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v交流稳压器原理图

更新时间:02-05 装修 由 瞳荧 分享

20V交流稳压器的接线方式比较简单。稳压器的输入端有两条线:L线(火线)和N线(零线),输出端只有两条线:L线(火线)和N线(零线)。输入可连接220V电源。稳压器输入端的L线接火线,N线接零线。稳压器的输出连接用电设备。20v调压器安装和接线步骤:1.打开包装,先检查外壳、电表、开关、指示灯、按钮、接线端子等有无损坏。,并且只有在没有损坏的情况下才使用。2.将输入端子插入(或连接到)配电板,并在用户的配电板上安装与本设备功率相符的保险丝,以确保用电安全。3.将电气设备的电源连接到该设备的输出端。注意电器的适用电压是220V还是110V,不要接错。4.先打开稳压器的电源开关,工作指示灯和延时指示灯亮,无电源输出。3-7秒后送电,观察指示灯是否正常指示220V。当输出电压在220V左右时,打开用电设备的电源开关。调压器可以自动调节电压,正常供电。5.连接到调压器的导线应有足够的横截面,以防止发热和降低电压降。两相调压器如何连接可以参考上面(示意图)的连接比较。容量在2KVA以上的调压器用端子连接,宜选用单根铜线。端子螺钉应尽可能拧紧,以防止接头发热。

稳压器原理

电压调节器是一种稳定输出电压的装置。稳压器由稳压恒压、控制电路和伺服电机组成。当输入电压或负载发生变化时,控制电路进行采样、比较、放大,然后驱动伺服电机转动,使调压器的碳刷位置发生变化。通过自动调节线圈匝数比,输出电压保持稳定。适用范围:该稳压器可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油田、铁路、建筑工地、学校、医院、邮电、宾馆、科研等部门,精密机床、CT、精密仪器、测试设备、电梯照明、进口设备、生产线等需要稳定供电电压的场所。也适用于供电电压过低或过高、波动范围大的低压配电网末端用户,以及负荷波动较大的用电设备,尤其适用于所有对电网波形要求较高的场所。大功率补偿型功率稳定器可与火电、水电、小型发电机连接。作用:稳压器是一种能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电源电路或设备。其作用是将波动较大、不能满足用电设备要求的电源电压稳定在其设定值范围内,使各种电路或用电设备能在额定工作电压下正常工作。首先,功率调节器通过继电器的跳变来稳定电压。当电网电压波动时,功率调节器的自动校正电路启动,使内部继电器动作。迫使输出电压停留在设定值附近,这种电路的优点是电路简单,缺点是稳压精度低。继电器每跳一次,换挡一次,电源就会瞬间中断,产生火花干扰。这就大大干扰了电脑设备的读写工作,容易造成电脑错误信号。严重的情况下会损坏硬盘。优质小型调压器多采用电机拖动碳刷的方式稳压,对电气设备干扰小,稳压精度相对较高。

如何制作220v简易稳压器电路

较简单的交流220V稳压器可以采用电子检测机械调节的稳压器。将220V降压整流后的直流电压与经集成稳压电路取得的标准电压比较,当220V电源电压偏低时,整流输出直流电压与标准电压比较偏低,驱动三极管开关电路使继电器吸合,继电器触点使调节马达正转,由调节马达带动的单相调压变压器升压使电源电压升高,直到检测电路输出直流电压与标准电压之差小于开关电路的导通电压,继电器释放,升压结束。若220V偏高,则使对应开关电路导通而使调节马达反转降压。这种方式主要在检测驱动控制电路,使用不同功率的调压变压器可以简单的变换稳压器功率。但是稳压的精度不算高,基本上可以达到5%左右以内。这种调压器多年前已经出现,鉴于目前开关电源的使用,一般电器设备要求使用交流稳压已经不多,可以参考相关资料。

自动交流稳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自动交流稳压器的工作原理1、输入开关:作为稳压器输入工作开关,一般都采用有限流保护的空气开关式小型断路开关,它能对稳压器和用电设备起到保护作用。2、电压调节装置:是一种可以调节输出电压的装置,它能将输出电压升高或降低是稳压器最主要的部件。3、取样电路:它对稳压器输出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将输出电压变化的情况给传送给控制电路。4、驱动装置:由于控制电路的控制电信号较弱,所以需要用驱动装置来进行功率放大和转换。5、驱动保护装置:一种连通和断开稳压器的输出的装置,一般常用继电器或接触器或保险器等。6、控制电路:它将取样的电路检测型号进行分析,当输出电压偏高时,则向驱动装置发送将电压降低的控制信号,则驱动装置将驱动电压调节装置将输出电压调低,当输出电压偏低时,则向驱动装置发送将电压升高的控制信号,则驱动装置将驱动电压调节装置将输出电压调高,而使输出电压稳定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当检测到输出电压或电流超出稳压器的控制范围时。控制电路将控制输出保护装置使之断开输出而保护用电设备,而在正常时输出保护装置是连通输出的,用电设备可以得到稳定的电压供给。

110V/220V输出稳压器工作原理

含变压器的是单相补偿式稳压器,原理是主要由调压变压器T1和补偿变压器T2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补偿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串联在稳压器的主回路中,那么,这种稳压器输出的主要能量是通过补偿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直接加给输出负载的.只要把补偿变压器的二次线圈的线径作得足够大,稳压器的功率就可以做得很大.调压变压器T1只要负担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差额部分,按稳压器可允许的输入变化范围的大小不等,调压变压器T1的功率大小往往是稳压器实际容量的几分之一,这由稳压器的配比这个参数来决定调压变压器的大小.

交流220伏电压转换成直流12伏电压原理图

如图,用变压器把220V交流变为12V交流,然后用桥式整流变为单向脉动电压,通过C1滤波后单向脉动电压成为带有交流纹波成分的直流电压(电压大约15V左右),再经过线性稳压器7812稳压后成为稳定的12V直流电压,C2的作用是抑制7812发生自激振荡。

稳压器原理图

稳压二极管在稳压电路的应用以及稳压二极管的特点

稳压二极管 

电池或电池组,是电压较为平稳的直流电源。或无必要实施稳压控制,但其缺点是供电容量低,使用寿命有局限。交、直流转换电源中,交流侧的波动及负载电流变化,均会引发电压波动。稳压控制,凸显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无论多少复杂的稳压控制电路,基准电压源电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电路构成部分。输出变化量与一个不变量(基准电压)相比较,才能形成控制信号,使变化量回复至可控范围以内。这如同以“海平面作为海拔零米”做为高度基准单位,才能恒量某物体的高度,是一个道理。失去了“海拔基准”的参照,个别物体的高、低是无法界定和毫无意义的。

稳压电路

基准电压信号的取得,其最原始电路,即由限流电阻和稳压二极管构成的简单稳压电路,如图1中的方框图所示。

图1 简易R、D稳压电路

图2 具有电流/功率放大作用的稳压电路

图中电路中,因稳压二极管的最大击穿电流值所限,电路的电流输出能力极差,因此一般应用中,常采用如图2所示的,添加电压跟随器,以提升电流/功率输出能力。

图1电路中,正确选取限流电阻R的阻值,是使稳压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在负载电路空载时,使流过稳压二极管Dz的电流不超过其最大耐受值而损坏;在最大负载时,仍要保障流过Dz的电流超过最小击穿电流值,仍其仍处于击穿工作区。从稳压二极管的安全出发,只要限制其流通电流不超过稳压二极管最大反向耐受电流,电路元件就不会有损坏的危险。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区,是指在一定的流通电流条件下,工作于其反向击穿状态下。此时在较大的电流变化区域内,其端电压变化值是较微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稳压二极管代换器件:

1)普通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

众所周知,普通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的发射结,有一个门坎导通电压,对硅材料器件,此导通电压约为0.65V左右,随导通电流的变化,此电压变化并不是显著的。因而任何硅材料的普通二极管,均可用作0.6V的稳压二极管,将其正向压降作为稳压值。显然,因普通二极管的工作电流往往数倍于稳压二极管的工作电流,代换后,使功率输出能力增强,稳压区变宽。若需要2.5V的稳压管,将3只普通二极管串取即可。

纯粹采用二极管来代用稳压管,若所需稳压值较高,则多只串联尤为不便。这促使我进一步寻找其它的代换器件。

2)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

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约1.7~2V之间,1只可以达到3只二极管的串联值,若需3.5V的稳压管,将其两只串联即能代用了。但要注意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值一般为10~20mA,注意选取R值,使其流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不大于20mA。

3)晶体三极管的发射结(反向击穿电压)

这是较为理想的稳压管替代元件。三极管参数项中,有一项是Vbeo,即发射结反向击穿电压值。记得当时,维修当中急需用到6V稳压管,随手拿起一只3DG6晶体三极管,在基极串入限流电阻后,施加发射结反向电压,测得其稳压值为6V,代替原稳压管,将设备修复。现在应用最多的是90xx系列晶体管,若需要5V稳压管,则可用9013的发射结取代。任意一只三极管的发射结,都有一个较为稳压的击穿电压值,因而实际上,晶体三极管,也同时是稳压二极管代用器件。

图3 稳压二极管代用电路

4)特定型号的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

有一次故障检修中,亟需用到110V稳压二极管,手头没有现成的稳压管,用其它串联代用,得用到一大嘟喽儿,不太现实。手头正有高频小功率整流二极管1N4148,串联100k电阻,加入DC500V,一试,IN4148的反向击穿电压值,可不正是110V嘛。普通整流二极管,如IN40xx系列,其反向击穿电压值VRRM为50V、100V、400V、600V,如果对其反向应用,这简单就是系列的稳压二极管啊。

如果用心,还可以在其它电子器件中,找到“稳压二极管”的。

串联稳压和并联稳压及稳压的实质

从稳压元件Dz或电压调整元件VT与负载RL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并联(分流)稳压电路和串联(分压)调稳压电路,两路电路形式,如图4所示。

图4 串、并联稳压电路

影响Uo电压变化的原因有数种,例如温度变化等,但其中最关键的两条,即输入电压变化和负载电流的变化,影响最为显著。

若将负载电路等效为电阻RL,将稳压二极管的内阻变化等效为RDz(可变电阻),可以推知其稳压过程是这样的:

(a)电路为并联稳压电路,Dz与RL成并联分流关系。

当RL固定不变,只有输入电压变化(例如升高)时,为了维持Uo不变,此时RDz的电阻值往小处变化,对供电电流的分流能力增强,以使Uo回落,保持原值不变;www.diangon.com

当输入电压不变,负载电阻RL变化时(例如变小),负载电流的增大使Uo有低落的趋势,此时RDz的电阻值增大,分流减小,使Uo上升至原值。

(b)电路为串联稳压电路,VT与RL成串联关系。

仅以输入电压不变,负载变化时的稳压控制过程进行简要分析。

当负载电流上升,亦即RL变小时,显然,此时RVT的电阻值只有同比例变小,才能维持原分压值不变;同理,当RL变大时,RVT亦同时按比例变大,才能维持Uo的恒定不变。

可见,无论是串联稳压或是并联稳压,无论是输入电压变化或是负载电流变化时,稳压元件或稳压调整元件只有做出同步的电阻/电流变化,才能维持输出Uo不变。稳压调整元件在此充当的是可变电阻器的角色。换句话说,是稳压元件或电压调整元件同步调整了回路电流的变化,来维持输出电压的不变。是利用变流调整来实现的稳压控制。

线性稳压电路的缺点,是调整元件本身的功耗较大,即存在有端电压同时又流过大部或全部的负载电流。有时,调整元件本身的功耗会超过负载电路的功耗,致使效率低下。由于这个致使弱点的存在,导致了开关型DC-DC转换电源的现身,开关电源取代线性电源的时代就要来到了。

稳压二极管的特性

稳压二极管通常是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

稳压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和普通二极管差不多。

其反向特性是在反向电压低于反向击穿电压时,反向电阻很大,反向漏电流极小。但是,当反向电压临近反向电压的临界值时,反向电流骤然增大,称为击穿,在这一临界击穿点上,反向电阻骤然降至很小值。

尽管电流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而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却基本上稳定在击穿电压附近,从而实现了二极管的稳压功能。

下图为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速求输入220V输出+5V的稳压电源的原理说明和优缺点,设计思路及电路原理图

如图所示电路为输出电压+5V、输出电流1.5A的稳压电源。它由电源变压器B,桥式整流电路D1~D4,滤波电容C1、C3,防止自激电容C2、C3和一只固定式三端稳压器(7805)极为简捷方便地搭成的。 220V交流市电通过电源变压器变换成交流低压,再经过桥式整流电路D1~D4和滤波电容C1的整流和滤波,在固定式三端稳压器LM7805的Vin和GND两端形成一个并不十分稳定的直流电压(该电压常常会因为市电电压的波动或负载的变化等原因而发生变化)。此直流电压经过LM7805的稳压和C3的滤波便在稳压电源的输出端产生了精度高、稳定度好的直流输出电压。本稳压电源可作为TTL电路或单片机电路的电源。三端稳压器是一种标准化、系列化的通用线性稳压电源集成电路,以其体积小、成本低、性能好、工作可靠性高、使用简捷方便等特点,成为目前稳压电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单片式集成稳压器件。打开网址是图:http://www.soeol.com/dlt/news/2008/5-29/2008529175448.html

交流稳压电源线路图 和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可分主回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Vi和Vo分别是输入与输出电压表。主回路是交流电源从输入端通往输出端的路径,包括空气开关K1、稳压与直通选择开关K2、调压变压器T、延时控制继电器J3和输入、输出接线端子等元器件。控制电路的功能有开机延时送电、稳定输出电压、过压保护及指示、欠压保护及指示等。 1.电压偏高需要降压。 大地牌交流稳压器的输出稳压精度设定为±4%,当输出电压刚好等于220V时,调整电位器RP使电压比较器A1.2的反相输入端脚所接的基准电压与其同相输入端脚连接的取样电压也刚好相等,这样输出电压若有升高(可能因为输入电压升高,或负载电流减小),取样电压也相应升高,电压比较器A1.2的输出端脚电位就必然为高,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J1吸合,电动机M得电转动,拖动调压变压器的碳刷滑动,直至交流稳压器的输出电压回落到220V为止。电动机绕组的供电回路是:DC12V→J1常开接点→限位开关XK1→电动机M→XK2→J2常闭接点→地。2.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 调压变压器T有两个二次绕组,其中一组9V经DQ1桥式整流后,再经电阻R2和R3分压,取R3上的分压值作为交流稳压器输出电压高低的取样电压。16V的绕组电压经DQ2桥式整流,三端稳压器LM7812稳压,输出稳定的DC12V电压向控制电路供电。发光管LED2点亮标志着DC12V电源工作正常。集成电路A1是四运放HA17324,在这里作四电压比较器使用。DC12V电压经电位器RP、电阻R4~R8分压,共取出四个分压值作为基准电压,分别送往四个电压比较器的相应输入端。电阻R3上的取样电压也同时送往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取样电压和基准电压接入电压比较器输入端的规律是:检测交流稳压器输出电压是否高于额定值220V,其正输入端接取样电压,负输入端接基准电压,例如A1.1和A1.2;检测交流稳压器输出电压是否低于额定值220V,接法与上相反,例如A1.3和A1.4。认识这种规律对读懂许多品牌交流稳压器的电路原理图都有参考意义,但这种接入规律的前提是:检测结果为“是”时,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为高电平,这恰好是相关功能电路所需要的。 3.电压偏低需要升压。 若因输入电压降低等原因引起输出电压低于220V,电压比较器A1.3的输出端脚电位变高,之后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J2吸合,电动机M得电转动,但这时电动机绕组上的电压极性与上次相反,其回路是:DC12V→继电器J2常开接点→限位开关XK2→电动机M→XK1→J1常闭接点→地,电动机反向旋转,直至输出电压回升到220V为止。 限位开关XK1和XK2安装在调压变压器上碳刷允许旋转范围的极限端位置,若因输入电压偏高或偏低较多,电动机拖动碳刷转至极限位置仍不能使输出电压回到220V,碳刷架将触及限位开关,电动机断电停转,以免电动机过载损坏。4.开机延时送电控制 这部分电路由集成电路A2及其外围元件组成。A2是型号为HA17358的双运放,此处将运放改作电压比较器使用。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脚接有由电阻R27和R29分压提供的基准电压,同相输入端脚接的是电阻R25和电容C7组成的充电回路。刚通电时三极管Q5截止,C7从0开始充电,在C7上的充电电压达到脚基准电压之前,A2的输出端脚为低电平;当C7上电压达到或超过脚电压时,脚电位变高,三极管Q6导通,继电器J3吸合,其常开接点闭合,调压变压器的220V电压经J3接点送往交流稳压器的输出端,至此,开机延时结束。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分钟。开机延时送电主要是为了保护空调、电冰箱等设备的用电安全,若无此需求,可按下快启自锁按钮AN,此时开机延时时间将缩短为2~3秒钟,这是因为由阻值仅10kΩ的电阻R26向电容C7充电,其充电时间常数已明显减小。开机延时期间发光管LED4点亮,指示当前工作状态。交流稳压器通电工作期间若遇停电,电容器C7会经二极管D2迅速放电,以保证即便短时间停电后又恢复送电,C7也重新从0开始充电,交流稳压器的输出端须再经延时才能往外送电,从而保证用电设备的安全。5.过压保护电路。 由集成电路A1.1及外围电路组成。当电压偏高较多,经电动机拖动碳刷调整到极限位置(这时因限位开关XK1动作,电动机停止转动),输出电压仍然达到或超过220V的1.1倍时,电压比较器A1.1的输出端脚变为高电平,经二极管D1使三极管Q5导通,电容器C7迅速放电,电压比较器A2输出端脚电位转低,继电器J3释放,切断交流稳压器的电压输出,保护了用电设备。过压保护后发光管LED1点亮,指示断电是由过压所致。6.欠压保护电路。 由集成电路A1.4及三极管Q3、Q4等元件组成。若电压偏低并经调压变压器作最大限度地调整,输出电压仍低于220V的0.9倍时,电压比较器A1.4的输出端脚由低变高,经电阻R20和电容器C4充电回路作短时间延时后,三极管Q3饱和,Q4截止,Q4集电极的高电位经二极管D3使Q5饱和导通,最终导致继电器J3释放,交流稳压器输出端断电。欠压时发光管LED3点亮,指示当前处于欠压状态。如果用电设备允许欠压运行的话,可去掉二极管D3,这样欠压时只有发光管指示而不断电。 由以上分析可知,电位器RP一旦调整好,升压控制、降压控制、过压保护和欠压保护的动作阈值即自动生成,这在保证稳压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生产、调试和维修时的工作量。

声明:关于《220v交流稳压器原理图》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87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