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日本14竹工艺风格多彩创造力十足竹雕工艺品的竹雕流派

更新时间:02-07 装修 由 沉苍 分享

?《铁壶之家》

提供:日本原装进口铁壶 |日本原装进口银壶

每周五【视角日本】,带您玩转日本风物!

竹工艺历史渊源文化

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

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竹的气节在竹编艺术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竹编发源自中国,精致于日本。

日本竹编工艺自桃山时代便已开始,一直是庶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欠缺的存在。

纵是竹之禀性,横为人的感性,与自然时光的交织,散发着的微弱竹光,是历史与传统文化积蓄下的技术,亦是生活的艺术底气。

竹工芸--田边竹云斋

本期日本视角,我们通过田边竹云斋来介绍竹工艺。初代田边竹云斋师承初代田和一斋,并在出师后独创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竹编工艺,进而刺激其他竹编师的进步,也为近代日本竹篮工艺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代田边竹云斋不仅在田和一斋门下学艺,也同样致力于插花和煎茶道的学校。在多元艺术文化的熏陶下,使他创作的竹篮更有特殊的风格。

最初受早川尚古斋三代的启发,田边竹云斋明显的与其他竹艺师不同,不仅仅满足于技巧上的精进,更专研了各种不同的织法与染色等表现方式。

田边竹云斋的另一个成就则是将带有铜锈、红漆、黑漆、金箔等装饰的老竹箭当作材料之一,使其制作出的竹笼充满独特的视觉魅力,开启了竹篮工艺无限的可能性,各种图纹和材料广泛被尝试及运用。

田边小竹是一百二十年传统的第四代接班人。代表了日本水准的竹工艺家,具有备受赞赏的高超工艺,擅长精细的编织技法。

竹工艺品制作

选材:日本的竹工艺品百分之九十都选用的真竹,真竹的纤维十分细,是十分优质的品种。

处理:将切割好的竹子进行煮沸然后干燥,削去表面0.05毫米,选用竹子内外侧间纤维最细的0.2毫米部分。这里的纤维最细,是最好的素材。

切割竹箴:田边先生凭借七年经验可以用指感切割素材,再通过两个小刀的缝隙固定宽度。

倒棱:使用自己加工的特殊刀具去除竹箴表面的棱角,使竹箴变得柔软有光泽。

编织:编织的开始的一寸,最费神也最传统,一般由宽0.6毫米厚0.2毫米的竹箴编织,因为这样用三本绳目编法的细竹箴才能插进去。编织过程中还会使用加热定型、扭捆、弯曲、碳化等工艺。

注:图片来自网络

—END—

艺术总是越接近理想就越美,手艺是越接近现实就越美。日复一日的相处,就会产生不能分割的情感。日本人对“匠人精神”的推崇,不仅是日本社会走向繁荣的重要支撑,也是一份厚重的历史沉淀。每周五【视角日本】,铁壶之家带您一起玩转日本风物,感悟匠人之魂。

竹雕工艺品的竹雕流派

竹子的结实竿挺,虚中洁外,外表油润,色泽近琥珀,且具有浑厚坚韧的特性,被人们认为是祥瑞之物。明以前,传世的竹刻器物和知名刻工甚少,明中叶以后至清代,竹刻名家辈出,使竹刻艺术从实用转变成为供人们鉴赏收藏的艺术品。明代竹刻艺术多集中在嘉定(今上海喜定县)、金陵(今南京市)两地,分为嘉定派、金陵派。嘉定朱松邻祖孙三代的深刻法(指浮雕和圆雕),金陵李耀、濮仲谦的浅刻法,清初张希黄的留青刻法,均为竹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三朱擅用深刻作浮雕和圆雕的手法。浮雕又分浅浮雕和高浮雕两种,它与透雕均属竹刻中的阳文刻法,可使器物增加立体效果。刻竹方法为铲去较多竹地,使文饰凸起于上,并能分出层次,高浮雕可分五六层,使器物有圆浑之感,三朱竹刻用刀如运笔,生动有力,人物及动物神态自然。明代竹刻金陵派创始人濮仲谦,刻法与嘉定派不同,不事精雕细琢,只就其天然形态,稍加凿磨,时人称之“大璞不斫”。其作品大都略施刀刻即生自然之趣,使器物古雅可爱。金陵派的主要技法为浅刻,即竹刻中的阴文刻法。这种刻法不仅有线也有面,刻出的景物可再现书画的笔情墨趣。清中期竹刻工艺出现了留青刻法,也称“贴簧”、“文竹”、“竹簧”,经煮、晒、压,胶合或镶嵌在木胎及竹胎器物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书画纹饰,由于簧色洁净无瑕,嫩簧娇润,宛如象牙。使用这种技法的人物以张希黄为代表。清初,继承明代中叶以后汉族的竹雕工艺传统技法,首推嘉定派第一名手吴之璠。他创造的以浅浮雕突出题材,留空四周作背景的雕法取北魏浮雕工艺,刻画人物生动。以封锡爵、封锡禄为代表的练水竹刻世家,累代相传多至五六代以上。封锡禄工圆雕,擅竹根人物,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入京,以竹艺值养心殿,名乃大噪。这是竹刻艺人服务宫廷之始。雍乾之间,嘉定派的刻竹名家可推周颢。他对书画有一定造诣,擅以阴文刻山水、人物、树石,将南京画法运用到刻竹艺术上,用刀痕再显笔墨意趣,刀法秀丽挺劲,对清后期竹刻艺术影响较大。竹刻至乾隆时期为鼎盛期。嘉道以后,就以贴簧取而代之,地区也不仅限嘉定、金陵两地而扩大到东南诸省,以浙江省为主。

说一说你见过哪些 “竹” 工艺品

我见过很多种竹艺的工艺品。比如我上次带我儿子去井冈山旅游的时候买了那种雕刻的笔筒,还有宝剑大刀都是竹子做的。

常见的竹制艺术品都有哪些

竹,自古以来就被文人雅士以清新高雅相称。古代人喜欢在家里的花园里养竹林,而现代人也被竹子的这种气质所感染,以竹为材料制作的家居艺术品更是琳琅满目。在家居装修中,软装所带来的新奇的体验绝非硬装可比拟的,而竹制艺术品作为深受大家欢迎的家饰品,在软装的地位上也是屈指可数。那么常见的竹制艺术品都有哪些呢?福窝装修网我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竹制艺术品】 竹,凌风拂云,有清雅高迈之态;直节不屈,有坚贞刚正之骨;中通外直,有谦逊明通之德。竹的精神、竹的气质、竹的品格, 早已与中华民族的人文血脉融为一体。而自然造化的青青翠竹,经文人巧匠的妙手施艺,更是铸就了不少高雅而清秀、素静而质朴的竹工艺品。无论竹刻、竹编,还是简牍、竹艺、建筑,巧手名匠们都展现出不俗的高妙技艺,让竹子的风雅性灵展露无遗。涵泳于清雅高洁的竹韵幽香中,不觉让人尘襟尽涤、返璞归真!

【竹制艺术品之竹刻】

竹刻又称竹雕,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如佛像、人物之类的工艺品。将这样的艺术品或是家居用品放在家里,那么家里的雅致氛围便能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竹制艺术品之熏香炉】

就生活习惯而言,人们认为香炉无非是件礼器,其最大功能是用于礼佛敬祖。其实香炉也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置于厅堂或摆于书桌案头,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定然提神醒脑,收摄杂念。灵性的香炉赋予人们更多的生命灵性,它穿越时光隧道,引人追逐、领略博大深远的传统。

【竹制艺术品之竹地板】

人多生活在高楼大厦间,很难有竹林环绕的情境。但是随着地板原材料的多样化,竹地板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竹地板具有竹子的天然纹理,给人一种回归自然、高雅脱俗的感觉,给家居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竹子制品有哪些

问题一:竹制品有哪些 竹地板、 竹帘、 竹筷、 竹篮、 竹席、 竹椅、 竹桌、 …… 问题二:日常生活中竹制品有哪些。 我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从竹子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竹子与中国诗歌书画和园林建设的源远流长的关系,以及竹子与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中不难看出,中国不愧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中国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优点 1、预防风湿关节炎。竹材具有自动调节及保持温度,其自身不生凉放热,冬暖夏凉特性。 2、保健视力。竹材的纹理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色泽高雅、柔和温馨,对人的视觉有益,可减少近视的发生。 3、减少噪音。竹材本身具有吸音、隔音、降低音压,缩短残音时间功能。 4、避免过敏性气喘症。竹材在通过高温蒸煮、漂白、碳化后,除去竹纤维内所有营养物质,完全破坏蛀虫和细菌的生存条件,不生霉变,可减少气喘,过敏症的发生。 5、自然天成的特性。竹材和人一样都是自然的生命体,而竹材的纺理在不规则中又有规则的变化,竹材自然的颜色,特殊的纹理,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天然资材是高雅与宝贵的象征。散发天然芳香,竹材纹理美观,还会散发清新芬芳气体,有利于身心健康。 产品 日用品:竹篮、竹筛、竹笊篱、筲箕、竹蒸笼、炊帚、竹畚箕、竹畚斗、竹耙、箩筐、竹扁担、竹筷、竹扫帚、竹笠、竹匾、竹背篓、竹簟、竹席、竹床 竹床 、竹凳 竹椅 、竹椅、竹躺椅、刀架、纸巾盒、沥碗架、衣帽架、微波炉架、衣架衣柜 、竹托盘、沙发、遥控器架、锅盖架、垫子、竹炭制品、竹纤维制品、竹制电脑桌、竹制书架、竹制鞋架、竹制换鞋凳、竹制办公家具。 工艺品:浙江省常山县老篾匠章嘉水,制作了竹书鞋匾、竹艺玉冠瓶 竹艺玉冠瓶 等民间工艺品 ,鞋匾正面字体为: 竹书鞋匾 空心八角,“福禄寿喜”、“王正山d”等。 问题三:有哪些竹制品? 有筷子、托盘、干果盘、竹砧板、竹筒架、竹盖等等这些哦。 问题四:我知道的竹制品有什么…… 生活里常见竹制品有:筷子、筷笼、砧板、凉席、茶杯垫、窗帘、竹地板、竹家具、竹雕等工艺品、竹炭 问题五:什么是竹制品 竹制品是指以竹子为加工原料制造的产品,多为日用品,如筷子、筷笼、砧板、凉席、茶杯垫、窗帘等,今年比较流行的发展较快的有竹地板和竹家具等,还有一些价值较高的,如竹雕等工艺品,竹炭产品也是很有前景的。 问题六:竹制品种类包括哪些 问题七:竹制品的优点 1、预防风湿关节炎。竹材具有自动调节及保持温度,其自身不生凉放热,冬暖夏凉特性。2、保健视力。竹材的纹理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色泽高雅、柔和温馨,对人的视觉有益,可减少近视的发生。3、减少噪音。竹材本身具有吸音、隔音、降低音压,缩短残音时间功能。4、避免过敏性气喘症。竹材在通过高温蒸煮、漂白、碳化后,除去竹纤维内所有营养物质,完全破坏蛀虫和细菌的生存条件,不生霉变,可减少气喘,过敏症的发生。5、自然天成的特性。竹材和人一样都是自然的生命体,而竹材的纺理在不规则中又有规则的变化,竹材自然的颜色,特殊的纹理,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天然资材是高雅与宝贵的象征。散发天然芳香,竹材纹理美观,还会散发清新芬芳气体,有利于身心健康。 问题八:竹制品有哪些缺陷 最大的缺陷就是不防虫 虽然很多竹制品在制做过程中使用了防虫剂 但是一旦过了有效期之后 一样很容易张虫 问题九:写出四种竹制品的名称 竹筷,竹签,竹单板,竹皮圆筒, 竹板、竹板材、竹家具板、竹皮、编织竹皮、竹方、重竹板、户外竹地板、竹装饰材料。

竹艺船的制作

竹子笔筒就是比较简单的竹子工艺品了。制作竹子笔筒,需要准备:(长度15厘米左右,直径10厘米左右的)竹筒、刨刀、小刀、粗砂纸、细砂纸、刻刀、油。制作步骤:1、先不忙刻,正式雕刻之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要蒸煮。这个步骤主要是为了日后的防腐、防虫、防裂。用大口径的锅,装满水,以水漫过竹筒为宜,加少许食用盐。开大火烧开,然后中火煮至少1小时。2、出锅的时候要立即用干毛巾把竹筒擦干,然后放到阴凉通风处凉干,大概放一周时间。3、用刨刀去皮,如果是要做留青竹刻,竹皮是要留着的。然后,如果喜欢竹节,那就留着,如果不喜欢竹节,也可以用刨刀去掉。4、如果有些潮湿,要继续晾干,干透后,用粗砂纸打磨一遍, 力度一定要大,所有凹凸不平的地方都要打磨掉,笔筒开口处还要打磨圆滑。然后换很细的砂纸,继续细心打磨,这时打磨尽量顺着竹子的肌理纹路。再过半小时到一小时,一个毛坯笔筒已经完成了。5、再次确认竹筒是不是真的干透了,如果干透了,那就可以考虑开刻了。首先要选定主题,这个过程会很漫长,属于艺术创作的过程。选好主题,还要设计布局,还有字体大小。可以用word做好排版然后打印出来,然后把打印稿垫上一张复写纸,贴到笔筒上,再用笔描红一样把字印到笔筒上,然后可以用刻刀一点一点的把字抠出来。6、然后还是要继续要用细砂纸再次整体打磨一遍,用刻刀小心修饰瑕疵。7、最后一道工序是上油,如果可以,就用纯橄榄油,直接涂满整个笔筒,里外都要。几个小时后,油会完全被吸收,整个笔筒看上去更有质感,并且可以防裂。扩展资料:竹刻平面雕刻:1、 浅浮雕:以平面雕刻为主,略作有立体感的层次,又名薄地阳文,如同印纽雕刻中的薄意雕。2、 留青雕:又名皮雕,是皮雕中的凸刻法,将图文留于竹皮(青)上,其余铲去为底(地)。如果图文再以浅刻法,分出层次,使具有深淡的墨色效果,为留青雕之上品。常用于笔筒、臂搁、扇骨上。以表现字画的用笔,用墨为其特色。3、 深刻:刻痕较深,不必借助高光即能看清刻痕的凹刻。宜于刻书法作品和勾勒法之画,有碑刻的韵味,大都用于臂搁、扇骨、笔筒及翻簧制品。为一般竹制工艺品常用之法。4、 浅刻:刻痕很浅,往往需要在高光下才能看清刀痕的一种刻法,为凹刻之最浅者。大都用于臂搁及扇骨,以表现画的笔墨意趣为主。5、 皮雕:即在留青竹上作凹刻,此种刻法很少见。以浅刻、深刻法相结合,刻字画均宜,具有很强的书画表现力。6、 翻簧:又名贴簧,是一种竹制品的名称。可在竹簧上作浮雕、浅刻、深刻。竹簧大多制成器具,往往是一般商品,数量较多,罕有佳构。以深刻为主要刻法,刻痕中常嵌石青、石绿等色。7、 细刻:又名毛雕,以刻线条为主,大多一笔以一刀刻成,刻痕带有毛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竹工艺品

竹编的东阳竹编

东阳竹编与东阳木雕(为浙江三大名雕之一,居全国四大木雕之首,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称为东阳工艺美术界的两朵奇葩。它在殷商时代开始问世,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在宋代以编织声元宵节的龙灯、花灯、走马灯而著名,到了明清时期,东阳竹编已有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擗清朝康熙《《东阳县志》》记载:“笙竹质软可作细篾器,旧以充贡。”可见东阳竹编在清朝以前就被选为贡品而闻名于世。到了清末民初,东阳竹编进入全盛时期。荣誉东阳竹编工艺历经千余年的洗炼,其作品已达美轮美奂境地。早在1915年东阳竹纺工艺吕就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赛会上获奖。1984年创作完成的大型竹编屏风《《九龙壁》》,以其高超的编织技艺,获得第四避、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并被列为国家工艺美术珍品而永久保存。1994年,人物竹编《《渔翁》》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金杯奖”。经历代东阳竹编艺人的努力,竹编工艺还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巧妙地与园林建筑、室内装饰有机结合起来,在西湖阮公墩、杭州花港公园、德国汉堡市“新北京酒家”等处,留下了许多不朽佳作。以富丽中显淡雅,清幽中含华贵的独特风格,为世人所称颂。 东阳竹编历史悠久,名师辈出,工艺精巧,风格独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同“东阳木雕”一起堪称盛开在东阳江畔的一对民间工艺艺术姊妹花,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园地中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品种。竹编工艺起源于原始社会。东阳竹编在殷商时代问世,宋代以元宵节灯著名。东阳竹编的元宵花灯、龙灯和走马灯之类竹编工艺灯,在宋代已闻名四方。清朝以前选为贡品,清末民初为盛,早在1915年即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阳竹编枯木逢春,蓬勃发展,先后获轻工部优质产品、浙江精品、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银杯奖及金杯奖、中国民间艺术一绝金奖等。馆藏竹编精品现有500余件,200余件展品均为获奖作品,其中有清末民初竹编状元马富进1906年精心制作的《提篮》、国家工艺珍品《九龙壁》和金奖竹编人物《渔翁》等。另外,明代万历年间的《金华府志》记载:东阳有毛竹、笙竹、雷竹、石竹、斑竹、紫竹、水竹、苦竹、淡竹、箭竹、方竹、佛面竹、桃丝竹、山竹、凤凰竹、花竹、凤尾竹、花节竹等18个种类,可以作为生活和生产的原料。东阳竹编的元宵花灯、龙灯和走马灯之类竹编工艺灯,早在宋代已闻名四方。明清时期,竹编技艺发展迅速,竹编工艺品的艺术性与实用性进一步紧密结合,上至送往京城皇亲国戚的“贡品”,下到寻常百姓的家常生活用品,比比皆是。据清代康熙年间《东阳县志》记载:“笙竹软可作细篾器,旧以充贡。”当时的竹编工艺,主要生产门帘、果盒、托篮等产品,其中书箱、香篮还广泛流行于绍兴、诸暨、嵊州、新昌一带。 清末民初,东阳竹艺的杰出代表当数著名匠师马富进,他曾为咸丰皇帝的老师李品芳家制作的一对托篮,花上千余工,仅漆工就耗费一年零3个月,精致非凡,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他制作的竹编工艺品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中获奖。他制作的另一作品“魁星点斗”,在1929年西湖博览会展出,轰动一时,博览会总报称:“一魁星独足立于鳌头上,作活跃点斗之势,头部,耳、口、鼻俱全。四肢部,手指、脚趾一一分清,上身袒露,下身着盔甲。胸部背部,均表现股肉凸凹之状,飘带飞舞,骨立筋张,全身皆是竹丝编成,不假他材……竹编人物妙到如此,诚所未见,竹制品中绝无可伦比者。” 马富进在该届西博会上被授予“竹编状元”奖匾。同时,该总报告称“东阳许美辉所制的细篾篮,非常精致,亦是能人。”由此可见,东阳竹编工艺早在清末民初已达到当时国内乃至国际的一流水平,为时人所赞美。

声明:关于《视角日本14竹工艺风格多彩创造力十足竹雕工艺品的竹雕流派》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90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