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方米水泥砂浆减水剂是建议参加量是0.8%左右,这个要根据你使用的沙子,水泥,石子,总重量来定
一立方砂浆通常都是按照3比1三配合而成。水泥一般需要450kg.而一包水泥是50kg.所以需要9包水泥。
质量、体积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1)密度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即ρ=m/V。
(2)质量计算公式:质量=体积x密度,即m=ρV。
(3)体积计算公式:体积=质量/密度,即V=m/ρ。
扩展资料:
其他单位换算:
1立方英尺(ft³)= 0.0283立方米(m³)= 28.317升(liter)
1千立方英尺(mcf)= 28.317立方米(m³)
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³)
10亿立方英尺(bcf)= 2831.7万立方米(m³)
1万亿立方英尺(tcf)= 283.17亿立方米(m³)
1立方英寸(in³)= 16.3871立方厘米(cm³)
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³)
1桶(bbl)= 0.159立方米(m³)= 42美加仑(gal)
1美加仑(gal)= 3.785升(l)
1美夸脱(qt)= 0.946升(l)
1美品脱(pt)= 0.473升(l)
1美吉耳(gi)= 0.118升(l)
1英加仑(gal)= 4.546升(l)
中国古代计量单位
1石(dàn) = 10斗(dǒu)
1斛(hú) = 本为10斗,后来改为5斗
1斗(dǒu) = 10升
1龠(yuè) = 0.5合(gě)
1升 = 10合(gě)
978.8×0.3×2000×1/3=195760(公斤)水泥。其中:2000干硬性水泥砂浆容重取自荷载规范;1/3干硬性水泥砂浆.实际实施时还要考虑施工损耗(参见施工定额)、采购和运输损耗(短尺或亏吨)。
大概是 1,1500千克/方2,11503,9504,1000,5,1700
比例。干硬性水泥砂浆的配合比材料就是水泥和沙子,两者之间是1:3其中水泥2.5立方沙子6立方这样就形成了8.5立方的干硬性水泥砂浆,一般的砂浆配合比都是体积比。
一般都是取27KN,在民用院,为了追求经济,统一的按25.5KN来考虑。一段时间前,和一个老工程师聊天时说到这个,他认为一定要取27KN。在PKPM中输入荷载时确实没考虑到加在梁柱、剪力墙上的砂浆和装饰层重量,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混凝土容重取27KN都偏小。
总信息取值是前提条件,很重要,否则计算无意义。虽然各种电算程序对总信息的取值都有详细的说明或规定,但不少设计人员并未充分了解其含义,取值不妥屡有发生。
混凝土容重宜取27~30:梁、柱、剪力墙等考虑粉刷或装饰面层后的容重应大于25kN/m3。
混凝土的容重随着混凝土标号不同而改变。容重大小要根据配合比来,按每立方米组成混凝土各种材料的比例,相加得出混凝土容重。混凝土的容重一般指新拌制的湿混凝土的容重。
例如C25,经几次试配确定组成材料中:
水泥:减水剂:砂子:碎石:水=1:0.022:1.59:3.39:0.47=水泥372kg(15.4%)+减水剂8.2kg(0.3%)+砂子593kg(24.6%)+碎石1260kg(52.3%)+水175kg(7.3%)=2408.2kg/m3。即该C25的容重为2408.2kg/m3。
扩展资料
容重就是密度的另一种称呼,容重会牵扯到你的混凝土数量,这一点会对你的经济有一些影响。混凝土的容重和它的材料组成有关系:石子、砂、水泥、水、外加剂、粉煤灰等。这在配合比的料单中都有明确的标注。特别是现在的一些搅拌站在你不经意间给你做手脚。
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的情况下,容重相对较大,比如C35的混凝土每立方配合比(比重、容重)的密度是2420千克。实际在过磅的时候给你按照2400千克计算,这样的混凝土无形中就增加了一部分。
如果混凝土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能显示的比较少,如果有几万立方,你在这里就会亏损几百立方的混凝土。你可以计算一下每120立方混凝土就亏损一立方,如果有12000立方混凝土你就亏损100立方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