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类 包 括:1.金属冶炼、锻造、铆焊、热轧、铸造、热处理厂房;2.锅炉房,玻璃原料熔化厂房,灯丝烧拉部位,保温瓶胆厂房,陶瓷制品的烘干、烧成厂房,蒸汽机车库,石灰焙烧厂房,电石炉部位,耐火材料烧。成部位,转炉厂房,硫酸车间焙烧部位,电极煅烧工段配电室(每台装油量小于等于60kg的设备);3.铝塑料材料的加工厂房,酚醛泡沫塑料的加工厂房,印染厂的漂炼部位,化纤厂后加工润湿部位
常见的三类物质是液体、气体和固体。1. 气体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爆炸极限和自燃点。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越容易与空气或其他助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甲类厂房(仓库):爆炸下限<10%(氢气、煤气、天然气、甲烷等)乙类厂房(仓库):爆炸下限≥10%(一氧化碳、氨气)2. 液体闪点是评定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评定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最直接的指标是蒸气压,蒸气压越高,越易挥发,闪点越低)甲类厂房(仓库):闪点<28℃(汽油、甲醇、乙醇等)乙类厂房(仓库):28℃≤闪点<60℃(松节油、樟脑油、煤油等)丙类厂房(仓库):闪点≥60℃(沥青、润滑油、机油等)3. 固体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其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参数。甲类厂房(仓库):易自燃或爆炸、遇水易燃烧或爆炸、受外力易燃烧或爆炸的易燃固体乙类厂房(仓库):除甲类外的易燃固体丙类厂房(仓库):可燃固体(木、纸、塑料、泡沫等)丁类厂房(仓库):难燃固体(酚醛泡沫塑料、水泥刨花板等)戊类厂房(仓库):不燃固体(钢材、砖块、汽车、仪表灯)
【导读】
1.建筑防火检查中,需要检查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修配厂内使用少量汽油清洗零件,清洗区采取防火隔离措施,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戊类
B.汽车总装厂房中喷涂车间占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8%,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戊类
C.某单层润滑油生产厂房,建筑面积为800m²,其中喷漆间为70m²且采用防火分隔措施保护,该厂房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
D.某单层酚醛泡沫塑料加工厂房,建筑面积为800m²,其中油漆工段面积为90m²,油漆工段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并且油漆工段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厂房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
2.下列厂房和仓库中,( )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A.独立建造的单层次氯酸钙厂房,建筑面积300m²
B.储存润滑油的多层仓库,建筑面积500m²
C.储存硫黄的单层仓库,建筑面积1000m²
D.燃煤锅炉房且锅炉的总蒸发量为4t/h
3.钢铁冶金业企业煤气罐区四周均设置围墙,实地测量罐体外壁与围墙的间距。当总容积不超过200000m³时,罐体外壁与围墙的间距不宜小与15.0m;当总容积大于200000m³时,不宜小于( )m。
A.18 B.20 C.22 D.24
4.消防机构对某高层商场的中庭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中庭设置了排烟设施
B.中庭回廊仅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C.中庭的顶棚采用石膏板进行装修
D.中庭的地面采用水泥木丝板进行装修
5.某大型地下商场共2层,每层建筑面积为7800m²,地下二层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为12m,内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装修材料均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下列关于该商场消防设计中,符合规范规定的是( )。
A.该商场每层划分为4个防火分区
B.该商场疏散楼梯间采用封闭楼梯间
C.该商场营业厅墙面和顶棚均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采用B₁级装修材料
D.该商场的建筑构件均采用不燃性构件,承重墙的耐火极限为2.5h
6.防火墙设置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m,当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距离可不限。
A.1 B.2 C.3 D.4
7.某座容量为6500人的体育馆,耐火等级为一级,该体育馆要求3.5min内完成全部人员的疏散,每个出口的设计宽度为2.2m(即4股人流所需宽度),单股人流通行能力按照37人/min计算,该体育馆至少应设置( )个疏散门。
A.13 B.20 C.16 D.22
8.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燃烧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时,”四面体”是指可燃物、氧化剂、引火源和()
A.氧化反应
B.热分解反应
C.链传递
D.链式反应自由基
9.下列汽车加油加气站中,不应在城市中心建设的有()
A.一级加油站
B.LVG加油站
C.CNG常规加油站
D.一级加气站
E.一级加油加气站
10.设置在民用建筑内的锅炉房,下列说法符合要求的是( )
A. 锅炉房的门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
B. 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0.75m的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0的窗槛墙
C.锅炉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0h的不燃性隔墙和1.5h的不燃性楼板隔开
D.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当必须在隔墙上开设门窗时,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防火门窗
E.应设置与锅炉容量及建筑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
《火灾分类》(GB/T 4968-2008 2008年11月4日发布 2009年4月1日实施)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A、B、C、D、E、F六大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干草、煤炭、棉、毛、麻、纸张、塑料(燃烧后有灰烬)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其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参数。
甲类厂房(仓库):易自燃或爆炸、遇水易燃烧或爆炸、受外力易燃烧或爆炸的易燃固体
乙类厂房(仓库):除甲类外的易燃固体
丙类厂房(仓库):可燃固体(木、纸、塑料、泡沫等)
丁类厂房(仓库):难燃固体(酚醛泡沫塑料、水泥刨花板等)
戊类厂房(仓库):不燃固体(钢材、砖块、汽车、仪表灯)
扩展资料:
扑救A类火灾可选择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扑救B类火灾可选择泡沫灭火器(化学泡沫灭火器只限于扑灭非极性溶剂)、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扑救C类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水型灭火器、七氟丙烷灭火器。
扑救D类火灾可选择粉状石墨灭火器、专用干粉灭火器,也可用干砂或铸铁屑末代替。
扑救E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带电火灾包括家用电器、电子元件、电气设备(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以及电线电缆等燃烧时仍带电的火灾。
而顶挂、壁挂的日常照明灯具及起火后可自行切断电源的设备所发生的火灾则不应列入带电火灾范围。
扑救F类火灾可选择便携式食用油专用灭火器或者厨房设备灭火装置系统。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原木堆场和库房在消防分类上确实属于轻危险级场所。因为原木就是。刚才下来的原始的木材。它里面含的水分是比较多的。不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属于轻危险级场所。而正常的。木材。是可燃固体属于丙类。还有旅馆的客房。这个也是特殊的,也是属于轻危险等级的。
酚醛泡沫塑料加工厂属于乙类厂房。高层乙、丙厂房和泡沫塑料厂的预发、成型、切片、压花部位,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如果是高层的话是需要设的
由于油漆分类较多,清油,混油没法一一评价,所以无法统一说明油漆的防火等级,但是大部分属于B级防火,有一小部分特殊油漆属于A级。
如果没有厂家的防火认证分类,就要知道涂料所用的溶剂和主份,再参考消防条例中的分类依据,断定溶剂和主份的防火分类级别,选取二者中最高防火级别作为分类依据。
常见的三类物质是液体、气体和固体。
液体在划分火灾危险性时,以闪点为主要指标,具体如下:
甲类厂房(仓库):闪点<28℃(汽油、甲醇、乙醇等)
乙类厂房(仓库):28℃≤闪点<60℃(松节油、樟脑油、煤油等)
丙类厂房(仓库):闪点≥60℃(沥青、润滑油、机油等)
气体在划分火灾危险性时,以爆炸下限为主要指标,具体如下:
甲类厂房(仓库):爆炸下限<10%(氢气、煤气、天然气、甲烷等)
乙类厂房(仓库):爆炸下限≥10%(一氧化碳、氨气)
注:常见气体中,除一氧化碳和氨气外,其余基本上都是甲类。
固体在划分火灾危险性时,大多数以熔点和燃点为主要指标,具体如下:
甲类厂房(仓库):易自燃或爆炸、遇水易燃烧或爆炸、受外力易燃烧或爆炸的易燃固体
乙类厂房(仓库):除甲类外的易燃固体
丙类厂房(仓库):可燃固体(木、纸、塑料、泡沫等)
丁类厂房(仓库):难燃固体(酚醛泡沫塑料、水泥刨花板等)
戊类厂房(仓库):不燃固体(钢材、砖块、汽车、仪表灯)
注:丙、丁、戊类的火灾危险性可和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A、B1、B2合记。
其他火灾危险性补充:
助燃气体:乙类(氧气生产或储存、空气分离厂房)
生产过程中产生可燃粉尘:乙类(面粉、淀粉、煤粉、煤粉、铝粉、金属抛光等)
易氧化或积热自燃的物品储存:乙类(漆布、油布、油纸等)
对气体或液体燃烧作其他用的生产:丁类(锅炉房、陶瓷烧制厂房等)
颜料中可能含有铅、镉、铁等重金属。铅: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肾脏系统、生殖系统。铬: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溃伤、鼻中膈穿孔。镉:呼吸道、肾脏系统。溶剂和稀释剂中含有甲苯、二甲苯等。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
消防工程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甲类特征
1.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2.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3.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黄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4.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不小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举例:
1.硝化棉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赛璐珞厂房,黄磷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三乙基铝厂房,染化厂某些能自行分解的重氮化合物生产,甲胺厂房,丙烯腈厂房
2.金属钠、钾加工房及其应用部位,聚乙烯厂房的一氯二乙基铝部位、三氯化磷厂房,多晶硅车间三氯氢硅部位,五氧化二磷厂房
3.氯酸钠、氯酸钾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过氧化氢厂房,过氧化钠、过氧化钾厂房,次氯酸钙厂房
4.赤磷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五硫化二磷厂房及其应用部位
5.洗涤剂厂房石蜡裂解部位,冰醋酸裂解厂房
乙类类特征
1.闪点≥28℃至《60℃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易燃固体
5.助燃气体
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的液体雾滴
举例
1.闪点≥28℃至《60℃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洗涤部位及其泵房,松节油或松香蒸馏厂房及其应用部位,醋酸酐精馏厂房,己内酰胺厂房,甲酚厂房,氯丙醇厂房,樟脑油提取部位,环氧氯丙烷厂房,松针油精制部位,煤油灌桶间
2.一氧化碳压缩机室及净化部位,发生炉煤气或鼓风炉煤气净化部位,氨压缩机房
3.发烟硫酸或发烟硝酸浓缩部位,高锰酸钾厂房,重铬酸钠(红钒钠)厂房
4.樟脑或松香提炼厂房,硫黄回收厂房,焦化厂精萘厂房
5.氧气站,空分厂房
6.铝粉或镁粉厂房,金属制品抛光部位,煤粉厂 房,面粉厂的碾磨部位,活性炭制造及再生厂房,谷物筒仓工作塔,亚麻厂的除尘器和过滤器室
丙类特征
1.闪点≥60℃的液体
2.可燃固体
举例
1.闪点≥60℃的油品和有机液体的提炼、回收工段及其抽送泵房,香料厂的松油醇部位和乙酸松油脂部位,苯甲酸厂房,苯乙酮厂房,焦化厂焦油厂房,甘油、桐油的制备厂房,油浸变压器室,机器油或变压油灌桶间,柴油灌桶间,润滑油再生部位,配电室(每台装油量》60kg的设备),沥青加工厂房,植物油加工厂的精炼部位
2.煤、焦炭、油母页岩的筛分、转运工段和栈桥或储仓,木工厂 房,竹、藤加工厂房,橡胶制品的压延、成型和硫化厂房,针织品厂房,纺织、印染、化纤生产的干燥部位,服装加工厂房,棉花加工和打包厂房,造纸厂备料、干燥厂房,印染厂成品厂房,麻纺厂粗加工厂房,谷物加工房,卷烟厂的切丝、卷制、包装厂房,印刷厂的印刷厂房,毛涤厂选毛厂房,电视机、收音机装配厂房,显像管厂装配工段烧枪间,磁带装配厂房,集成电路工厂的氧化扩散间、光刻间,泡沫塑料厂的发泡、成型、印片压花部位,饲料加工厂房,畜(禽)屠宰、分割及加工车间、鱼加工车间
丁类特征
1.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
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举例
1.金属冶炼、锻造、铆焊、热轧、铸造、热处理厂房
2.锅炉房,玻璃原料熔化厂房,灯丝烧拉部位,保温瓶胆厂房,陶瓷制品的烘干、烧成厂房,蒸汽机车库,石灰焙烧厂房,电石炉部位,耐火材料烧成部位,转炉厂房,硫酸车间焙烧部位,电极煅烧工段配电室(每台装油量≤60kg的设备)
3.难燃铝塑料材料的加工厂房,酚醛泡沫塑料的加工厂房,印染厂的漂炼部位,化纤厂后加工润湿部位
戊类特征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举例:制砖车间,石棉加工车间,卷扬机室,不燃液体的泵房和阀门室,不燃液体的净化处理工段,金属(镁合金除外)冷加工车间,电动车库,钙镁磷肥车间(焙烧炉除外),造纸厂或化学纤维厂的浆粕蒸煮工段,仪表、器械或车辆装配车间,氟利昂厂房,水泥厂的轮窑厂房,加气混凝土厂的材料准备、构件制作厂房。
试题练习
某面粉加工厂的面粉碾磨车间为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建筑高度为25m,建筑面积共3600㎡。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标准,该面粉碾磨车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确定为( )。(2015真题)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丁类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