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院落是三进院落沿纵深方向的进一步扩展。一般做法是,在三进院后面加一排后罩房,但这种三进院落不是带后罩房的那一种,而是第二、三进院格局相同或相似的那种。
四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倒座→第一进院→垂花门→第二进院→正房或过厅→第三进院→正房→第四进院→后罩房。
四进院落的宅院,已属大型住宅,是典型的深宅大院。
扩展资料
四合院的名称由来及特点
所谓“四合”,“四”是东、西、南、北四面,“合”是指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整个四合院,一般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外观中规中矩、中线对称齐整的方法建筑而成。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一大家子都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合”更像是家庭的聚合。
四合院的正房,即坐北向南的北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规模要比其他房屋都大。三间北房中只有中间一间对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的两间房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由长辈尊者居住。
东西两侧的房子为厢房,一般居住的是家中晚辈。厢房一般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或相似,也是一明两暗的格局。正房与厢房之间有走廊,将四面的房子都连接起来,可以避风雨,也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
与北房相对应的是南房。在角落里有耳房,作为粮库、厨房或者其他库房。一般西南角的位置是厕所,东南角则是院子的大门。院子大都采用黑漆木板大门,两扇大门的上下都放在轴心里,可以闭合关开,很安全可靠。在正门进门处的正对面,有一个影壁,是一堵砖墙,使外界难以窥视院内的活动,人们通常会在影壁上画上图案或者写上文字,以求吉祥如意。
四合院的大门是开在东南角上。
四合院主要以走人为主,以中轴为对称,大门开在正南方向的东南方向,大门不与正房相对北京的胡同儿通常是东西走向的,也就是说大门开在院之东南。
以北京为主的周围地区用四合院是根据八卦的方位定门的位置,正房坐北为坎宅,如做坎宅,必须开巽门,巽者是东南方向,因此四合院的大门通常开在东南角上。
扩展资料
四合院的总体格式:
正式的四合院,一户一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房屋主人可以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家中人数的多少来建造,小到可以只有一进,大可以到三进或四进,还可以建成两个四合院宽的带跨院的。
小者,房间为13间;一院或二院者,房间为25间到40间。厢房的后墙为院墙,拐角处再砌砖墙。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墙壁高大,不开窗户,以显示其隐秘性。
两进四合院分为前院和后院,后院又叫作内宅。前院由门楼、倒座房组成,连接前后院的一般为垂花门,一些相对朴素的住宅则用月亮门,后院由东西厢房、正房、游廊组成。
四合院大门有多种类型其中门扇位置最靠内侧的是广亮大门。
广亮大门又称广梁大门,古代建筑宅门的一种,是四合院宅门的一种,属于屋宇式大门,在等级上仅次于王府大门,高于金柱大门,是具有相当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
广亮大门多是由相当品级的官宦居住,大门的色彩、装饰受到比较严格的限制,一般不施华丽的彩画,仅做适当的点缀。有的广亮大门在山墙墀头两侧做两块反八字影壁(又称撇山影壁),使大门前面形成一个小广场,更显出广亮大门的气派。
详述:
广亮大门一般位于宅院的东南角,一般占据倒座房东端第二间的位置。它的进深方向的尺度明显大于倒座房,显得非常突出。广亮大门的台基高于倒座房的台基,柱高也明显高于倒座房,从而使它的屋面在沿街房屋中突兀而起,格外显赫。
广亮大门门庑的木构架一般采用五檩中柱式,平面有六根柱子,分别是前后檐柱和中柱。中柱延伸至屋脊部分直接承托脊檩,并将五架梁切分为双步梁和单步梁。这种做法可以利用短料,节省长材。
广亮大门的门扉设在门庑中柱之间,由抱框、门框、余塞、走马板、抱鼓石(或门枕石)、板门等组成,门扉居中,使得门前形成较大的空间,使大门显得宽敞而亮堂,这可能是广亮大门名称的由来。大门的外檐柱间,檐枋之下安装雀替,这一构件既有装饰功能,又能代表大门的规格等级。
1、蛮子门是北京四合院的一种屋宇式宅门,形制等级低于广亮大门、金柱大门,高于如意门,是一般商人富户常用的一种宅门形式蛮子门是将槛框、余塞、门扉等安装在前檐檐柱间的一种宅门,门扉外面不留容身的空间。
2、金柱大门是形制上略低于广亮大门的一种宅门,也是具有一定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在规模上,金柱大门显然比广亮大门要小,门也窄,有的只有半开间。
3、广亮大门又称广梁大门广亮大门四合院宅门的一种,属于屋宇式大门,在等级上仅次于王府大门,高于金柱大门,是具有相当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
其重要特点是房山有中柱,在中柱上有木制抱框,框内安朱漆大门门前有半间房的空间,房梁全部暴露在外,因而称“广梁大门。
建筑形式
如意门这种宅门形式,多为一般百姓所用,其型制虽然不高,但不受等级制度限制,可以随意进行装饰,它既可雕琢得无比华丽精美,也可以做得十分朴素简洁,一切根据主人得兴趣爱好和财力情况而定。
做得讲究得如意门,在门楣上方要做大面积的砖雕,砖雕多采用朝天栏杆形式,它得部位名称由下至上依次为挂落、头层檐、连珠混、半混、盖板、栏板望柱。在这些部位,依主人得喜好或传统装饰内容,分别雕刻花卉、博古、万字锦、菊花锦、竹叶锦、牡丹花、丁字锦、草弯等图案。
如果房主得财力不够或偏爱素雅,则可做素活,或只加少许雕饰作为点缀。更简朴者,还可用瓦片摆出各种图案,总之,形式多样,不一而足,充分体现了如意门头装饰的随意性,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