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我整理了四款常用的办公软件,用对它们可以真实地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去水印神器——Inpaint
Inpaint是一款非常强大,可以快速去除图片水印、及其它你认为可以去除的文学、痕迹、Logo等,都可以轻松、完美地去除,并且不会留有痕迹,其简洁的界面,简单便捷的操作方法深受用户们的喜欢。Inpaint能够从您的图片中删除不想要的部分,如额外的线、人物、文字等。选定图片区域后Inpaint会进行自动擦除,同时Inpaint会根据附近图片区域重建擦除的区域,使看起来完美无暇,没有痕迹。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只要一看教程,任何人都可以一学即会!
2.桌面美化软件——Rainmeter
在Windows桌面应用里,Rainmeter算是最知名的一个了。它支持非常丰富的插件,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自定义桌面和样式,适合爱折腾、喜爱高颜值桌面的朋友。另外,网上有很多关于Rainmeter的桌面美化教程,完全不用担心自己整不来。
3.自动排版的PPT神器 —— islide
作为PPT民工,强烈推荐工作中需要做PPT的朋友们安装islide!它是一款学习成本极低、但大幅度提升PPT制作水平的神器!安装后,它相当于一款PPT插件,直接内置在PPT中,制作PPT时就可以像选择PPT中的【图形】功能一样,选择他的所有功能。
萌萌视觉笔记训练营第一期已经接近尾声了,上周讲到图像的时候,可爱的同学提出了很多关于图像画法以及文字转化图像的问题,料想同样喜欢视觉的你也需要。 很多朋友在做视觉笔记的时候,会发现:“哎?看别人画图都挺容易的,可是真要自己上手,凭空去画某个物体却很难画,这可怎么办呢?” 关于图像画法和收集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体系,我们做视觉笔记要想做到快速将文字转化为图像,要具备两个能力:联想能力和图像呈现能力。可以看一下这张图。 首先说说联想能力。 当我们看到一个词汇的时候,要知道用什么图像来表达。比如看到“电脑”的文字,我们知道要画出一个电脑的造型。看到“AI”这个词,就能想到用机器人来表达。 在课程中,给大家讲到了具体词汇和抽象词汇的联想方法,口诀是: “具体词汇直接画,太复杂的抓特征。 抽象词汇靠联想,人、物、场景是方向。” 具体的词汇比较容易,像 “电脑”、“桌子”、“台灯”、“垃圾桶”都有实物可以参考,照着用简单图形画法画出来即可。 抽象词汇就比较麻烦,像“世界”、 “创意”等词汇,都不是实际的物体,我们就要进行联想,把联想到的具体图像画出来。 在这里可以往人、物、场景三个方向去联想,比如“世界”,可以联想到地球,那我们就画出一个地球的造型。“创意”我们可以联想到灯泡,就把灯泡的造型画在纸上。 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了一些特殊的隐喻,比如“开脑洞”这个词,可以联想到一个人的脑袋上真的开了一个洞,从这个洞里飞出来很多创意的思绪。 这个场景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是我们想象出的一个隐喻画面。 但是要考虑自己所联想输出的画面是否符合大众的认知,这样别人才能读懂你所表达的含义。 当然了,大家针对同一个词,会有不同的联想。在视觉笔记中具体要用哪个画面呈现就要根据当时文字信息的语境来定。 想要快速将文字转化为图像,所要具备的第二个能力是图像呈现能力。我又把它分成基本功和视觉元素收集两部分。 1. 画图的基本功要诀 知道画什么和能马上画出来是两回事,可能脑子里知道要画个“垃圾桶”,但是却想不起来具体垃圾桶长什么样子,手上自然也就无从下笔。 这个是因为,很多物品平时我们确实很常见,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去观察它,把这些物体的形象印在脑子里。可能你脑子里对很多物体都处于朦朦胧胧的状态。 既然我们要经常画图,并且用画图去表达想法,就要开始从生活点滴做起,注意观察身边的一些常见物体。 比如你喝咖啡的时候,以前就是喝咖啡而已,现在可以观察一下咖啡杯的造型,随手画在本子上。 画的时候就会用到我们的“简单图形画法”,外轮廓是什么样子?细节是什么?下次再画咖啡杯的时候自然心里就会知道如何呈现了。 画图并不难,我们不用像画素描那样画得很复杂,而是尽量简单地呈现就好。 举个例子,比如中秋节到了,你想在笔记中画一个“嫦娥奔月”的画面。 估计第一感觉是“嫦娥好复杂啊,头疼!根本画不出来……” 但是你忘记了我们的星星人了吗?可以做如下思考: “嫦娥奔月”是一个场景,都有哪些特征可以表达呢?你可以想一想,也可以动手画一画。 我想到的是嫦娥人物(用星星人)、嫦娥的标志性飘舞的缎带,还有月亮。 然后就动手画嘛,嫦娥不会画,星星人总会吧,变换一下发型,加上月亮和缎带,再画个我们熟悉的云朵,这不是一下子就画出来了吗?而且也不复杂,很简单对吗? 所以千万不要把画图想复杂了,抓住特征,简单呈现就好。 一定要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来表达想法,越简单越好。 2. 图像元素的收集 想让自己大脑中的图像元素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光靠眼看是不够的,过一阵子就忘了,要靠画在纸上形成记忆。 这就涉及到我们的视觉元素收集工作,视觉元素收集本这个工具就上线了。 不管大家是不是真的要准备一个本子,至少要做到经常动手去画一些看到的图像,让它们的造型轮廓在自己的脑子里形成记忆。 如果你打算建立一个视觉元素收集本的话,我的建议是要适当做分类。这样既能在画的时候锻炼画图基本功和图像记忆,以后想要再用某个图形想不起来的时候,还能很方便的在视觉元素收集本中进行查找。 比如说我自己的本子,是分成基础图形、职场、学习的类别。这是学习类中的。 然后每个分类有时还会把表达同一内容的图形尽量画在一起。比如跟大脑有关的图像就是这样集合在一页。因为我发现在视觉笔记中用这一类去表达的情况特别多,所以就把它们集中在一起,方便记忆、复习和查找。 万一哪天你要外出去某个会议做视觉笔记,随身携带这样一个归类好的素材本就很方便,可以随时查找想画的图形。 其实这样的小分类没有特别的规则,主要是根据经常会遇到的领域或场景来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做。 当然了,有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词无法归类,那就把它们单独画在本子上就好了。 以上就是增强文字转化图形能力的方法,这其实是一整套体系,需要同学们系统地锻炼图像的联想能力和呈现能力,加油哦。 我是能把任何想法画成图的萌萌,如果你也想像我一样,画出好看又清晰的视觉笔记,欢迎关注萌萌一起踏上视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