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等级是按照结构类型,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划分为不同的抗震等级,共分四级,即,一、二、三、四级。同样条件下,一级要求最严,四级最宽松。
分为一到四级四个等级
还有非抗震的 主要是按地区抗震烈度 房屋高度以及房屋的类型来确定的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一、二、三、四级的划分,是根据①房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②结构型式;③房屋的高度。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及附注。另外,还要遵照房屋的设防类别相关规定。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是根据房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结构型式、结构高度来划分,共分一、二、三、四 四个等级。
抗震等级是按照结构类型,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划分为不同的抗震等级,共分四级,即,一、二、三、四级。同样条件下,一级要求最严,四级最宽松。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
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抗震设计时
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2确定。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的0.15G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房屋高度大、柱距较大而柱中轴力较大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或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柱。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抗震等级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根据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高度等进行确定,当以上参数确定以后,通过查找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表格就可以确定。对于地下室部分,规定,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不小于地上部分,再往下的各层,抗震等级可以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得低于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