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楼梯间前室面积

更新时间:02-08 装修 由 留井 分享

封闭楼梯间适用于厂房(仓库)、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等地方。

(一)厂房(仓库):

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

2、高层仓库。

(二)公共建筑:

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2、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3、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4、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5、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 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三)住宅建筑:

1、疏散楼梯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建筑高度不大于21m的住宅建筑。

2、建筑高度大于21m、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扩展资料:

一、前室的作用

1、火灾时可将产生的大量烟雾在前室附近排掉,防止烟气进入楼梯间 ,以保证消防队员顺利扑救火灾和抢救人员。

2、缓冲楼梯间人员拥挤,即能容纳部分疏散人员在前室内作短暂时间的避难。

3、抢救伤员时能放下一副担架。

4、放置必要的灭火器材。

5、消防电梯前室的防火设计要求。

二、封闭楼梯间须符合的规定

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3、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4、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5、其它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封闭楼梯间有什么规定

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封闭楼梯间的规定有以下:

(1)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

(4)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5)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2、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9章的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1章的规定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

(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回廊等。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

(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 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 0m2。

(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除搂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住宅的楼梯间前室除外)。

(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关于楼梯间前室的问题

这个问题有两问,下面就分别来回答。1、有前室的楼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只有防烟楼梯间需要设置前室,需要设置防烟楼梯间的建筑有:建筑高度大于33米的住宅或采用剪刀楼梯的住宅;一类高层公共建筑自己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高层公共建筑采用剪刀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米且任一层工作人数超过1人的厂房;按规范规定应设置封闭楼梯间且封闭楼梯间不能自然采光和通风的。2、前室的面积要求前室的面积需要多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着明确的规定:对于住宅不得小于4.5平方米;公共建筑的前室应大于等于6.0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住宅不小于6.0平方米、公共建筑不小于10.0平方米;对于设置剪刀楼梯的建筑且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面积不得小于12.0平方米。

地下室的封闭楼梯间和前室,要不要算到防火分区的面积上去

要算到防火分区的面积。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2、应设置防烟设施;

3、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6㎡,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

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5、除楼梯间和前室的出 入口、 楼梯间和前室内设置的正压送风口 和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

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扩展资料

一级、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商店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大于4000㎡;设置在单层建筑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内时,不应大于10000㎡;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2000㎡。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的区域。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等方式进行连通。

一般地下室防火封闭楼梯的前室最小多大

《高规》6.2.1.2防烟楼梯间 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6.3.3.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 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 我估计你这个应该是合用前室,应该10㎡就够了。

电梯前室进深尺寸

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前室的短边不应小于2.4m;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其使用面积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28条和第6.4.3条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局部修订。

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6.4.6条规定: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厢的深度,且不应小于1.5米。 进深,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皮之间的实际长度。

前室面积由建筑物性质来确定,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当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合用一个前室时,前室里人员交叉或停留较多,所以面积要增大,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平方米,而且前室的短边长度不宜小于2.5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年版)

5.5.28 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

3、楼梯间的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时,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²。

4、楼梯间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楼梯间的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m²,且短边不应小于2.4m。

6.4.1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6.4.3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防烟设施。

2、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6.0m²;住宅建筑,不应小于4.5m²。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10.0m²;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0m²。

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除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内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

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消防前室

什么是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建筑中常常会设置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的设置,可以在发生险情的时候最大程度的保障在建筑内的人的生命安全。有很多的火灾事件都表明,火灾真正使人致死的原因,是因为人吸入了大量的烟火气,导致昏迷而不能跑出危险的区域,使用了防烟楼梯间,火灾的死亡率就能大大的降低了。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以及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防烟楼梯间的简介

防烟楼梯间是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统称前室)等设施,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防火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高度超过32m,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33m的二类高层住宅建筑。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2)应设置防烟设施;

(3)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6 ㎡,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 ㎡;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

(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 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5)除楼梯间和前室的出 入口、 楼梯间和前室内设置的正压送风口 和住宅建筑的 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

(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前室,但应采用乙 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防烟楼梯间的类型

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 这种楼梯间的特点是以阳台或凹廊作前室,疏散人员必须通过开敞的前室和两道防火门,才能进入封闭的楼梯间内。其优点是自然风力能将随人流进入阳台的烟气迅速排走,同时转折的路线也使烟火很难窜入楼梯中间,无须再设其他的排烟装置。因此,这是安全性最好和最为经济的一种类型。但是,它只有当楼梯间靠外墙时才有可能采用,故有一定的局限性。

带封闭前室的疏散楼梯间 这种楼梯间的特点是,前室是采用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墙和乙级防火门封闭起来的。其优点是既可靠外墙设置,亦可设在建筑物内部,平面布置十分灵活且形式多样;缺点是排烟比较困难,位于内部的前室和楼梯间须设排烟装置,以此来排除侵入的烟气,不但设备复杂、经济性差,而且效果不易完全保证。当靠外墙时虽可利用窗口自然排烟,但受室外风向的影响较大,可靠性仍较差。

防烟楼梯间与封闭楼梯间的区别

区别就在于封闭楼梯间无防烟前室,而防烟楼梯间有防烟前室。防烟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防烟楼梯梯间与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

上文中小编给大家介绍了一下防烟楼梯间的类型有哪些,以及防烟楼梯间与封闭楼梯间的区别是什么,还有防烟楼梯间有什么样的特点。对于防烟楼梯间在建筑中的使用的规范以及要求,有关部门都已经是有文件下发了的,大家如果有设计防烟楼梯间的需要的话,可以事先先了解一下防烟楼梯间的相关的资料,然后再开始进行设计的工作。

消防对楼梯间窗户通风要求是多少平米

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0平米;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平米。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 层内可开启排烟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0平米;

3、中庭、剧场舞台,不应小于该中庭、剧场舞台楼地面面积的5%;

4、其它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 这两条应结合起来理解:按规范要求。封闭楼梯间不能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设置。

消防对楼梯间窗户通风要求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每5 层内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0m2,且在该楼梯间的最高部位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可开启外窗应方便开启;设置在高处的可开启外窗应设置距地面1.3m~1.5m的开启装置。

标签: # 楼梯间 # 面积
声明:关于《封闭楼梯间前室面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84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