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的做法如下:
材料工具:红色、黄色画纸各1张、安全剪刀1把、订书机1个、白乳胶或胶棒1个。
1、将红纸横向对折。
2、用安全剪刀由折叠处等距离裁剪红纸。
3、将黄色画纸横向折一小部分后撕去。
4、剩下的画纸沿长边卷起。
5、用订书机固定开口处。也可将这一步的订书机替换成白乳胶或者胶棒。
6、将剪裁好的红色画纸两长边涂上白乳胶。
7、按下图所示围着黄色直筒卷起来。
8、粘贴细长红纸条做灯笼提手,彩纸灯笼制作完成。
准备工具/材料:红包,剪刀,胶水。
1、红包用剪刀一分为二。
2、红包封面左右两边折小长方形。
3、把中间划几个相同大小的竖线,避免完全剪断,挤压中间部分,出现方形状。
4、红包背面剪掉上下左右的长条。
5、把刚才的红包封面粘贴上去。
6、把红包卷过来,粘好。
7、刚才剪掉的长条,粘到灯笼上面。
8、把灯笼流苏和灯笼连在一起,这样手工红包灯笼已经做好了。
做手工灯笼的简单过程如下:
1、先准备好剪刀、红色和粉色卡纸(新手需要多准备几张);
2、取出一张红色卡纸,将卡纸规整对折;
3、再沿“纸脊”剪开卡纸,最后预留 5 厘米。
4、再把卡纸卷几下,使其看起来有弧形;
5、再把卷住的卡纸打开,首尾相接,用双面胶粘到一起,就成了一个圆筒形;
6、再把粘好的圆筒往下压,再用手慢慢调整纸条的弧度,灯笼的主体部分就制作完成了;
7、用针线、一次性筷子把灯笼两头用针穿上几条线,把线打上结;
8、把一头的线绑上一根小木棍,可以作为灯笼的提手;
9、再把两种颜色的卡纸用剪刀剪成细条,混合作为灯笼的流苏;
10、把灯笼的流苏绑到制作好的主体部分,灯笼就制作完成了。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灯笼发展出了不同的地域风格,每一种灯笼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灯笼综合了绘画、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与中国人的生活活息息相连。灯笼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制作方法如下:
1.将红纸横向对折;
2.用安全剪刀由折叠处等距离裁剪红纸;
3.将黄色画纸横向折一小部分后撕去;
4.剩下的画纸沿长边卷起;
5.用订书机固定开口处。为便于幼儿操作,也可将这一步的订书机替换成白乳胶或者胶棒;
6.将剪裁好的红色画纸两长边涂上白乳胶;
7.按下图所示围着黄色直筒卷起来;
8.粘贴细长红纸条做灯笼提手,彩纸灯笼制作完成。
扩展资料:
纸灯笼比较简单的形状是立方体或圆柱体,最好选用可以弯曲的竹枝或竹皮搭成框架,衔接的地方用细线绑紧。如果不好找,细长条状的硬纸板和烧烤用的竹签也可以,结实程度和柔韧性会有所欠缺,但摆在室内也是很不错的装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