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壁画艺术

更新时间:02-04 装修 由 毒盅 分享

中国现代壁画与古代壁画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这也决定了它们使用价值的不同。古代壁画主要服务于宗教,以壁画为载体宣扬教教义,多绘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而现代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了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壁画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壁画的审美特征

谁知道著名的当代壁画家和流派.资料详细点

张世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壁画专业委员会主任。 1938年生于大连, 原籍山东蓬莱。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师承张光宇、庞薰琹、张仃等教授。1978年起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88—1993在美国考察公共艺术。 应邀讲学于20余所中外艺术院校。 重要参展: 壁画《漓水清湛》、《李杜初会图》、《大观园》等30余幅装置于北京、广州、香港、荷兰奥斯、美国洛杉矶、瑞士洛桑等地。漆画《铁色长城》、《紫气东来》、《众里寻他》等20余幅展出于北京、香港、俄国莫斯科、美国洛杉矶等地。重彩画《金色的思念》、《踏花》、《福音东至》等100余幅展出于北京、大连、南京、深圳、韩国汉城、美国芝加哥、圣地亚哥等地。

壁画的基本含义

壁画它是指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案。它分为粗底壁画、刷底壁画和装贴壁画等。壁画是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如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这便是流传最早的壁画。至今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等文明古国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画。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创作十分繁荣,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作品。我国自周代以来,历代宫室乃至墓室都有饰以壁画;随着宗教信仰的兴盛,壁画又广泛应用于寺观、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乐宫等)。我国至今仍大量保存着著名的佛教壁画和道教壁画遗迹。这些遗迹有部分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作为我们古代文明的见证。我国陕西咸阳秦皇宫壁画残片,距今有2300年。唐代是我国壁画的兴盛时期,那段时期是我国壁画艺术的高峰期,创作出了很多古今闻名的壁画,如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等。到了宋代以后,壁画逐渐衰落。直到1949年后,中国壁画才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 。现代壁画可以分为四个种类:1.手工画手工画是指纯手工绘画,将图案直接画在某种材料上,然后将其粘贴在墙上的画。这种手工画所用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种高档类与普通类。高档类的有丝绸,金箔等,普通的有宣纸。2.手绘画手绘画是通过画工直接将图案描画在墙上的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现代的街头涂鸦,它的做法和前面第一种有点像,只不过它的载体是墙,没有通过其它的材料介质。这种壁画有个小缺点,就是它的耐久度、色彩鲜艳度等比较低,不过它可以做为一种艺术的表现,但不会是现代建筑装饰的首选,所以至今的普及范围不甚广泛。3.墙贴画它是指通过先通过电脑作图,再由机器喷绘雕画,用不同颜色的墨水喷画组合成图案的一种。它是现代工业的一种完美体现,通过机器作用,加强了生产效率。墙贴画与手工画也有它的相通之处,它们都是通过一个的材料介质来做画,然后再把完整的作品图案粘贴至墙上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唯一的不同点便是一个是人工绘画,另一个是由机器喷画,从而两者间的效率也能直接体现了出现,并且墙贴画可以说是适应了时代的进步,是时代的产物。4.装饰画装饰画通过绘制或者印刷出画心,然后用木条或者木板绷起,或者直接在木板上作画,而后直接挂墙上的画。概述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现存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崖壁画,最早的距今已约 2万年。中国陕西咸阳秦宫壁画残片 ,距今有 2300年。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也很繁荣,20世纪以来出土者甚多。唐代形成壁画兴盛期,如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等,为当时壁画艺术的高峰。宋代以后,壁画逐渐衰落。1949年后,壁画得到恢复与发展 。1979 年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群体完成。之后,不断在一些新建筑中增设壁画,许多作品在艺术表现力、制作技法以及继承传统、借鉴外国经验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壁画以技法区分 ,有绘画型与绘画工艺型两类。绘画型指以绘画手段尤其是手绘方法直接完成于壁面上具体画法有:①干壁画,是指通过在在粗泥、细泥、石灰浆混合作为原理,在处理后的干燥墙面上绘制;②湿壁画,基底半干时,以清石灰水调和颜料调和绘制,这种绘画方式有一个缺点就是它必须须一次完成,所以难度相对比较大;③蛋彩画,主要是以蛋黄或蛋清作为主要调和剂颜料,在干壁上作画,不透明、易干、有坚硬感;④蜡画,是指将蜡与颜料一起,混合画在木板或石质上,再进行加热及处理;⑤油画,是指画于亚麻布或木板上的画绘画工艺型是指以工艺制作手段来完成最后效果的壁画由于手工工艺或现代工艺的制作,加上各种材料的质感、肌理性能,能达到其他绘画手段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故被广泛采用,分:①壁雕,介于雕刻和壁画之间,倾向平面化构图,不以体积造型为主,故仍接近壁画,有浅浮雕、深浮雕以及阴刻线等作画手法,材料有石质、水泥、陶瓷、木雕、青铜等;②壁刻,用水泥掺和白垩土、石灰、石英砂,再调进颜料,做出壁面,未干时,剥刻出不同色层,做成壁画;③镶嵌壁画,通过把水泥作为粘合剂,用色石子、陶瓷片、色玻璃、贝壳、珐琅、宝石等颗粒拼嵌而成;④ 陶瓷壁画,便于制作,坚固耐久,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是现代壁画最流行的使用手段。古代中国古代壁画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一)中国古代墓室壁画。(二)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三)中国古代寺观壁画。分类广义分类:史前时期的岩画、洞窟壁画和地画等类型。狭义分类:宫廷壁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寺观壁画等。技法壁画以技法区分 ,有绘画型与绘画工艺型两类。绘画型绘画型指以绘画手段尤其是手绘方法直接完成于壁面上。具体画法有:①干壁画,在粗泥、细泥、石灰浆处理后的干燥墙面上绘制;②湿壁画,基底半干时,以清石灰水调和颜料绘制,须一次完成,难度较大;③蛋彩画,以蛋黄或蛋清为主要调和剂的水溶颜料,在干壁上作画,不透明、易干、有坚硬感;④蜡画,蜡与颜料混合画在木板或石质上,再加热处理;⑤油画,是指画于亚麻布或木板上的一种壁画形式;⑥丙烯画,主要是以丙烯酸为主要调和剂来做画,它的特点是快干,无光泽,是现代壁画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上画法有时混用,或与工艺制作、浮雕结合。绘画工艺型绘画工艺型是指以工艺制作手段来完成最后效果的壁画。由于手工工艺或现代工艺的制作,加上各种材料的质感、肌理性能,能达到其他绘画手段所不能达到的特殊艺术效果,故被现代壁画广泛采用,分:①壁雕,介于雕刻和壁画之间,倾向平面化构图,不以体积造型为主,故仍接近壁画,有浅浮雕、深浮雕及阴刻线等手法,为现代壁画广泛使用的手段。还可利用各种工艺制作壁画,如磨漆、漆画、织毯、印染、人造树脂、合成纤维等。现代壁画涉及门类较多,已成为绘画、雕刻、工艺、建筑和现代工业技术等学科间的一种边缘艺术。

中国现代壁画的介绍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六年,中国现代壁画得到恢复与发展。一九七九年完成的北京机场候机楼壁画,着重强调装饰性和视觉愉悦感,以适应陈设的环境气氛,其位置与幅面纳入建筑物的整体设计规划之中。之后几年中,各城市公共建筑壁画在艺术表现力、制作技法以及继承、借鉴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壁画材料除聚丙烯颜料外,传统的釉上彩绘、刺绣、石板线刻也用于壁画。高温瓷化玻璃镶嵌壁画、大型陶板高温花釉刻绘壁画、天然大理石镶嵌、沥粉、贴金、浮雕、重彩的综合运用以及玻璃腐蚀技术等,使壁画艺术呈现多姿多彩的面貌。更加现代的壁画工艺结合了传统的绘画风格,加上现代化的数码印刷工艺,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壁画用的是什么颜料

壁画现在使用最为普遍的就是丙烯颜料。

1、丙烯颜料优于他种颜料的特征是:干燥后为柔韧薄膜,坚固耐磨,耐水,抗腐蚀,抗自然老化,不褪色,不变质脱落,画面不反光,画好后易于冲洗,适合于作架上画、室内外壁画等。可反复堆砌,画出厚重的感觉。

2、如加入粉料和适量的水,类似水粉;加入大量的水,则可画出水彩、工笔效果。以易吸水的粗 丙烯颜料糙底面作画为宜,如纸板、棉布等。用一般油画笔、画刀、中国画笔等即可。丙烯颜料的优势 由于丙烯颜料使用根广告色差不多,也是加水调匀。

3、但不能厚。因此丙烯颜料与其它油画颜料相比,它有如下特性。 易清洗 可用水烯释,利于清洗。 速干性 颜料在落笔后几分钟即可干燥,不必像油画作品那样完成后需等几个月才能上光。喜欢慢干特性颜料的画家可用延缓剂来延缓颜料干燥时间。 

扩展资料:

现代壁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艺术上出现了更多的以“表现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形式,现代壁画与建筑环境艺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

正壁画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追求美的理想、表现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特艺术形式。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建筑环境对壁画的要求,壁画语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代壁画无论从表现形式、语言内涵到其社会功能都与传统壁画有着较大差异。

现代壁画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在互联网没有普及的岁月,人们更青睐于写实的、具象的、内容繁冗丰富的。

但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人们受着过量信息的困扰,内心变得疲惫,需要的是放松、明快、简约的东西被再一次的肯定,壁画领域也随之而改变,不断地推陈出新,来符合人们的需要与发展 。

中国现代壁画的现代壁画的简介

1912年以来的中国壁画。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壁画,到清代已趋衰落,从事壁画的民间画工的数量和艺术素质也空前低落。辛亥革命以后,大规模的宫殿、寺观和墓室建筑基本停止,使传统壁画失去了依存的空间。偏远的庙宇寺观虽不乏新绘壁画,但从形式到内容,大体上是旧有壁画的复原和模仿。其中也有少数壁画使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法,如曾从欧洲画家学习壁画的陆鸿年,1938年为北平西郊北安河普照寺所作伎乐天壁画,即绘于胶合板上,并涂盖桐油作为保护层。20年代以后,新型的壁画在革命斗争中出现。红军、八路军和人民解放军中的美术工作者在革命根据地和行军途中,曾画过许多宣传革命、宣传抗日的壁画,这些作品常配以响亮的口号或简短的诗歌,起到了鼓舞群众斗志的作用。另一方面,学习西方绘画的中国画家用西方绘画技法,创作过一些新题材的壁画。如梁鼎铭作《北伐战争惠州战役》、司徒乔作《孙中山著《三民主义》》等。这些作品是为特定环境绘制的油画,缺乏与建筑空间的有机联系。1938年8月,由王式廓设计草图,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美术科的画家们集体创制的武昌黄鹤楼壁画,表现前方将士英勇抗敌,全国人民总动员支援抗战。这幅壁画于武汉失陷前赶绘完成。黄鹤楼壁画在战火中诞生,后又毁于战火,它标志着中国壁画由宫廷、寺观、墓穴走向社会,面向广大的人民,成为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宣传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壁画开始受到重视。美术院校开设了壁画课,还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壁画艺术,1955年赴波兰学习镶嵌壁画的严尚德、朱济,是建国后首批出国学习壁画专业的留学生。新建的公共建筑中,开始安设壁画。如北京天文馆大厅的天顶壁画(吴作人、艾中信),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全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黄永玉)、《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周令钊)、北京民族文化宫的《民族大团结万岁》(中央美术学院师生集体创作)等。北京和甘肃的一些中国画家曾为兰州五泉山公园绘制了多幅以山水、花鸟为题材的壁画。1958年大跃进中,全国各地掀起声势浩大的壁画创作活动。这些壁画的作者有专业画家和美术院校学生,但其主力是城乡业余美术工作者。壁画的内容以表现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为主题,其中有许多新鲜别致的构思,但普遍特点是浓厚的幻想色彩和定型化的形象。一幅成功的作品出现后,常常很快被复制数十乃至上百幅。喷吐火焰的土高炉,硕大的谷物和棉花,肥壮如大象的家畜,排山倒海的青年农民以及孙悟空、穆桂英、龙王爷、苏联火箭等等,是最常见的形象符号。这些壁画一般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用墨汁、锅灰、红土和简单的矿物颜料画在石灰墙上。比较讲究的则覆以清漆或胶水。随着浮夸风的蔓延,有些地方提出“壁画化”的口号,要“把所有的土墙全刷白,把英雄人物全画完”。大跃进中的壁画创作活动到1960年完全停止。60年代中期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许多地方出现了新的壁画热潮,这次壁画热潮的作者队伍比较小,往往由半专业的宣传队、组承担某个县、公社或生产队的壁画绘制任务。壁画的内容以进行阶级教育、宣传阶级斗争为主,阴沉严峻的画面,代替了大跃进时期壁画明朗、活泼的幻想色彩。50~60年代壁画的工具、材料和墙面处理都十分简单,保存至今的壁画作品已十分稀少。“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壁画,完全以赞颂领袖人物为表现内容。这些壁画大都设置在城市、集镇的广场、路口和工厂、学校的主要建筑物前,并用砖、石或钢筋混凝土专门建造了永久性墙面。由受过一定专业训练的作者用油画材料画成。“文化大革命”中的壁画大都在70年代中期陆续拆除。 1976年后,中国壁画有了新的发展。使用的材料有聚丙烯颜料、釉上彩绘、陶板等。张仃的《哪吒闹海》、袁运甫的《巴山蜀水》、祝大年的《森林之歌》、肖惠祥的《科学的春天》、李化吉和权正环的《白蛇传》、袁运生的《生命的赞歌》等,受到美术界的好评,也引起各方面的浓厚兴趣。在它之后,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者开始把壁画考虑在设计方案之中,壁画艺术的专业队伍也逐渐形成。吴作人、李化吉的《六艺》(山东曲阜阙里宾舍),侯一民、邓澍的《百花齐放》(人民日报社礼堂),王文彬等人的《山河颂》(北京华都饭店),唐小禾的《楚乐》(武汉宾馆),严尚德的《晨曲·日月星辰》(北京中国剧院),杜大恺的《屈原》(北京燕京饭店),张仃的《长城万里图》(北京长城饭店),袁运甫的《智慧之光》,许荣初、赵大钧的《乐女游春》(塘沽渤海宾馆),徐加昌、任梦璋、祝福新等人的《棒槌岛的传说》(大连棒槌岛宾馆),何山的《九歌》(湖南省图书馆)以及李建群、段兼善、李坦克、娄溥义、杨鹏等人为人民大会堂甘肃厅所作的一组壁画,在借鉴传统壁画、学习西方壁画、吸收民间美术、探求不同材质的特色和处理壁画与建筑的视觉谐调等方面,各有不同的建树。新一代壁画家对北京机场壁画为代表的壁画风格不满,他们力图使中国壁画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新的形式,希望壁画艺术从宾馆、酒店走向更宽阔的公共场合。这种愿望的实现有待于改革和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青年画家在新的壁画语言探求方面的突破。 以上海曼妙壁纸为代表的壁纸公司,把传统壁画和最新欧式、3D等风格数码打印成壁纸张贴,形成了现代化、整体化、平民化的家居风格!

墙绘的画法有什么

墙绘壁画以技法区分 ,有绘画型与绘画工艺型两类。具体画法如下:

一、绘画型指以绘画手段尤其是手绘方法直接完成于壁面上,具体画法有:

1、干壁画,在粗泥、细泥、石灰浆处理后的干燥墙面上绘制;

2、湿壁画,基底半干时,以清石灰水调和颜料绘制,须一次完成,难度较大;

3、蛋彩画,以蛋黄或蛋清为主要调和剂的水溶颜料,在干壁上作画,不透明、易干、有坚硬感;

4、蜡画,蜡与颜料混合画在木板或石质上,再加热处理;

5、油画,画于亚麻布或木板上;

6、丙烯画,以丙烯酸为主要调和剂,快干,无光泽,现代壁画常用。以上画法有时混用,或与工艺制作、浮雕结合。

二、绘画工艺型是指以工艺制作手段来完成最后效果的壁画。由于手工工艺或现代工艺的制作,加上各种材料的质感、肌理性能,能达到其他绘画手段所不能达到的特殊艺术效果 , 故被现代壁画广泛采用:

1、壁雕,介于雕刻和墙绘壁画之间,倾向平面化构图,不以体积造型为主,故仍接近壁画,有浅浮雕、深浮雕及阴刻线等手法,材料有石质、水泥、陶瓷、木雕、青铜等;

2、壁刻,用水泥掺和白垩土、石灰、石英砂,再调进颜料,做出壁面,未干时,剥刻出不同色层,做成墙绘壁画;

3、镶嵌壁画,主要以水泥调入粘合剂,有色石子、陶瓷片、有色玻璃、贝壳、珐琅、宝石等颗粒拼嵌而成;

4、陶瓷壁画 ,便于制作,坚固耐久,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为现代壁画广泛使用的手段。

另外,还可利用各种工艺制作壁画,如磨漆、漆画、织毯、印染、人造树脂、合成纤维等。现代壁画涉及门类较多,已成为绘画、雕刻、工艺、建筑和现代工业技术等学科间的一种边缘艺术。

扩展资料

墙绘的应用:

一、室内墙绘:电背景墙、沙发、卧室、儿童房间、餐厅、走廊、阳台、厨房等背景墙。

二、商业墙绘:幼儿园、寺庙古建筑、建筑楼体、工地外墙、厂房、通道立柱、天桥、广场主题壁、停车场、体育场。

三、景观墙绘:酒店大堂壁画、大堂天顶、会议厅、办公室、主题餐厅壁画、特色包房壁画、网吧等。

谈中国古代壁画和现代壁画审美价值的异同

从中国古代原始社会的岩画的壁画,到今天的现代壁画,中国壁画经历了千年岁月的洗礼。众所周知,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装饰性图画。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气派与分格,在中国美术史上曾独树一帜。 中国古代壁画分为原始社会的岩画、奴隶社会的壁画、战国秦汉的壁画、魏晋南北朝的壁画、隋唐的壁画、五代两宋及辽金的壁画、元代的壁画、明清的壁画,划分八个时期,每个时期有其独特特点。壁画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佛教陀菩萨、佛经仪规、经变故事,到民俗风情、民族历史,无所不有。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壁画工作者积极吸收民族文化精髓,发展中国古代壁画,特别是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的完成,开创了中国现代壁画的新篇章。但是,在多元化的今天,面对中国古代壁画,它们在审美价值上难免会有了一定的转变。 熟知中国壁画的人,都会发现,其实中国现代壁画与古代壁画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这也决定了它们使用价值的不同。古代壁画主要服务于宗教,以壁画为载体宣扬教教义,多绘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而现代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了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壁画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壁画的审美特征。 避开中国古代壁画在技法上的运用而外,从人的角度出发,它的审美价值和功能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它的美在于对宗教的信仰的发现。像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在当时是没有人能够看见的,它成为歌颂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还能永生。从西汉晚期到东汉时期,一些地方豪强和权贵之家厚葬成风。按照死者生前的生活居住条件,为其营造豪华的墓室。除了随葬象征性侍卫、仆从、侍女的俑和各种珍贵物品、生活用品外,还在墓室内绘制壁画。壁画成了“权贵们”身份特有的标志。直到近代考古的进步,才慢慢的揭开它的面纱,展示在众人的面前。相对开放点的是敦煌壁画和中国古代寺观壁画。赋予宗教的意义,再看它的审美价值似乎有点单调。而现代壁画在服务于宗教的同时,更主要的是面向大众,它的公共性更强一点。在纪念性、装饰性、宗教性等壁画的特征,现代壁画的审美价值更多的是迎合大众的需求。这是中国古代壁画所缺少的。 自20世纪中叶,欧美等国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提出“环境艺术”概念以来,人和空间的关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时,壁画家不再孤立地把壁画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而这也是古代壁画不足的地方。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比例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这就提出了壁画设计在尺度把握上与建筑空间的关系的问题。 现代壁画艺术形式的创造不同于绘画中的其它表现形式可以自由表述,壁画是在限定中寻求形式的创造,是与特定空间环境的统一协调来整体思考的。 当今社会材料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是现代壁画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现代壁画艺术向着多种材料与多种工艺手法发展,这种趋势伴随着建筑的发展愈来愈明显。材料的品种与工艺手法的扩展,进一步丰富了建筑与壁画的有机结合,从而也不断强化了人们认识现代壁画的艺术特性与审美方式。材料天然存在的魅力与壁画家艺术创造的结合,传递着艺术家的意志与观念,产生了视觉和心理功能的变化和美学上的效果,材料不仅是壁画艺术表现的媒介,而且材料工艺的美感也大大丰富了建筑的整体造型语言。因而,对材料自然形态美的认识,对材质审美价值的发掘以及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壁画的材料观念。 现代建筑在功能及风格样式上与传统建筑大相径庭,这就要求壁画的形式应与建筑风格协调一致,从建筑的功能性、空间环境的特性、工艺与材料的运用三个方面整体思考壁画形式的创建问题。 像明清壁画墓考古发现的数量较少,壁画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段虽然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继承,社会生活和时代风尚在壁画中也得到相应地反映,但画手主要是地方民间工匠,壁画图像和表现手法偏离时代艺术的主流,题材内容的民俗化和艺术表现的民间化倾向明显。它将中国古代壁画墓的演变线索引向了民间形态,“艺术在民间”则作了墓室壁画的谢幕辞。 现代壁画,特别是外国现代壁画(美国现代壁画),在当今发展中独树一帜,中国现代壁画的发展,首先是对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更迭选择与艺术形态的完善和发展。在艺术表现、制作方法以及继承传统、借鉴外国创新和发展的经验。将传统与现代工艺、科技结合,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壁画艺术,是现代壁画艺术的时代特征。 公共性是现代壁画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壁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壁画的交流性不强,这也就决定了人们对它审美价值的全面认识不足,而现代壁画具有古代壁画没有的特征——公共性。这一特殊的特征从而也决定了现代壁画既要满足少数人的审美价值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迎合大众的口味。一幅好的壁画完成,它最终的效果,现在往往不是壁画家一个人说了算,环境、空间、材料、审美等这些元素都制约着它最终的效果。同时,这些古代壁画没有的元素,也为今天的壁画创作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

标签: # 壁画 # 艺术
声明:关于《现代壁画艺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915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