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在大多数银行对于个人商业贷款二套房的认定,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遵循“认房又认贷”的原则。申请人名下有房或者有过贷款记录,再申请房屋按揭贷款,都算是二套房子的。对于异地申请房屋按揭贷款,同样适用。二、即使申请人在当地没有房子,但是有过房贷的记录或者名下有房子,再在异地贷款买房,同样是认房为二套房子的。而对二套房拥有套数的确定,主要是通过房屋登记信息系统进行住房登记查询,如果房子不具备查询条件,则需要提交家庭住房实际套数的证明。三、二套房界定标准:1、贷款买过一套房,通过房屋登记系统能查到房产,再贷款买房——算二套。 2、贷款买过一套房,后来卖掉,通过房屋登记系统查询不到房产,但在银行征集系统里能查到贷款记录,再贷款买房——算二套; 3、全款买过一套房,通过房屋登记表系统能查询到房产,贷款买房——算二套。 4、全款买过一套房,后来卖掉了,房屋登记系统查不到房产,再贷款买房——算首套。 5、当地暂不具备房屋登记系统的查询条件的,银行尽职调查核实购房人已有一套住房的,再买房——算二套。 6、个人名下有两套房的商业贷款记录,一套已还清,另一套未还清,此时再贷款认定为三套房。 7、个人名下有两套房的商业贷款记录,全都已还清且出售,同时能够提供两套住房出售的证明,这种情况下虽然个人名下无房,但再贷款时也会被视为三套房。 8、个人名下有一套房商业贷款已还清,另一套是公积金贷款也已经还清,此时不管申请公积金贷款还是商业贷款再买房,均视为三套房。 9、夫妻两人,一方婚前买房使用商业贷款,另一方婚前购房用的是公积金贷款,婚后两人想要以夫妻名义共同贷款,根据新政虽然都是婚前的个人贷款行为,但因央行征信系统中都存有记录,所以以夫妻共同名义贷款买房还是会算做三套房。 10、夫妻两人,一方婚前有房但无贷款记录,另一方婚前有贷款记录但名下无房产,婚后买房申请贷款视为三套房。
住宅二套房契税的优惠政策,全国执行同一个文件,就是财税2016第23号文件:
跨省买第二套房是算二套房的。因为二套房认定的标准是以家庭为单位,包括借款人自己、配偶、未成年子女,与购房地区无关;目前我国银行的征信系统是全国联网的,如果是在银行贷款买房的,每个银行都可以从央行的征信系统中查询贷款记录,所以异地买房也算二套房。各地为了控制房价,其实已经出台了不少限购政策,这对二套房、三套房,可能不允许贷款购买,或者虽然允许贷款购买但是对首付和贷款利率要求比较高,与此同时对贷款的年限则规定的比较低。 别墅大师为你提供当地建房政策,建房图纸,别墅设计图纸;别墅外观效果图服务,千款爆红图纸任你选。别墅大师
异地购房算二套房吗?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告知,目前,要分两种情况考虑。
一,如果借款人名下的本地房产是使用贷款购买的,外地再在购房,就属于二套房。因为目前借款人贷款买房的数据都是银行通过查询央行征信系统获得的,并且央行的数据已全国联网。
二、如果购房者在本地的房产是一次性付款购买的,由于各地房管部门的数据没有联网,因此没有通过贷款买房的房产将是二套房认定的盲区,这样的情况是有可能享受首套房的贷款优惠政策。
另外,银行方面强调,非本地户口的购房人申请贷款,除提供身份证、户口簿、暂住证、收入证明、单位出示证、银行卡流水账号外,新政出台后,最重要的就是须提供在本地工作12个月的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如果购房者是私营业主,也可以持一年以上的个体经营营业执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在2010年发布的《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简称《通知》)规范二套房认定标准中规定,对个人申请商业性住房贷款申请的二套房认定遵循“以家庭为单位,认房又认贷”原则。
但由于目前房地产登记信息系统尚未实现全国联网,《通知》规定,对于二套房的“认房”原则仅本地适用。此外,与国务院此前表态略有不同,或是考虑到异地人实际自住购房需要,《通知》规定异地购房可以申请贷款,但是贷款人必须按二套房(及以上)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执行。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居民家庭住房套数,应依据拟购房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成员名下实际拥有的成套住房数量进行认定,即以家庭为单位。具备查询条件的城市房地产主管部门应通过房屋登记信息系统进行借款人家庭住房登记记录查询,并出具书面查询结果。暂不具备查询条件的,借款人应向贷款人提交家庭住房实有套数书面诚信保证。贷款人查实诚信保证不实的,应将其记作不良记录。《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加快建设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到2010年年底前各设区城市要基本建立房屋登记信息系统。
此外,有下列三个情形之一的,银行应对贷款申请人执行第二套及以上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其一,借款人首次申请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如在拟购房所在地房屋登记信息系统中其家庭已登记有一套及以上成套住房的。
其二,借款人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一套及以上住房,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的。其三,贷款人通过查询征信记录、面测、面谈,必要时居访等形式的尽责调查,确信借款人家庭已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1-0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