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马左马盘河攻杀激烈,但防御力稍弱,为攻杀型棋手所喜用。稳健型的多数是以两头蛇或平炮兑车应中炮过河车。介绍屏风马的书很多,各有其精华所在。要看你是怎样的风格,因为屏风马这布局也有它的两面性。在不清楚你的情况之下,只能建议你看三步虎与左炮封车。因为这两招是屏风马方的中性布局,介于攻守之间。攻杀力不及左马盘河,但防御力胜之,防守不及平炮兑车,但攻击力过之。是屏风马方攻守两利的布局。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一方双马并踞(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马2进3),保护中卒(兵),状如屏风,故名。有先手屏风马和后手屏风马之分,其中对抗中炮的后手屏风马运用最为广泛,一般所说屏风马是指后手屏风马。屏风马布局在明朝即有萌芽,只是限于当时斗炮局(顺手炮、列手炮)乃是正局的偏见而未能流行。直到清王再越著《梅花谱》,提出屏风马必破当头炮的论点,屏风马布局才得以重新发扬。当然王再越的观点也有偏颇,但仍旧对后世影响深远。屏风马布局锋芒内敛却弹性十足,立足防守展开反击,体现了以柔克刚的战略思想。直到现在,中炮对屏风马仍旧是名手对局中使用率最高的主流布局。随着布局研究水平的日益提高,布局体系的概念不再是“关门造城”,而开始侧重双方的牵制互动,“屏风马布局”已经不易单独论述,其命名开始双方并称。例如右图所示,称为中炮对屏风马,并可以根据进一步的着法分为中炮对屏风马进七兵、中炮对屏风马进三兵、五七炮双直车对屏风马7卒等布局体系。可用57炮、58炮、盘头马、后手屏风马、反宫马、探花阵(一分魅惑)、单提马抵御屏风马。
赵国荣写的最好,对各种流行布局颇有研究,先手擅长中炮过河车、五六炮、仙人指路、仕角炮等布局法,后手屏风马运用尤为精熟
屏风马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一方双马并踞(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马2进3),保护中卒(兵),状如屏风,故名。有先手屏风马和后手屏风马之分,其中对抗中炮的后手屏风马运用最为广泛,一般所说屏风马是指后手屏风马。 屏风马布局在明朝即有萌芽,只是限于当时斗炮局(顺手炮、列手炮)乃是正局的偏见而未能流行。直到清王再越著《梅花谱》,提出屏风马必破当头炮的论点,屏风马布局才得以重新发扬。当然王再越的观点也有偏颇,但仍旧对后世影响深远。屏风马布局锋芒内敛却弹性十足,立足防守展开反击,体现了以柔克刚的战略思想。直到现在,中炮对屏风马仍旧是名手对局中使用率最高的主流布局。 随着布局研究水平的日益提高,布局体系的概念不再是“关门造城”,而开始侧重双方的牵制互动,“屏风马布局”已经不易单独论述,其命名开始双方并称。例如右图所示,称为中炮对屏风马,并可以根据进一步的着法分为中炮对屏风马进七兵、中炮对屏风马进三兵、五七炮双直车对屏风马7卒等布局体系。 可用57炮、58炮、盘头马、后手屏风马、反宫马、探花阵(一分魅惑)、单提马抵御屏风马。
炮类丛书:《中炮对屏风马 反宫马 单提马 》杨典、郑平平 象棋布局大全:炮类 中炮对屏风马与列手炮局 屠景明 葛维蒲 五九炮对屏风马专集_金启昌、吴启生.五九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_孟立国、孙志伟盘河马探秘_刘殿中著中炮单提马对屏风马_戴荣光中炮对屏风马布局高招_王登亮、裘扬富中炮七兵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李德林编著)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金启昌、刘海亭、艺林中炮横车七路马对屏风马_金启昌、杨典中炮七兵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李德林编著) 中炮七路马对屏风马_李金炎
屏风马万能布局绝招简单易懂其内容丰富,变着繁多,发展迅速。
屏风马是指双炮未动的前提下走出马2进3与马8进7,这样行成的阵型四子一线,貌似一道屏风抵御对方,故称屏风马。目前屏风马是对抗中炮最为流行的后手布局。常见的后续变化有进三卒与进七卒,此外还有多个分支变化,较为负责,是象棋爱好者提高棋艺术水平必须掌握的布局体系。
屏风马是现代象棋最常用布局之一,与当头炮足可抗衡,开局一方形成马二进三,马八进七,双马有如一道屏风,守护中路,所以说是屏风马。屏风马的特点是加强中路防守力度,令阵型更加厚实,双马连环出击,进可攻,退可守,也蕴藏了很多弃马飞刀,布局陷阱。无论是先手屏风马,还是后手屏风马,很多棋友都乐于使用。
屏风马破当头炮的布局有好多种走法,不过基本都类似,古普《梅花普》、《橘中秘》等书中有详细介绍。天天象棋软件当中有棋谱,可以自己查看。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按照古谱给你配合,不过前七八步按照古谱走不会吃亏,中局和残局的时候还是要看自己。
头炮对屏风马布局的特点是:锋芒内敛,弹性十足,立足防御,反击犀利,不管炮方如何进攻,马方都可以找到御敌之策,充分体现了以柔克刚的战略思想。
1. 炮二平五 马2进3 2. 马二进三 马8进7 3. 兵七进一 卒7进1 4. 车一平二 车9平8 5. 马八进七 炮2进4 6. 兵五进一 炮8进4 7. 兵五进一 士4进5 8. 兵五平六 象3进5 9. 车二进二 车1平4 10. 马三进五 炮2平7 11. 车二平三 炮7平9 12. 车九平八 炮8平1 13. 仕六进五 炮1平4 14. 车三平四 炮9进3 15. 炮五平六 车8进9 16. 相七进五 车8退4 17. 车四进六 车4平2 18. 炮八进五 车8平3 19. 炮八平五 士5退4 20. 车八平七 车2平1 21. 炮五平六 车3平5 22. 前炮退四 车5进1 23. 前炮进六 车5进1 24. 前炮平四 车1进1 25. 车四退一 车5平8 26. 马七进六 车8进2 27. 仕五退六 炮9平7 28. 帅五进一 马7退6 29. 车七进六 车1平3 30. 兵六进一 红胜
屏风马的意思是:象棋开局的一种布局。双马并排,保护中兵卒,状如屏风,故名。
屏风马布局:
布局在,只是限于当时斗炮局(顺手炮、列手炮)乃是正局的偏见而未能流行。直到清王再越著《梅花谱》,提出屏风马必破当头炮的论点,屏风马布局才得以重新发扬。当然王再越的观点也有偏颇,但仍旧对后世影响深远。屏风马布局锋芒内敛却弹性十足,立足防守展开反击,状如屏风。中炮对屏风马仍旧是名手对局中使用率最高的主流布局。
屏风马地位:
自清朝《梅花谱》流传开来,其便与明朝的《橘中秘》争锋相对,屏风马布局横空出世。从此,就中炮对屏风马孰优孰劣的争论永未停歇,拉开了“马炮争雄”三百年的传奇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