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21pdf

更新时间:02-11 装修 由 枝桠 分享

CECS129-2001埋地给水排水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夹砂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CECS57-1994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pdf 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正式版.pdf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pdf 50032-2003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pdf 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chm 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pdf 50242-2002-SM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pdf 50242-200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pdf 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50268-9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J14-8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pdf J15-8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pdf 给排水规范大全.chm

雨水口的设计要求,间距等怎么确定多大面积一个雨水口啊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要求,水落管直径不应小于100mm,其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平米。一般经验水落管间距是12—18米 。

水落管直径不应小于100mm,其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平米是《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中的4.2.12条的条文解释,是建议性质的。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第4.7.2条 规定,雨水口间距以为25—50米,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雨水管连接长度不宜超过25米。

中国地域很大,降雨量差别也很大,相同的建筑屋面实际计算出来的雨水管数量也不同,设计者可结合当地的降雨量控制。

拓展资料:

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箅、井筒和连接管三部分。

雨水口的进水箅可用铸铁或钢铁混凝土、石料制成。

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石料进水箅可节约钢材,但其进水能力远不如铸铁进水箅,有些城市为加强钢铁混凝土或石料进水箅的进水能力,把雨水口处的边沟底下降数厘米,但给交通造成不便,甚至可能引起交通事故。

进水箅条的方向与进水能力也有很大关系,箅条与水流方向平行比垂直的进水效果好,因此有些地方将进水箅设计成纵横交错的形式,以便排泄路面上从不同方向流来的雨水。

雨水口的井筒可用砖砌或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也可采用顶制的混凝土管。雨水口宜设污染物截流设施,目的是减少由地表径流产生的非溶解性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

合流制系统中的雨水口,为避免出现由污水产生的臭气外溢的现象,应采取设置水封或投加药剂等措施,防止臭气外溢。

因此雨水口的深度一般不宜大于1m,并根据需要设置沉泥槽。遇特殊情况需要浅埋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在有冻胀影响的地区,雨水口的深度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雨水口的底部可根据需要做成有沉泥井或无沉泥井的形式,图2所示为有沉泥井的雨水口,它可截流雨水所挟带的砂砾,免使它们进入管道造成淤积。

但沉泥井往往积水,孳生蚊蝇,散发臭气,影响环境卫生,因此需要经常清除,增加了养护工作量。

因此,雨水口宜设污物截流设施。通常仅在路面较差、地面上积秽很多的街道或菜市场等地方,才考虑设置有沉泥井的雨水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雨水口构造

求一份完整的详细的,市政给排水设计说明书!!!

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xxx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 2、设计采用资料及规范 2.1设计资料 2.1.1xxx1:500带状地形图; 2.1.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S。 2.2采用规范 2.2.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2.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2.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 2.2.4《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1999)。 3、工程概况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x公路两侧,********,在xxx公路两侧新建排水主、支管道各一条。 排水管道东起桩号K0+000,由东向南敷设,主管道的水排入公路下游的河道,支管道排至沟道。,排水主管道全长738. 7m,排水支管长463.56m,连接管长97.7m,管段全段采用开槽施工。 本工程按含砾卵石垫层、无地下水情况设计。 4、设计参数: 排水量按给水量51.6m3/d的80%计算,总排水量为41.28m3/d。 5、施工图说明: 5.1单位:高程、距离以米计,其余均以毫米计。 5.2管材及接口:管道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详见; 5.3 检查井: 检查井采用φ1000圆形砖砌收口式排水检查井,详见; 5.4管道基础:开槽施工采用90°混凝土基础,详见; 5.5检查井井盖:采用Ф1000mm圆形排水检查井现浇盖板井盖,详见青02S3。 5.6雨水口:雨水口采用砖砌平篦式双篦雨水口,详见。 雨水口深度H≤1.0米。连接管均采用d300mm,以i≥0.01的坡度坡向检查井。雨水连接管采用90°混凝土基础,详见。雨水口井内壁采用1:2.5水泥砂浆加5%防水剂抹面厚20mm。 5.7 检查井及雨水口周边回填采用3:7灰土,范围50cm(环形),回填至道路结构层,密实度≥95%。 5.8在施工中除起点井、折点井及交口路口已标注坐标的检查井按标定位置放线施工,其余各井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不截断管道为原则适当移动。 5.9施工前应复测现状管道高程,如有误差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必须进一步调查工程沿线地下管线,以免施工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若与设计管道发生矛盾请及时通知设计人员。 2 5.10施工中如遇地下水,应采取降水措施。 5.11所选用的标准图均应按照其总说明、各图说明及施工图设计说明施工。施工质量及验收标准严格按照国标《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并参照管道生产企业制订的《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操作。 5.12排水出口:由于本工程中湟贵公路左侧的排水管道排入河中,排水出口采用砖砌八字排水出口,选用青02S3砖砌八字排水出口。 6、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6.1工程开工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技术规程、文件,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专项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6.2施工现场要采用全封闭施工,现场应有防止闲人进入的围栏,属于危险作业的地带应加上明显的标志,必要时派专人看管。 6.3同一现场有多单位配合施工时,应由总包单位与各有关单位共同议定安全工作制度,共同遵照执行。 6.4现场内的沟、坑、池、井和及各种预留洞口等其他危险部位,应设置防护栏或防护挡板,并设危险标志,在可能范围内加以封闭。 6.5一切脚手架或棚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等,一经架设后,不得擅自拆动。如需拆动时,必须经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意。 6.6不应踏在拆落的模板上走动,以防钉伤和模板失稳坠落伤人。 6.7管道沟槽开挖时应做好安全支护工作。 7、施工环境保护注意事项 7.1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合同规定施工区外的生态环境绿色植物、树木等,尽量维护原状,尽力保护施工区内林木、植被。 7.2制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工程项目文明施工总的原则和要求是:文明施工,人人有责;分工负责,逐级监督;场地整洁,存放有序;创造安全、整洁、有序的施工环境与条件,以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 7.3道路施工要定期清扫、洒水,以减少尘土飞扬。水泥、白灰、粉煤灰等易飞扬的细颗散体材料露天堆放时应下垫上盖,防止飞扬和流失污染。 7.4道路施工范围四周应设置样式统一的围挡,全面推行现场施工标准化作业。 7.5对产生噪声、振动的施工机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轻噪声扰民。在施工作业时,除抢险、抢修外,有较大噪声、振动较大的设备不应安排在夜间(22时至次日6时)施工。 8、排水主要工程数量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标准图 数量 单位 备注 1 排水主管 dn300 738.7 m 2 排水支管 dn300 463.6 m 3 圆形砖砌排水检查井 φ1000 25 座 4 砖砌平篦式双篦雨水口 50 座 5 砖砌八字排水出口 1 座

城市污水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实际上是前人无数经验的积累,最终形成的条文是综合权衡和评估后的结果。在现有的设计体系下,设计规范是设计的基本依据,同时也起着约束的作用。1、水处理相关的设计规范水处理相关的设计规范有: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给水范围和规模,给水水质和水压,水源选择,给水系统,水源地,水厂,输配水。《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主要是从规划的角度对相关给水的设计进行了说明,用于确定供水规模,根据排放系数法可确定排水规模。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内容主要包括:给水系统,设计水量,取水,泵房,输配水,水厂总体设计,水处理,净水厂污泥处理,检测与控制。其中水处理的工艺包括:预经理,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配,混凝、沉淀和澄清,过滤,地下水除铁和除锰,除氟,消毒,臭氧净水,活性炭吸附,水质稳定。《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主要供给水处理工艺单元的设计参考,在废水处理工艺深度处理设计时借鉴参考。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内容主要包括:①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雨水量,合流水量设计水质②排水管渠和附属构筑物:水力计算,管道,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雨水口,截流井,出水口,立体交叉道路排水,倒虹管,渠道,管道综合。③泵站: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集水池,泵房设计,出水设施④废水处理: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活性污泥法,化学除磷,供氧设施,生物膜法,回流污泥和剩余污泥,污水自然处理,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消毒。⑤污泥处理和处置:污泥浓缩,污泥消化,污泥机械脱水,污泥输送,污泥干化焚烧,污泥综合利用。⑥检测和控制:检测,控制,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的主要参考规范,包括了水质水量预测、废水处理工艺单元的设计等。4)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内容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基本规定;污水再生利用分类和水质控制指标:污水再生利用分类,水质控制指标;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再生处理工艺与构筑物设计:再生处理工艺,构筑物设计;安全措施和监测控制。《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供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时参考。2、设计规范的使用由于设计规范涵盖面较大,在应用时要注意使用条件,灵活应用。1)设计规范的特点国家制定的设计规范有强制性,根据特别是其中的强制性条款,必须遵守。在废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涉及到的相关规范中,极少强制性条款,其主要原因是废水处理的多变性,不同类别废水设计需求变化大,在设计规范中很难明确统一的要求。2)规范条款的理解设计规范是工艺设计中最权威的设计参考文件,其中的每项条文都是大量实践经验结合理论分析得出来的。工艺设计人员要充分理解规范条款的核心含义,能将其还原到工程设计的实践应用中。在利用设计规范等时,应明确原始设计条件,与规范中相关条款的核心含义进行对接,再进行参数的选取和计算工作。3)参数的选择在排水设计规范及相关手册中看到的建议设计参数的范围往往相差3倍甚至更高的情况,这是由于水处理面临的情况变化多样造成的。参数选择时需要综合地考虑水质变化的影响、工艺路线的抗冲击能力、出水可靠性的要求、投资和运行的经济性等因素,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过程。实际应用中参数的选取更多采用案例参考的方法,通过其他类似项目的运行情况,结合设计项目的设计需求适当进行选取,在没有案例参考的高难度项目还需要通过中间试验的方法来进行摸索。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设计的核心是为了最终的工艺单元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同规模的参数选择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小水量的情况下,需要考虑更多不确定的因素,或为了满足设备最小的安装条件等,选择的参数都偏于保守,甚至超出规范建议范围。在小项目的设计中,重点放在实用性上,并考虑更多的保障措施。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和《给排水设计手册》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是强制性,必须遵守的;《给排水设计手册》是参考性,作指导用的。

室外给排水两管道之间的最小距离规范是什么

给排水规范规定:室外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在不同标高平行敷设,其垂直间距在500mm 以内时,给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 的,管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1.5m;管径大于200mm的,不得小于3m。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 倍。见室外给水或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水平净距一般不小于1.0m,垂直净距不小于0.15m

声明:关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21pdf》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86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