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照明设计规范的发展中应该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1 夜景景观照明设计与城市设计脱节城市夜景照明是一个较完整的系统工程,制定好总体规划,按总体发展控制规划搞建设,就能避免资金投降不集中,亮度分布不合理,色彩搭配不协调,个性特征不突出,施工技术不规范,形不成整体格局等问题。2 城市夜景灯光环境的主体严重错位有些城市在“亮化工程”,“光彩工程”“光亮工程”的口号下,过分注重“亮”和“光”的地位,有的甚至提出“灯光主体”的地位。夜照明的功能不是亮化,而是创造一种体现城市夜环境的,利于市民生理和心理的生活环境,其基本出发点是创造一个休闲环境,给不同人群创造一个不同色的休闲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3 光污染问题灯,点亮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城市。然而,被誉为不夜城地巴黎,东京,上海确实美丽,但夜景照明产生的光污染已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高亮度的灯把室内照的透亮,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景观照明的要求也将会经历从只要照亮,符合节能、安全、等基本要求到要有氛围、满足生理、心理、等方面要求,从量到质转变的过程。城市景观照明的景观与环境也已成为城市的无形资源,开发、保护和发展这种资源是建设和管理现代化城市的重要课题。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照明设计要点
设计,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下面是我整理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照明设计要点相关内容。
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城市道路也不断变化:拓宽,整洁,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城市道路照明灯具也告别了传统,费电,呆板,单一的样式,取而代之的是环保节能,组合样式等。道路的园林景观照明设计非常重要,保障交通安全有效是其基本职能,其次,保证行人舒适性。 园林景观照明按照各类元素大致可以概括为园林道路照明、植物照明、水景(水池、河流、滨水地带等)照明、雕塑照明以及园林构筑物照明。园路的照明职能是保障交通的安全和有效,而其余景观照明的职能则以创造视觉舒适和愉悦美感为主。以往的规范和设计准则常常是孤立地分析问题,以各种数字指标为设计依据,而实际设计中不是对上述相关元素进行简单照明的叠加,而是围绕视觉对其进行有机组合。
本文针对上述几个方面简略的探讨一下设计中常见的几处要点。
一、城市道路交通主干道景观照明设计要点: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照明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安全因素,其次才是其整体效果。一般选择造型富于特色、照明效果好的庭院灯和草坪灯沿路布置构成流畅的旋律曲线。不宜采用常规照明方式,应采用造型美观、上射光通比不超过25%、垂直面和水平面均有合理的光分布的装饰性灯具,以满足突出沿线景观主题的需要。如步行小路,需要使用高度较低的小尺度灯具,提供较低的照度水平,此时平均的`照度分布并不是必需的。随着道路级别的升高,需要更高的照度水平以及更均匀的光分布,灯具的尺度也逐渐增大,灯具本身更倾向于其装饰性。但若明暗构图不当将令参观者发生视觉混淆,隐藏的障碍物将导致游人集中精力于走路,而不是欣赏美景。出于整体考虑,路面一般不处于最高的亮度等级,处于最高亮度等级的通常为雕塑、植物等其它元素。舒适的亮度对比大致可控制在1:3到1:5之间。 光与影的均匀分布相比增加了舒适性,能够吸引更少的注意力。通常小路并不是景观中最引人注意的元素。对于所有步行道路的照明,要求在路面区域提供良好的视觉可见性,同时不分散人们欣赏景观元素的注意力。同时在焦点区域应尽量柔化两者之间的高对比性,尽量保证道路表面的平均光分布,这样即使沿着亮度较低的小路行进,只要被高亮度景观包围,或者朝一个高亮度景观行进,参观者同样会感到舒适。
二、城市道路各个区域路段的景观照明设计要点:
从目前城市道路的使用能看,大至可以分为交通主干道、商业街、休闲路段三大类型,其道路照明的设计规划也应有所区别。
1、交通主干道照明
交通主干道是城市的动脉血管,其功能是停车为主,车流量大,车速快是其主要特点。因此不必追求华丽,而应该是简洁,明快,具有流畅的外型,达到环境与功能的协调;同时交通主干道上的灯型应该具有适应的色彩对比和一定的美感,使人看上去就像呼吸的空气一般的自然,灯具也应该具有现代的流线外形,并注意防止眩光等光污染,以方便驾车者的视觉和满足主干道车水马龙的交通繁忙要求。在灯光设计上,则应该以路灯照明为主,庭园灯照明为辅,再适当配以沿路的大型建筑物的立面照明,泛光照明,形成简洁,流畅。
2、商业街照明
商业街是城市经济生活的发动机,也是人们购物消费的地方。因此,商业街的照明设计,必须达到(1)要烘托出繁华、热闹而浓厚的商业气氛,对购物者动,即动态的霓虹灯广告照明,通过对它的规范化实施来达到动态的五彩缤纷的照明景观;静,即静态的建筑物照明与道路照明,通过气势恢宏的外墙照明与形式各异的道路照明相结合,形成静态的照明景观。这样,保证了高观赏性与高照明度的综合实现,形成了商业化的道路照明景观。
3、休闲路段照明
休闲路段堪称城市的肺叶,是人们休息,游玩的去处,它需要的是轻松、闲适、幽雅的气氛,因此,环境一般都较为幽静,绿化较好,在照明上应主要针对绿化,灯型要与绿化相适应。在具体上照明方式,应该采用庭园灯、地灯、泛光灯三者综合照明,达到清、纯、静、幽、雅的照明效果。
总之,现代化的城市需要富于创意和想象力的道路照明,只有通过不断探索,针对不同的环境进行照明创新,才能使城市的道路在夜晚不仅亮起来,而且美起来,成为城市夜景的闪光点。 因路制宜,以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舒适度为指导原则,制定合理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照明设计,为城市夜景提供广阔的空间。
扩展: 建筑照明设计二十条守则
1.在建筑照明中,人工照明与日光或自然光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2.日光可以通过人工照明加以补充。人工照明既可以补充日光的不足,还 可以制造完全有别于日光效果的环境氛围。
3.根据照明质量要求合理地选择光源。紧凑型荧光灯与高强度气体放电光源则用于强调节能及减少维修的场合。卤钨灯用于对辉度、颜色、质量以及调光性能有高度要求的场所。
4.电子变压器和电子镇流器使光源的寿命得以提高,并可减少能源的消耗。
5.每一项照明工程都应有一定的维修保养计划,如定期更换、淘汰或清洗照明器具。
6.照明器材的功能相当于门窗,是建筑不容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室内设计的某种装潢。
7.评判照明器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其功能性和其能够达到的最大的视觉舒适性以及其最佳照明效率的组合。
8.作为建筑结构中的一个细节,应十分谨慎地选用优质照明灯具。
9.在布置照明器具时,应该考虑到功能性和建筑设计上的要求。
10.采光和照明设计,是建筑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应考虑不同功能空间的照明布线。
12.在设计一个工作环境的照明条件时,应着重考虑视觉的最佳舒适性。
13.环境的亮度感觉,可由立面照明或天花板的间接照明来达到。
14.重点照明可引发人对某一点的兴趣,并帮助人在一个具体空间中感受环境带来的愉悦。
15.为减少能源的消耗,应将工作区域的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
16.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确定相应的照明水平,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同时也考虑节能的效果。
17.为制造不同的氛围及最好的照明效果,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考虑照明控制系统的使用。
18.即便在进行室内照明设计时,也应考虑到夜晚外部的照明效果。
19.一个建筑的设计结构可以通过优秀的照明设计得以最佳的体现。
20.照明器材和照明效果不仅仅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是形象的塑造手段。
;景观照明是指既有照明功能,又兼有艺术装饰和美化环境功能的户外照明工程。需要科学分析和理解,景观照明需要鉴赏和品味,艺术则需要深整 的直觉感悟。景观照明艺术必须透过光和照明,才能产生生命力。 照明可以改变环境的外观,艺术性的照明灯光和色彩,构成动态和静态的光、声、色的景观,更显示出景观庭园灯具的小品化、雕塑化、时装化,给大自然环境的点缀。 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灯具、光源、材料、风格与设计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选择适宜光源,除了经济因素外还要从整个光环境效果及材料的质感可靠性考虑,还注重自然环境与照明统一性。可以了解一下西顿室外照明的景观照明方案,他家专注于建筑照明与景观照明领域,实力强,推荐。
按使用空间环境的照明设计标准,眩光控制
选择合适的光源,光色要合理、节能环保
选择合适的产品应用方案去表达光环境
降低对自然、环境、生物的影响
以人为本的光健康、舒适感体验
景观照明发展到今天,融合数字化和节能性为一体的智慧照明正在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但因为地域的差别,照明工程行业发展也参差不齐。不管发展到哪个阶段,景观照明在表现特征上,都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要点:1. 基本色彩关系的应用。光色的使用数量和位置,都要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测试,寻找最适宜的搭配,用照明效果图表现出来;2. 光的结构和形态。灯光作为建筑或景观的附属品,只有附着在载体上,才有形态和结构,所以不要脱离结构本身;3. 层次关系。不同的材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距离都应该有不同的风景,这就需要层次丰富;4. 灯光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灯光呼应环境,融入自然是每一个项目的基本要求;5. 情感的表达和传达,设计师应该完全站在项目的角度,投入全部热情,让情感自然流露,来传达给受众;6. 整体的协调统一,光环境既是一个宏观概念又是一个微观概念,融入大空间营造小空间,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舒适,让外部的人感到和谐;要满足以上所有要点,就要求照明设计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平时注意多走多看,不停积累素材和灵感。
1)景观照明设计之休闲公共区域灯光设计优秀的休闲公共区域灯光设计首先需要配合广场的主要功能和广场的规模、性质来进行设计,使广场更好地发挥它该有的作用。休闲公共区域灯光设计,应该充分体现该空间的舒适休闲的氛围,在满足功能需要的情况下,照明亮度应相对弱化,起到点缀及基础照明的作用即可。2)景观照明设计之商业型公共区域灯光设计周围是建筑群密集的大型城市商业空间,通常选择重要建筑物作为设计表现载体,利用灯光来配合、烘托建筑群体,营造商业文化氛围,使夜空间的城市商业空间环境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城市商业空间的灯光环境布置还要考虑空间规模、尺度,使灯光更好地装饰衬托主题、美化环境、塑造形象,为市民提供一个不同与白天而又生机盎然的夜间活动场所。在整体公共区域景观照明的设计中,除了重点刻画的建筑细节外,由于设计规模较大,整体感相对要突出,就像印象派油画一样,以画面整体效果为主,色彩、亮度依照规划中要传达的审美要求结合商业、文化背景而定。3)景观照明设计之主题文化型公共区域灯光设计主题文化型公共区域灯光设计,主题性为主,照明设计需要针对区域内的照明载体(主题建筑、公共设施、景观小品、绿化等)进行烘托式的景观照明设计,特别是主题建筑、景观小品等载体的灯光设计,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详细分析载体的结构与内涵,虚实结合,从而强化文化主题,营造文化艺术氛围。
一、。公园夜景亮化工程设计1、应根据公园的功能类型、周边景观环境、主题风格和夜间照明灯具使用情况,确定公园的照度水平和选择合适的照明设计方式;2、应该避免溢散光对路人、周围环境以及园林生态的影响。二、公园树木照明设计1、树木的亮化应该精心选择适宜的照射方式和照明灯具安装的位置;尽量避免时间过长的光照和照明灯具的安装对动、植物生长产生相应的影响;不应对古树等珍贵的名木进行近距离照明;2、在进行亮化时,需要考虑落叶树木的叶状及特征和颜色、常绿树木及季节变化因素对树木亮化的影响,确定树木的照度水平和选择照明光源的色表;3、尽量避免在路人观赏的角度上产生眩光或者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光污染。三、公园花坛、绿地照明设计1、花坛宜采用自上向下的照明设计方式,以凸显出花卉本身;2、照明灯具应该作为景观的元素考虑,并且应该避免由于照明灯具的设置影响景观观赏性;3、草坪的亮化应考虑对公园内人员活动的影响,光线宜自上向下照射,应避免溢散光对环境和人造成的光污染;4、公园内观赏性绿地照明的最低照度不宜低于2lx; 5、尽量避免溢散光对景观的观赏或者周边环境的影响。四、公园水景照明设计1、水景照明灯具应结合景观要求隐蔽,应兼顾无水时和冬季结冰时采取防护措施的外观效果;2、喷泉照明的照度应考虑环境亮度与喷水的形状和高度;3、水景的周边需要设置功能性照明,防止观景人员意外落水;4、应根据水景的形态及水面的反射作用,选择合适的亮化方式。
GB 50617-2010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582-2010 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JGJT_163-2008_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非正式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环境原则:环境照明可选用的灯具型式较为广泛,尤其是近一两年进口灯具的涌入,可选范围更加丰富。但在环境照明设计中,灯型和光源的选用必须和灯具安装场所的同边环境风格一致,相谐相融。
安全原则:环境照明灯具安装场所是人们日常生活、娱乐活动场所对人安全防护是第一位。这就要求环境照明设计必须设有漏电保护和良好的接地系统。在设备选择上必须符合安全防护等级标准,施工中又必须按照规范严格把关,确保电气安全。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在装潢中,依据不同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所需照度,应正确选用照明方式与灯具类型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以使人们在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能够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同时还能够获得某种气氛和意境,增强其建筑室内空间表现效果及审美感受。
进行景观照明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夜景,供人们欣赏,所以在设计之初就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尤其是在进行小型照明设计时,如小区照明设计,必须要从居民的居住舒适角度出发,不能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避免盲目的追求绚丽的灯光色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照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