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米。一般标准的种植间距在6米左右。1、一行行道树:最小间距不宜小于4米,最大间距不宜大于6米。2、两行行道树:最小间距不宜小于3米,最大间距不宜大于5米。黄葛树,中药名。为桑科植物黄葛树FicusvirensAit.var.sublanceolata(Miq)Corner的根、叶或树皮。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根)风湿骨痛,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叶)外用治跌打肿痛。
28棵左右。每棵树的面积是:6×6=36(平方米)能植树:1000÷36=27.7(棵)≈28(棵)种植行道树一般间距在5-8m之间,不过实际种树的时候,因为树木品种、栽植区域的不同,所以具体间距也会上下浮动。通常,树的胸径在15cm的乔木,间距是在5m,灌木的话距离只有3m。南方地区常见的行道树有香樟树、广玉兰、凤凰树、无患子、垂柳树等,北方地区常见的有与榆树、刺槐、合欢树、法国梧桐等。
1、在cad2008上安装湘源6.0,并确保插件可用,安装完成后会显示如下工具条。2、利用定义块功能,建立一个直径为7m左右的圆形行道树图块,或者从其他图纸中拷贝现有的行道树图块,亦可。3、在cad中绘制行道树的种植轨迹,也可以用道路红线或是路缘石线作为种植轨迹,最好合并成连续的多段线,避免过多碎线。将之前的行道树图块粘贴过来。4、选择湘源工具条上—绿化—行道树功能。5、按照命令提示,输入B,选择行道树图块,默认树中心至边界线距离为0,设置相邻两颗行道树间距为8m。然后选择其中一条多段线,作为种植轨迹。6、不必退出,继续选择其他多段线,直至全部完成。7、行道树种植局部效果如下,用此方法可以实现行道树快速批量种植。
法律分析: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1、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绿化。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
法律依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二、道路绿化规划 (一)、绿地率指标绿地新建主干道道路绿地率不低于40%;如2002年建设的人民路,绿地率达到61.8%,而且在道路两侧建设了大面积的游园绿地。丰收路、塔南路、西环路等道路绿地率都达到40%以上,远远超出标准。(二)、道路绿地布局与景观规划道路绿地布局合理,新建道路一般都有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带等。分车带宽度从3米至6米不等,人民路中间分车带宽度达到24米宽,遵循以下原则:一般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小于1.5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路侧绿带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带与行道树绿带合并规划;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 道路绿化景观规划新颖超前,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首先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干路的绿化景观特色。一般景观规划中遵循以下原则: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并与街景结合;主干路规划充分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风貌;同一道路的绿化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有所变化;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毗邻山、河、湖、海的道路,其绿化应结合自然环境,突出自然景观特色。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不小于4米不大于6米。1、一行行道树:最小间距不宜小于4米,最大间距不宜大于6米。2、两行行道树:最小间距不宜小于3米,最大间距不宜大于5米。3、乔木群植:最小间距不宜小于2米。
有相关的规定。
《CJJ 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3.2.1.1规定,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根据北京《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4.6.1,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应小于2m,利用中央分隔带设置双侧公交站台的不应小于5m,设置单侧公交站台的不应小于3m。《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4.7规定,行道树设施带宽度宜为1.5m。行道树树池应紧贴路缘石设置。
扩展资料:
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模式,常用的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一板二带式。
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
2、二板三带式。
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绿化。
3、三板四带式。
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
4、四板五带式。
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
5、其它形式。
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如山坡、水道的绿化设计。
第一条 根据本市自然条件和城市绿化的要求,市区行道树应该着重种植耐烟尘、耐水湿、耐修剪和抗风力强的品种。园林管理部门必须有计划地培育规格合用和质量优良的树苗,力求品种对路,提高行道树树苗的质量。在近期内除继续培育目前生长较好的树种外,并应积极试验培育其它品种。第二条 对行道树和公用事业管线的位置,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应该根据下列原则,进行统一安排:一、新建道路的行道树和各种公用事业管线必须保持适当的间距,地下管线的外缘一般应该距离行道树中心零点七五米以上;如有特殊困难的,至少应该保持零点五米的距离。架空线高度一般应该不低于八米,高压输电线应不低于九点五米。二、行道树的株距,市区为六米,近郊为五米。在现有超高压输电线路下面和离电杆中心三米、离消防龙头一点五米以及道路转角孤线范围内,不种行道树。三、新设电力、电讯线路,应该尽可能采用地下电缆。现有公用设施进行改建和维修时,应该尽可能加以改造或改进装置。四、现有行道树位置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应该在改建和拓宽道路时,适当调整或重新安排,尽可能使行道树和各种公用事业管线等保持适当的间距。城市建设部门在核定管线执照时,应该和园林管理部门联系,取得一致意见,园林管理部门种植行道树,应该向城市建设部门申请执照。第三条 行道树的种植应该不误季节,适时进行,并按照下列要求,提高种植质量:一、新种和补种行道树,市区树干胸径应该在七厘米以上,在主干三米处分叉;近郊树干胸径应该在五厘米以上,在主干二点五米处分叉。二、在同一条道路上一般应该做到品种统一,规格一致,如果条件上有困难,可以分段安排。三、新种和补种行道树的树穴应该不小于一立方米;原有土壤不适合树木生长的,应该调换;种植时,应该施工基肥;根部需要带土的树种并应注意挖树的质量。现有行道树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应该逐步进行调整。第四条 对行道树必须按照季节适时修剪整枝,做到树冠圆整,树势均衡,整齐美观,并力求避免树枝接触架空线,在可能条件下,争取保持零点五米至一米的距离。在郊区道路两旁无干扰的地方,应该尽量让行道树向上生长。行道树和公用设施发生干扰时,公用事业部门应该通知行道树管理部门处理,不得擅自剪枝、移植或砍伐;如遇紧急情况,应该由双方立即派员到现场协商处理。在道路、公用设施和房屋修建施工中涉及行道树时,有关部门应该和园林管理部门联系处理,切实避免损坏树木。行道树和架空线发生严重干扰,园林管理部门用正常修剪方法不能解决时,可将树冠开叉,留出空道,使线路畅通。公用事业部门应该加强架空线高度,以减少干扰,确保安全。如果树冠影响路灯照明,除由园林管理部门进行适当修剪外,供电部门应该有计划地、逐步地将路灯灯臂改装伸长。第五条 有关管理部门对行道树应该定期松土、加土,尽可能定期施肥,以利树木生长,并积极做好树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因虫害侵蚀而造成的树洞,应该及时堵塞,防止树木枯死。在台风季节,应该加强保护工作,事先及早加固,事后修整,减少树木损失。公用事业部门在管线工程竣工复土时,必须使用好土,不得将三合土、煤渣、石灰、柏油等杂物填入树穴;如原土较少,必须增添新土,以利树木生长。第六条 对行道树的管理应该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适当划分。市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和重点绿化地段的种植、养护、管理,由市园林管理处成立专业队负责,其它道路的行道树和街头绿化地段,由各区负责。第七条 严格制止任意砍伐行道树和折树枝、剥树皮、挖取树下泥土、倾倒垃圾等有碍树木生长的行为。对破坏行道树的单位和个人,应该根据情节轻重,责令赔偿、补种,或者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第八条 各部门、各单位应该教育职工、青少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爱护树木和绿化地段,认真贯彻执行一九五八年三月十五日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公布施行的上海市树木绿地保护管理办法,树立保护树木、热爱绿化的良好风气,对于保护树木有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应该给予表扬或奖励。第九条 卫星城镇和近郊工业区、郊区主要道路行道树的种植、养护和管理,可以参照本办法试行。
4m。人行道和两侧分车绿带中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人行道和两侧分车绿带中行道树以遮阴为主要目的,因而苗木胸径应根据树木的生长速度来设置,速生树不得小于5cm,不宜大于15cm。慢生树不宜小于8cm,不宜大于12cm。中间分车绿化带中的行道树因为对遮阴要求不大,因而对行道树的规格要求不大。
行道树通常应距离路牙50公分。道树树干中心距离马路牙子不能小于50公分。行道树种植在间距相等的树池中。树池与树池之间以铺装形式过渡。树池的尺寸为1.25M*1.25M的正方形。树池中央栽植的行道树树干与一侧道牙的间距必须在0.5M以上.一般当道路宽度比较大(宽度为50----100M)时,道路绿化设计采用林荫带绿化手法效果最好.林荫带宽度为5---20M不等.行列栽植,株行距乔木采用3-8米,灌木采用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