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是一个独立的区。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唯一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港经济区 、中国内陆首个人民币创新试点和引智试验区之一、河南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
郑州航空港区的规划:
郑州航空港区依托南水北调和小清河打造两条滨水景观廊道,形成实验区“X”形生态景观骨架。同时结合城市功能形成三大城市中心:北区公共文化航空商务中心、南区生产性服务中心、东区航空会展交易中心。
同时依托新G107、迎宾大道打造城市发展轴带,形成实验区十字形城市发展主轴。同时结合骨干路网体系形成机场功能环、城市核心环、拓展协调环的三环骨架。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郑州航空港区
是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附近的新郑综合保税区为核心的航空经济体和航空都市区。郑州航空港区,全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郑汴新区和上街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为主体。以郑州新区为依托,主要发展总部经济、金融证券、汽车制造、文化旅游、高端居住等产业。以汴西新区为依托,主要发展家电生产基地。以上街通用航空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商务运输、飞机4S店、飞机租赁、通航飞行器组装制造等通航核心产业。
郑州航空港东临国际机场,北距郑州市20公里。是围绕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设的重要经济开发区。国家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目前中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航空经济先行区。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0万人。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现代航空城、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
不属于某个行政区,郑州航空港区是郑州市的一个行政区单独列出。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以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国际机场附近的新郑综合保税区(即郑州航空港区)为核心的航空经济体和航空都市区,是郑州市朝着国际化陆港城市、国际性的综合物流区、高端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基地方向发展的主要载体。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会成为郑州市经济发展的新板块和中原经济区的龙头。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按照“一城五区”的规划,由核心区、主体区和带动辐射区三大部分组成。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功能分区
1、核心区:以总规划面积为415平方公里的航空城为主体,主要发展航空服务保障和维修、飞机零部件制造和航空租赁等航空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光电与半导体、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以及教育培训、商务休闲、医疗保健等城市配套服务业。
2、主体区:以郑汴新区和上街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为主体。以郑州新区为依托,主要发展总部经济、金融证券、汽车制造、文化旅游、高端居住等产业;以汴西新区为依托,主要发展家电生产基地;以上街通用航空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商务运输、飞机4S店、飞机租赁、通航飞行器组装制造等通航核心产业。
经济
2021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72.8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稳居郑州市第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174.5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完成4110.5亿元,增长31.9%,占郑州市、河南省电子信息行业的比重分别达到95%、79%。
2021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贸易企业销售额达2127.7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限上贸易企业实现销售额1473.5亿元,同比增长29.1%;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实现销售额978.7亿元,同比增长22.4%。
2021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5245.6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进口完成2226亿元,同比增长17.4%;出口完成3019.6亿元,同比增长18.3%。
把郑州航空港区发展成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未来的航空港区,根据河南省发展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定位,就是要把航空港区发展成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郑州都市区的战略格局为“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其中,郑州航空港区被定位为“一城”,就是航空经济新城。这里说的“现代航空都市”,等于说再建一座新城,而且还是具有较高品位和国际化的城市综合服务区,最终形成空港、产业、居住、生态功能区共同支撑的航空都市。
规划主要围绕机场综合枢纽核心以及生活、生产服务中心布局各个功能组团,共分为北部组团、中部组团以及南部组团三个大的功能组团。其中,北部组团定位为科技产业区,中部组团定位为国际空港区,南部组团定位为临空产业区。
扩展资料:
按照航空港区的发展目标,力争经过10多年的努力,使实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17年,实验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主要功能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航空港经济发展初见成效,航空都市框架基本形成。
到2025年,要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验区。那时,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地位显著提升,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300万吨,跻身全国前列,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国际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万亿元。
目前我国依据人口数量划分城市大小,20万人口以下的为小城市,20万至50万人口的为中等城市,50万至100万人口的为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的为特大城市。到2030年,航空港区人口规模达到125万人,相当于一个特大城市。
属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1、它是以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国际机场附近的新郑综合保税区(即郑州航空港区)为核心的航空经济体和航空都市区,是郑州市朝着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化陆港城市、国际性的综合物流区、高端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基地方向发展的主要载体。
2、其按照“一城五区”的规划,由核心区、主体区和带动辐射区三大部分组成;配套设施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郑州商品交易所等。
3、战略定位是建成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是到2017年,实现实验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主要功能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航空港经济发展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