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烈度和抗震等级的关系

更新时间:02-10 装修 由 颜面 分享

地震震级和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总的来说,地震震级通常指地震的大小,是一个定值;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具体地点的实际影响,不同地点的地震烈度也不同。

衡量地震的大小有两把尺子:震级和烈度。震级是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烈度是指地震在不同地点造成破坏的程度,分为12级,用罗马数字表示(Ⅰ~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有多个烈度,一般讲,离震中越近的地方破坏就越大,烈度也越高。例如,汶川8.0级地震Ⅵ度区以上面积合计440442平方千米,其中:Ⅺ度区面积约2419平方千米,Ⅹ度区面积约3144平方千米,Ⅸ度区面积约为7738平方千米, Ⅷ度区面积约27786平方千米,Ⅶ度区面积约84449平方千米,Ⅵ度区面积约314906平方千米。

对于同一个地震,以震中为中心,随着震中距离越来越远,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会越来越弱。这就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同一个地震感觉会大不相同。因此,人类在描述地震会同时出现两个概念:震级和烈度。通常描述地震大小都是用震级和烈度的对应关系来表达。

震级与地震烈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的地区,地震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震级是说这次地震大小的的量级,而烈度是说该地区的破坏程度。    

至于“有时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小,有时小地震造成的伤亡大”这句话,要指出地震的大小与伤亡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地震伤亡大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某地区距离震中的距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和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小的地震,如果发生在山区,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低,就会造成很大的伤亡;如果大的地震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区,比如沙漠,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亡。

此外,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也影响伤亡情况,例如日本的轻质材料建筑,即使遇到大的地震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亡。

总的来说,地震的大小是绝对的,但的伤亡大小除了受地震大小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效应的结果。

抗震等级与烈度的关系式是什么

1.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2.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3.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4.烈度分1-12度。5.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弱 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 中 强 震: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 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 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抗震等级和地震烈度关系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抗震等级和抗震烈度的关系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 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 “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 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地震烈度与地震等级的关系是什么

地震烈度受地震震级的影响。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和震区土壤条件有关。在相同的其他条件下,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程度和破坏程度的“标尺”,简称烈度。强度与强度不同。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震级,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量有关;而烈度反映地震的后果,地震发生后不同地方的烈度不同。

一般来说,地震烈度在震中区最高,且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7.8级,震中烈度为11度,受唐山地震影响,天津震级为8度,北京大部分地区震级为6度,远低于石家庄、太原等地。

扩展资料:

各地震烈度对应的破坏条件

1度:无感,只有仪器能记录;

2度:轻微敏感,个别敏感者感到完全静止;

3度:感觉不大,有几个人在房间里有一种静止的感觉,悬挂的物体微微摆动;

4度:比较有感觉,大部分人在房间里,少数人在外面有感觉,吊坠摆动,器皿不稳发出声响;

5度:醒来后,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在外的感觉,家畜烦躁不安,门窗嘈杂,墙面出现裂缝;

6度:惊慌失措,人站立不稳,牲畜逃跑,器具坠落,简易棚屋损坏,陡坡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拱门、烟囱损坏,表面出现裂缝和撒砂水;

8度:建筑物受损,房屋多处受损,少数受损,路基坍塌,地下管道断裂;

9度:建筑物普遍受损,房屋大部分受损,少数倒塌,拱门、烟囱等倒塌,栏杆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被毁,房屋倒塌,道路被毁,山石大量崩塌,水面波浪冲向岸边;

11度:大量房屋倒塌,大段堤防坍塌,地表变化大;

12度:所有的建筑物一般都被摧毁,动植物由于地形的剧烈变化而被摧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震烈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震震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地震科普知识问答

建筑设计图纸结构说明中的抗震烈度和抗震 等级有什么关系

抗震烈度指的是地震的强度,与距离震中的距离有关,越靠近震中烈度越大。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简单的说,举个例子,如果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是7级,那么房子的抗震设防烈度至少要7,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等级要求不同。相应的有一个抗震设防烈度表。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声明:关于《抗震烈度和抗震等级的关系》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85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