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要求如下:
正循环: 一般地层 比重:1.05~1.20,稠度:16~22
易坍地层 比重:1.20~1.45, 稠度:19~28
反循环: 一般地层 比重:1.02~1.06,稠度:16~20
易坍地层 比重:1.06~1.10,稠度: 18~28
卵石土 比重:1.10~1.15,稠度: 20~35
推钻冲抓:一般地层 比重:1.10~1.20,稠度:18~24
冲击: 易坍地层 比重:1.20~1.40,稠度:22~30
扩展资料:
钻孔灌注桩施工特点
1、与沉入桩中的锤击法相比,施工噪声和震动要小的多;
2、能建造比预制桩的直径大的多的桩;
3、在各种地基上均可使用;
4、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桩的承载力影响很大;
5、因混凝土是在泥水中灌注的,因此混凝土质量较难控制.
6、费工费时,成孔速度慢,泥渣污染环境;
钻孔灌注桩成孔问题
(1)塌孔
预防措施:根据不同地层,控制使用好泥浆指标。在回填土、松软层及流砂层钻进时,严格控制速度。地下水位过高,应升高护筒,加大水头。地下障碍物处理时,一定要将残留的砼块处理清除。孔壁坍塌严重时,应探明坍塌位置,用砂和粘土混合回填至坍塌孔段以上1—2m处,捣实后重新钻进。
(2)缩径
预防措施:选用带保径装置钻头,钻头直径应满足成孔直径要求,并应经常检查,及时修复。易缩径孔段钻进时,可适当提高泥浆的粘度。对易缩径部位也可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来扩大孔径。
(3)桩孔偏斜
预防措施:保证施工场地平整,钻机安装平稳,机架垂直,并注意在成孔过程中定时检查和校正。钻头、钻杆接头逐个检查调正,不能用弯曲的钻具。在坚硬土层中不强行加压,应吊住钻杆,控制钻进速度,用低速度进尺。对地下障碍进行预先处理干净。
对已偏斜的钻孔,控制钻速,慢速提升,下降往复扫孔纠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钻孔灌注桩
比重1.03-1.10,粘度20~25s、含砂率不大于6%、比重1.1-1.15。
注:
1.清孔后的泥浆指标,是从桩孔的顶、中、底部分别取样检验的平均值。本项指标的测定,限指大直径桩或有特定要求的钻孔桩。
2.对冲击钻的桩,清孔后泥浆的相对密度可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15。
注意:
清孔通常是对端承桩而言的。对于这种桩,上部荷载主要是由桩端持力层承担的,而桩主要是起到传递上部荷载的作用,由于孔底沉渣是松散的,没有任何承载能力。
假如太厚,会造成桩的沉降过大,沉降量无法达到设计或使用要求,所以,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孔底沉渣进行清理,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像我们平常所说的人工挖孔桩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水泥比重约为3,水的比重为1;泥浆总质量为1+0.5=1.5,总体积为1/3+0.5/1=0.83,那么水灰比为1:0.5的泥浆比重为1.5/0.83=1.807,即1807kg/m³
钻孔泥浆指标:入孔泥浆比重不大于1.1-1.3(正循环旋转钻机、冲击钻);冲击钻机为实心钻头时,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粘土、粉土1.3,;大漂石、卵石层1.4;岩石1.2;反循环钻机入孔泥浆比重1.05-1.15.新制泥浆含砂率不大于4%。入孔泥浆粘度一般地层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为19-28s。PH值:应大于6.5。胶体率不小于95%。
钻孔桩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规范值如下:
1.03-1.10;黏度:17-20Pa.s;含砂率:<2%;胶体率:>98%
钻孔灌注桩根据地质状况采用冲击钻机,泥浆护壁法成孔,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制,砼搅拌运输车运输,钢筋笼一次加工成型,导管法灌注水下砼。
施工准备
(1)钻孔场地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
(2)开钻前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在选定位置进行试桩,根据试桩资料验证设计采用地质参数,并根据试桩结果确定是否调整桩基设计。根据地层岩性等地质条件、技术要求确定钻进方法和选用合适的钻具;
(3)对钻机各部位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
(4)浅水基础利用草袋围堰构筑工作平台。
护筒采用壁厚为8mm钢制护筒,由单节长度2m护筒组成。其内径大于钻头直径400mm。桩基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埋设要准确、稳定,保证钻机沿着桩位垂直方向顺利工作。护筒内存储泥浆使其高出地面至少0.3m,保护桩孔顶部土层不致因钻头(钻杆)反复上下升降、机身振动而导致坍孔。
钻井泥浆的比重与膨润土原矿和钠化的工艺有关。原矿硅含量>65或氧化铝含量>16用该土加纯碱4~6%湿法或半干法钠化。泥浆比重一般在1.1左右。CMC~Na提高粘度 降低滤矢量。与比重无关
水泥比重约为3,水的比重为1;泥浆总质量为1+0.5=1.5,总体积为1/3+0.5/1=0.83,那么水灰比为1:0.5的泥浆比重为1.5/0.83=1.807,即1807kg/m³
冲孔灌注桩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25~1.3之间。1.钻孔桩下钢筋笼的泥浆比例应控制在1.25-1.30之间。灌注桩是指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压或人工挖孔等方式在地基土中形成的桩孔,并将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放在其中的桩。根据成孔方法的不同,灌注桩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灌注桩。全套管施工法的施工顺序。一般施工过程为:平整场地、铺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压套管、钻孔、放置钢筋笼、下管、浇筑混凝土、拔套管、检查桩质量。全套管施工法的主要施工步骤与泥浆护壁法相似,只是不需要泥浆,且清孔。2.在开挖开始时,在5至6m深度处确定套管的垂直度。因此,应始终使用水平仪和铅锤检查铅锤。采用泥浆护壁,控制灌注桩中泥浆的比例是合适的。泥浆护壁灌注桩在钻孔过程中,需要进行泥浆护壁,以防止成孔过程中塌孔。成孔完成后,应清理孔洞,清除孔底沉积物,减少泥浆比例。由于清孔的多个部位或采用渣筒清孔,人工操作,无法满足规范规定的泥浆重量小于1.25,且多次强制泥浆重量要求。3.如钢筋笼下普通钢筋笼下40分钟内测量泥沙,发现作业按规范要求进行,沉淀厚度大于工人认为的好泥浆重量沉淀厚度,但泥浆重量过大,易形成水泥土,强度低,影响桩的质量,请问各位老师,实际施工泥浆重量控制在多少为宜,而泥浆重量实际上是由稠度和含沙量决定的,稠度和含沙量在一个或两个同时增加,泥浆重量增加,反之,稠度和含沙量在一个或两个同时减少,泥浆比重降低。拓展资料:在稠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泥浆含沙量越高,沉降速度越快,含沙量越低,沉降速度越慢。如果含沙量和时间相同,泥浆浓度越低,泥沙沉降速度越快,泥浆浓度越高,泥沙沉降速度越慢。泥浆稠度由泥浆中粘性颗粒的数量决定。泥浆中粘性颗粒比例越大,稠度越高,而粘性颗粒比例越小,稠度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