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楼市要热了
.
.
前两天一纸文件惊呆了老雷,佛山住建局流出一份【不公开】的通知;
.
通知针对【最近一次缴纳契税或不动产登记满5年的商品房】进行限购调整;
.
主要内容
一、 不算家庭持有套数
二、 交易不需要购房资格核验
.
换句话说拥有两套限购区商品房,且其中一套年满5年的家庭可以再买一套;
如果两套都年满5年则可以再买两套。
.
而购买年满5年商品房的,也不需要房票。。
.
.
这个政策对楼市无疑是利好,而且是大利好。
其释放了大量拥有多套房的购房资格,无论您在佛山限购区拥有多少套商品房只要五年内购买少于两套就能继续买,对于多房家庭无疑是天大喜讯。
.
而多房家庭一般净资产也比无房家庭要高,再购的难度也比较低。
.
甚至老雷觉得这个政策会比两年前的【佛山人才购房】更有效。
.
.
.
这个问题我拖了几天才回答;
因为政策太激进了我不是很敢评论,怕新政一日游;
所以不是很敢动笔写。
.
而且佛山就是最早新政一日游的城市,
当年就是一纸通知放松限购,结果晚上发文第二天早上就撤回。
.
所以老雷等了几天才敢写,估计不会再撤回了吧?
.
.
佛山放松限购是有阶段性意义的,
作为新一线城市可以放松限购;
.
那是不是代表其他新一线城市也可以放松?
.
其实其他新一线城市早就放松了
来源:广州房产
.
.
老雷觉得大湾区会不会有其他城市放松限购,这个问题还比较令人兴奋。
.
广州紧随其后的机会不大,但深圳估计是在磨拳擦掌的。
如果深圳也顺利放松了,广州估计就开始行动了。
.
但像佛山这样全范围地放松的几率也不大,
老雷预判会在局部区域放松,例如南沙。
.
.
可行性最高是重启人才购房政策,定向放低人才购房门槛;
或者允许市区已无房票的家庭在南沙再购一套等等
以上仅为老雷个人猜测,不作任何建议或保证。
多城松绑楼市限购,实际成效并不好,对当地楼市的影响还没有显现。
最近,苏州,青岛,济南,宁波等城市纷纷宣布放宽限购,但不同城市之间的信息传播方式并不统一,有的通过当地住建局发布,有的通过媒体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限购政策在网络上不断发酵,一些地方也悄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例如,青岛住房和住房管理局将“二次购房”的信息删除。
苏州在对非本地居民的购房政策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之后,却突然改变了口径,声称一切照旧。两个热门城市的限购“一日游”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一些城市出台了放宽限购政策,然后再进行调控,甚至是直接实施,不对外宣布,这意味着,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各大热点城市短期内“取消限购”依然是比较谨慎的。
比如佛山,近日发布了《关于因城施策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佛山市将取消部分街道的限购。佛山的新屋销售最高点却是在6月份,达到8438套,而佛山7月和8月份的新房成交量则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分别是6028套和5666套。
再比如河北廊坊,新政出台之月,廊坊新屋销售却出现了价格和成交量双双下跌的情况。根据克而瑞环京投资决策系统的数据,廊坊地区的商品住房总体呈现出量与价俱降的态势。共成交3145套,环比下降38.72%。
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3.45%;平均每平米11010元,同比下降0.63%,这反应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人们对房产购买相当的谨慎。
有地方的楼市松绑的成效并不好,因为很多城市的房地产行情的问题根本就不在于给楼市松绑的问题。
当很多城市的房子开始卖不动的时候,很多城市纷纷推出各种鼓励买房的优惠措施,同时也在进一步给楼市松绑。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存在相应的限购措施,如果一个人想买房子的话,这个人不仅需要满足相关要求,同时也需要支付高达5.5%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的利息。在此之后,全国上下的个人住房贷款的利息已经被降到了4.1%左右,很多城市也全面给楼市松绑,但这个方式并不能解决很多地方的分享问题。
全国给楼市松绑的城市越来越多。
为了解决很多城市的楼盘销售问题,很多城市相继给当地的楼市松绑,甚至有些城市已经推出了一人购房全家帮的措施。在这些措施之下,很多城市的房地产交易量并没有明显上升,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当地的房价实在是太贵了,很多人也确实买不起当地的房子。
给楼市松绑的成效并不好。
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已经对房地产行业失去了信心,广大购房者普遍认为自己不应该着急买房。特别是对于那些房价非常贵的城市来说,如果这些城市不主动降低自己的房价的话,愿意买房的人的数量只会变得越来越少。对于普通人来讲,因为很多人的收入水平本来就不高,很难想象一个人需要通过让全家贷款的方式来买房,这个方式本身也不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
总的来说,给楼市松绑根本就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如果一个城市想要解决房地产问题,直接降低房价可能是唯一的解决方式了。
楼市宽松政策在各地继续上演。据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仅4月份全国各地颁布的房地产稳楼市政策就超过60次。今年以来,更是有近110城出台稳楼市新政。过去一周,大湾区楼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相比之前出现了不同程度放松。从放松调控的手段来看,主要集中在放松限购区域、购房门槛,以及发放购房大礼包等方面。比如佛山,在试探再三后,还是承认了二手房满五年之后不限购的新政;中山直接将购房门槛放松到了大专以上;东莞则在出台了7条楼市新政,恢复个税购房,取消新入户购房“双半年”限制等;惠州取消了对大亚湾和惠阳片区的限购政策;江门直接发放“购房大礼包”。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5月4日下午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湾区各城市的调控政策呈现出了一个逐步放松态势,也为后续预留了一定空间,客观上有利于稳定当地房地产市场。比如中山,在放松限购的同时落实限售,防范出现短期内炒房现象。还有佛山,采用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限购形式。换句话说,5年期以上的住房项目,就和限购没有关系,这样局部的松限客观上有助于激活改善型需求和二手房交易。”一周内大湾区5城出手稳楼市惠州、佛山、中山、东莞和江门的楼市调控政策,几乎都集中在一周内密集出台。4月30日,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通知》,明确提出满足惠阳区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的合理住房需求,不再纳入限购重点片区;将从房地产信贷、公积金支持、优化预售资金、提升出让地块品质、完善住房销售政策、提升购房便利度和居住品质等六方面提出政策支持。而在惠州发布新政的前两天,佛山、中山和东莞同样紧锣密鼓地出台了较为宽松的楼市政策。4月26日晚,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份“关于优化存量商品住房政策”的文件在网络流传。根据文件,佛山对最近一次契税缴纳时间或不动产登记时间满5年的商品住房不再限购。4月27日,佛山市住建局回应媒体,该文件为其下发至各区住建局及市相关职能部门,属于内部流程,尚未正式发布。目前佛山住建局正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业务系统进行调整完善。4月28日,中山和东莞也出台了楼市新政,中山直接将购房门槛放宽到了中专;东莞则恢复了个税购房政策,既认社保、也认个税,此外还将“逐月连续缴纳”调整为“累计缴纳”。4月27日,江门市宣布,将对在江门购置新建商品住房并办理合同网签手续的前若干名购房人,按房屋建筑面积分档发放9000套、总价值3700万元的购房消费大礼包。消费券额度以100平方米为分界线,办理合同网签100平方米以上(含)、前5000套新建商品住房,每套发放5000元消费券,总价值2500万元;100平方米以下(不含)、前4000套新建商品住房,每套发放3000元消费券,总价值1200万元。个别板块跌幅45%大湾区多城陆续出台楼市宽松政策的背景是什么?如果从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市场情况确实不太乐观。以佛山为例,克而瑞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佛山一手住宅网签成交16828套,同比下降41.09%,环比下降26.92%。而截至3月底,佛山一手库存累计10.6万套,去化周期也从去年同期的9.8个月延长至14.7个月。中山和东莞一季度的商品房成交也表现惨淡。克而瑞数据显示,中山1-3月一手住宅网签量仅6007套,相比去年同期1.6万套的住宅网签数据大幅下滑。东莞市住建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东莞新建商品住宅网签5165套,同比大幅减少57%;网签面积为56.96万平方米,同比大幅减少60%。惠州合纵联行数据显示,惠州今年一季度全市住宅成交共计10339套,与2021年一季度相比下跌70%,成交量创近7年以来新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梳理大湾区各城近几年房价走势时发现,哪怕是过往大湾区成交较为火热的广深莞,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也有不少板块下滑显著,甚至有部分板块跌幅达到45%。以广州为例,据克尔瑞广佛区域数据,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中,73个板块中,有41个板块的房价不涨反跌,其中越秀区淘金板块跌幅达45%。具体来看,过去3年,广州下跌最为明显的板块为越秀区淘金板块,房屋均价从2021年的78360元/平方米跌至2022年的42873元/平方米,跌幅达45%;其次为花都区赤坭板块,房屋均价从2021年的14269元/平方米跌至2022年的10091元/平方米,跌幅达29%。再来看下深圳。据克尔瑞深圳区域数据,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深圳37个细分板块中,有15个板块的住宅成交均价不涨反跌。具体来看,深圳普通住宅成交均价下跌较为明显的有清水河、葵涌和华侨城板块。其中,清水河板块均价从2021年的9.8万元/平方米跌至2022年的8.9万元/平方米,跌幅10.1%;葵涌板块成交均价从2021年的4.12万元/平方米跌至2022年的3.83万元/平方米,跌幅7.7%;华侨城板块成交均价2021年的10.83万元/平方米跌至2022年的10.27万元/平方米,跌幅5.4%。而相对来说,在过去一年时间,东莞各板块整体降幅并不明显。据中原地产数据,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东莞33个细分板块中仅有13个板块实现下跌。具体来看,大朗、石碣、万江等板块下跌较为明显,跌幅超过10%。其中大朗板块均价下跌16%,石碣板块下跌13%,万江板块下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