匀,多里外施满釉,釉色一般呈青色或青中泛黄,胎釉结合很好。

釉陶和瓷器区别:

1、瓷器和陶器是有区别的。一般用瓷土做的器皿叫瓷器。陶瓷一般指陶器,也是炻器和瓷器的总称。陶土和瓷土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泥土,需要经过各种工序才能做成器皿。

2、釉陶是陶器向瓷器过渡的产物,最早创造于商代。商代时期,釉陶开始向原始瓷器发展,已经具备了瓷器形成的条件。当时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了含铁量较低的原始瓷土,于是原始瓷器就产生了。

名词解释陶瓷

释义释义一般由黏土、长石、石英或其他原料经粉碎、混合、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质地较粗、不透明的叫陶器。质地密实、表面光洁、较薄者呈半透明状的叫瓷器。广泛用于日用器皿、化学工业、电气工程及建筑等方面。

中国美术史的开片名词解释是什么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 陶器① 人类利用泥土烧,制造的使用器皿或陶艺品,是史前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② 按照用途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③ 按照陶质分:红,白,灰,黑④ 按照装饰分:拟形陶,彩陶,素陶,印纹陶第 1 页⑤ 按照纹样分:动物纹,植物纹,人形纹2、 彩陶① 带有彩绘纹样装饰的史前陶器;② 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③ 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客观水平。3、 青铜器① 发端于黄河流域,是红铜加锡的合金;

彩陶的名词解释

1、黑陶:史前陶器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类,器物表面光洁,整体器形线条流畅优美,器物本身具有黒’薄’光’亮’棱’鼻’的艺术效果,富有高于实用价值的纯审美价值。2、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工艺体验民宿的名词解释

工艺体验民宿指民宿主人具备一些小技艺,如歌艺、舞艺、乐器技艺、棋艺、书法、绘画、雕刻、陶艺、球技、口技、魔术、杂耍,柳编、刺绣等等,可与游客互相交流与娱乐,强化游客的消费体验。民宿的工艺体验主要有以下几种:柳编。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发展,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其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普遍认可。柳编的编织工艺大致分为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蓑衣。许多人在孩提的时候,都曾见到过穿蓑衣、戴蓑笠的农夫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随着时光的流转,如今,蓑衣人已逐渐模糊成了记忆。蓑衣制作分为挑料、绞棕绳、编织棕衣三步。蓝染。蓝染是一种古老的印染工艺,制作一件蓝染,要花上至少20年的时间,才能出现特有的颜色。刺绣。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两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舂年糕。舂年糕有许多程序,碾米粉,拌和米,兑水,蒸糕,然后是打糕,和饼,盖印,晾干。做陶器。陶器是指以黏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器具,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

声明:关于《陶器名词解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840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