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工艺是什么?简单的说,水泥生产可以概括为“两磨一烧”。“两磨”为生料磨、水泥磨,“一烧”为熟料窑。按照生产流程,“两磨一烧”的基本工序为生料磨、熟料窑、水泥磨。【水泥生产工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因为规模不断扩大,为稳定生产质量,配套“两磨一烧”的工序越来越多。主要的是增加了原料预均化工艺、生料均化工艺、多通道燃烧器应用、精确的配料系统、水泥均化系统、自动装车系统、DCS中央控制系统等。生产流程可以分为原料处理、原料配料、生料粉磨、生料均化、预热分解、熟料煅烧、燃烧器系统、煤粉制备、熟料冷却、石膏破碎、混合材处理、水泥磨配料、水泥粉磨、储存包装等。【水泥粉磨电耗越低越好吗】实际上,“粉磨电耗”与“熟料掺加量”,是可以按照一定的关系相互转化的,节电的效益与降低熟料掺加量的效益往往不是对等的,这与电价有关、与熟料的进厂价有关、与混合材的进厂价有关。我们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核算,看看是水泥磨得粗一点节一点电合算,还是把水泥磨得细一点增加几度电、降低熟料掺加量合算。比如,熟料基地与粉磨站的情况就不一样,就不应该用同一个标准要求。熟料基地由于熟料是自己生产的,熟料成本相对较低,就应该比粉磨站多用一点熟料,少花一些电费,可能更合算;如果水泥效益的降低能够在熟料线上得到弥补,比如由此增加了窑的运转率,水泥效益降低一点也未尝不可。而粉磨站则不同,由于距离熟料基地较远,增加了一块运输成本,熟料的使用成本较高,就应该用一定的电耗去换取一点熟料掺加量的降低。当然,这都有个度的问题。【水泥生产的注意事项】破碎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破碎过程要比粉磨过程经济而方便,合理选用破碎设备和和粉磨设备非常重要。在物料进入粉磨设备之前,尽可能将大块物料破碎至细小、均匀的粒度,以减轻粉磨设备的负荷,提高黂机的产量。物料破碎后,可减少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同粒度物料的分离现象,有得于制得成分均匀的生料,提高配料的准确性。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按生料制备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干法与湿法两大类。原料经烘干、粉碎制成生料粉,然后喂入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为干法;将生料粉加入适量的水分制成生料球,再喂入立窑或立波尔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一般称为半干法,亦可归入干法。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再喂入回转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为湿法。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悬浮预热窑,在20世纪60年代取得了较大发展,大大降低了熟料热耗;世纪70年代出现的窑外分解技术,使熟料产量成倍提高,热耗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生料的均化和原料预均化技术的发展,烘干兼粉磨设备的不断改进,使熟料质量进一步提高;冷却机热风用于窑外分解炉,窑废气用于原料及煤粉的烘干,以及成功地利用窑尾废气进行发电,使余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 【烧成工段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水泥烧成设备有竖窑、湿法回转窑(旋窑)、普通中空干法窑、立波尔窑、预热机窑(SP)以及目前普遍使用的新型干法回转窑(旋窑)。回转窑(旋窑)是一个有一定斜度的圆筒状物,斜度为3~3.5%,借助窑的转动来促进料在回转窑(旋窑)内搅拌,使料互相混合、接触进行反应。窑头喷煤燃烧产生大量的热,热量以火焰的辐射、热气的对流、窑砖(窑皮)传导等方式传给物料。物料依靠窑筒体的斜度及窑的转动在窑内向前运动。 回转窑(旋窑)一方面是燃烧设备,煤粉在其中燃烧产生热量;同时也是传热设备,原料吸收气体的热量进行煅烧。另外有时输送设备,将原料从进料端输送到出料端。而燃料燃烧、传热及原料运动三者间必须合理配合,才能使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能在原料通过回转窑(旋窑)的时间内及时传给原料,已到达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目的。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举例】 原料和燃料进厂后,由化验室采样分析检验,同时按质量进行搭配均化,存放于原料堆棚。粘土、煤、硫铁矿粉由烘干机烘干水分至工艺指标值,通过提升机提升到相应原料贮库中。 石灰石、萤石、石膏经过两级破碎后,由提升机送入各自贮库。化验室根据石灰石、粘土、无烟煤、萤石、硫铁矿粉的质量情况,计算工艺配方,通过生料微机配料系统进行全黑生料的配料,由生料磨机进行粉磨,每小时采样化验一次生料的氧化钙、三氧化二铁和细度的百分含量,及时进行调整,使各项数据符合工艺配方要求。磨出的黑生料经过斗式提升机提入生料库,化验室依据出磨生料质量情况,通过多库搭配和机械倒库方法进行生料的均化,经提升机提入两个生料均化库,生料经两个均化库进行搭配,将料提至成球盘料仓,由设在立窑面上的预加水成球控制装置进行料、水的配比,通过成球盘进行生料的成球。
生产工艺 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制成(粉磨)和包装等过程。 1.生料制备 包括从原料破碎开始至成分调配到合乎要求的生料过程。生料制备有干法和湿法两种方法。在干法制备过程中,石灰石等大块硬质原料,按传统工艺是先经过一次破碎至大小在100mm左右的块料,或再经第二次破碎至小于25mm的块料(近年来已发展一次即破碎至小于25mm的块料工艺)。粘土等含水原料则应经烘干再与石灰石、铁矿石等按比例送入磨机内,研磨成细的生料粉,输入搅拌库,在库中用压缩空气搅拌,并调整成分至合格的生料粉。湿法制备生料过程与干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粘土是先用水淘洗成泥浆,与石灰石和铁矿石共同研磨至含水分约为35%的生料浆。干法制备生料的主要优点是在煅烧水泥熟料时的热耗比湿法低,每千克熟料的热耗只需要3.6~4.6MJ,而湿法需要 5.2~6.3MJ。但湿法制备的生料成分较易均匀。一些先进干法生产水泥厂,近年来采用原料预均化和生料成分自动控制等措施,以保证生料粉成分的均匀。 生料的研磨在不同类型的磨机中进行,主要有球磨、管磨、立式磨和烘干与研磨同时进行的中间卸料磨等。为节约研磨过程的电能、提高磨机效率,生产中常采用闭路(圈流)式粉磨,即将出磨机物料先经过一个颗粒分级设备——选粉机,选出细颗粒部分作为产品,粗颗粒部分返回磨机内继续研磨。闭路系统粉磨比开路粉磨(不经过选粉机分级)的产量约可提高15%~25%,并减少了过粉碎现象。缺点是设备投资大、操作和管理较复杂。近年来,又采用一种新型的带选粉机的立式辊轮磨,将破碎、研磨、干燥和分级在同一个装置内完成。目前,最大的立式磨每小时产量可达400t。 2.熟料煅烧 已制备好的生料在不同型式的窑内煅烧成水泥熟料。一般生料粉或生料浆在回转窑内煅烧,中国大多数小型水泥厂均采用立窑煅烧,用立窑煅烧时生料粉中混入需要的煤粉,并加适量水混合制成直径为10~30mm的生料球。立窑煅烧的水泥熟料质量略差,但煅烧温度低,耗煤量较小。为了节约能耗、提高回转窑的生产能力,自70年代开始发展了窑尾带预热器和分解炉的窑外分解技术。 水泥生料在窑内受热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如游离水的蒸发、粘土脱去结晶水、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后者与粘土中的氧化硅和氧化铝及铁矿石间发生固相反应生成化合物,它们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四种,即硅酸三钙(3CaO·SiO2,简写C3S)、硅酸二钙(2CaO·SiO2,简写C2S),铝酸三钙(3CaO·AI2O3,简写C2A)和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简写C4AF)。还有少量未化合的氧化钙和方镁石 (MgO)。有时还有硫酸盐、钛酸盐等,但数量更少。由于熟料中还含有其他氧化物,上述各化合物并不是以纯的状态存在,往往固溶有其他各种氧化物。故又将它们按照矿物相(即晶相)来命名,如硅酸三钙称阿利特,它在熟料中占50%以上;硅酸二钙称贝利特,约含有25%;铝酸三钙为铝酸盐;铁铝四钙称才利特。从反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水泥熟料结构可见到六方晶体是阿利特,圆粒晶体是贝利特。晶体间的物质系由于物料在1450℃左右温度下有约30%熔融经冷却后形成,称中间相,其中亮的部分是才利特,又称白色中间相(即无定形的非晶相),暗色的是铝酸盐,又称黑色中间相。水泥熟料化学成分(%)有一定范围要求,氧化钙62~67,氧化硅20~24,氧化铝4~7,氧化铁3~5。 3.水泥制成和包装 从窑内出来的水泥熟料经冷却后加入适量石膏(控制水泥中SO3≤3.5%),在磨机内研细,制成硅酸盐水泥。水泥研磨的细度对水泥质量影响较大,提高细度,可提高水泥的强度,但相应的电耗也增大。细度一般控制在0.08mm方孔筛上的筛余量不大于10%,或者比表面积在3000cm2/g左右。水泥研磨过程中的粉尘较大,因此在设备进出口、输送过程及包装处均应安装收尘设备,如沉降室、旋风收尘器、袋收尘器等。一些先进的工厂中均装有电除尘器。在中国还利用含K2O高的粘土或钾长石代替粘土原料,在煅烧过程中使氧化物挥发至尘埃中,收集含K2O较高的粉尘,可以作钾肥使用。水泥粉常用纸袋包装,但近年来已大量改用散装船、散装车输送,提高了装运效率,降低了成本。 用途 广泛用于民用和工业用的建筑工程,例如油田和气田的固井、水利工程中的大体积坝体、军事抢修工程,还可用于作耐酸、耐火材料,坑道中喷射封顶以代替坑木。水泥还可以代替木材和钢材用于多种场合,如电线杆、铁路枕轨、输油和输汽管道、贮原油和贮气罐等。
水泥制作流程如下:第一步就是把石灰石,水,铁矿石等材料一起破碎,然后初步混热合均匀。第二步就是控制生产原料的比例,一般来说水泥粉只占40%左右,其他生料占60%左右,根据不同建筑构造的需求进行配比。第三步就是当生产的所有原料被破碎成粉末之后,就均匀的混合在一起。第四步就是预热原材料,并分解出需要的一些化学成分,而不需要的成分则丢弃。第五步就是烧成水泥熟料,把分解出来的原料放入窑中烧,烧到变成变成液态状。第六步就是烘干并磨成粉末状。就是把液态的水泥先烘干,之后再碾碎成粉末状,最后用包装袋装好。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由破碎及预均化、生料制备均化、预热分解、水泥熟料的烧成、水泥粉磨包装等过程构成。水泥生产设备包括:水泥回转窑、旋风预热器、篦式冷却器水泥回转窑是煅烧水泥熟料的主要设备,已被广泛用于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该设备由筒体、支承装置、带挡轮支承装置、传动装置、活动窑头、窑尾密封装置、燃烧装置等部件组成,该回转窑具有结构简单,运转可靠,生产过程容易控制等特点。需要水泥生产设备或者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河南红星机器,水泥生产生产出口基地,上门安装维修。
水泥生产线工艺流程如下:生料制备均化、煤粉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磨粉。
1、生料制备均化
天然石灰石、粘土与奇特原料经颚式破碎机破碎后按一定比例配合,然后再经球磨机研磨后调配为成分合适、量质均匀的生料。
2、粉煤制备
煅烧水泥生料所需的煤炭,必须制备成煤粉,提供煤粉燃烧所要求的粒度,以便于充分燃烧,得到足够的燃烧反应能力。该过程中可以是直接进够煤粉,加工的话会用到颚式破碎机和球磨机等设备。
3、熟料煅烧
即将石灰生料放在回转窑内煅烧至部分熔融以得到石灰熟料。
4、水泥粉磨
即将熟料加入适量石膏、混合材或添加剂共同磨细为水泥,并包装出厂。
在水泥生产线的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
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硅酸盐类水泥生产工艺在水泥生产设备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1、水泥原料的破碎及预均化
(1)破碎 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
(2)原料预均化 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2、水泥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
3、水泥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4、水泥物料的预热分解
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1)物料分散
(2)气固分离
(3)预分解
5、水泥熟料的烧成
生料在旋风预热器中完成预热和预分解后,下一道工序是进入回转窑中进行熟料的烧成。在回转窑中碳酸盐进一步的迅速分解并发生一系列的固相反应。
6、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是水泥制造的最后工序,也是耗电最多的工序。其主要功能在于将水泥熟料(及胶凝剂、性能调节材料等)粉磨至适宜的粒度(以细度、比表面积等表示),形成一定的颗粒级配,增大其水化面积,加速水化速度,满足水泥浆体凝结、硬化要求。
7、水泥包装
水泥出厂有袋装和散装两种发运方式。
扩展资料:
生产工艺:
硅酸盐类水泥的生产工艺在水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
水泥生产随生料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干法(包括半干法)与湿法(包括半湿法)两种。
①干法生产。将原料同时烘干并粉磨,或先烘干经粉磨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但也有将生料粉加入适量水制成生料球,送入立波尔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之为半干法,仍属干法生产之一种。
新型干法水泥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指采用窑外分解新工艺生产的水泥。其生产以悬浮预热器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采用新型原料、燃料均化和节能粉磨技术及装备,全线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实现水泥生产过程自动化和高效、优质、低耗、环保。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设备率占95%,中国第一套悬浮预热和预分解窑1976年投产。该技术优点:传热迅速,热效率高,单位容积较湿法水泥产量大,热耗低。
②湿法生产。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后,喂入湿法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也有将湿法制备的生料浆脱水后,制成生料块入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为半湿法,仍属湿法生产之一种。
干法生产的主要优点是热耗低(如带有预热器的干法窑熟料热耗为3140~3768焦/千克),缺点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匀,车间扬尘大,电耗较高。湿法生产具有操作简单,生料成分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好,料浆输送方便,车间扬尘少等优点,缺点是热耗高(熟料热耗通常为5234~6490焦/千克)。
水泥的生产,一般可分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制成等三个工序,整个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两磨一烧”。
水泥标准的修订
中国水泥新标准与老标准相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采用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代替现行GB177—8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二是以ISO强度为基础修订了中国六大通用水泥标准。
(1) 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标准制订
GB/T 17671—1999是中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679—1989制定的,于1999年2月8日发布,1999年5月1日起生效。
GB/T 17671—1999与GB177—85同属检验水泥胶砂强度的“软练法”,即采用塑胶砂,40X40X160mm棱柱试体,将试体先进行抗折强度试验,折断后的两个半截试体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两者的核心差别在于胶砂组成不同,ISO方法采用的水灰比适中,灰砂比适中,特别是采用了级配标准砂,因而ISO方法检验得到的强度数值比GB-177方法更接近于水泥在砼中的使用效果。
(2)六大水泥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a.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改为GB/T 17671—1999方法
六大水泥产品标准均引用GB/T 17671—1999方法作为水泥胶砂的强度检验方法,不再采用GB 177—85方法。因此GB/T 17671—1999方法上升为强制性方法,而GB 177—85方法下降为推荐性方法。
b.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
六大水泥老标准实行以Kgf/cm2表示的水泥标号,如32.5、42.5、42.5R、52.5、52.5R等。
六大水泥新标准实行以Mpa表示的强度等级,如32.5、32.5R、42.5、42.5R、52.5、52.5R等,使强度等级的数值与水泥28天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相同。
新标准还统一规划了中国水泥的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分为三个等级6个类型,42.5、42.5R、52.5、52.5R、62.5、6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分为二个等级4个类型,42.5、42.5R、52.5、52.5R。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分三个等级6个类型即32.5、32.5R、42.5、42.5R、52.5、52.5R,而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则不包括32.5等级,其余等级与矿渣硅酸盐水泥等相同。
c.强度龄期与各龄期强度指标设置
六大水泥新标准规定的水泥强度龄期均为3天、28天两个龄期,每个龄期均有抗折与抗压强度指标要求。
水泥的制作方法和流程:(1)破碎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2)原料预均化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
水泥厂工艺流程介绍一.原料部分1.原料部分工艺流程 本厂所用原料为石灰石,页岩,砂岩,以及铁粉。石灰石经过重型板喂机和单段锤式破碎机破碎到粒度≤25mm的石灰石颗粒。然后通过皮带机和三通分别输送到两个储量分别为1484t的石灰石储存库。页岩和砂岩通过中型板喂机和冲击式粘土破碎机破碎到粒度为30mm的颗粒,然后通过皮带机和犁式卸料器分别下到储量分别为280t的页岩储存库和280t的砂岩储存库。粒径小于210mm的铁粉通过颚式破碎机破碎到粒度为10mm的颗粒,然后通过皮带机输送到储量为316t的铁粉储存库。2.原料部分主要设备工作原理单段锤式破碎机PCF1612是一种仰击型锤式破碎机,主要是锤头在上腔中对矿石进行强烈的打击,矿石对反击衬板的撞击和矿石之间的碰撞而使矿石破碎。主电动机通过联组窄V带带动装有大带轮的转子,矿石用给矿设备喂入破碎机的进料口,送入高速旋转的转子上,锤头以较高的线速度打击矿石,同时击碎或抛起料块,被抛起的料块撞击到反击衬板上或自相碰撞而再次破碎,然后被锤头带入破碎板和蓖子工作区继续受到打击和粉碎,直至小于蓖缝尺寸时从机腔下部排出。冲击式粘土破碎机机由电动机经三角皮带传送动力,驱使转子做固定方向旋转,机壳一侧有二个起冲击作用的辊桶和一对碾碎齿辊。另一侧上安有反击板。湿粘性物料或冻土由进料口直接进入破碎腔,被急速旋转的转子上的板锤打击后,再受辊筒的还击而落下。湿冻物料在转子与辊筒之间的破碎腔内形成周而复始的往复运动,出现强烈的冲击现象而被破碎。适欲破碎湿粘土质原料,及中硬和中硬以下金属和非金属的各种矿物。PE250颚式破碎机由两块颚板,定颚和动颚。定颚固定在机架的前壁上,动颚则悬挂在心轴上可左右摆动,当偏心轴旋转时,带动连杆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两块推力板也做往复运动,通过推力板的作用,推动悬挂在悬挂轴上的动颚做左右往复摆动。当动颚摆向定颚时,落在颚腔的物料主要受到颚板的挤压作用而粉碎,当动颚摆离定颚时,已被粉碎的物料经颚腔下部的出料口自由卸出。气箱脉冲式袋收尘器的工作原理:当含尘烟气由进风口进入灰斗后,一部分较粗尘粒在这里由于惯性碰撞、自然沉降等原因落入灰斗,大部分尘粒随气流上升进入袋室,经滤袋过滤后,尘粒被阻留在滤袋外侧,净化的烟气由滤袋内部进入箱体,再由阀板孔、出风口排入大气,达到收尘的目的。。随着过滤过程的不断进行,滤袋外侧的积尘也逐渐增多,从而使收尘器的运行阻力也逐渐增高,当阻力增到预先设定值(1245---1470Pa)时,清灰控制器发生信号,首先控制提升阀将阀板孔关闭,以切断过滤烟气流,停止过滤过程,然后电磁脉冲阀打开,以极短的时间(0.1---0.15秒)向箱体内喷入压力为0.5---0.7Mpa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在箱体内迅速膨胀,涌入滤袋内部,使滤袋产生变形、震动,加上逆气流的作用,滤袋外部的粉尘便被清除下来掉入灰斗,清灰完毕后,提升阀再次打开,收尘器又进入过滤状态。 二.生料部分1.生料部分工艺流程 在原料配料库内的四种原料按照设定的原料配比由7台定量给料机和皮带机输送到生料立磨里面,经过辊磨的烘干和粉磨作用,得到0.080mm方孔筛筛余≤14%和水分小于0.5%的生料粉。生料粉经过立磨自带选粉机和双旋分筒以及电收尘的收尘后,所收集到的生料粉成品通过链式输送机输送到生料均化库。生料磨还有排渣口排出的粗粉经过提升机入缓冲料仓,然后通过定量给料机按给定量给磨机喂入外循环料。 本系统采用三风机和两级收尘。工况分为两种状况,一为磨停窑开,一为窑磨同时运行。当窑磨同时运行时,窑尾废气通过增湿塔和高温风机,一部分气体通过生料磨,对入磨水分小于10%的生料在进行粉磨的同时进行烘干,使得出磨的物料水分小于0.5%.,然后该部分气体携带着成品生料粉通过双旋分筒进行第一级选粉。经过选粉的含尘量小于40~50g/Nm3的含尘气体通过主排风机后,进入电收尘。同时,从高温风机出来的气体有一部分未通过生料磨,而是直接通过旁路风管进入电收尘。这两股气流在电收尘内汇合后在电收尘内进行二次收尘。然后将含尘量小于100mg/Nm3的气体排入大气。当磨停窑开时,窑尾废气通过增湿塔和高温风机后直接进入电收尘,然后通过电收尘的收尘后将含尘量小于100mg/Nm3的气体排入大气。由增湿塔,双旋风筒和电收尘收集下来的生料粉和窑灰经过提升机输送到生料库顶,然后通过库顶的斜槽和生料分配器分六个点进入生料均化库。然后通过搅拌库的搅拌后分区卸料到混合室内,再次进行均化后,经过两路充气卸料装置进入链运机后,由提升机输送到库顶,再次进入失重仓进行均化。然后通过调整皮带称的速度按照给定的量下料,然后通过链运机和提升机输给窑尾喂料。2.生料部分主要设备工作原理生料粉磨采用立磨,这种型式磨机把粉磨和烘干的优点集中于一体,因而具有很高的烘干和粉磨能力,磨机入口采用三道闸门锁风喂料装置。按比例配好的混合料从进料口落在立磨的磨盘中央,同时从高温风机来的300℃左右的窑尾废气从立磨进风口进入磨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向磨盘边缘移动,经过磨盘上的环形槽时受到磨辊的碾压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在磨盘边缘被风环处高速气流带起,大颗粒直接落到磨盘上重新粉磨,气流中的物料经过分离器时,在旋转转子的作用下,粗粉落到磨盘上重新粉磨,合格细粉随气流一起出磨。生料磨还有一部分粗粉通过风环处由于不能被气流带走,被刮板刮出,形成外循环物料。这部分最大循环量为40t。电收尘器是以静电净化法进行收捕烟气中粉尘的装置。是进化工业废气的理想设备。它的净化工作主要依靠放电极和沉淀极这两个系统来完成。当两极间输入高压直流电流时在电极空间,产生阴阳离子,并作用于通过静电场的废气粉尘粒子表面,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其极性相反的电极移动,并沉积于电极上,达到收尘的目的。两极系统均有振打装置,当振打锤周期性的敲打两极装置时,黏附在其上的粉尘被抖落,落入下部灰斗经排灰装置排除机外。被净化了的废气由出气口经烟囱排入大气。此时完成了烟气净化过程。窑尾电收尘设置了CO测定仪安装在进口处,当CO含量大于或等于1.5%时报警,大于2%切断高压电源。 三.烧成部分1.烧成部分工艺流程 喂入预热器的生料粉,经过预热器的换热和分解炉的预分解后,由五级筒的下料管进入回转窑,然后在回转窑内经过高温烧成,然后经过窑口下落到篦冷机进行冷却后,将熟料冷却到环境温度+65℃后,通过拉链机输送到熟料库和黄料库。窑头通风量主要由通过喷煤管的一次风(包括输送煤粉和供煤粉燃烧用的空气),和二次风(由篦冷机直接入窑的高温空气,气体温度为950~1100℃)),三次风(由篦冷机直接通过三次风管到分解炉的高温空气,气体温度为800℃))构成。篦冷机冷却所需风量由7台高压和中压风机提供。冷却风除了供给二次风和三次风外,余风一部分给煤磨提供热量(气体温度为400℃),多余的废气经过多管旋风收尘器收尘后排入大气。2.烧成部分主要设备工作原理预热器的工作原理:生料从C2~C1旋风筒风管加入,与热气流混合后,随上升气流进入C1旋风筒,物料在C1旋风筒内预热分离后,经C1旋风筒下料管进入C3~C2旋风筒风管,然后随上升气流进入C2旋风筒,在C2旋风筒中再次被预热后,经C2旋风筒下料管进入C4~C3旋风筒风管,然后再随气流进入C3旋风筒,物料在C3旋风筒中再次被预热后,经C3旋风筒下料管进入C5~C4旋风筒风管,然后再次随气流进入C4旋风筒,物料在C4旋风筒中再次被预热、分解后经C4下料管进入分解炉和上升烟道内,进入上升烟道内的那部分物料,被上升烟道内的气流带入分解炉涡壳,与三次风混合后,在与直接进入分解炉内的那部分物料混合,两部分原料在分解炉内快速预热和分解后,经C5~分解炉风管进入C5旋风筒,由C5旋风筒分离后,经下料锥体进入回转窑中。篦冷机的工作原理:热熟料从窑口卸落到篦床上,经过入口分配系统,使得急剧冷却的熟料在自重和风力的作用下滑落至往复推动的篦板上,在往复推动的篦板推送下,沿篦床全长分布开,形成一定厚度的料层,冷却风从料层下方向上吹入料层中,渗透扩散,对热熟料进行冷却,冷却熟料的冷却风成为热风,热端高温热风作为燃烧空气入窑及分解炉(预分解系统),部分热风还可作烘干之用,从而达到降低系统热耗的目的;多余的热风经过收尘处理后排入大气。冷却后的小块熟料经过栅筛落入篦冷机后的输送机中,大块熟料则经过破碎、再冷却后汇入输送机中;细粒熟料及粉尘通过篦床的篦缝及篦孔漏下进入集料斗,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当集料斗中料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控制锁风阀门自动打开,漏下的细料便进入篦冷机下的漏料拉链机中被输送走。当集料斗中残存的细料尚能封住锁风阀门时,阀板即已关闭从而保证不会漏风。 四.水泥制成部分1.水泥制成部分工艺流程 粒径小于210mm石膏经过颚式破碎机破碎后破碎到粒度为25~30mm后,通过提升机输送到储存量为250t的石膏库。矿渣通过同一台提升机输送到储存量为110t的矿渣库。然后按照设定的配比,通过定量给料机分别将熟料,石膏和矿渣下到一条皮带上输送到水泥磨内。经过水泥磨粉磨的物料经过卸料装置卸出水泥磨后,通过输送斜槽和提升机输送到O-SEPA选粉机内进行选粉。选出的合格细粉被气流带到收尘器内进行收集成品,将含尘量为1000g/Nm3净化到100mg/Nm3后排入大气。选粉机选出的粗粉通过输送斜槽和固体流量计后重新入磨进行粉磨。由收尘器收集下来的成品由链运机,提升机输送到水泥库顶,然后通过控制充气卸槽的五个电动闸板阀将水泥卸到四个水泥库。 水泥库的水泥经过库底的充气斜槽进行搅拌均化,同时由于环形区和减压仓的压差,粉料进入减压仓,然后在减压仓充气槽的充气搅拌的同时由充气斜料装置卸出水泥库。 1#和2#水泥库共用一条斜槽将水泥输送到水泥包装;3#和4#水泥库共用一条斜槽将水泥输送到水泥包装。这两条斜槽都能给两套包装系统进行供料。输送到水泥包装车间的水泥经过振动筛,中间仓和螺旋闸门进入固定式四嘴包装机。经过包装的水泥通过一条平皮带机输送到水泥成品库。 熟料库和1#和3#水泥库都设有散装装置。2.水泥制成部分主要设备工作原理:水泥磨磨机规格为φ3.8×13m,适用于与选粉机组成圈流粉磨系统。当入磨粒度≤20mm,出磨成品为3400±200cm2/g时,磨机生产能力60t/h,磨机装机功率2500KW。磨机主要由传动部分、回转部分、主轴承以及进出料装置组成。传动型式为中心传动。磨内第一仓为粗磨仓,装有较大直径钢球,由于衬板的作用,使研磨体达到一定高度适应一仓对物料的破粹和研磨作用。第二仓装有较小直径的钢球,主要起研磨作用。在粗磨仓内物料被破碎。经过研磨体破碎后的物料通过隔仓板进入细磨仓。在细磨仓物料被粉磨成细粉,达到工艺要求的粉状物料,再经过篦板的篦孔进入卸料仓,由卸料仓内的扬料板强制喂入出料螺旋筒。经出料螺旋筒和出料装置内的回转筛把物料送到输送设备。再由输送设备把粉状物料送入选粉机,经选粉机的选分,粗颗粒回磨再粉磨,成品水泥被送到水泥库。本磨机最大循环负荷为250%。 O-SEPA选粉机主要由机体、回转部分、传动部分、润滑系统等组成。O-Sepa 选粉机是负压操作,气流分别由一次风管和二次风管切向进入,三次风由下部灰斗的三个方向进入选粉机。一次风由磨内通风和环境风组成;二次风由提升机收尘风和环境风组成。 粉磨后的物料喂入选粉机的进料溜子,物料在旋转的撒料盘和固定的缓冲板的作用下,呈分散状态并被抛向导向叶片和转子之间,物料在此处旋转的气流中进行分选,分选主要是根据离心力和旋转气流的向心力的平衡达到有效的分级。二次风的送入增强了旋风的作用,以保持必要的平衡,粗颗粒向下到导向叶片处乃被进入的一、二次风进行分选。粗颗粒继续向下流动,当经灰斗时再受进入的三次风的再一次分选,使之进一步除去混在粗粉中的细粉,最后选下的粗粉经灰斗出料口排出。细粉由转子中心和空气一起排出,经收尘器收集作为成品。固定式四嘴包装机安装在中间仓的下面,水泥经由进料装置的给料器喂入包装机的四个卸料室, 卸料室内有高速旋转的“十”形叶片, 水泥被叶片加速后,靠离心力和叶片的挤压力从卸料室切线方向的出料嘴喷出,通过包装机上的出料嘴灌入四周密封而仅在上角一小孔的水泥纸袋内.在灌袋的同时,定重架按杠杆原理进行称量,达到规定的质量后,包装架上产生位移发出一个机械讯号,使出料控制机械立刻产生动作,自动关闭出料闸板,停止灌袋,然后卸袋.因此,每一袋水泥的包装过程,需要经过插袋、开启闸板、卸袋三个动作. 五.煤粉制备部分1.煤粉制备部分工艺流程 原煤经过皮带机输送到原煤预均化堆场,经过形成人字型料堆和侧面取料的方式进行均化后,通过皮带机和提升机进入原煤仓。通过调整圆盘喂料机的转速将原煤输送到煤磨进行粉磨到一定细度的煤粉。由窑头来的热风除对煤粉进行烘干外,还将一定细度的煤粉带入煤粉动态选粉机进行选粉,合格的细粉被气体从选粉机带走,进入防爆收尘器进行收集。粗粉通过回料溜管和链运机输送回磨进行再次粉磨。由袋收尘器收集下来的煤粉通过螺旋输送机和电动闸门进入窑头和窑尾煤粉仓。两个仓的煤粉分别通过各自环状天平称进入两台螺旋泵,再分别由两台不同风量的罗茨风机将螺旋泵的煤粉输送到窑头和窑尾。2. 煤粉制备部分主要设备工作原理:φ2.4×4.75m风扫式烘干球磨机是由进料管、主轴承、回转部分、出料管和传动装置(电动机、减速机)等主要部件所组成。喂料设备将原煤送入磨机进料装置的百叶窗式的溜子内,在物料下溜的同时,进风管进来热风,原煤借其倾斜向下滑动的功能,经过中空轴进入筒体内部.在筒体内装有一定数量的研磨体,由于筒体回转波形衬板将研磨体带到一定高度,再利用其降落时的冲击能和摩擦能将原煤进行破碎和研磨,在原煤被破碎和研磨的同时,由专设的通风机经过磨机的出料装置将已经研磨好的细粉连同已经用过的热风一起吸出磨机.细粉与热风的混合物经过专设的分离器将不合格的粗粉分出,并送回磨机重新研磨.合格的细粉与热风的混合物被输入旋风收尘器内,在此将细粉与热风分开。 MX50煤粉动态选粉机是煤磨闭路系统中专用的分级设备。主要由壳体、进出风管、导流叶片、转子、传动装置和防爆阀所组成。物料由进风管随气流进入选粉机,经灰斗与下壳体间的环形缝隙到达上壳体。气流通过沿切向布置的导向叶片时被改变方向,形成涡旋并进入转子,在气流向内的向心力和转子旋转向外的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对物料进行分选。合格的物料(细粉)随气流进入转子内部,经由出风口排出,由下一级收尘设备将成品物料收集下来;不合格的物料(粗粉)则失去动能落入灰斗,通过回料管送回磨内再次循环。
一、水泥:凡细磨物料,加适量水后,成塑性浆状,即能在空气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并能把沙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叫水泥。一般来讲,水泥行业生产的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是一种细致的、通常为灰色的粉末,它由钙 ( 来自石灰石 )、 硅酸盐、铝酸盐 ( 黏土 ) 以及铁酸盐组成。
从烧成窑分有立窑(包括机立),旋窑(回转窑) 生料进窑的形态有干法、湿法,如果生料为浆体,就是湿法。 一般用日产多少吨来论
(一)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为:
1、通用水泥, 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通用水泥主要是指: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规定的六大类水泥,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2、专用水泥,专门用途的水泥。如:G级油井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
3、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
(二)水泥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为:
(1)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
(2)铝酸盐水泥;
(3) 硫铝酸盐水泥;
(4)铁铝酸盐水泥;
(5)氟铝酸盐水泥;
(6)以火山灰或潜在水硬性材料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
(三)水泥按需要在水泥命名中标明的主要技术特性分为:
(1) 快硬性:分为快硬和特快硬两类;
(2) 水化热:分为中热和低热两类;
(3) 抗硫酸盐性:分中抗硫酸盐腐蚀和高抗硫酸盐腐蚀两类;
(4) 膨胀性:分为膨胀和自应力两类;
(5) 耐高温性:铝酸盐水泥的耐高温性以水泥中氧化铝含量分级。
(四)水泥命名的一般原则:
1、水泥的命名按不同类别分别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混合材料、用途和主要特性进行,并力求简明准确,名称过长时,允许有简称。
2、通用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混合材料名称或其他适当名称命名。
3、专用水泥以其专门用途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
4、特性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水泥的主要特性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或混合材料名称。
5、 以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材料以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是以主要组分的名称冠以活性材料的名称进行命名,也可再冠以特性名称,如石膏矿渣水泥、石灰火山灰水泥等
6、稍微了解水泥生产工艺的人,提到水泥的生产都会说到“两磨一烧”,它们即是:生料制备(一磨)、熟料煅烧(一烧)、水泥粉磨(二磨)。在一个硅酸盐 水泥工厂中,水泥生产有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二、生料的准备
(一)石灰石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石灰石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每生产一吨熟料大约需要1.3吨石灰石,生料中80%以上是石灰石。大多数工厂都位于石灰石采石场附近,以尽量降低运输成本。
1、通过爆破或者使用截装机来进行原料 ( 石灰石、页岩、 硅土和黄铁矿 ) 的提取。 · 原料被送至破碎机,在那里经过破碎或锤击变成碎块。
2、压碎的石灰石和其它原料通常覆盖储存,以防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最大程度地减小灰尘。
3、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石场和水泥厂会需要分离的或单独的电源设备。 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原料破碎及预均化
(1)破碎 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原燃材料由自卸汽车运输倒入卸车坑中,由板式喂料机喂入破碎机中破碎。破碎后的原燃材料由胶带输送机送至预均化堆场。
(2)原料预均化 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破碎后的原燃材料由堆料机进行预均化及分层堆料,然后由刮板取料机取料。取出的原燃材料由胶带输送机送至原料配料站等地。
(三)主要设备
1、石灰石板式喂料机 布置位置 位于石灰石破碎车间内 用 途 用于石灰石喂料
2、石灰石破碎机 用 途 用于破碎石灰石 布置位置 位于厂区石灰石破碎车间 破碎型式 单段锤式(PCF20.18)
3、石灰石混匀堆取料机
三、生料磨制
1、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在此阶段使用了立磨机和球磨机,前者利用滚筒外泄的压力 将通过的材料碾碎,后者则依靠钢球对材料进行研磨。
(一)老式球磨机生产流程:在原料配料库内的四种原料按照设定的原料配比由7 台定量给料机和皮带机输送到磨头,再经闸板进入辊压机喂料仓,物料经辊压机预粉碎后, 经打碎机由提升机送到选粉机,选出的粗粉进入磨机粉磨,出磨物料经提升机送入选粉机(旋风筒) , 选粉机(旋风筒)选出的合格产品,送入生料库中。
当辊压机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闸板控制,直接将物料送入磨机粉磨, 磨好的原料由上部进入选粉机,被选粉机进行分选,粗粉由下部泄出, 合格的细粉被上升的气流带入旋风筒。 气料在旋风筒内进行分离,含尘废气由上部抽出去收尘器,成品由下部泄出,去生料仓。虽 然系统工作连续,但此时系统的生产效率会受到影响。
生料磨通有来自烧成系统的废热气,在粉磨物料的过程中,同时对物料进行烘干, 出磨含尘废气会和另一股来自窑尾的废热气进入选粉机,由选粉机排出的含尘废气被送入 布袋收尘器 ,经净化后排入大气。
(二)选粉机工作原理:
选粉机中间主体四周均布着四个旋风筒。磨好的原料由上部进入选粉机, 被选粉机进行 分选,粗粉由下部泄出,合格的细粉被上升的气流带入旋风筒。气料在旋风筒内进行分离, 含尘废气由上部抽出去收尘器,成品由下部泄出,去生料仓,为烧制做准备
(三)新式生料立磨工作原理:(自带选粉机)
1、生料粉磨采用立磨,这种型式磨机把粉磨和烘干的优点集中于一体,因而具有很高的烘干和粉磨能力,磨机入口采用三道闸门锁风喂料装置。
2、按比例配好的混合料从进料口落在立磨的磨盘中央,同时从窑尾高温风机来的300 ℃左右的窑尾废气从立磨进风口进入磨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向磨盘边缘移动,经过磨盘上的环形槽时受到磨辊的碾压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在磨盘边缘被风环处高速气流带起,大颗粒直接落到磨盘上重新粉磨,气流中的物料经过分离器时,在旋转转子的作用下,粗粉落到磨盘上重新粉磨,合格细粉随气流一起出磨。
3、合格的细粉被上升的气流带入旋风筒。气料在旋风筒内进行分离, 含尘废气由上部抽出去收尘器,成品由下部泄出, 去生料仓,为烧制做准备。生料磨还有一部分粗粉通过风环处由于不能被气流带走,被刮板刮出,形成外循环物料。这部分最大循环量为40t。
4、原料球磨机主要用于水泥厂成品及原料的粉磨,也适用于冶金、化工、电力等工矿企业粉磨各种矿石及其他可磨性物料。可用于开流粉磨,也适用于与选粉机组成的循环圈流粉磨。
5、原料球磨机具有对物料适应性强、能连续生产、破碎比大、易于调整粉磨产品的细度等特点。它既能干法生产也可以湿法生产,也可以粉磨与烘干同时进行作业。
6、与球磨机相比,立磨机具有以下特点;
7、粉磨效率高;烘干能力大;入磨物料料度大,大中型立磨可以省掉二级破碎;产品的化学成份稳定;颗料级配均齐,产品料度均齐,有利于煅烧;工艺流程简单;噪音低、扬尘少、操作环境清洁; 金属损耗小,利用率高; 使用经济。
(四)生料均化
1、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2、生产线设置一座连续式生料均化库储存和均化生料。库中的生料经过交替分区充气后由周边环形区卸至混合室,生料在混合室被充气搅拌均匀。均化后的生料粉通过计量后,经空气输送斜槽和斗式提升机,再通过分料阀、锁风阀分别喂入双系列预热器的两个进料口。
(五)生料均化原理: 采用空气搅拌,重力作用,产生“漏斗效应”,使生料粉在向下卸落时,尽量切割多层料面,充分混合。利用不同的流化空气,使库内平行料面发生大小不同的流化膨胀作用,有的区域卸料,有的区域流化,从而使库内料面产生倾斜,进行径向混合均化。
(六)主要设备
1、辊式磨
2、窑尾袋收尘器
3、窑尾袋收尘器排风机 用途 用于窑尾及原料磨系统废气处理 布置位置 位于窑尾袋收尘后 工作风温 正常: 80~150℃ 极限温度:200℃
4、窑尾高温风机 用途 用于抽引预热器废气 布置位置 位于预热器后面、增湿塔后面 工作风温 正常温度:320~350℃; 极限温度:450℃; 风机叶片需采用优质耐磨材料制成,保证转子叶片有较长的寿命。
5、原料磨循环风机 用途 用于原料磨系统通风 布置位置 位于原料磨组合式旋风筒后 工作风温 正常:90~100℃ 极限温度(短时):250℃ 风机叶片需采用优质耐磨材料制成,保证转子叶片有较长的寿命。
四、熟料烧制
1、 喂入预热器的生料粉,经过预热器的换热和分解炉的预分解后,由五级旋风筒的下料管进入回转窑,然后在回转窑内经过高温烧成,然后经过窑口下落到篦冷机进行冷却后,将熟料冷却到环境温度+65℃后,通过拉链机输送到熟料库和黄料库。
2、窑头通风量主要由通过喷煤管的一次风(包括输送煤粉和供煤粉燃烧用的空气),和入窑的二次风(由篦冷机直接入窑的高温空气,气体温度为950~1100℃)),分解炉的三次风(由篦冷机直接通过三次风管到分解炉的高温空气,气体温度为800℃))构成。
3、篦冷机冷却所需风量由7台高压和中压风机提供。冷却风除了供给二次风和三次风外,余风一部分给煤磨提供热量(气体温度为400℃),多余的废气经过多管旋风收尘器收尘后排入大气。
4、 约350度的窑尾废气从预热器顶部由高温风机抽出,在风机出口管道适合的地方进行分风,一部去煤磨烘干煤粉,一部分去生料磨烘干生料。其它气体进入增湿塔,在塔内喷水降温,粉尘初步沉淀后,气体排出,汇合生料磨排出的含尘气体进入布袋收尘器,经净化后排入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