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壁画

更新时间:02-03 装修 由 ぐ夏筱沐 分享

壁画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时代性和公众性,它是直接面对千百万公众的,壁画应成为时代的强音,壁画家的小我要融入为广大公众服务的大我之中,以强烈的责任感,以精品力作奉献于大众,并从中找出和确立自己独立的艺术个性。壁画是环境艺术,是营造当代大环境的文化形象,研究壁画与环境的存在关系,在广阔的天地中发挥创造性的思维,是新时代的新课题。壁画的民族气派,民族精神,是我们得以存在的根基,但传统不是凝固的模式,不是样式僵化,面对现代人,人们需要新鲜活泼的新语音,如何重建东方壁画大国的风貌,解决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为时代为大众的前提下,包容一切有益的文化营养,以开放的心态探讨创新之路。创时代之新,创历史之新,创民族之新,这是壁画人的新使命。

现代壁画与古代壁画的分界点

中国现代壁画与古代壁画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这也决定了它们使用价值的不同。古代壁画主要服务于宗教,以壁画为载体宣扬教教义,多绘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而现代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了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壁画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壁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壁画的风格特点立体感强么

壁画的立体感不强,壁画的特点是建筑性、色彩的主观意向性、色彩的装饰性、形式的多样性。建筑性是壁画和建筑互相存托、相得益彰,能提高建筑的档次和品味,能使建筑更加具有艺术的气氛;色彩主观意向性是使用的颜料色彩丰富;色彩装饰性是在具有立体感的同时也具有质量感、装饰趣味;形式的多样性是与古代壁画相比,现代壁画更具多样化。

中国现代壁画的介绍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六年,中国现代壁画得到恢复与发展。一九七九年完成的北京机场候机楼壁画,着重强调装饰性和视觉愉悦感,以适应陈设的环境气氛,其位置与幅面纳入建筑物的整体设计规划之中。之后几年中,各城市公共建筑壁画在艺术表现力、制作技法以及继承、借鉴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壁画材料除聚丙烯颜料外,传统的釉上彩绘、刺绣、石板线刻也用于壁画。高温瓷化玻璃镶嵌壁画、大型陶板高温花釉刻绘壁画、天然大理石镶嵌、沥粉、贴金、浮雕、重彩的综合运用以及玻璃腐蚀技术等,使壁画艺术呈现多姿多彩的面貌。更加现代的壁画工艺结合了传统的绘画风格,加上现代化的数码印刷工艺,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谈中国古代壁画和现代壁画审美价值的异同

从中国古代原始社会的岩画的壁画,到今天的现代壁画,中国壁画经历了千年岁月的洗礼。众所周知,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装饰性图画。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气派与分格,在中国美术史上曾独树一帜。 中国古代壁画分为原始社会的岩画、奴隶社会的壁画、战国秦汉的壁画、魏晋南北朝的壁画、隋唐的壁画、五代两宋及辽金的壁画、元代的壁画、明清的壁画,划分八个时期,每个时期有其独特特点。壁画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佛教陀菩萨、佛经仪规、经变故事,到民俗风情、民族历史,无所不有。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壁画工作者积极吸收民族文化精髓,发展中国古代壁画,特别是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的完成,开创了中国现代壁画的新篇章。但是,在多元化的今天,面对中国古代壁画,它们在审美价值上难免会有了一定的转变。 熟知中国壁画的人,都会发现,其实中国现代壁画与古代壁画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这也决定了它们使用价值的不同。古代壁画主要服务于宗教,以壁画为载体宣扬教教义,多绘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而现代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了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壁画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壁画的审美特征。 避开中国古代壁画在技法上的运用而外,从人的角度出发,它的审美价值和功能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它的美在于对宗教的信仰的发现。像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在当时是没有人能够看见的,它成为歌颂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还能永生。从西汉晚期到东汉时期,一些地方豪强和权贵之家厚葬成风。按照死者生前的生活居住条件,为其营造豪华的墓室。除了随葬象征性侍卫、仆从、侍女的俑和各种珍贵物品、生活用品外,还在墓室内绘制壁画。壁画成了“权贵们”身份特有的标志。直到近代考古的进步,才慢慢的揭开它的面纱,展示在众人的面前。相对开放点的是敦煌壁画和中国古代寺观壁画。赋予宗教的意义,再看它的审美价值似乎有点单调。而现代壁画在服务于宗教的同时,更主要的是面向大众,它的公共性更强一点。在纪念性、装饰性、宗教性等壁画的特征,现代壁画的审美价值更多的是迎合大众的需求。这是中国古代壁画所缺少的。 自20世纪中叶,欧美等国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提出“环境艺术”概念以来,人和空间的关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时,壁画家不再孤立地把壁画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而这也是古代壁画不足的地方。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比例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这就提出了壁画设计在尺度把握上与建筑空间的关系的问题。 现代壁画艺术形式的创造不同于绘画中的其它表现形式可以自由表述,壁画是在限定中寻求形式的创造,是与特定空间环境的统一协调来整体思考的。 当今社会材料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是现代壁画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现代壁画艺术向着多种材料与多种工艺手法发展,这种趋势伴随着建筑的发展愈来愈明显。材料的品种与工艺手法的扩展,进一步丰富了建筑与壁画的有机结合,从而也不断强化了人们认识现代壁画的艺术特性与审美方式。材料天然存在的魅力与壁画家艺术创造的结合,传递着艺术家的意志与观念,产生了视觉和心理功能的变化和美学上的效果,材料不仅是壁画艺术表现的媒介,而且材料工艺的美感也大大丰富了建筑的整体造型语言。因而,对材料自然形态美的认识,对材质审美价值的发掘以及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壁画的材料观念。 现代建筑在功能及风格样式上与传统建筑大相径庭,这就要求壁画的形式应与建筑风格协调一致,从建筑的功能性、空间环境的特性、工艺与材料的运用三个方面整体思考壁画形式的创建问题。 像明清壁画墓考古发现的数量较少,壁画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段虽然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继承,社会生活和时代风尚在壁画中也得到相应地反映,但画手主要是地方民间工匠,壁画图像和表现手法偏离时代艺术的主流,题材内容的民俗化和艺术表现的民间化倾向明显。它将中国古代壁画墓的演变线索引向了民间形态,“艺术在民间”则作了墓室壁画的谢幕辞。 现代壁画,特别是外国现代壁画(美国现代壁画),在当今发展中独树一帜,中国现代壁画的发展,首先是对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更迭选择与艺术形态的完善和发展。在艺术表现、制作方法以及继承传统、借鉴外国创新和发展的经验。将传统与现代工艺、科技结合,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壁画艺术,是现代壁画艺术的时代特征。 公共性是现代壁画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壁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壁画的交流性不强,这也就决定了人们对它审美价值的全面认识不足,而现代壁画具有古代壁画没有的特征——公共性。这一特殊的特征从而也决定了现代壁画既要满足少数人的审美价值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迎合大众的口味。一幅好的壁画完成,它最终的效果,现在往往不是壁画家一个人说了算,环境、空间、材料、审美等这些元素都制约着它最终的效果。同时,这些古代壁画没有的元素,也为今天的壁画创作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

标签: # 壁画 # 中国
声明:关于《中国现代壁画》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84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