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m2/ha)或以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示。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建筑容积率(简称容积率),系指建筑总楼板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与建蔽率为不同概念。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地上,建有单楼层5千平方米,共两层楼的建筑,则容积率为100%,建蔽率为50%。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与占地面积不同) 容积管制 容积率是城市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它间接反映了单位土地上所承载的各种人为功能的使用量,即土地的开发强度。人口众多的地区往往建筑容积率较高。容积率越高表示土地的利用率也就越高,但是对周边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也越大,因此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容积率,所以世界大部分地区对于城市的建筑容积率均有管制。 奖励容积 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容积率奖励制度。若地主能在其开发土地中为公众提供便利而让出部分利益,就会提高该土地的容积率上限,例如由原来的120%提高到130%,奖励的办法和幅度视法规而定。这也是和民间的良性互动。 容积移转为了换取土地利用的最大价值,世界上部分地区允许容积率在土地间移转,称为容积移转。容积移转主要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原属一宗土地之可建筑容积,一部或全部移转至另一宗可建筑土地建筑使用;二是受限制发展地区(如古迹)的容积一部或全部移转至另一宗可建筑土地建筑使用。目前台湾都市地区已经实施容积移转制度,但数笔土地之间的容积移转须在同一计划区内方可为之。
容积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Volume Fraction)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地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但必须是正负0标高以上的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地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的值。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值得注意的是,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容积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容积率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地块内地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表示。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建筑容积率简称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容积率怎么算?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这里所讲的容积率一般是指住宅小区容积率,但是,工业建筑的容积率略有不同,容积率=(厂区建筑面积+构筑物面积)/厂区占地面积例如,总规划用地面积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