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得房率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02-11 装修 由 冷瞳 分享

得房率是指套内建筑面积与套(单元)建筑面积之比,它是反映户型平面公摊大小的一个资料。得房率对于置业者来说十分重要,是买房时候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得房率的高低关系到我们居住的舒适度。一般来说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会越小,住户感到不方便,得房率占80%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比率,比较实惠。

得房率是什么意思

一、什么是得房率

得房率其实指的是指可供我们的业主住户所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一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得房率是我们的业主买房比较看重的重要的一个指标。在我们计算房屋面积的时候,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

得房率怎么算

1、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一般得房率在75-85%之间,高层相对比较低,多层较高。使用面积除以建筑面积等于得房率。

2、(房屋的建筑面积-公摊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比如说:现有房屋建筑面积100平米,公摊面积20平米,则该房屋得房率为:(100-20)/100=80%。得房率越高表示你的房子的实际利用率越高,

这个数字越大越好

得房率计算公式

1、房内使用面积/建筑面积x100=得房率

2、建筑面积构成房屋面积(成套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房屋套内建筑面积和共有共用分摊面积两部分。 房屋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使用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共有共用分摊面积的内容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准投影面积计算。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准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

得房率多少合适

1、一般而言,得房率在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既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又不会太多,比较实惠。不同楼盘公摊面积所占比例不同,影响因素很多,比如,建筑形态是板楼还是塔楼、电梯等配套设施多寡等。

2、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房子分为多层、小高层和高层三种。

一般情况下,多层的得房率是最高的,小高层的次之,高层的得房率相对是最低的。一般而言,得房率在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既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又不会太多,比较实惠。

小高层得房率

二、小高层的得房率

小高层得房率的计算方法也是一样,也是套内建筑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一般的小高层得房率在85%-88%%。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若你的房子房产证面积即销售面积为101,套内面积为88.8,那么你房子的得房率约为88%。

高层得房率

一、什么是得房率以及计算方法

得房率是指套内建筑面积与套(单元)建筑队面积之比。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单元)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队面积 +分摊得公用建筑队面积。

二、高层得房率是多少

高层得房率一般为0.72-0.78之间,小高层为0.8左右,多层为0.88左右,具体每个楼盘都不一样,要问清楚。

也是套内建筑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一般的小高层得房率在85%-88%%。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若你的房子房产证面积即销售面积为101,套内面积为88.8,那么你房子的得房率约为88%。

高层得房率

一、什么是得房率以及计算方法

得房率是指套内建筑面积与套(单元)建筑队面积之比。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单元)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队面积 +分摊得公用建筑队面积。

二、高层得房率是多少

高层得房率一般为0.72-0.78之间,小高层为0.8左右,多层为0.88左右,具体每个楼盘都不一样,要问清楚。

什么是得房率什么房子得房率高

 在现如今买房的大军中,不乏新手、小白。而在选择购房的时候,售楼人员所讲的专业词汇,让广大购房者无法理解,以至于让购房者因为理解上的失误,买错了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得房率是什么,以及它的优缺点。

  

什么是得房率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怎么计算房子的得房率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销售面积(也称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俗说“公摊面积”)。

  

什么样的房子得房率高

  1、 公摊面积小的房子

  公摊面积小的住宅得房率较高,受楼高、楼层结构等因素影响,不同建筑的得房率存在着差异。楼梯、公共走道、电梯所占的面积都要算在公摊面积里,这些配套设施都需要占面积,也就是意味着公摊面积大,得房率低。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9-02-2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得房率是什么意思

购房时我们在拿到房子之后,往往房屋面积比当时购买的时候要小。这就涉及到房屋的公摊和得房率了,那么什么是得房率,相信很多新业主们可能不太明白,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什么是得房率。 得房率是什么意思 得房率是可支配的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之间的比率。办公楼的得房率为55%,高层得房率为72%,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一般为80% 左右 比较好,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 影响得房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得房率的因素主要在于房屋的公摊面积的大小。房屋公摊面积主要包括:电梯井、 楼梯 间、垃圾道、变电室等管理用房建筑面积和整栋建筑服务的公用用房。还包括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业类型 板式楼房的得房率相对来说是最高的,点式的较低。 2、房型结构 房型结构指的是几梯几户,如一梯多户的和一梯两户的公摊面积相差不大,但增加了户数,总套内面积就增加了,这样每户需要分摊的面积就会减小些。 3、楼盘形态 高层得房率是最低的,多层的就比较高。 4、公共活动区域大小 高品质的物业占用的公摊面积比较多,如高挑的大堂、电梯以及室内车库等,所以得房率就相对比较低一些。 我总结:以上就是关于得房率是什么意思以及影响得房率的因素有哪些的相关内容,通过以上内容,大家对得房龄也有所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房子的得房率是什么意思

得房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备注:套内建筑面积,是由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面积三部分组成的。希望我的回答您帮到您,欢迎您的点赞和采纳。

得房率是怎么算的买新房怎样看得房率

一、什么是得房率?怎么计算?

得房率是套内建筑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实际使用面积大小的标准之一。

例如:小明买了一套房,建筑面积100㎡,套内建筑面积为83㎡,那么得房率就是83/100*100%=83%。

二、得房率跟购房者有啥关系?

1、得房率影响实际使用面积的大小

公摊面积与得房率息息相关。公摊系数是公摊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的比值,而得房率=1-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越大,得房率越小,你的房屋实际使用面积越小。

2、得房率影响房屋性价比

得房率越高,房屋的性价比越高。

但得房率不是越高越好。公摊面积包括楼梯、走廊、电梯、楼梯井等,如果公摊面积太小,会使公共区域拥挤不堪。如果购买的是塔楼,一梯十多户的公摊如果太小,势必会影响正常出入,居住舒适度将大大降低。

目前市场上约定俗称的得房率标准,要求高层建筑得房率不低于70%,多层建筑得房率不得低于75%。

得房率应有个合理的限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购房者不应盲目追求高得房率,当超过合理的限度时,一定要注意辨别是以牺牲居住品质为代价换来的,还是在设计上有所突破。

三、新房的得房率怎么看?

新房的得房率,一般在户型图或者楼盘宣传中,不会直接展示给购房者。实际去看房时,销售人员会告知得房率有多少。另外,还有两种方法可以算出得房率:

1、楼盘“一房一价表”上看相关数据

在售楼处,尤其是期房的项目,会有“一房一价表”,表上会标着单价、朝向、户型、楼层数、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等。根据公式现场算出得房率,做到心中有数。

2、住建委网站上查询相关信息

新房楼盘的建设,需向住建委报备。住建委网站上有详细的信息,包括建筑面积、车位比、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周边配套、建设程序等。

以北京为例,具体操作步骤:打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在首页点击“房屋管理”,在“房屋交易”中的“新建商品房项目”下搜索你想查询的楼盘信息,找到在售楼栋信息,点击“查看信息”,查看“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2-2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领取看房红包,百元现金直接领

得房率是什么意思呢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而办公楼为55%。

得房率计算方法

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型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销售面积(也称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

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既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

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而办公楼为55%。

扩展资料:

影响得房率的要素

影响得房率的最直接要素即是公摊面积的巨细,而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共有修建面积的简称,即指各产权一起占有或一起运用的共有修建面积。

包含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勤警卫室、为整幢楼效劳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修建面积等。

不一样楼盘的公摊面积所占份额不一样,影响要素也有许多。对比多见的如:修建形状是板楼仍是塔楼,电梯等配套设备等。一般来讲,楼层越高、楼层构造越杂乱,公摊份额也就越高。

假如是南北通透户型的板楼,得房率一般在80%以上,户型由于方正也容易充分利用。多层住所的话,还能省了电梯、供水设备间等公共部位。

塔楼构造能够完成一梯多户高容积率,但得房率一般仅为75%,由于除了电梯井、配电机房等都算作公摊外,一层多户的规划方法也致使空间难以有用利用。

除了修建形状,单个开发商会经过别的方法进步得房率,在不额定添加公摊的程度上,从户内规划方面尽量扩展运用面积,撒手锏即是半关闭阳台和大飘窗。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得房率

得房率是什么意思怎么计算容积率怎么计算有什么规定

得房率定义

得房率就是指能够居民支配的面积(其实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一户建筑面积(其实就是市场销售面积)比例。

得房率计算方式

得房率=套内应用面积/户形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应用面积+套内墙面面积+生活阳台面积,市场销售面积(又称户形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平摊的公共建筑面积(俗说“公摊面积面积”)。

得房率是购房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值。计算房子面积时,计算是指建筑面积,因此得房率过低得话不性价比高;太高又不便。由于得房率越大,公共性的部分面积越少,居民也会感觉压抑感。一般,得房率在80%上下比较适合,公共性一部分既宽阔大气,平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较为性价比高。一般多层的房屋建筑得房率为88%,高层的房屋建筑得房率为72%,而写字楼为55%。

得房率影响因素

除建筑形态不同类型的危害外,有一些房地产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得房率”,在没有附加提升公摊面积的水平上,从室内设计上尽可能扩张应用面积,秘密武器便是半封闭阳台和落地飘窗。

容积率怎么计算?有什么规定?

1、居住建筑规范逐层又高又大于4.9米(2.7米+2.2米)

无论层内是否存在夹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住房建筑层高超过7.6米(2.7米×2+2.2米)时,无论层内是否存在夹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2、当公共建筑规范逐层又高又大于5.5米(3.3米+2.2米)

无论层内是否存在夹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齐上计算;当办公室建筑层高超过8.8米(3.3米×2+2.2米)时,无论层内是否存在夹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齐上按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3、当一般办公建筑规范逐层又高又大于6.1米(3.9米+2.2米)

无论层内是否存在夹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齐上按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一般商业服务建筑层高超过10米(3.9米×2+2.2米)时,无论层内是否存在夹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齐上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4、城市地下空间的现浇板面高于室外地面1.5米

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城市地下空间的现浇板面高于室外地面不够1.5米,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建筑容积率。

5、含生活阳台工程建筑

计算含生活阳台建筑物的建筑容积率指标值时,生活阳台一部分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根据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房屋的得房率指什么得房率并不是高就好!

得房率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之比,它是购房者买房时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但得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不同建筑形态的得房率合理数值不尽相同!

一、得房率是越高越好吗?

得房率和公摊面积、小区内的相关配套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得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得房率过高就意味着公摊面积较小,而公摊面积主要包括电梯、楼梯、走廊等,面积过小影响居住舒适度。只有得房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数值范围内,才会让房屋保持较高购买价值的同时,提升居住舒适度。实际上,不同形态的房屋得房率的合理数值不一样。比如:

多层住宅:应保持在85%-90%之间;

小高层:应保持在80%-85%之间;

高层:应保持在75%-80%之间;

只有满足了以上的标准,才不会由于得房率高,缩小公摊面积而造成公共部分过分狭窄,影响居住舒适度。

二、怎么看得房率?

从居住舒适度角度来说,得房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居住舒适度。从价格角度来说,得房率越高,房子越划算。那得房率该去哪儿看?怎么看呢?一般来说,购房者去售楼处看房,置业顾问会告知公摊面积,而非得房率。购房者可以直接向置业顾问询问,或者根据公摊面积进行计算。

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或者得房率=1-公摊系数。

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和公摊系数,都可以通过置业顾问得知。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在建筑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若公摊面积越大,则套内建筑面积就会越小,得房率也越小。

比如:建筑面积为100㎡的房子,公摊面积23㎡,那么套内建筑面积就是77㎡,得房率就是77%;而如果公摊面积是18㎡,套内建筑面积就是82㎡,得房率就是82%。

三、如何规避面积被“盗”的风险?

1、索取公摊数据

在看房时,购房者应该让开发商出示有关数据,包括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等基本数据,这样业主可以通过数据求出公摊面积,以明确自身的权益。

2、查阅有关资料

业主们可以自查或者聘请律师向设计单位、规划单位、测绘部门等机构查阅所购房产的相关文件,比如最终设计图纸或者最终设计方案、最终面积测量报告、各种数据的计算方式及其文件等等。

3、在购房合同中约定公摊面积

购房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公摊面积的数字,并详细约定公摊的具体部位、面积大小。特别是有关共有建筑分摊部位变更的情况,约定得越详细,对购房者就越有利。一旦发生纠纷,购房者就可以以合同约定来保障自己得利益。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8-07-2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声明:关于《买房得房率是什么意思》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90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