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凳筋的计算: 马凳的高度=板厚-2*保护层-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也可以是80,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 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纵筋。
马凳筋一般设置在双层双向布筋的板上,起到控制钢筋间距的作用,计算时一般按照每平方米一个进行处理,尺寸可以参照(200*4+板厚-15),实际施工时一般不采用这种,一般是按排布置的,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中会有,现场一般按实进行收方结算。
在钢筋算量里我画马凳筋的时候汇总算量结果非常大可能是马凳筋间距设错了,合理的间距应该是1米*1米。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马凳筋的规格: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到教程库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马凳筋,施工术语。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