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是反映和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指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其中,总建筑面积是地上所有建筑面积之和。这个比值越小,意味着小区容纳的建筑总量越小,居住生活质量就会越高。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绿化率也是如此。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多层住区通常不可能超过1.5,11层以下小高层住区通常不可能超过2.0,18层以下小高层住区通常不可能超过2.5,18层以上百米以下高层住区通常不可能超过3.5。
扩展资料
特点:
(一)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允许的建筑容量。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地球表面一块有确定边界、有确定权属的土地,其面积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绿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设施用地等。容积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体利用强度,宗地间才具有可比性。
(二)容积率(R)、建筑密度(C)与层数(H)之间有一定关系。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当宗地内各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对单个房屋来说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R=C·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区容积率
参考资料来源:
1、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净用地面积的比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所以容积率是越小越好。 2、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在建筑层数相同的情况下,容积率越小,居住密度越小,相对舒服。容积率越大则相反。 3、房地产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或者说总建筑面积,包括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的用地面积)之比,计算公式为: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100%。容积率计算公式: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容积率是指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例如总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土地面积为1000平
方米,则容积率则为3。
容积率0.8~1.5,正常的多层项目,环境一般。正常的多层外加小高层项目,容积率1.5~2.0。
一般情况下,独栋别墅楼盘的容积率在0.5~0.8之间,多层、洋房楼盘的容积率在1~1.5之间,
小高层楼盘的容积率在2.5左右,高层楼盘容积率大多数在4以上。
容积率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它间接反映了单位土地上所承载的各种人为功能的
使用量,即土地的开发强度。人口众多的地区往往建筑容积率较高。容积率越高表示土地的利
用率也就越高,但是对周边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也越大,因此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容积率,
所以世界大部分地区对于城市的建筑容积率均有管制。
【相关指标】楼面地价
释义:楼面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土
地。楼面地价,即单位建筑面积平均分摊的土地价格。楼面地价是房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与建造成本、开发利润、相关税费等共同构成了商品房的市场价值。
【相关公式】
1、楼面地价=土地总价÷规划建筑面积 =土地单价÷规划容积率
2、规划建筑面积=土地面积×容积率
3、容积率=地上建筑总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1、容积率又称为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简单来说就是小区的总户数、人数和小区面积之间的关系。户数越少,人数就越少,面积就越大,住起来就越舒服。容积率的计算公式是: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2、如果容积率高,则居住会比较拥挤。如果一个小区的容积率高就说明该小区居住的人口多,高密度的居住人口会对小区内的健身场所、儿童活动区域、娱乐中心以及楼宇内的电梯、消防通道形成比较大的压力。比如,等电梯需要排队、健身需要排队等,休闲娱乐等各方面的设施使用紧张。同时,频繁的的使用会加剧这些设施的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