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吊筋长度计算公式:吊筋长度=(次梁宽度+2x50mm)+2×斜段长度+20d×2(d指吊筋直径)1、吊筋吊筋是将作用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集中力传递至顶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形状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2. 当梁高≤800时,斜长的起弯角度为45度;梁高》800时,斜长的起弯角度为60度;斜边垂直投影高度=主梁梁高-2倍保护层厚度。3. 下平直段的长度等于次梁宽度每侧加上50毫米。
你是说的梁吊筋吗 首先按图集确定角度 有45 60 75 三种 梁高减去两个保护层乘以斜长系数 对应为1.414 1.155 1.04底部长度是梁宽加100 上部水平尺寸是20倍吊筋直径
吊筋长度计算公式:吊筋长度=(次梁宽度+2x50mm)+2×斜段长度+20d×2(d指吊筋直径)
计算规则
1、上平直段的长度为该吊筋直径的20倍。
2、当梁高≤800时,斜长的起弯角度为45度;梁高》800时,斜长的起弯角度为60度;斜边垂直投影高度=主梁梁高-2倍保护层厚度。
3、下平直段的长度等于次梁宽度每侧加上50毫米。
扩展资料
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顶部在负弯矩作用下产生裂缝,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的受压区传至主梁的腹部。这种效应约在集中荷载作用点主梁两侧各0.5-0.6倍梁高范围内,可引起主拉破坏斜裂缝。
为防止这种破坏,在次梁两侧主梁上设置附加横向钢筋,位于主梁下部或主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吊筋、箍筋)承担。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Asv=F/(fyvsina)Asv--承受集中荷载所需要的附加横向钢筋的总面积;当采用附加吊筋时,Asv应为左、右弯起段截面面积之和;F--作用在梁上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设计值;fyv--钢筋强度设计值;a--附加横向钢筋与梁纵向轴线的夹角。如果还不清楚,参阅《简明钢筋混凝土构造手册》中“ 钢筋混凝土梁” 的有关内容
这个就是图集上的算法,没有别的算法了。2*50是次梁下部钢筋延伸出来的每边50,斜段倾角一般为45度和60度,对应的系数是1.414和1.155.斜边长度就用系数乘以(梁高-2*25)。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作用
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顶部在负弯矩作用下产生裂缝,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的受压区传至主梁的腹部。这种效应约在集中荷载作用点主梁两侧各0.5-0.6倍梁高范围内,可引起主拉破坏斜裂缝。为防止这种破坏,在次梁两侧主梁上设置附加横向钢筋,位于主梁下部或主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吊筋、箍筋)承担。
吊筋60°400*1000的梁求他的斜长是多少?计算公式是怎么写的答:假设保护层25mm,则1000-25×2=950mm。这样就知道一条直角边,及已知的60°角求他的斜长。弯起角60°斜边长度等于1.15h0。1.15h0=1.15×950mm=1092.5mm=1093mm。弯起角30°斜边长度等于2h0。弯起角45°斜边长度等于1.41h0。注:h0为弯起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