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s5摔了一下不会坏。松下s5相机的集成度很高,相机材料壳体有防摔性能和搭配镜头防抖性能,不会摔了一下就会坏掉。松下S5是一款采用了2420万像素的全画幅传感器的微单相机,能够提供非常优秀的画质水平,并且还拥有优秀的暗光画质水平。
1、首先在松下S5在相机页面找到小齿轮图标进入之后选择设置。2、其次选择防抖设置即可拍照时是支持防抖动功能的。3、最后需要打开的话,可以在拍照界面右上角、找到防抖动开关点击即可使用。
松下s5适合中等资新的人买。根据查询相关平台信息:松下s5价格在1万左右,大部门人都可以接受,而且功能特别好,松下S5的视频性能很强,同时拍照性能也不差,尤其是单次对焦速度,非常快。
松下s5电池使用时间是4小时。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松下s5的电池是1200毫安的,在数码相机中1200毫安小时的电池算是大容量的,一直录视频能用4小时。
松下s5水平仪打开方法:1、打开松下s5的拍摄界面。2、按下DISP键切换相机的拍摄界面到水平仪模式。以上就是松下s5水平仪打开方法。
松下s5设定恒定光圈方法如下:①视频模式下“SS/增益操”作改为ANGEL/ISO,就是把曝光方式从快门速度改成快门角度,一般来说拍摄视频都是默认把快门调整为180度(180度快门角度时,快门速度为:1/两倍帧率),获取最佳的动态模糊,曝光只需要通过ISO和光圈来调整,提升拍摄效率②直方图/向量示波器,我拍摄视频时一般都会用vlog模式拍摄,这时候单纯看屏幕曝光会有些困难,所以建议将直方图开启来辅助正确曝光,松下的直方图特别直观,如果直方图是黄色说明机器认为曝光不准确,需要调整,白色就是准确的曝光,当然也可以开启向量示波器来辅助曝光,根据自己熟悉的方式二选一即可③斑纹样式,同样时用来辅助曝光的,斑纹样式设置为95%时,向右曝光到高光区域刚开始出现斑马纹的时候就是vlog的最佳曝光,拍人时将斑纹样式设置为55%-60%,在曝光的时候向右曝光到脸部高光出现斑马纹的时候就是对于人脸的最佳曝光,拍人的时候超级好用
这款松下LUMIX S5是强调视频拍摄的轻巧型全画幅微单相机。S5支持多种录制格式,最高可录制4K/30p 4:2:2 10bit视频,内置V-LogL,还支持HLG(混合对数型伽玛)中的HDR(高动态范围)。
4:2:2 10bit HDMI输出和4:3变形模式可与各种实用工具,如时间码、波形监视器和V-Log视图辅助功能一起用于电影制作,满足多种专业需求。
设计方面,S5整体以可以拍摄6K视频的S1H作为参照,在机身配置上稍有删减(取消肩屏和独立散热系统),以此获得了比S1H要小上很多的轻巧机身,仅重约630g,相比S1H要轻了1/3以上,这也使其成为了松下全画幅微单中最小巧的一款产品,在使用上也要为用户减轻了不少负担。
配置方面,S5采用了与S1H相同的2420万像素全画幅图像传感器和双原生ISO标准。与维纳斯引擎相结合,可实现最高ISO 51200超高感光度。机身内置I.S.(图像稳定器)可以有效补偿手抖引起的相机抖动。
与LUMIX S系列镜头的O.I.S.(光学图像稳定器)相结合的第2代5轴双效防抖系统能更有效地解决几乎任何类型的对焦模糊问题,可实现6.5档快门补偿功能。DFD(散焦深度)技术在S5上通过新的算法,性能得以增强,是的S5可能是目前LUMIX S系列中对焦性能最好的相机。
在机身设计上,S5以同为视频机的S1H为基础,做了相应的简化,比如去除了肩屏和独立散热系统。因此,机身的一些细节设计上有了改变,机身尺寸也得以大幅减小,机身三围仅为132.6 x 97.1 x 81.9mm,机身重约630g。
对比S1H的151.0 x 114.2 x 110.4mm的三围尺寸和1052g的机身重量,S5瘦身效果明显,甚至比M4/3的GH5S还要略小一点。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松下S5(单机)
机身重量:松下S5从发布以来,我就很感兴趣,因为之前玩松下S1/S1H的时候,总感觉机器是不错,就是太重,真的“巨单”不是说着玩,但是松下S5真的是微单起来,跟索尼微单对比大小差距不大,而且握持感更好。机身重约630g,对比S1H的1052g的机身重量,可以说瘦身明显。视频规格:提起松下微单,就不得不提松下最出名的视频性能,无论是一战成名的松下GH5,还是电影机规格S1H,都有着非常亮眼的视频规格,松下S5同样不例外,4K 30P 10Bit 422最高支持4K 60P 10bit 420,双原生ISO,双效机身防抖,满血版14档动态范围的V-log,更好的自动对焦系统,最高支持外录5.9K RAW视频,支持4K 8bit 无限制时长录制,可以说这就是迷你版本的S1H也不为过,同价位,你找不到一台视频比松下S5还要强悍的机器。噢,有一台类似规格的相机,它叫索尼A7M4,卖一万七,胜在对焦和镜头群,视频规格还是松下更胜一筹,索尼A7M4果冻效应控制不如松下S5,索尼祖传屏幕103万跟松下S5的184万,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视频果冻数据:A7M4在全画幅7k超采样时果冻效应达26ms,同级别的S5全幅4K是21ms ,S1H 全幅4K 是24ms,R6 全幅4K是30ms,裁剪4K是20.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