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物有大卫、热拉尔、维涅、勒布仑夫人、吉罗德、格罗、安格尔。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叶,成为欧洲文学艺术的主要思潮。
所谓古典主义,就是以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为典范而得名。到了18世纪中叶,庞贝城的发掘,德国学者温克尔曼美学思想的传播,引起了人们对古典主义的兴趣,古典主义又重新复兴起来,故称新古典主义。
代表艺术家
作为体系而对后世有影响的新古典主义,以意大利作曲家F.布索尼和俄国作曲家I.F.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布索尼认为音乐应当保持严格的客观精神和中立态度,而古典的对位手法以及帕蒂塔、大协奏曲、托卡塔、帕萨卡里亚和里切尔卡等古典形式是实践这种理论最好的途径。斯特拉文斯基于1927年在英国杂志上刊登了“回到巴赫”的宣言后,掀起了新古典主义的热潮。
新古典主义早期的典型创作是布索尼的《喜剧序曲》和《钢琴小奏鸣曲》,但最典型的则是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音乐《缪斯的主宰阿波罗》、《仙女之吻》、《诗篇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等。
这些作品有的选自古代神话故事,有的采用中世纪的宗教题材,在音乐上则力求模拟古代音乐风格并以现代的技法与之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拟古的音乐风格。由布索尼和斯特拉文斯基倡导的新古典主义,对许多现代优秀的作曲家都有深远的影响。
(1)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大卫,浪漫主义代表人物是德拉克罗瓦。(2)艺术主题上的差异①大卫作品中的主要表现题材为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②德拉克罗瓦的主要表现为现实题材、悲剧性题材与一锅情调题材。 (3)艺术风格上的差异①大卫推崇古代法则,强调以线和轮廓为主的素描造型,其作品多具有雕塑般的严谨造型和以完整、明晰的构图。②德拉克罗瓦则主张具体描绘表现对象的个性特征,追求色彩、色调的表现力,主张构图的生动效果、流畅奔放的笔触和有生命力的活动干。
大卫 ,尽管形式是古典的,题材是历史的,但是这幅画却有新的时代含意,鼓舞人们为自由而奋斗。在革命的年代,大卫更加意气风发,他用不著像从前一般需要从历史中找寻英雄形象做为绘画的题材,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活生生的英雄人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画了《马拉之死》这幅画。大卫的艺术,融合了各种不同的风格。从年轻时严肃的新古典主义,至拿破仑时代所采用的威尼斯派的色彩及光线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然而,从他当时及稍后以古典主题为题材的作品中,又看到他对素描及刻板的古物研究之重视,这种现象跟他所采用的威尼斯派的风格又截然不同。他的肖像画构图不仅严谨,而且非常写实。后来,在他的古典主题中,却又流露出日趋甜润的画风。 卡诺瓦,十八世纪末期,洛可可的风格颇为流行,但随著绘画的演变,新古典主义的风格不久就成为雕刻的主要趋势,并以希腊、罗马雕刻作为发展的基础,其中最著名者的雕刻家为卡诺瓦。卡诺瓦来自威尼斯,是新古典主义盛期雕刻的代表。由於当时人们对於古典文物的怀古幽情,对於大理石材的雕刻特别喜好因此他在这时充分发挥了他的才华,雕出很多大理石作品。《手持默都沙头颅的柏修斯》是卡诺瓦的名作之一,在希腊神话中,任何人看到蛇发女妖默都沙一眼就会化成石头,然而柏修斯却以胜利者的姿态,手臂高举著他所砍下来的默都沙头颅。卡诺瓦在柏修斯身上加上一件拖曳及地的斗篷,赋予他轻快的朝气。由於这座雕像所呈现的庄严高贵以及蓬勃换发的抒情诗意,使它不容置疑的成为卡诺瓦那时代雕刻艺术的标竿。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poussin(1594—1665年)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在法国17世纪画坛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无与伦比。《阿尔卡迪的牧人》为其重要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