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梁需要识别原位标注吗

更新时间:02-01 装修 由 别认怂 分享

用截面标注法出来的剪力墙图,连梁是原位标注的。PKPM剪力墙施工图,右上角,选截面标注法

如图所示请问各位大侠在广联达中怎么表示连梁的原位标注3C18(在右支座上)啊

广联达会根据你的集中标注,自动生成原位标注你可以在原位标注,根据图纸进行二次修改希望能帮助得到你

llk表示什么梁

“LLK”看名称好像连梁,因为一般出现在高层的剪力墙的结构中,应该是连梁;但是做的时候,发现它是有原位标注的,和框架梁一样,名称中也带K,似乎又是框架梁。这种标注的其实应该叫做:框架连梁(LLK)。 一、认识框架连梁 很多同学又分不明白了,还是没有搞清楚到底是连梁,还是框架梁呀?这个其实在11G-101图集以前,很多预算员没有找到依据,有的预算员按连梁做,有的按框架梁做。到了16G—101图集终于对框架连梁进行了补充,如图2所示。图2 框架连梁在16G-101-1中的P15页,剪力墙注写规则中有要求:(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标注为LLK,连梁设计为框架梁。跨高比,既是连梁的长度和高度的比值,如图3所示。图3这样就明白了,按照16G图集的解释,LLK仍然是连梁,设计是按框架梁来设计标注的。 二、为什么按框架梁设计? 其实看到约束条件,跨高比≥5就可以明白,这样设计其实是因为结构受力设计的需求。在JGJ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P77,也有说明图4 当两墙之间水平距离较长时,中间的梁除了受到水平荷载下产生的弯矩和剪力,还有竖向荷载下的弯矩对连梁的影响就加大,这时就需要设置跨高比大的连梁。这样两侧墙体的整体作用就小,这里的连梁会将上部荷载传递到两侧墙上,梁的受力类似剪肢梁,因此按框架梁来设计。 三、框架连梁的钢筋构造 框架连梁的纵筋构造如图5所示,锚入剪力墙LaE且大于等于600,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第二排1/4净跨长。(与框架梁设计要求一致)图5框架连梁的箍筋构造如图6所示。当抗震等级为一级:≥2倍梁高,且≥500当抗震等级为二到四级:≥1.5倍梁高,且≥500(与框架梁一致)顶层连梁箍筋范围包括墙内锚固,起步为100,间距150,直径同跨中。(按普通连梁顶层构造执行)图6框架连梁的搭接情况如图7所示。不同直径搭接:Lle架立筋搭接:150(与框架梁一致)图7四、软件如何定义 框架连梁在定义上,很多人习惯拿框架梁定义,其实是不准确的。理由有几个:1、虽然框架连梁设计上是按照框架梁,有原位标注。但在剪力墙结构中,仍然算为连梁,用框架梁定义,那么连梁的混凝土标号,保护层和锚固的计算方法等按框架梁算,与框架梁混淆,会有误差。2、从结构可以看到,顶层连梁的箍筋,在墙里有加密措施,需要设置顶层连梁,框架梁做不了。3、如果有些连梁有对角斜筋,框架梁定义也是没有办法做的。 我们看一下用连梁如何定义,图纸如图8所示。图8 属性定义,首先在把集中标注信息输入到属性里,如图9所示。图9然后用直线绘制连梁,在暗柱边开始绘制就可以,如图10所示图10框架连梁是有支座负筋的,绘制完成后,需要输入原位标注的支座负筋,如图11所示。图11可以看到在输入完原位标注信息后,连梁由深绿色变成了框架梁的浅绿色,绘制完成。 识别连梁现在软件也可以采用识别的方法,如图12所示。图12五、注意事项1、修改顶层连梁 根据前面的讲的框架连梁构造,在顶层需要加设箍筋的,如图13所示。图132、次梁加筋设置 框架连梁是连梁里做的,软件中连梁构件是没有设置次梁加筋的选项,只能在原为标注里加。图14 在原位标注里,增设次梁加筋,如图15所示。图15很多同学,发现在原为标注里输入的附加箍筋,在软件中是不显示的,或者不确定是否计算了,可以点击钢筋,在计算式中查看,如图16所示。图16可以看到箍筋计算式后面有+6说明,即使软件不显示,输入的箍筋,最后还是计算上的。

广联达抽样软件中连梁可以用非框架梁定义吗

广联达抽样软件中连梁可以用非框架梁定义吗?我现在已经画上去了,这样下来钢筋量一样吗?

答:连梁有两种,一、剪力中门窗洞口的顶的过梁式的,是剪力墙的加强构件,应按连梁定义并布置。二、平楼面标高的,与框架梁和非框架梁一齐的,设计把它标注为连梁。这种应按非框架梁定义并布置,有的还有原位标注的。(剪力墙中的连梁无法用非框架梁代替的。因为它可能用斜角筋)。

连梁有办法像框架梁一样设置原位标注吗

用截面标注法出来的剪力墙图,连梁是原位标注的。PKPM剪力墙施工图,右上角,选截面标注法

怎么判断梁有没有跨中钢筋

判断梁有没有跨中钢筋可以从图纸上来判断,梁中部有标注就证明该梁有跨中钢筋。

梁由支座支承,承受的外力以横向力和剪力为主,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构件称为梁。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梁是建筑结构中经常出现的构件。在框架结构中,梁把各个方向的柱连接成整体;在墙结构中,洞口上方的连梁,将两个墙肢连接起来,使之共同工作。

作为抗震设计的重要构件,起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梁既有框架结构中的作用,同时也有剪力墙结构中的作用。

扩展资料:

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阶段:

1、梁所受荷载较小,混凝土未开裂,梁的工作情况与匀质弹性梁相似,混凝土纤维变形的变化规律符合平截面假定,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但在此阶段的末尾(图中A点),受拉区混凝土进入塑性状态,应力图形呈曲线形状,边缘纤维应力达到抗拉强度fct,混凝土终于开裂。

2、当混凝土开裂后,拉力主要由钢筋承担,但钢筋处于弹性阶段,受拉区尚未开裂的混凝土只承受很小的拉力,受压区混凝土开始出现非弹性变形。

3、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受拉钢筋终于达到屈服,裂缝宽度随之扩展并沿梁高向上延伸,中和轴不断上移,受压区高度进一步减小,最后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抗压强度而破坏。 钢筋混凝土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筋混凝土梁

CAD导图时,连梁的原位 标注 怎么识别啊,

识别原位标注步骤。第一步:点击工具条中的“识别原位标注”按钮选择“单构件识别梁原位标注”;第二步:鼠标左键选择需要识别的梁,右键确认即可识别梁的原位标注信息,依次类推则可以识别其它梁的原位标注信息。说明:(1)、在导入梁时,有的层的梁没有完全导入过来,没有导入过来的梁,可用定义梁的方法,按照CAD图上的标注梁的编号、尺寸、配筋,重新定义,然后就在这张电子版图纸(梁是灰兰的就是没识别过的)所标注的位置画上即可。(2)、在导入梁时,有的梁没有完全导入到位,也就说还差点到头。解决的方法是:单击“廷伸”按钮,单击要把梁廷伸到位置的轴线,轴线变色,再单击要“廷伸的梁”,这时这根梁就廷伸到位了。用同样的方法把所有没完全导入到位的梁全部画好。(3)、识别完梁后,还要进行“重提梁跨”的操作,把梁每跨的截面尺寸、支座、上部、下部、吊筋、箍筋的加筋 逐一在表格中输入或修改准确,才能计算汇总钢筋工程量的。这时如果没有兰图,可以把这一层的梁图,重新再导入进来,识别过来的梁图与CAD梁图虽然相距一段距离,可不用去管它,把这两张图放大或缩小,就能把CAD梁图中的梁的信息记住,输入到“重提梁跨”中的表格里去。(4)、在进行“重新提取梁跨”的操作时,发现的个别梁本来是二、三跨的梁,识别后变成单跨梁了。这就需要“合并”梁的操作,但是“合并”不了。检查时发现,识别的梁表面上看是连成一体了,实际上确是没连起来。解决的办法:单击“廷伸”按钮,单击要把梁廷伸到位置的轴线,轴线变色,再单击要“廷伸的梁”,这时这根梁就廷伸到位了。再按“合并”梁的操作,把二、三跨的单梁合并成一根梁。然后再选择“设置支座”用重新设置支座的操作方法,设置好梁的支座。(6)、识别梁后发现有的梁长度不够,即梁不完整。如有一根梁TL1=3000毫米,识别后才1200毫米。解决的办法是:首先把“CAD识别”转入到“梁”的界面。按照施工图纸标注的“梁的信息”定义好梁,然后在画图界面选择上这根梁。单击“点加长度”按钮,单击这根梁的中间轴线交点,移动鼠标向上或向下的一个轴线“交点”然后单击,这时有一段梁就画上了,并同时弹出了“点加长度设置”对话框,在“长度”栏可以输入这根梁的从“中间轴线交点”到“上一交点”的长度值,在“反向廷伸长度”栏输入梁长 3000减去上一段梁的长度值。

鲁班钢筋只识别部分原位标注是什么原因

一般都是CAD图层的原因。比如,cad图纸中梁的原位标注离梁较远,这些是读取不了的。

连梁出现次梁加筋怎么处理

你好:汇总计算后在钢筋里另加上就行了,连梁是没有原位标注的。次梁加筋一般同主梁的箍筋。没有汇总就不出来计算的钢筋。

标签: # 原位
声明:关于《连梁需要识别原位标注吗》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846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