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可分为多扇式和单扇式两类。其中多扇式屏风有折页屏风、条屏、围屏等,单扇式屏风有插屏、座屏等。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很多家里都很喜欢用屏风,但是现在屏风已经逐渐没落了,其实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原因。古代的屏风和我们现在的屏风也不太一样。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我们现在更追求的是一种简洁的装修方式,所以现在已经不实行屏分这种东西了,其实屏风在古代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用处的,但是在现代家庭中,现在家庭讲究简约的装修风格。所以说有一些历史和文化的原因,现在的人不喜欢用屏风了。
其实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屏风用的还是非常的多的屏风,各式各样,上面画的画也不太一样,也就是说,不同的人追求不同风格的屏风。哪种风格的屏风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每一种文人喜欢的屏风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屏风在我国古代是有非常大的市场的,很多人会把屏风买回家,用作遮挡,其实也是方便一些的东西,其实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收起来,我们知道这样做到一定的阻隔作用,还是非常方便的,在我国古代可能没有现在那么高级的装修方式和装修方法,所以用一个简单的平方就可以起到隔阂的作用,其实我国古代的人还是非常聪明的。
这种非常聪明的做法,其实在现在并不实用了,所以人们开始慢慢的不用屏风,但是在古代的时候还是比较实用的,古代的人可以这样将两个不同的区域分别开来,其实也是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人的一种智慧。 其实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在家里放一个屏风,没有地方放置,也是很麻烦的,我们都知道有的屏风是非常高的,在家里闲置的放起来,其实不太方便。
屏风历来是我国室内的主要器具之一。古代称之为“扆(yǐ)”,亦写作“依”,即设在户牖之间的屏风。《辞海》上载有“黼(fǔ)”“斧”“斧依”,都是一个意思,指的是古代帝王使用的屏风,因上有斧形花纹,故名。 我国古代建筑大都是土木结构的院落形式,不如今世钢筋水泥房屋那么严紧。为了挡风,古人开始制造屏风这种家具。除了挡风之外,屏风还是建筑物中可以移动的精巧断隔,有的在床后安置屏风,亦作倚靠或挂置什物之用。后汉李尤的《屏风铭》有这样一段:“舍则潜避,用则设张。立必端直,处必廉方。雍阏风邪,雾露是抗。奉上蔽下,不失其常。”它正确地道出了屏风的特征和功用。紫禁城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正中的宝座上,设有雕龙髹金大椅,椅后摆着雕龙髹金屏风。这样陈设,不仅可以御风,又能增加御座的庄重肃穆气氛。由于屏风常摆设在室内明显的位置上,人们在屏风本身的美化和装饰上下过许多功夫,因此它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传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著名手工艺品之一。 屏风有插屏和围屏之分。插屏多是单扇的,围屏则由多扇组成,少则二扇,多则十二扇,能随意折叠,可宽可窄,使用方便。制作屏风,一般采用木板,或以木料为骨,蒙上丝织品作为屏面,用石、陶或金属等其他材料做柱基。屏面饰以各种彩绘,或镶嵌不同题材的图画,也有全素的屏风。帝王贵族们使用的屏风,用材尤其珍贵,做工精细,画面丰富多彩,瑰丽夺目。据史书记载,在西汉皇室的宫廷里,曾使用过璀璨斑斓的云母屏风、琉璃屏风和杂玉龟甲屏风等。《太平广记·奢侈·赵飞燕》称,西汉成帝时,皇后赵飞燕,向以挥霍无度闻名于世,有一次臣下向她进献三十五种贡品,其中就包括云母屏风和琉璃屏风。后世还出现有珐琅屏风、象牙屏风等等。这些屏风价值连城,多为统治阶级专用的奢侈品。所以《盐铁论·散不足》说,“一杯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 在我国,屏风的使用虽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留存的实物甚少。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屏风,可说是现在见到的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屏风实物。这是一具彩绘漆插屏,木胎,长方形,通高62厘米。屏板长72厘米,宽58厘米,厚2.5厘米。屏板下安有两个承托的足座。屏面髹漆,一面红漆地上满绘浅绿色油彩,中心绘一谷纹圆璧,周围绘几何形方连纹,边缘髹黑漆地,朱绘菱形图案。另一面髹黑漆地,以红、绿、灰三色油彩绘云纹和龙纹。但见一条游龙飞舞于长空之中,昂首张口,腾云遣雾,体态轻盈矫健,形象神奇生动,富有想像力和艺术魅力。绿色龙身,丹赤鳞和爪,边缘菱形图案呈朱红色,色调醒目鲜艳,画工技巧高超,落笔潇洒利落,刚柔结合,奔放有力。 马王堆一号汉墓还出土了许多简册,其中第217简记载:“木五菜(彩)画并(屏)风一,长五尺,高三尺。”简文所记的尺寸,可能是当时一般实用屏风的尺寸。汉代5尺约合现在公制1.2米左右。但出土的这架彩画漆屏风与该简文所述的尺寸不符,面积要小一些。 马王堆一号汉墓共出土了184件绚丽缤纷的漆器。就其胎骨质地来说,不外木、竹胎和夹胎两类。这具屏风的胎骨经鉴定为斫木,制作比较粗糙,可能是一件模拟死者生前使用过的实物的明器,专为陪葬而准备的。 经专家鉴定,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年代,在汉文帝前元五年(前175)之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之前。死者可能是第二、三代(dài)侯的妻子,也可能是第一代侯的妻子。因此这架彩绘漆屏风,距今已有二千一百余年的历史了。它的首次完整出土,为我国研究屏风史提供了稀有的实物资料。 是否有比西汉更早的屏风实物出土呢?现在有的学者认为近年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错金银虎噬鹿铜器座、错金银犀牛铜器座及错金银水牛铜器座,可能就是一架屏风的柱础。器座上都有銎,虎噬鹿器座为双銎,犀牛和水牛器座各为一銎。三个器座共有四个銎,銎上还残留有木榫,可惜出土时已看不到屏面的’形状及其大小了,它可能就是一件围屏的柱础。当然,这一点尚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比起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屏风迟得多的模拟明器,则有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墓出土的一件彩绘木屏风架,以及河南洛阳涧西七里河东汉墓出土的一件小型陶质屏风。 说起古代实用屏风,则要推1966年出土的山西大同石家寨司马金龙墓的一架漆画屏风。这是南北朝后魏太和八年(484)以前的作品,大部分已经朽毁了,所余五块屏板还比较完整。板高约八十厘米,还有四件浅灰色细砂石精雕的小柱础,每个高十六点五厘米。如果复原起来,可能是一具四尺屏风,其形状不同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插屏,而是可供一人使用的设置在床头的围屏。 紫禁城宫殿里每个殿堂上的宝座后面,几乎都设有屏风,如“紫檀嵌黄杨木雕云龙屏风”“乾隆牙雕山水人物染色围屏”“雕龙髹金屏风”等都是清代极为珍贵的工艺品。屏面上的纹饰更是巧夺天工,美不胜收,有浮雕的云龙纹,有镶嵌和刺绣的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图案。它们是我国古代屏风的精品,集中反映了我国手工艺的高度水平。
在古装电视剧里经常见到屏风的设计,古代屏风主要由两个作用,第一个是为了美观同时表现自己的身份地位,第二个作用是为了隔绝,给别人留下一些隐私的地方,屏风在当今也比较常见,不过现在的屏风主要是为了美观使用的,并不具备实用价值,而古代主要是因为给自己的家中留下一定的隐私空间,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尴尬处境。
屏风出现的时间比较的早,在周国时候就有人使用,在慢慢发展下来就在各朝各代使用,成为各家各户用的物品,不过屏风经常在大户人家使用,平民百姓都是为了温饱生活的,自然是不会买这种装饰物品,但大户人家温饱问题不着急,就在精神方面追求起来,屏风是可以表现一个主人的品味的,屏风的材质也是可以表现人的地位和身份的。
通过屏风就产生了两个空间,起到了隔绝的作用,在古代男女有别,家中有男子到访时,女子都是不允许出现的,但是女子也有一定的好奇之心或者是爱慕之意,有时就躲在屏风后面,同时住宿房间里的屏风主要是为了更衣用的,因为古代房间有时是没有锁的,用一个屏风挡住,可以避免一些尴尬时间,可以说是古代人们想出保护人们隐私的小办法。
屏风在古代既有美观作用也有隔绝作用,在古代是比较多并且实用的物品,最开始只是单纯的为了挡风制造的,但在后期人们认为屏风是可以起到保护人们的独属空间的,所以就在大户人家开始流行起来,屏风在当今也是在很多中式餐厅出现的,屏风上的画作也是可以表现出独有的文化色彩的,同时也是表现了古人们追求淡雅、闲适风格的文化气息。
(曲屏风)屏风最初产生于西周,汉代开始普及,大都比较实用,多用来作临时隔断,或作遮蔽之用。到了明清时期,屏风不仅是实用家具,更是室内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屏风主要有带座屏风、曲屏风、插屏和挂屏几种形式。带座屏风,又叫硬屏风,因屏风之脚插入底座而得名,扇数多为单数,以一、三、五居多,中间一扇较大,两厢扇数对称,扇间用走马销相衔,边饰站牙,顶置屏帽。独扇的带座屏风,往往是大木雕屏风,木雕艺人习惯称它为“落地屏风”,传统上往往都是双面透空雕,很少只有雕一面的。曲屏风是一种可折叠的屏风,也叫软屏风。它与硬屏风不同的是不用底座,且都由双数组成。最少两扇或四扇,最多可达数十扇。有以硬木做框的,也有木框包锦的,包锦木框木质都较轻;屏心也和带座屏风不同,通常用帛地或纸地刺绣或彩画各种山水、花卉、人物、鸟兽等。一般说来,带座屏风较重,曲屏风较轻。在陈设上,带座屏风多陈设在居室正中的主要位置,而且相对固定。曲屏风则不然,在宫廷中,这种屏风多设在各宫正殿明间,屏前设宝座、条案、香筒、宫扇等物。这样借后面的屏风挡住人们的视线,更突出了屏风前的陈设,造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插屏一般都是独扇,形体有大有小,差异很大。大者高3米有余,小者只有20厘米,大者多设在室内当门之处,根据房间和门户的大小,来确定插屏的高度。插屏和多扇座屏的作用相差不多,主要是用来挡风和遮蔽,在室内又有装饰作用。
(插屏)清初出现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它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屏,八扇一组称八扇屏,也有中间挂一中堂,两边各挂一扇对联的。这种陈设形式,雍正、乾隆两朝更是风行一时,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几乎处处可见。明代以前,屏风多趋于实用,主要用于遮蔽和作临时隔断,大多是接地而设,而挂屏则已脱离实用家具的范畴,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陈设品。
(挂屏)
古典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制作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立式屏风、折叠式屏风等。后来出现了纯粹作为摆设的插屏。我国 古代的古典屏风工艺精湛,用料讲究,风格各异。古典屏风有浮雕、 透雕、彩绘、镶嵌等手法,能把山水 花鸟画、 飞禽走 兽、 民俗风情、 神州传说、金石 墨宝、男女人物等图案鬼斧神工般移植在屏风上。到了明清时期,古典屏风制作工艺已达到十分完美的阶段,并形成了极具个性的时代特色和中国民族风格。就其功能而言,除了挡风、障蔽视线和分割空间之外,还象征着威严和权势尤其是清代皇宫使用的大型座屏风,被看作 王权的象征物而受到 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如现藏于 北京故宫中的“ 紫檀雕 云龙纹嵌玉石座屏风”,堪称清代古典屏风的典型代表。清代象征王权统治的皇宫座古典屏风,是清代家具中的 大器,其宏大气度和精湛工艺,充分显示了皇家的特殊审美情趣。另外,明清时期民间古典屏风制作技艺也十分精美,如江浙艺人选用 红木为古典屏风主材,在古典屏风上 镂雕、彩绘上山水、人物、花卉、 鱼虫、楼阁等图案,颇具江南地方风采;福建,安徽屏风,则以装饰富丽、镶嵌丰满、用料考究、坚实耐用而见长;北京、山东、广东、四川、山西、湖南、陕西等地的古典屏风,其制作工艺均具相当成就,曾出口到 日本、 韩国、 朝鲜、 泰国、 印尼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享有颇高声誉。
古代屏风最初的作用是为了挡风,而且那个时候是天子专用。后来屏风的作用发生改变,可以起到阻挡作用。到后期的时候,屏风的作用已经变为装饰家具,越是豪华的屏风看着越可以显示主人的身份。屏风也象征着权利和地位。
最开始的时候,是在周朝开始使用。只不过那时候的屏风很贵重,就是一般的皇宫贵族也不能用。那个时期,由于房子结构方面的限制,屋内还是有风的,而屏风就是挡风,这样有利于健康。而且那时候由于技术有限,制作屏风其实很麻烦。不过,也正是这种特殊,才能彰显出周天子的地位。
中期发展到一定时期,屏风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屏风开被大量使用。屏风开始进入寻常老百姓家。因为古代房子建造不像现在这样,是套间。所以为了起到隔绝作用,家里就会使用屏风,而且这样也能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那时候的饭店也多用屏风,吃饭的客人不一定都互相认识,拿屏风隔开,彼此也省的尴尬。而且,使用好看的屏风也可以起到装饰作用。
当然,屏风也是权利的象征,上面可以刻画不同的图案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历史上不少女性掌权的时候,直接走进朝堂,但是又觉得被那么多男人看着不合适,于是就用屏风挡着。站在下面的臣子看不清自己,自己却可以透过屏风观察臣子的一举一动,一举两得。
屏风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种十分常见的家具,古人家中几乎都会摆放屏风。据说屏风早在周朝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也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从名字就能得知,屏风早期就是用来挡风的,后来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屏风又有了美化、协调、分隔等作用。如果挑选适当,往往能和家中其他家具形成一种自然的美感,只不过屏风在历史长流中也是慢慢走向没落,使用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屏风隔断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家具,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史记》中也记载:“天子当屏而立”。皇帝把屏风作为权力与尊严的象征,大臣们把屏风作为警示自己的工具,文人雅士则把屏风作为艺术品,摆放在案头欣赏,每个人都在屏风上注入了精神寄托。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屏风开始普及到民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了古人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屏风对中国人的心理影响十分深远,雅韵红木认为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处世哲学密切相关。古人讲究含蓄,奉行中庸之道,注重隐私,不事张扬。因此,每个人都能从屏风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 当然除了古书记载,我们还是希望能看到一些实物作为证实。不过这样的机会不多,最早的我们能看到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时期的一款屏风。幸运的是,历史上的很多名画、古画中如实描绘了当时屏风的式样。从中我们可以管中窥豹,见证屏风在历史长河中发展的历程。 东晋时期的屏风 ,还是发挥最基本的功能 ——挡风。那时的房屋相当透风,睡觉时怕着凉,都会在头部附近放置屏风。此时的屏风功能性远大于装饰性。 汉唐时期,几乎有钱人家都使用屏风。其形式也较前代有所增加,由原来的独扇屏发展为多扇屏拼合的曲屏,可叠,可开合,汉代以前屏风多为木板上漆,加以彩绘,自从造纸术发明以来,多为纸糊。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屏风的装饰图案除了山水画之外,甚至还有在屏风中再绘制屏风的屏风。而在中国古代名画中,描绘屏风最多的当属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唐朝灭亡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史称五代十国。当时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和楚国,但因多次出兵使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 南唐大臣韩熙载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里。他一生坎坷,在宦海里几度沉浮。南唐前两位皇帝对韩熙载颇为器重,任命他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但李煜即位后,韩熙载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韩熙载性格狂傲,引起了李煜的猜忌。韩熙载索性不再上朝,每日在家中宴饮狂欢,纵情声色。 李煜非常想知道韩熙载都在家中干了些什么,于是就派宫廷画师顾闳中潜入韩熙载家中,并且把他的生活场景都一一画了下来,成就了流传后世的《韩熙载夜宴图》。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送别,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南唐时官宦人家的真实生活场景。全卷一共有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作为自然隔界,使每段画面都可独立成章。 韩熙载坐的是三屏风床榻,三面围屏上都是山水画,前面则立着一个大座屏,可见当时南唐末世的纸醉金迷。 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其中的屏风已稍显繁复,但更多的功夫还是花在了装饰画的内容上了,对于木料以及底座的木作等方面,其要求并不严格。 明代以后出现了挂屏,已超出了屏风的实用性,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可分为座屏风和围屏。 座屏风:由插屏和底座两部分组成。插屏可装可卸,用硬木作边框,中间加屏芯。 围屏:由偶数屏扇组成,可折叠。围屏由屏框和屏芯组成,也有采用无屏框的板状围屏,每扇之间用屏风绞链连接。有些小尺寸的围屏,可设于炕上作装饰,称为炕屏。 屏风伴随着中国文化,有过辉煌的过去。但中国历史进入民国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屏风也开始走向没落。其中,玻璃的广泛使用是屏风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
屏风的种类繁多,一般按形制、题材、材质和工艺划分的居多。按形制划分,屏风有插屏(亦称座屏)、折屏(又称曲屏)、挂屏、炕屏、桌屏(亦称砚屏)。按题材划分,屏风有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宗教神话、民间传说、山水人物、龙凤花鸟,也有将书画装裱于屏面之上或在屏面上直接书法绘画的。此外还有高雅别致的博古屏风,以古香古色的器皿及精美配饰件为题材,多配以插花,别有一番书卷气,寓意“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能通天地人”。按材质和工艺划分,木雕屏风、绢素屏风、竹藤屏风、金属屏风、嵌珐琅屏风等等。不同工艺制作的屏风各有千秋,玉石镶嵌类层次清晰,玲珑剔透;金漆彩绘类色彩艳丽,灿如锦绣;雕填戗金类线条流畅,富丽堂皇;刻灰润彩类刀锋犀利,气韵浑厚。木雕屏风,一般以木性稳定的材质为胎骨,有些高档屏风的屏面、边框为紫檀、花梨等高档木材。屏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一景,是中华民族创造发明的独有工艺美术品,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传承历史。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屏风最早出现在三千年前的周,当时是以天子专用器具出现,作为名位和权力的象征,在随后的的中华历史长河中不断变化演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专有价值,同时屏风也作为室内装饰的家具形式出现。中国的屏风文化历史非常久远,《物原》就有“禹作屏”之说。《周礼·掌次》有“设皇邸”的描写,邸是屏风早期的称谓,邸通常设在天子座后,显示天子的“九五”之尊,历代皇朝莫不如此。屏风除了皇权的象征外,实用性和文化、艺术内涵兼备也是其一大特点。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谓:“屏风,言可以展障风也”。就是说屏风可以兼作挡风、间隔、遮蔽之用。可见,屏风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室内分割和室内装饰的实用性。屏风精湛的制作工艺和屏风上记录的民俗民风、历史故事,使屏风具有了富贵祯祥、镇宅旺家、平和性情、江山永固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古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众多的史书、古籍、诗词、绘画等,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屏风的痕迹,屏风在古时的房间里面都有摆设,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屏风的风格及作用也在随着变化,那么为什么古人要将房间里面放置屏风呢?
屏风又称为屏门,一般情况下放置在古代床的两侧或床后,用来达到挡风的效果,因为古代的房屋都是由土木建筑所构造,并没有现代的钢筋混凝土那样坚固和结实,所以会有风进到房间里面来,为了在睡觉的时候可以挡住风,也就开始有了屏风的存在。
屏风早在周朝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出现了,不过当时被称为“邸”,随着朝代的更迭,直到汉朝之时,才将名字改为屏风。此时屏风的种类及作用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在作用上,
除了刚开始起到挡风效果外,还有了分隔室内空间及遮挡光线的作用,而种类及用途也开始变多,有的可以折叠,有的使用木头制作,这种制作出来的比较结实,可以挂一些杂物在上面。
在汉代之时,屏风的使用已经是非常的普及了,基本上有点地位的人家里都设有屏风,并且屏风的奢华程度也开始有所提升,据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篇》上载∶“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屏风由原来的独扇屏发展为连屏和叠扇屏,即由多扇屏相互拼合起来,屏风也常和床榻结合使用,不仅实用,也成为了室内不可或缺的装饰品。
在纸张发明之前,屏风为在木板上进行彩绘,然后放置在家里;在有了纸后,形成了以木头为框架,中间为纸即屏面,屏面上则是一些绘画、书法、诗句等。到盛唐时期,经济繁华,屏风主要讲究观看,赏心悦目。在屏面上则多为山水、花鸟、或诗人在上面题屏、咏屏等,富贵人家还会装裱金箔在上面。
在魏晋之后,一些文人雅士则是喜欢“素屏风”,就是在木头框架中,屏面为白纸,什么都不画。到明清时期,屏风文化达到了顶峰,据记载,明代奸臣严嵩的家里各种各样的大小屏风就有将近400件。在来到近代后,因为空间及文化的原因,屏风的使用开始减少,所以现在家里已经很少有屏风的摆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