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的浓度标准正常是不会超过0.08毫克/立方米。室内甲醛一旦超过这个标准,那么对于人体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轻度影响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而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到人体的呼吸道感染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第七十七条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时可以询问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意见,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第七十八条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第七十九条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第八十条勘验物证或者现场,勘验人必须出示人民法院的证件,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成年家属应当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勘验的进行。有关单位和个人根据人民法院的通知,有义务保护现场,协助勘验工作。勘验人应当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作笔录,由勘验人、当事人和被邀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
甲醛数值在每立方米小于0.08mg的情况下算正常的。
若其数值超出此范围则代表甲醛超标。一般来说甲醛数值在0.15至0.2mg的范围就属于轻度超标,在此空间待久了便会出现流泪、畏光等现象,而每立方的甲醛数值超出0.2mg则属于严重超标,会引发多种疾病。
主要污染来源
装饰材料、家具、室内用品等都是甲醛的主要来源,例如装饰材料中的刨花板、复合地板以及油漆涂料等等。
而建筑材料中的大理石、花岗岩等,也都会产生反射性物质,还有室内用品中的杀虫剂、化妆品等等也都存在一定的有害物质。因此,室内除甲醛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常环境测量甲醛时安全的范围是0.1以下,也就是如果空气中存在小于0.1的甲醛,也都属于安全的范围。但是如果甲醛的范围超过0.5,甚至以上属于绝对不安全的范围,在这种环境下人如果长期久居,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和甲醛中毒。
如果甲醛的指数在0.1-0.5之间,要根据环境的情况和人体的抵抗力而进行具体的分析。如果注意开门和开窗,而且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相对较好,成人可以尝试进行居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建议儿童和小儿居住,而且成人在此居住一旦出现不适应的症状,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甲醛检测方法
国内外居室、纺织品、食品中甲醛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检测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传感器法等。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不同分子结构的物质对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是居室、纺织品、食品中甲醛检测最常规的一种方法。涉及到的有乙酰丙酮法、酚试剂法、AHMT法、品红一亚硫酸、变色酸法、间苯三酚法、催化光度法等,每种检测方法所偏重的应用领域不同,并各有其优点和一定的局限性。
电化学法
电化学分析法是基于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电流(伏安法)、电量(库仑法)、电位(电位法)的变化,判断反应体系中分析物的浓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用于甲醛检测的有极谱法和电位法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