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时要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40-45℃),最好能让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
足药浴的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足浴时间内水温要保持,尤其进行足浴冶疗时,只有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确保规定的足浴时间,才能保证药物效力的最大发挥,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
足药浴时,如给予足部以适当的物理刺激,如按摩、捏脚或搓脚等,有条件者也可使用具有加热和按摩功能的足浴盆进行足浴,效果更佳。
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饭前足药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足药浴治疗时,有些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肤发红、瘙痒。有的病人属特异体质,用药后可出现过敏反应。出现这些症状后,应停止用药。
足药浴所用外治药物,剂量较大,有些药物尚有毒性,故一般不宜入口。
同时,足药治疗完毕后,应洗净患处,拭干。有传染性皮肤疾病者,如足癣病人,应注意自身传染和交叉传染的可能。
同一家庭成员,最好各自使用自己的浴盆,以防止交叉感染或传播传染病。
在进行足浴时,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引起头部急性贫血,出现头晕、头眩。出现上述症状时,可用冷水洗足,使足部血管收缩,血流充分流向头部,消除头部急性贫血,缓解症状。
先放入适量清水,不可超过最大加水量,然后在插上电源,开始加热。足浴盆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频繁调节温度和按摩节奏,找到自己舒服的设置即可。注意按摩节奏要适当不可过猛,以免对脚底穴道造成损失。使用过程中严禁站起,站在足浴盆上。避免损坏足浴盆或者发生倾覆,造成摔跤严重会触电。足浴结束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将盆里的水排空。用柔软的干布将足浴盆擦拭干净,尽量擦干水分,避免潮湿导致细菌滋生。最后足浴盆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