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高型家具已经普及到一般普通家庭,如高足床、高几、巾架等高型家具。同时,产生许多新品种,太师椅、抽屉厨等。宋代家具简洁工整、隽秀文雅,不论各种家具都以朴质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最多在局部画龙点睛:如装饰线脚,对家具脚部稍加点缀。但也缺乏雄伟的气概。桌椅,纯仿建筑木构架做法,采用洗练单纯的框架结构,为明清框架家具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并出现了以官阶命名的“大师椅“。屏风:由于几乎家家户户堂必设屏风,因此着重屏风的位置的摆放。审美意义往往大于实用价值。元代时期;元代是中国蒙古族建立的封建政权。由于蒙古族崇尚武力,追求豪华的享受,反映在家具造型上,是形体厚重粗大,雕饰繁缛华丽,具有雄伟、豪放、华美的艺术风格。而且风格迥异:床榻尺寸较大、坐具为马蹄足等。
釉里赭花卉宝座高24.1cm、长29.3cm、宽15.3cm,属景德镇窑,座面呈长方形;后背为三扇屏风,左右各一扇,共计五扇屏风;四足为云头转珠纹。宝座整体满饰花卉蔓草纹。釉里赭花卉纹宝座给人感觉是造型饱满,形体重厚,色彩深艳。代表着元代家具的典型风格。家具源流;床榻:由于蒙古族人体形硕大,床榻变得比较大。桌子:基本继承两宋的形制,但高型桌增多,并出现了抽屉桌。罗锅枨:改桌子的直枨为罗锅枨是元朝人对中国家具舒适性和适用性的一种创造性贡献。
唐、宋、元、明、清五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家具发展的全盛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家具逐渐流行起来。此时的家具不再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而是附加了美学符号。与汉代以前坐在地上相比,人们有了更多的家具选择。
唐代家具产于隋唐五代。高格调的家具发展迅速,出现了全新的高格调家具。它改变了五朝以前家具的面貌,形成了光滑、柔和、优雅、豪华的唐代家具风格。典型的高大家具,如椅子、凳子、桌子等,在上层阶级中很受欢迎。唐代的家具高大、精致、典雅,多为木制家具。唐代的家具没有传人。如果想要了解唐代的陈设,基本上只能依靠绘画、出土壁画、少量出土模型等图像材料。
唐代家具是宋代家具发展的源泉,而宋式家具则是明清家具发展的源泉。宋代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重要时期。宋代的家具工艺具有高雅、不张扬的艺术风格。其家具造型高雅,色彩纯净,内敛朴素。人们感到轻松和优雅。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流行椅子、凳子等高腿椅,结束了几千年来坐在地上的习俗。宋代家具的特点是造型素雅,结构合理精细。宋代家具也注重外部尺度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美观,使用方便。
元代家具大多沿袭了宋代的传统,但也有新的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这为明清家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抽屉桌是元代的创新。
明代家具广义上的重点在于“风格”一词,无论造于明前还是明后,无论用料贵重还是用料一般,只要具有明代家具的风格,就称为“明代家具”。狭义上,指清初材料美观、造型美观的家具。明代家具的十六品包括:简洁、简练、朴实、凝重、雄伟、圆润、深沉、浓郁、富丽、美观、强、柔美、空灵、细腻、高雅、清灵。
魏晋南北朝最大的发展是高型坐具如凳、筌蹄、胡床和椅子等的开始出现,以适应垂足而坐的生活。
筌蹄即后来所称的绣墩,多见于佛教石窟壁画或雕刻,如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壁画和洛阳龙门石窟北魏莲花洞壁面雕刻,传世的石刻佛座也常为筌蹄。据此,似乎筌蹄与佛教有一定的关系。唐代仍称筌蹄,五代和宋代改称绣墩。
胡床,后俗称叫马扎,以两框相交为支架,可以折叠,也比较高,可以垂足而坐,东汉已经有了,此时造型没有什么改变,只是更加普及了。敦煌石窟北朝壁画中胡床常有出现,也见于传唐朝阎立本《北齐校书图》。
椅子出现较晚。这一时期仅有极少的信息,一是在新疆尼雅遗址发现的一把木椅,时间相当于我国的晋代,其造型和装饰风格全是犍陀罗式。这是一件商旅带入我国的家具。
古代胡床
明清时期。
中国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具设施大类。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门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以楚式漆木家具为典型代表,形成我国漆木家具体系的主要源头。楚式家具品类繁多:各式的楚国俎、精美绝伦的楚式漆案漆几、具有特色的楚式小座屏、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床……楚式家具有绚丽无比的色彩,浪漫神奇的图案,以龙凤云鸟纹主题,充满着浓厚的巫术观念。楚式家具作为一种工艺美术的早期形式,其简练的造型对后世家具影响深远。
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诗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各个朝代的家具,都讲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刻精美,表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气派,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独特风格与样式,对世界不少国家产生过深远影响。椅子,胡床或马扎。桌子,几和案。案分为书案和食案。“几“在古代不是供人坐的,而是供人依靠用的。床,胡床。被子:被裘。灯:瓦豆。镜子:镜鉴。
代家具中,使用纹样的地方很多,床榻的围屏,柜橱的门扇, 清代家具纹饰特征桌案的牙条,椅凳的腿子等部位,多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图案加以装饰。常用的有云纹、回纹、卍字纹、绳纹、盘肠纹和草龙纹等。尤其是云纹和回纹使用最多。回纹在清式家具中,是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在椅子背板、扶手、腿足,以及桌案的牙条、牙头等部位,最喜用回纹。以至于人们由此而得出一个经验:凡有回纹装饰的家具,基本上是清代家具。博古也是清代家具常用的装饰图案,以古代器物如瓶、罐、书画、文房四宝等形象,雕嵌于家具之上,以寓意主人的文雅和诗书传家的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