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旺庄(芳村店)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但是还有很多人不远万里来这里吃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菜式比较多样化,碟头算大,街坊价钱,大多数还都是回头客,这里的粥确实很好吃,今晚我们点的是鱼茸粥,味道鲜甜鲜甜的,再这样暑热的天气下,我一口气居然喝了五碗粥。真是名副其实的粥旺庄!推荐菜式:顺德灌汤鲮鱼球、鱼茸粥,明炉烧鹅地址: 芳村大道18号(近鹤洞立交)永盈茶餐厅位于东山电车总站旁边的永盈茶餐厅已开了很久了,是香港最早在广州开的第一间茶餐厅的分店,这里的环境干净整洁,舒适,坐下下也很舒服,还有卡座可以选择,食物出品新鲜美味,可选择的品种也比较多,服务员的态度也比较和蔼可亲,在农林下路附近这样的茶餐厅比较少有,所以生意也不错。特别提提的是这里出品的焖牛腩及焖牛杂,火候够,够淋滑,无牛的特有耗味,味道也很好。推荐菜式:香浓原味奶茶、自家制菠萝油、咖喱牛腩公仔面、秘制海南鸡饭、特制牛杂河粉、红豆冰、永盈猪扒包地址:农林下路3号(东山口电车总站)银座餐厅(昌岗中路店)广州的老字号餐厅,位于宝岗大道地铁A出口上盖!客人非常多啊!五点几就开始等位了!菜式选择多,符合我们老广口味!出品好,价格实惠!特别推荐招牌的怪味大肠!围围必点哦!推荐菜式:怪味大肠、红烧乳鸽、红葱头淋鸡、怪味猪肠、姜葱鸡地址: 昌岗中路125号B1楼(近地铁宝岗大道站)大哥餐厅大哥出名很久了,也去吃过一次,价格是香港的价格,小贵,食物可以的。非常港味的茶餐厅,服务员很热情,设有服务投诉箱,十分有性格的餐厅,没有wifi 饮料5走冰 可以带宠物,叉烧不错,比一般叉烧要绵软厚身,提供的叉烧酱感觉有点像北京烤鸭的蘸酱,叉烧下面还垫了青瓜解腻。牛腩金钱肚爽滑入味,还是可以的,清汤可以一喝。菠萝油很好吃。奶油西多士脆脆的,不会太油腻。推荐菜式:一开九西多士、大哥特色干炒牛河、冻奶茶、公主城堡地址:西丽南路90号(近华侨城)表哥香港茶餐厅主黄花岗大剧院一楼南翼的港式茶餐厅,香港演艺界大咖张庭坚投资主理,广州的茶餐厅数不胜数,表哥香港茶餐厅有正宗的港式奶茶和菠萝油。每次必点就是表哥多士,饭点这边很多人,种类很多,炒饭炒粉什么的,都挺大份,跟好友们聚聚的话可以来这家。推荐菜式:表哥招牌奶茶、混酱招牌表哥多士、招牌菠萝包、瑶柱白粥地址:先烈中路92号五号楼一层33档(黄花岗剧院旁)表妹香港靓点餐厅这家店主打茶点,装潢很高大上,充满老广情怀,店铺非常多人,很不容易找到位置,这里的点心都很用心,很有意思,椰汁糕麻将形状很可爱,东西很新鲜,服务也好,环境位置什么的都坐得很舒服。有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推荐菜式:虾饺王、叉烧捞喜彩、红米肠地址:较场西路11号体宾商务港一楼(近海印体育宾馆)表少茶餐厅里面装修也是比较靠近香港旧式茶餐厅,有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自带卫生间,但是必须要经过吸烟区才能到。卡座和小圆桌为主,吸烟区有电视直播足球比赛,一到恒大比赛日都会有好多球迷聚集。品种丰富,有免费白开水,算是挺地道的港式茶餐厅。可能餐厅比较大或者服务员不足,客人多的时候总是找不到服务员。炒牛河炒鸡大份,而且牛肉很多,牛肉嫩,有锅气,味道不错,就是油挺多的。通菜炒得中规中矩,咸了一些。汤泡饭也是炒鸡大份,而且真的好好吃,配料不错,可以两个人分着吃。另外还要了一份鹅头鹅脖,很便宜,但是皮香好好吃。推荐菜式:招牌奶茶、猪仔包、港式混酱肠、鹅头鹅脖地址:天河路351号外经贸大厦201单元自编219房钜盛茶餐厅街坊式的经营,很有人情味,属于广州早期开的茶餐厅,而且出品一直保持水准,积累了一大群熟客,环境一般,没区分吸烟和非吸烟区,原只鱿鱼筒炒饭也很有特色,可惜的是他家没有汤配!他家的小食也很有特色,值得一试。推荐菜式:原只鱿鱼筒炒饭、招牌猪扒包、芝士炸鸡翼地址:西华路324号(近第八十二中学)吴系茶餐厅店面从建成开始就生意好的不得了,为此,我特地百度了下这个店名,何为吴系,其实是三家连一起的店,包括了茶餐厅、打边炉和糖水铺。吴系茶餐厅可以在四张菜单中可以点所有的菜,店铺装修延续港式茶餐厅的风格,不过又添加了很多可爱新奇元素,包括墙壁贴满了稀奇古怪的壁画和名片,透明的玻璃柜里放着各色各样经典漫画、卡通玩具,很有意思。菜式的种类有很多,味道也都很不错。推荐菜式:冰镇港式奶茶、冰镇菠萝油、干炒牛河、粗粒西多士地址:天河东路75号汇坊B1楼103-107号(近太古汇)辉哥意粉屋辉哥意粉屋开了很多年了,在同福中路巷子里面,看到强记鸡粥旁边的巷子进去50米就看到了,通常晚上去车都停在路边,但是要小心被抄牌哈。一楼环境也还可以,不过也就7,8桌位子,招牌的可乐鸡翅20块4只,味道挺不错的,然后配个19滑蛋牛肉饭,就很饱很饱了,加5块还有有柠乐。推荐菜式:冰镇奶茶、招牌意大利肉酱伴意粉、可乐鸡翼、吞拿鱼焗杯仔薯泥、单份德国大肠地址: 同福中路牛奶厂街蟠龙西10之1号首层(1-2楼)更多关于广州十大人气茶餐厅有哪些?,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1c1c7161573152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老友记茶餐厅 饮品 港式奶茶 6元 港式鸳鸯8元 柠檬红茶 6元 香浓咖啡 6元 咖啡奶适 6元 鲜奶加蛋6元 港式青柠 6元 水果冰山 6元 什锦豆水果冰山8元 柠檬可乐 5元 阿华田 5元 咸柠七 5元 蜜柚绿茶 6元 提子汁 5元 橙汁5元 龟苓膏 6元 什锦龟苓膏 8元 汉斯干啤 4元 汉斯9度 5元 百威啤酒 10元 茶水 香港红茶 每壶10元单杯 5元 龙井 每壶10元单杯 5元 铁观音 每壶10元单杯 5元 碧螺春 每壶10元单杯 5元 菊 花 每壶10元单杯 5元 花果茶 每壶10元单杯 5元 美味靓粥 蚝豉排骨粥 5元 虾皮菠菜粥 5元 生滚牛肉粥 5元 皮蛋廋肉粥 5元 香菇鸡丝粥 5元 什锦海鲜粥 5元 酸菜牛肉粥 5元 健康蔬菜粥 5元 榄菜肉丝粥 5元 白粥2元 老友记套餐 咖喱牛腩饭 12元 红烧牛腩饭 12元 红烩牛肉饭 12元 香辣牛肉饭 12元 黑椒牛柳拌饭 13元 XO酱豉椒牛肉饭 13元 香菇滑鸡饭 12元 咖喱鸡肉饭 12元 辣子鸡丁拌饭 12元 酥炸鸡腿卤肉饭16元 老干妈排骨饭 12元 招牌红烧京排拌饭 13元 香炸猪扒饭 12元 台北噜肉饭 10元 鲍汁素菇饭 8元 鲍汁海鲜饭 12元 广式腊味饭 16元 意大利海鲜饭 18元 炒饭 面食 干炒牛河 8元 星州炒米粉 8元 港式榄菜肉松炒饭 8元 黄金粟米炒饭 8元 肉松炒饭 8元 三丝意面 10元 黑椒牛柳意粉 12元 番茄牛肉意粉 12元 香菇牛肉面 6元 榨菜肉丝面 5元 雪菜肉丝面 5元 红烧牛肉汤河粉(米粉) 6元 香菇鸡肉汤河粉(米粉) 6元 日式海鲜烩乌东面 10元 日式海鲜汤乌东面 10元 海鲜酱乌东面 8元 三丝爆乌东面 8元 南湾皇牌小菜 扬州豆腐干 6元(凉) 蒜泥黄瓜 5元(凉) 麻辣牛肉 12元(凉) 尖椒变蛋 5元(凉) 陈醋花生米 5元(凉) 炝拌莲菜 4元(凉) 红油千层脆 12元(凉) 香拌金菇 6元(凉) 黑椒牛柳 16元 什锦海鲜蒸水蛋 8元 豉椒爆排骨 12元 老干妈爆猪肝 12元 上汤娃娃菜 8元 XO酱爆牛柳 12元 沙茶牛柳 12元 清炒青菜 5元 酸辣白菜 5元 蘑菇青菜 6元 蒜蓉油麦菜 6元 青豆虾仁 10元 松仁玉米 10元 盐煎肉 10元 糖醋里脊 10元 椒盐里脊 10元 干煸肉丝 10元 水煮肉片 10元 宫保鸡丁 10元 鱼香 蛋 8元 香辣鱼丸 8元 干煸豆角 8元 香菇肉片 8元 尖椒肉丝 8元 干烧四素 虾仁金裹银炒饭 酱爆茄豆 酱香苦瓜 菜胆芙蓉鸡 炒红薯玉米粒 干煸牛肉丝 开水白菜 卤香茹 奶汤鸡脯 三美豆腐 水煮牛肉
港式茶餐厅是一种起源於香港的食肆,提供港式西餐及部分中式食品,是香港平民化的饮食场所。随着香港人口的迁移带动香港文化的传播,中国大陆、唐人街亦出现茶餐厅。茶餐厅的前身是冰室。早年香港只有餐室提供西式食物,收费昂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人受西式饮食风俗影响日甚,冰室开始提供廉价的仿西式食物。
冰室当时主要提供咖啡、奶茶、红豆冰、三文治、多士等,部分设有面包工场,生产菠萝包、蛋挞等。冰室提供的食品种类逐渐增加,开始结合西菜馆和餐室的模式,演变成为今天的茶餐厅,提供简易中国菜及欧美食物,较大规模的会供应晚饭小菜。1946年开业的中环兰香阁茶餐厅最早以茶餐厅名义经营,1952年开业的兰芳园则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茶餐厅。特色茶餐厅是地道香港食肆,主要顾客是普罗大众,遍布香港各区,由点菜至结账皆讲求速度,而即使不同阶层(例如蓝领、白领)、行业都会光顾。营业时间不定,通常由早上5、6时至凌晨1时,旺角等繁忙地区有通宵营业的茶餐厅。供应中式及西式的食品,不少香港独有的饮食(见茶餐厅食品)。
第一课:“拨落咬”
第二课:“奶岔” ,港人对奶茶的特殊情节从做法里就能看出端倪:一杯精妙的丝袜奶茶,其诀窍就是拉“丝袜”的速度要均匀,而且力度要有弹性。将茶倒进布袋反复拉,拉的次数越多,茶体就越顺滑。翠华茶餐厅的奶茶便是这种细致做法的典范,一口奶茶下肚,似乎觉得心情都跟着顺滑了起来。
第三课:“蛋他” ,
“双扣”和“扣底”一般用于饭类的菜式,分别是饭和菜都少一些及饭少一些,这个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哦!
茶餐厅,其实即是几十年前「冰室」的后身。想试试真正「地道」的中国香港食品,可要到「茶餐厅」了。茶餐厅是100%的中国香港发明,属于本地最平民化的饮食场所。事实上,茶餐厅的特色也正正体现了中国香港人的精神取向和价值观—速度要快、配搭要多变、价钱要实惠、行事方式中西合壁,总之,要用最快捷妥当的办法把事情弄好。茶餐厅的出现源于半个世纪以前,殖民地的中国香港受西式生活习惯影响,一些华人喜欢上「饮西茶」(喝咖啡),但当然不会光顾为外国人而设、收费昂贵的西餐厅,茶餐厅于是应运而生。依此发展而来的茶餐厅食品,自然是中西特色兼收并蓄﹕咖啡和奶茶的口味跟西洋标准不很同,还发明了洋人所没有的「鸳鸯」。 图片参考:geocities/hong_kong_c/cha.ht1 茶餐厅也确有自己的一套,顾客可以是西装领呔,也可以是衬衫拖鞋。桌上除了摆放著糖,还有酱油、醋、牙签、胡椒粉,甚至辣椒酱。压在桌面上玻璃底下的,是完全属于中国香港人亦中亦西的菜单,从蛋挞到馒头,从云南米线到意大利粉,从扬州炒饭到葡国鸡饭。当然还有中国香港原创的「鸳鸯」(咖啡混奶茶)、柠啡(咖啡混柠檬)、甚至简单不过的柠水;而且,海南鸡饭可以配罗宋汤、龙(月利)柳沙律可以送油菜,以致「正宗」泰式鱼蛋粉、日式拉面,以及那少不了的各式公仔面。 还有就是完全港式的面包:那没有菠萝的菠萝包,加上一块厚厚的牛油,便成为香创的鲜油菠萝包,也有与鸡没有关系的鸡尾包,均原是西式包点中没有的;而把中西文化溶合得天衣无缝的,要算那「干炒叉烧意」(酱油炒意大利粉拌广东叉烧)了。 大家享受完主菜,总会叫杯饮品吧。「奶茶」、「咖啡」、「鸳鸯」、「阿华田」!就让我逐一为大家介绍吧。 (I). 奶茶 图片参考:geocities/hong_kong_c/cha.ht2 奶茶,顾名思义,牛奶加红茶。牛奶源自西方;严格来说,红茶来至西方,但喝茶却是中国人的至爱。经过多年的流传及改良,才成为今天啡黄色、香气扑鼻的奶茶。要弄一杯好喝的奶茶是一点也不易的。在台湾笔者曾经喝过一杯用莲奶冲的奶茶,老实说,很难喝。就是连奶和茶的分量也不可以马虎!听说一杯好的奶茶,红茶与牛奶最适当的比例为5:1。中国香港的茶餐厅不但有「学习精神」,更创出「 *** 奶茶」。茶餐厅的招牌 *** 奶茶,是把数种茶叶放进 *** 里,用 *** 过滤茶渣,使奶茶变得更香滑。那份集幼滑﹑茶香﹑浓郁于一身的味道﹐实在无可取代。很多人说中国香港大排档泡制 *** 奶茶,香味浓郁且与别不同,名字更惹人遐想。传闻曾在两个小时内卖出二百杯原装冻奶茶的湾仔金凤茶餐厅,其江湖地位便相当于镛记、陆羽,连蔡澜也大赞其原装冻奶茶和菠萝包。何谓原装冻奶茶?一般冻奶茶、冻咖啡是在冲好的热奶茶、咖啡上加冰,令其变冻,但所谓原装冻奶茶,则是把冲好的热奶茶,放进冰箱冷冻,不再加冰;原装冻咖啡亦然。初次听闻时年纪还少,以为 *** 奶茶用穿过的 *** 煲茶,女人脚汗臭味也许会夹杂在茶味之中,所以大排档吸引很多男性光顾! 图片参考:geocities/hong_kong_c/cha.ht5 (II). 咖啡 咖啡制自咖啡豆,咖啡豆最先从牙买加出产。本来它应该只属于西方特产,可是传到来中国香港,经过茶餐厅师傅们的精心烹调,立刻变成本港的「首本名饮」。中国香港的咖啡,没有像意大利咖啡或美国咖啡般花巧,有的却只是那份浓郁的香味---不太苦涩,却喝得很滋味。又难怪咖啡会使这么多人上瘾! (III) 中国香港特产---鸳鸯及冻柠檬咖啡 一说到鸳鸯,我可以百分之一百的答你,它是标准的中国香港发明。它混合了奶茶的香滑以及咖啡的浓郁香味。喝下去,有一点儿酸,一点苦涩…总之是难以形容。 「冻柠檬咖啡」可绝对是中国香港的茶餐厅才喝得到的诡异饮料,比起鸳鸯更加新奇!冰凉苦涩的咖啡,加上酸到心坎里的柠檬片,入口后浓烈的酸苦味,再惺忪的双眼也会变得犀利有神。很可惜它的味道或许年轻人未能接受,快要绝迹香江了。 介绍完饮品,那么到底有什么食物? 「干炒叉烧意」把中西文化溶合得天衣无缝,是不折不扣、此地独有的「中国香港风味」。它是用酱油炒意大利粉拌以肥美的广东叉烧。中西材料俱备,再加上中国香港的茶餐厅一向以火炉足、镬气够而成名。意大利粉本来没有什么味道,可是配上浓郁的酱油和叉烧汁,美味至极点!所以吃下去,意粉份外香滑,味道鲜美。 图片参考:geocities/hong_kong_c/cha.ht7 据说,菠萝包的由来,是因为中国香港人嗜甜,认为一团面团做成的包太「寡」(没有足够的味道),于是在包上抹上砂糖之类的馅料,便创造出脆卜卜的金黄色的菠萝包;而鸡尾包则是取其cocktail的意思。战后物资缺乏,而当时港人对面包仍不大接受,一些面包往往即日未能售清,扔掉实在太浪费,于是便有人想到仿效中秋节过后,把卖剩的月饼改造为鸡仔饼的原理,把卖剩的包搓碎,再加进糖变成馅料,于是便创造出鸡尾包。这样一来,除了更适合中国香港人口味,令销量提升,也由于鸡尾包中间加进了这些馅料,因而减省了面粉的消耗,可谓一举两得。西方的面包,加上中国香港人的一点心思,就成为了广受大众欢迎的食物。还有其他余「肠仔包」、「飞碟」等,也是在外国难得一见的食物。大家可别忘记茶餐厅最擅长弄的蛋挞,原理与面包大同小异,味道却一点也不逊色!,参考: geocities/hong_kong_c/cha,
1、食品多样化
茶餐厅供应了中式及西式的食品,更有不少有香港特色的饮食,如菠萝油、鸳鸯(咖啡混和丝袜奶茶、鸡尾包、墨西哥包、蛋挞、奶油多、鲜油多、餐蛋面、炒公仔面等)。一间小小的茶餐厅菜单内往往有数十种食物,选择繁多。
2、讲求效率
茶餐厅一般都不收小费,顾客光顾後自行到收银处付费。而且不需要等候,可以搭枱(多位互不相识的客人共用一桌)由点菜至结账都讲求速度。
3、食品价钱相宜
传统食肆售卖的食品价钱通常比较贵。茶餐厅里的一顿饭可能只需二十多元港币,茶餐厅里的常餐、快餐会包含饮料,或免费提供清水或热茶。
餐种分类
1、早餐:一般有煎双蛋、通粉、餐包,也有方便面或者三明治,附送咖啡或茶。最经典早餐A餐单:牛油餐包、西煎双蛋、火腿通粉、咖啡或茶。
2、午餐典型餐单有:牛油餐包、火腿奄列、叉烧汤意粉、咖啡或茶。和早餐不同的是只在午市(约上午 11 时至下午 2 时半)供应。
3、快餐:一般快餐餐单上皆有最少一个选择,但多数是碟头饭(盖浇饭),菜式多是预先制成,一般为香港常见的例如柱侯牛腩饭、咖喱鸡饭等,或是附芡汁的肉扒饭,例如黑椒、洋葱、茄汁、白汁、牛、猪、鸡扒、肉片饭等,或再加上火腿(片)、午餐肉或香肠。
4、下午茶餐:一般以煎炸食品为主。炸鸡髀(鸡腿,一般写为鸡髀)、炸鸡翼(鸡翅)、西多士(全称法兰西多士)、炸薯条等。较丰富的多为一碗火腿煎蛋公仔面附咖啡或茶。
扩展资料:
港式茶餐厅的历史
茶餐厅的前身是冰室。早年香港只有高级餐厅(以前称为西菜馆或餐室)会提供西式食物,而且收费昂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人受西式饮食风俗影响日甚,冰室遂相继兴起,提供廉价的仿西式食物。
冰室当时主要提供咖啡、奶茶、红豆冰等饮品,配以三明治、奶油多士等小食,部分更设有面包工场,制造新鲜菠萝包、蛋挞等。
后来冰室提供的食品种类逐渐增加,又与西菜馆和餐室的模式结合,演变成为今日的茶餐厅,提供传统中国小炒及欧美食物,后来更发展至晚饭小菜,款式可谓多元化。
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全是它的 历史 、文化或自然风光,也有不少惊喜往往来自那些只有当地人才知晓的隐蔽深巷。而「城市收藏夹」是我们征集来自世界各地 Matrix 社区作者共同维护的一个长期话题,我们会邀请大家分享自己所在城市或家乡的 美食 或玩乐目的地。
大众点评可能会让你踩坑,但我们不会。
这篇指南没有推荐大餐厅,多是些有主打菜品的小店,主要适合一个人或两三个人出行,想在城市里漫步,体验街区和饮食文化的网友们。
「中国四大发明,粥粉面饭」这句话源于港剧《男亲女爱》,后来常用来调侃说成是广东人的四大发明。确实,生滚粥、陈村粉、河粉、竹升面、煲仔饭这些是广东人最常吃的东西,写着「粥粉面饭」的招牌几乎在每个街头巷尾都能看得到,而「浩辉」大概是中山石岐粥粉面饭代表了。
浩辉开在中山很有名的老街——逢源商业街的隔壁的小巷子里,位置不是很好找,但客人络绎不绝,周边街坊常年帮衬。这家店已经有70多年的 历史 ,承载了几代石岐人的记忆,据说就连谭咏麟也来帮衬过呢。
浩辉的招牌是肉丸粥,这里的肉丸最大的不同就是口感。由于肉丸是纯手打的,口感十分爽口弹牙有嚼头,且新鲜多汁有肉香,肉丸还会放一些冬菇碎增香,进一步提升味道的层次感。而粥底,是绵密带有一点胡椒底味的。结合以上特点,才算得上一碗「金牌肉丸粥」。
不过大概是因为材料成本,这几年肉丸粥的价格从10元涨价到15元,价格略高。相比之下,猪肠粉的价格就一直很亲民,两块钱一份,简单的白粉加上芝麻和酱油,口感比较爽口,对得起这个价位。九点左右去吃个早午餐,配上一碗粥,能一直抵到下午三四点。
在广东,分别再见时不说「有空约饭」,而是说「得闲饮茶」,这里的「茶」说的就是吃早茶。想必对广东饮食文化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早茶在广东的地位,这是最能体会到广东饮食文化的方式之一,从早茶的蒸点和干点,到粥品和甜品,再到喝的茶都各有各的讲究。
茶楼在广东各地都有,但是像爱群这样排档式的早茶店现在已经不多见。爱群的老板以前在香港做餐饮起家,曾经员工最多时达到8000人,退休后来到中山养老,因自己做的茶点很受食客欢迎,又在家门口开了这家茶档。
爱群由内到外都透露着老式茶楼的气质。首先,这里的点心基本都是手工制作,不像现在的茶楼很多都是用半成品;其次,爱群的点餐方式还是老式的盖章卡,需要拿着卡片自己去取一盅两件;最后,爱群开在老城的街巷里,来的基本都是周边的街坊邻居,内部的装潢也非常怀旧,并且还有室外露天位。
再说回出品,爱群的茶点很符合「平、靓、正」的标准,价格便宜,出品和味道都不错。而且即有传统的广式点心(例如已经少有人做的「鸭脚扎」,需要早上六点多预定打电话预定才有可能吃得到),又有中山的特色点心,例如小榄粉果、栾樨饼、金吒等。可以说来一趟就能体验到最地道的老式茶档的各种气质。
价格方面,最低的2元,最高的也才26元,肉类的价格也基本都在10-15元左右,需要预定的鸭脚扎才14元一份。孙中山纪念日和每周星期四点心打八折优惠(节假日除外)。
我有个四川的室友嘴挺挑的,吃了几年都没有习惯学校的饭堂,我们每周早上没课的时候都会去一品味喝粥,改善下伙食。就这样一直吃了四年,从最初的两个人去吃,后来全宿舍去吃,再后来身边很多朋友,朋友的朋友都去这家店吃。老板娘说,最开始店里没什么年轻人来,但现在经常是一桌子的年轻人来这里吃粥。而这大概都是从我和室友开始的。
一品味是家很普通的街坊粥档,一度连招牌都没有,但却是我的城市归属感构成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虽然上面已经推荐过浩辉,我还是想抱着私心把它写进这篇推文。
最初遇到这家店是刚上大学的时候,约着刚认识的室友们去周围吃个早饭,兜兜转转在巷子的路口看到这家不起眼的粥档,门口坐着一堆拖鞋大叔,感觉很不简单,所以我们就去吃了下。我们宿舍四个有三个都是外省的,所以这家大概也是大家第一次体验广东的早餐。
虽然老板娘没有直接说过感谢,但是只要我去了,都会给粥偷偷加料(朋友有时候一起去都会吐槽道为什么他去的时候没有这么多料。)四年过来,我越来越习惯了老广们的生活节奏,也会沏一壶茶,和老板一边聊天一边蛮悠悠的喝粥。而老板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这么多年总算做了个招牌。只不过现在老板忙得只有空见面打下招呼了,以前还能坐下来和老板各自关心下生活呢。
我想一个人在外省生活想要找到归属感,应该是要由很多细小的场景来支撑的,四年来上百次来到这家小小的粥店,构成我和城市具体的联结和体验。这样才会在许多年后回忆起这段时间,才不会只有一些抽象的内容,而是有具体的人事物、情绪和气味一同浮现。
Ps:其实这家店的出品也很不错,粥底会比浩辉厚一点,食材很新鲜,价格也比浩辉便宜不少,同样的肉丸粥,一碗有十几个肉丸,但是价格只要10块钱。
来中山 旅游 ,「石岐乳鸽」应该是必吃的一道菜,很多人会推荐去「石岐佬」,我个人会更偏向于主打乳鸽的「煲煲掂」。
中山乳鸽出名主要因为用的是中山养殖的品种。一般鸽子选用的是20天左右的妙龄乳鸽,做法有红烧、盐焗和卤水。个人最推荐红烧乳鸽,最能体验到乳鸽鲜嫩多汁的口感。
煲煲掂在中山有好几家分店,味道应该都差不太多,我这里主要是根据我在大信新都汇附近那家的体验写的。中山这边用的是妙龄乳鸽,似乎比在广州吃的要小一点,差不多巴掌那么大。
乳鸽小的好处是容易入味,香料味都沁到骨子里了,并且边边角的骨头也能烤的酥酥的,嚼着越吃越有味。乳鸽端上来的时候看着没有热气,当你用手撕开的时候,热辣辣的油水就从冒了出来,所以吃的时候要注意别被烫到。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红烧乳鸽和盐焗乳鸽,红烧皮脆肉香多汁,盐焗会更加嫩滑,建议都试试。温馨提示,如果你是冲着红烧乳鸽去的,那一定要早点去,因为红烧乳鸽每天卖完即止,去的晚又遇上人多的话,很有可能就吃不上了。
店里也有小炒和煲仔饭,一个人的话比较推荐再加个煲仔饭,这里的煲仔饭量大料足,上扎实的碳水总是能让人吃的非常满足对吧。
价格:招牌红烧乳鸽22元一只,盐焗和卤水26一只,煲仔饭都在20左右。
噏耷(up dup)是香港白话,形容一个地方装修比较近旧,不太整洁。依题意得,这是一家港式茶餐厅,而且是还原度非常高的港式茶餐厅。
如果你喜欢看港片,那当你走进这家茶餐厅的时候一定会联想到很多电影情节,因为这家店是在太还原了,甚至有香港的朋友说比现在香港的茶餐厅还要怀旧。白绿的瓷砖,简易的桌椅都是香港茶餐厅里的经典搭配,甚至厕所里史伟莎的温馨提示都特别符合气质。
菜品也是地道的港式茶餐厅配置,光是看到菜单上的碟头饭、菠萝油、忌廉汤、利宾纳、西洋菜蜜这些名字就已经能感受到浓浓的港式风情。由于过于地道,对于不熟悉港式茶餐厅的人来说点餐有一定的考验,比如,「笑容」不是伙计的微笑,是白开水;「黑牛」不是牛肉,是可乐加朱古力雪糕球;「奶油猪」不是奶油焗猪肉,是加上牛肉和炼奶烤的法棍面包。作为一家港式茶餐厅,点餐暗号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飞沙走奶」、「肥妹」、「茶走」、「走青」啥的,这些在香港茶餐厅发展出来的一套话语,在噏耷你都可以听到。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噏耷已经像是茶餐厅博物馆一样的存在,装修、菜品和点菜方式都完全是港风港味。这样的地方,菜品的味道当然也是非常棒,几乎所有的东西出品都在线。有一次带了深圳的朋友来吃,结果她回去之后说再也没吃到过第二家超过噏耷水平的茶餐厅。
所以如果来的话,可以放心点任何想吃的,是本文推荐当中唯一一家不用担心翻车的店。
中山市区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咖啡店不少,在街头漫步时经常偶遇藏在街头巷尾的大小咖啡厅,四囍算是中山咖啡厅里比较特别的一间。
四囍是由孙文中路的一家老式骑楼改造的,在景点中山纪念堂的正对面。二楼窗台位风景很好,上面有树荫遮蔽,绿油油的,往远处看就是纪念堂。下午坐一会儿避避暑,然后就可以沿着孙文中路,向西走,到中山市博物馆和西山寺,再往下走可以到孙文步行街和岐江公园欣赏岐江夜景。
我觉得四囍是一个很完整的企划,店名、内部装修、产品的包装都是在同一个主题上进行的。一楼顶部保留了老式骑楼的原木结构和灰白的砖墙,而其他内饰也都是配合着整体气氛采用同色系的桌椅和地砖。在此基础上,就是各种各样八十年代婚房中元素,大红色的装饰随处可见,双喜的窗花和贴纸、红色的菜单,红色的咖啡杯和保暖壶都很贴合「四囍」这个名字。
不过最重要的是,这么好的店居然还那么实惠,四囍的所有饮品小食基本都在20元以下!而且品还都不错!四囍做手冲、意式和柠檬茶,也做一些比较网红一点的产品,看起来比较杂和网红一点,容易让人降低对咖啡出品的期望,但其实咖啡单品做得都还不错。在一楼收银台前能看到一排装着各种产地豆子的罐子,能看得出来卖家还是有点底气的。
除了咖啡,这里还提供一些西餐简餐,披萨、意面、汉堡、焗饭之类的,也是可以作为正餐的选择。不过这些我还没有试过,所以就不多说了,欢迎有去过的网友来给反馈。
总之,这是一家整体出品非常不错的,可以来喝下午茶也可以吃正餐,性价比很高的咖啡店,特别适合来 旅游 的朋友作为中途休息的落脚点。
中山有很多做异国菜的老店,大都是开在小巷子里。我经常想,如果在这里长大的话,街坊餐厅都是是韩国烤肉、日本拉面和意大利面,从小就可以体验这么多的异国料理,感觉还挺奇妙的。
小灵精是一家在街角开了二三十年的日式烧烤。整体的气质是一家非常安静的店,有些老顾客来也不用过多的招呼,多带着自己的孩子朋友,安安静静的点完餐,找个位置坐下,静等老板上菜。一个人想去吃烧烤的时候,去大排档总觉得有点尴尬,而在日式烧烤店就特别适合,安安静静的吃个烧烤,来一杯冰啤酒,像深夜食堂一样, 享受一个人的宁静,让人觉得非常的安定。
小灵精的烧烤口味多是突出食材本味,肉有肉味,菜有菜味,比较符合广东人的口味。蔬菜基本都是吃本身的鲜甜味,肉类就是蜜汁或者酱汁烤,表皮烤的微微干,里面还比较有汁水。我个人还挺喜欢这样的烧烤的,没有过多的调味,能感受到食材的真实味道。
另外晚上这里经常有流浪猫过来,店员看到都会特别关照,看起来应该是长久以来的习惯,在夜晚的树下露天位置吃着串,吹吹风,看看猫,想想心事,想起来就特别治愈。
金银龙是中山老牌烧味店,据说已经有四十多年的 历史 ,第一次路过的时候就被长长的队伍吸引,后来去吃了才发现这家店还不简单,出品相当可以,还常有人从其他城市过来打包。
金银龙的招牌是叉烧,我和同学一致认为这是我们吃过最好吃的叉烧,叉烧外皮有脆皮烧肉的酥脆口感,带有淡淡的焦香,肉质有叉烧的香甜,肥肉香甜不腻,瘦肉不柴有嚼劲,相当完美。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要比其他地方贵不少,叉烧60一斤,半只鸡差不多要50元。
Ps:虽然放到了晚餐这段,但其实我比较推荐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去打包一份 半肥瘦的叉烧, 然后到对面的粥粉面饭老店「顺德记」点一份粉面吃做主食吃。
新星开在中山最网红的街道——白水井的中间位置,虽然街上的店铺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新星一直屹立不倒。每当天气转凉的时候,我都会去新星点一份胡椒鸡脚汤,浓浓白色鲜汤,伴着辛辣的白胡椒味,一口下肚,瞬间上头,一股热浪从胃到食道再冲上脑门,多喝几口便会浑身暖和起来。
另一款牛杂捞河粉也很推荐,软糯入味的牛杂挂着浓稠的汤汁,吃前将河粉捞匀,让每一根河粉都挂上牛杂汁,真的不要太鲜。
除此之外,店里的另一个招牌是酱骨架,比较简单的卤水味,没有什么香料,肉炖的很烂,可以用手撕下来。但是我个人觉得比较普通一点,和自己家常做的并太大区别,不过食肉兽们应该会很喜欢,24元两块拳头大小的猪骨,肉也很多,一个人吃的话吃完估计就半饱了。
最后,其实中午来新星也行,但是因为新星所在的白水井大街有众多好吃的小店,到了晚上还会有很多走鬼档出来,所以比较推荐晚上来吃,时间合适的话还可以品尝一下其他例如像走鬼档汉堡、街头烤牛排、烤猪脑花之类的宵夜 美食 。
很多人都知道广州 美食 多,但其实广州周边也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所以当我前几天看到少数派首页推荐了广州的 美食 推荐之后,赶紧稿了这篇中山的 美食 推荐,如果有朋友正好去到广州,说不定还能因此顺路来中山体验下呢。
茶餐厅是一种地道香港食肆,主要顾客是普罗大众。他供应了中式及西式的食品,更有不少香港独有的饮食,主要有饮品:咖啡、 黑咖啡、港式奶茶、黑白鸳鸯、好立克、阿华田、柠檬加红茶、汽水、牛奶等数十种;小吃:各式多士、三明治、 蛋挞、面包、通心粉、沙爹牛肉包、餐包等;供应早中晚餐,菜式多样,包括中餐传统的粥、粉、面、白米饭、港式烧腊、叉烧,还有西餐,如牛油餐包、西煎双蛋、火腿通粉等。茶餐厅的前身是冰室。早年香小港只有高级餐厅(当时称为西菜馆或餐室)会提供西式食物,而且收费昂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人受西式饮食风俗影响日甚,冰室遂相继兴起,提供廉价的仿西式食物。冰室当时主要提供咖啡、奶茶、红豆冰等饮品,配以三明治、奶油多士等小食,部分更设有面包工场,制造新鲜菠萝包、蛋挞等。后来冰室提供的食品种类逐渐增加,又与西菜馆和餐室的模式结合,演变成为今日的茶餐厅,提供传统中国小炒及欧美食物,后来更发展至晚饭小菜,款式可谓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