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留学费用最低的国家主要分公立大学免学费的国家和手少量学费的国家,其中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公立大学免学费,西班牙、波兰、匈牙利只收取少量学费。出国留学推荐选择东方国际。【点击获取属于我的留学方案】1.公立大学免学费国家:法国、意大利、德国-只缴纳少量注册费,大约在200-2770欧元/年;2.收少量学费的国家:西班牙、波兰、匈牙利-学费大约在2000-4500欧元/年;3.生活费:欧洲普遍生活标准:大城市800-1000欧元/月,中小城市400-600欧元/月。合计花费:8-12万人民币/年。在出国留学办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应制订一个比较好的留学计划,凡出国留学都应该制订一个比较好的留学规划。其次就是签证,签证是出国留学跨出国门的最后一关。取得海外大学录取、签证具有多种形式,一般的认为“面签”最难。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欧洲留学的相关信息,推荐选择东方国际。东方国际拥有完善的监督机制,通过CRM客户管理系统,客户服务部监控所有服务流程,留学顾问严格按照行业规范自律执业,从根源上保障落实“东方国际用心做留学”理念和“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宗旨;为中国学生提供语言培训、背景提升、申请规划、签证办理、行前指导等出国留学服务。
德国大学文凭介绍
在德国,大学的文凭含金量有多高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德国大学文凭介绍,欢迎参考阅读!
1. 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
学士(Bachelor)学位是在英语国家常见的、体现初级从业资质的大学毕业学位。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发展,这种学位也被引入德国高校。学生攻读学士 (Bachelor)学位,根据不同的学习条例,必须在大学学习期间积累180至240个ECTS学分。按照学士(Bachelor)的学业规划,如果学生每周安排40个学时而每年学习 45周,就能够在标准学习年限之内完成大学学业。
学生获得学士(Bachelor)学位以后,如果希望继续深造,可以攻读硕士(Master)学位——既可以在结束学士(Bachelor)学业之后立即开始,也可以先工作几年。选定的硕士(Master)学位课程应与学士(Bachelor)专业有密切关系。德国高校的网站上一般会给出相关信息,指明哪些本科专业方向可以申请与之衔接的硕士课程。攻读硕士(Master)学位必须积累60至120个学分。学生应该通过硕士论文(Masterarbeit)来证明自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地进行学术研究。
2. 国家考试(Staatsexamen)
学习医学、法律、药学、兽医、牙医、食品化学或教师职业的学生通常以参加国家考试来结束大学学业。国家考试(Staatsexamen)是面对国家考试委员会(staatlicher Prüfungsausschuss)举行的考试。由于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常常会担任国家公职,因此学业和考试的内容要由相关法规加以规定。
第一次国家考试通常是理论考试、类似于大学里的大学结业考试(akademische Examina)。大学学习结束后,是一个有职业针对性的、实用的培训阶段,该阶段结束后会举行第二次国家考试。外国留学生也可以参加国家考试。不过必须认真核实,参加这样的考试是否意味着将来可以在自己的祖国从事中意的职业。
3. 博士(Doktor)
博士学位(Doktortitel)是最高级别的大学学位。它证明了学位持有者已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博士学位的授予(Promotion)是进入科学研究职业领域的敲门砖,而在一系列专业领域里,它同时也对开展科学研究以外的事业非常有利。攻读博士学位需要撰写一部拥有学术新内涵的科研著作(博士论文 Dissertation),以及参加博士学位口试(Rigorosum)或者参加论文答辩(Disputation)。
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可将博士头衔登入身份证明 , 与姓名列在一起。不同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一般约为2~5 年。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者必须事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硕士学业。学士(Bachelor)学位获得者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获准攻读博士学位,前提是要通过特殊的程序以证明本人的专业能力。
常见问题:
德国大学的学分制度:ECTS学分(Credit Points)
Bachelor和Master学位课程的.成绩依据欧洲学分折算、转换和累加系统(ECTS)来评定。ECTS根据完成学业所必需的时间折算出学生的总负荷——其中包括预习和复习各类课程、获取各类成绩证明和准备考试所产生的工作量。取得的成绩转换为分数,归入毕业总分中。一个绩点(Leistungspunkt),也称为学分绩点(Credit Point)或ECTS绩点(ECTS-Punkt),相当于30个学时。按照学位课程的规划,一般学生每学期必须积累30个学分,才可以在标准学习年限内完成大学学业。
德国大学中的考试类型有哪些?
要成功修完课程,需要按时上课,还需要参加该门课的考试。考试的类型各有不同,其中包括:
笔试(Klausuren)(书面考试,考察所学的知识内容)
课堂报告(Referate)(就某一主题作时间较短的报告)
书面家庭作业(Hausarbeiten)(就某一题目完成一篇书面论文)
口试 (mündliche Prüfungen)
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书面论文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抄袭,在许可范围内引用他人的文章必须标明出处,德国各州的高校对这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情节严重者可能会被开除学籍。
中国如何承认德国高校的学历?
中德两国签定了关于双方学历互认的协议。协议规定:在所有德国官方承认的大学获得的Bachelor (学士)和 Master(硕士),中国教育部承认其为Bachelor(学士)和Master(硕士)。
;问题很多,没有时间一一查证,先回答几个有把握的。10. 下列哪项成就不属于维利•勃兰特? A.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B. 推行“新东方政策” C. 促进与法国和解C. 促进与法国和解11. 两德统一后,东德面临一系列困境。下列哪项与当时情况不符: A. 城市在变大 B. 失业率居高不下 C. 地区人口密度下降 A. 城市在变大 思考题:1.请简述德国鲁尔区在20世纪的发展进程。(题目好大呀)2.请举出三位让你印象深刻的德国总理。哪些事情让你记住了他们?a) 阿登老,实现货币改革; b)科尔,实现东、西德统一; c) 勃兰特,推行“新东方政策” 3.请简单介绍博洛尼亚进程的基本情况。如:目的、特点、出现的问题等。4.请简述东德衰亡的原因。
截止2005年,欧洲有36个国家签署了《里兹本公约》,45个国家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加入博洛尼亚进程的国家是: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罗马教廷、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拉托维亚、列支敦士登、卢森堡、摩尔多瓦、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塞黑、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典、瑞士、前南斯拉夫、乌克兰、英国、安道尔、比利时、德国、希腊、意大利、马耳他、荷兰、西班牙、土耳其。其中,安道尔、比利时、德国、希腊、意大利、马耳他、荷兰、西班牙、土尔其还没有签署《里兹本公约》。根据加入博洛尼亚进程需要履行的义务要求,签约国家基本能够根据《里兹本公约》和《博洛尼亚宣言》的内容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改进国内教育体制,完善教育设施,建立必要机构以保证落实公约和宣言条款。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评估报告,这些国家的工作情况比较令人满意,特别是在实行三段式高等教育体制,为学生提供《文凭说明书》和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等三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伊尔梅瑙工业大学的工程学科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4年成立于市中心的私立教育机构“图林根技术学校”,通过百年来的不懈努力,逐步发展成为现今一所德国著名的工科大学。发展初期,图林根技术学校仅有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学科。1926年学校兴建了新的教学楼,同时开设了新的学科,并更名为“伊尔梅瑙工业学校”。其学科覆盖了汽车、飞机制造、蒸汽机、桥梁工程和无线电广播技术。1947年,此私立工业学校收归国有;195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将其更名为“电气及机械工程学院”;1953年,“电气工程专科学院”建立,学校正式拥有了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随后几年,大学逐步扩展了更多的被国际认可的科研领域和方向,比如作为生物医学技术中先驱学科的医用电子及放射技术,数字网络技术,理论电气工程学,控制学与控制方法论等。1956年,随着两幢科研教学楼及多个学生宿舍楼的建成,在距市中心1千米远处逐渐形成了学院校区,也就是现今大学科研、教学和生活区的雏形。1963年,学院正式被授权成为“电子科技高等学院”。当时大学的电气工程、数学、电子元件和信息技术四个基础科研机构已经成型。同时开辟了新的学科方向:微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玻璃、陶瓷、塑料技术和神经元信息技术。其中最著名的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数学线性优化及图论。1989年,东、西德统一这一巨大的历史转折,也为伊尔梅瑙“电子科技高等学院”翻开了新的一页,于1992年正式成为国立技术大学,即如今的“伊尔梅瑙工业大学”。从那时起大学划分成5个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信息自动化学院· 机械学院· 数学自然科学学院· 经济学院在随后的几年中,现代化的计算机中心、图书馆、语言中心和体育中心相继投入使用;进入新世纪后,大学又先后建立了两个跨学科的高端科研中心:微电子及纳米技术研究中心和能源技术研究中心。随着欧盟的“博洛尼亚进程”(欧洲诸国间在高等教育领域互相衔接的一项政治计划,以确保各国高等教育标准相当),伊尔梅瑙工业大学从2005年冬季学期开始对德国的传统学制进行改革,学制由先前的Diplom全硕士学制转换为与国际接轨的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学制。
2012年改革后就不太好了。参与博洛尼亚进程的还有其余的28个欧洲国家。这些国家都有各自的教育制度,有些制度之间的相似性远大于与英美取向的“本+硕”学制之间的相似性。欧洲教育一体化进程本来是为了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英国和美国争夺人才、科技和文化优势,但讽刺的是,它为了国际化却不得不选择后者制定的标准,因为这一标准凭借英美的历史优势已为世界各地广为接受。 可是照搬别国体制却不是没有代价的,“僧多粥少”的问题在美国就不存在。这是因为后者从一开始就实行差别化的教育体系,对社会地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政策,而德国长期流行由公共财政支撑的公平教育文化。长远来看,德国为了缓解这种局面,势必要逐渐开征学费,而且金额也会逐渐增加。这样一来,德国的大学、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出路也可能会滑向两极分化的深渊。 除此之外,博洛尼亚进程似乎也没有促进学生的交换。传统学制下,学生选课和学习都比较自由和从容;现在,为了应付必修的上百个学分,学生们不得不把时间安排得更为紧凑。在德国授课气氛普遍比较严格的情况下,他们的课程还让他们喘不过气来,更谈不上出国交换了,这真是对国际化的一个反讽。 然而,一体化进程总算有所进展。为了给出国留学提供便利,博洛尼亚改革实行了新的欧洲学分折算、转换和累加系统(ECTS)。ECTS根据完成学业所必需的时间折算出学生的总负荷(其中包括预习和复习各类课程、获取各类成绩证明和准备考试所产生的工作量),并把取得的成绩转换为分数,归入毕业总分之中。这项标准毫无疑问会促进德国大学与其他国家大学的学分和成绩互认。但在希普勒看来,尽管实施了这一系统,各大学的课程还是不统一,互认学分仍是一件难事。 其实,阻碍一体化和国际化的问题,还有官僚体制的不灵活。《金融时报》指出,无论对于出国学习个把学期的学生,还是对于带孩子或是兼职工作的学生来说,教育体制都显得过于呆板,拙于应对。对外国申请人来说,障碍就更多了,入学时需要准备的材料、审核的机构以及录取后要修习的课程标准不一,而执行的官员虽然都死守规定,但是对规定的解释却是各有一套,令人不知所从。这些妨碍国际化的深层次问题是很难通过制度改革解决的。 无论如何,以博洛尼亚进程为核心的德国高教改革还是充当了欧洲教育一体化和国际化改革的范例。在改革的过程中呈现着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激烈碰撞,展示了欧盟内部整合和反整合的精彩过程。德媒大多认为,虽然引发的问题比解决的还要多,但不能全都归咎于改革。毕竟,博洛尼亚进程还要持续很多年,才能与大学教育的现状达成磨合。 正如欧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尚需通过债务危机的考验,继续深入发展一样,德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也仍处在考验期,至少,它是一个值得去实现的理想:“对欧洲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改革来说,即使是最严苛的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从改革启动直到十年后的今天,它所坚持的基本政治理念一直都很吸引人,那就是让人们的学习没有限制,让欧洲大学的研究人员畅通无阻地交流和交换”,《柏林报》的文章如是说。
1, 来得及。只是你得在准备你明年的国内本科毕业的同时学习外语和准备各种材料。你的成绩还可,但要申请一流的大学,比如科隆大学、曼海姆大学和波恩大学,不一定能成功。这也取决于你的外语成绩和你所在的学校的国际地位(如是否为211学校)。2, 选择英语或者德语,这得看你现在的英语成绩和学习外语的条件。英语授课的专业和学校数量上少,提供的学习位置也少。此外,德语是无论如何要学的,因为你要在德国生活几年。3,你可以选择换专业或者选择相近的专业。是否为受限专业看各个学校。4,应该来得及。甚至再晚一两个月也来得及。5,硕士一般为4个学期。这是博洛尼亚进程的基本规定。6,中介的存在有一定的意义,比如节约你的某些时间。但你也可自己和在朋友的帮助下完成申请。7,不可以。6级成绩不被认可的。8,春季学期提供的专业和位置确实少。但你申请的是2011年-12年的冬季学期的入学。9,所有阶段的学习成绩都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你得顺利完成国内的毕业。10,不一定。找工作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成绩、能力、关系、运气等。11,这个问题不大。不过,这个性格对以后的工作可能会有影响。因此,多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吧。鼓起勇气,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希望上述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祝你顺利!好运!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也称欧洲学分互认体系,下简称ECTS。
重点在学分转换,它由欧洲委员会研发和推行(联合国欧洲高等教育中心,UNESCO European Centre for Higher Education,UNESCO-CEPES),是世界范围内发展最早,也是欧洲唯一的经过试验证明比较成功的高等教育学分体系。
截至2011年,共有5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成为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参与者。根据该框架,第一周期是学士学位,要求至少三年的学习时间,对应为180-240个ECTS学分。
第二周期是硕士学位,要求一到两年,对应为60-120个ECTS学分;第三周期为博士学位,目前尚没有给出明确的学分和学时要求。ECTS是欧洲共同的学分标准,为学分的互认、转换和累积、学生在不同的教育机构间转学提供平台。
这个体系是欧洲唯一的经过试验证明比较成功的欧洲高等教育学分体系。这个体系最初仅限于学分转换,最近,该体系将学分积累内容纳入进来。
1999年发起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打通欧洲学分体制,促进学历相互承认,鼓励欧洲学生到其他欧洲国家学习深造,从数量和质量上加强欧洲学生的流动,加速知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进步。
这个学分体系的出现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比较有关学习的课程,同时还有利于推动欧洲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改革。改革的结果是更加有利于欧洲学生的流动以及更利于吸引国外的留学生到欧洲学习。
扩展资料:
一、主要内容
全日制欧洲学生每学年应获得60个学分,约等于1500-1800个学时,每个学分等于25-30学时。
学生只有在成功完成学业并通过相应考试和评价及格后才能得到学分。
学分参数涉及学习的各方面活动--听课和讲座,参加研讨会,独立学习和自习,准备项目报告和完成作业,参加考试等均构成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工作量。
学生通过上课,实习,论文等学习形式取得相应学分。学分值根据全年学习任务的目标和工作量而定。
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优劣等级由各国自己确定。欧洲学分互认体系将学习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两个层次。
同时,将及格分为5个档次并设定每个档次的人数比例为:A=10%,B=25%,C=30%,D=25%,E=10%。不及格分为2个档次:FX=适当努力后可以及格,F=需要大量工作才有可能达到及格线。
欧洲学分互认体系的学分只用于高等教育的学士和硕士阶段。使用欧洲学分互认体系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是比较有知名度和有信誉的单位,在欧洲以及在国际上应属于可靠的并且透明度较高的合作伙伴。
参与欧洲学分互认体系的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根据欧洲学分互认体系的有关参数和学科清单提供本国相关课程的详细内容,课程要求和学术水平等信息。
这些高等教育机构还需要给学生提供能够进一步说明该学生表现的学习成绩单和能力证明。为了保证可比性,参与欧洲学分互认体系的国家在颁发学业证书的同时。
要给学生提供能够具体说明有关学业证书的性质、水平、内容、学习成绩等相关情况的“文凭说明”(DIPLOMA SUPPLEMENT)。
二、进展现状
截止2005年,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罗马教廷、凶牙利、冰岛
爱尔兰、拉托维亚、列支敦士登、卢森堡、摩尔多瓦、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典、瑞士、前南斯拉夫、乌克兰、英国
安道尔、比利时、德国、希腊、意大利、马耳他、荷兰、西班牙、土耳其等4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成为欧洲学分互认体系的参与者。但是,从这些国家参与情况看,水平和程度各异。
阿尔巴尼亚有自己的国家学分体系,已经与欧洲学分体系接轨;荷兰有自己的国家学分体系,正在与欧洲学分体系接轨;在丹麦,仅大学使用欧洲学分体系,学院则不用。
一些国家有自己的学分体系,但是他们的学分值与欧洲学分体系有区别,例如,拉托维亚、爱沙尼亚、瑞典、芬兰的1学分等于1.5个欧洲学分,冰岛、奥地利、挪威的1学分等于2个欧洲学分。
匈牙利、冰岛、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比利时的佛拉芒、捷克没有统一国家学分体系;克罗地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葡萄牙、德国、瑞士正在欧洲学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学分体系。
百度百科-欧洲学分互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