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水的厚度根据建筑说明或节点详图集做法来确定。
散水是与外墙勒脚垂直交接倾斜的室外地面部分,用以排除雨水,保护墙基免受雨水侵蚀。散水厚度一般是600mm—1000mm。散水的宽度利用图集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来确定。
当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应大于檐口挑出长度200mm~300mm。为保证排水顺畅,一般散水的坡度为3%~5%左右,散水外缘高出室外地坪30mm~50mm。散水常用材料为混凝土、水泥砂浆、卵石、块石等。同时也要考虑到散水的必要性,建筑设计规范及给排水设计规范中都没有明确要求一定要设计散水沟,但是散水是必须做的。因为建筑需要散水来保护建筑的基础不被侵蚀,防止发生不均匀沉降等现象。
散水一般做800mm、600mm宽构造(自下而上):素土夯实;60厚碎砖垫层粗砂填缝压实;80厚C15混凝土随打随抹加浆压光.排水坡度3%-5%。混凝土面层每隔30米做20毫米宽伸缩缝一条, 散水坡与外墙之间设20毫米宽缝,缝内均灌热沥青砂
工程做法(散水、台阶、坡道) 05J1-113-散1(混凝土散水) ·60厚C15混凝土,面上加5厚1:1水泥砂浆随打随抹光 ·150厚3:7灰土 ·素土夯实,向外坡4% 05J1-113-散2(细石混凝土散水) ·40厚C15细石混凝土,面上加5厚1:1水泥砂浆随打随抹光 ·150厚3:7灰土 ·素土夯实,向外坡4% 05J1-113-散3(水泥砂浆散水) ·40厚C15细石混凝土,面上加5厚1:1水泥砂浆随打随抹光 ·150厚3:7灰土 ·素土夯实,向外坡4%
这个,在一层平面图里面可以找到散水,具体做法要看图纸里面的索引在哪个图号的节点详图上的。不过有可能就直接引用图集索引了。
以下是集苏J08-2006散水施工做法
一、散水与外墙面断缝,打封闭胶或灌沥青砂。断缝宽度一致, 胶面平整、光滑。断缝宽度为20mm。
二、散水拐角处均设置断缝,注封闭胶或沥青砂。
1、室外台阶、坡道、散水等部位,应与建筑物主体断开设 缝,缝应宽窄一致、顺直,缝中填柔性材料。
2、砼散水应在外墙饰面工程完成后再施工。模板的支设要拉通线、抄平,要做到通顺平直,坡向正确(向外坡4%)。纵向6m左右分格,缝宽20mm,缝内填塞1:2沥青砂浆要勾抹烫压平整,或在其表面再用油膏嵌缝。并注意纵向分格缝要避开落水管出口处,以免雨水从缝内浸入基础。
3、塞缝工作要认真,不得污染外饰面墙裙。散水分格缝也可采用予制沥青砂浆锯末板隔缝,散水砼完工后,上表面再用油膏嵌缝。此外要严禁在已完成的砼散水有面上拌和砂浆,影响观感质量。
4、散水、台阶须做到内高外低,按规范要求找坡确保不积水,散水与墙面处、沉降缝处、伸缩缝及沿散水纵长度每4m均留出变形缝,断缝宽度一律为20mm宽,缝深为基层和面层混凝土之和,用沥青砂浆勾平缝,散水下的回填土密实度要达到规范要求。
工程计算
工程造价上,需要计算散水的面积或者散水下的垫层体积。
散水面积:S散水=(L外-台阶长+4×散水宽)×散水宽。
其中:L外——外墙外边线长;
散水下垫层体积(当施工图未注明散水下灰土垫层宽度时,可按宽出散水0.3m计算):
V=S垫层截面积×(L外-台阶长+4×垫层宽)。
其中:S垫层截面积=垫层宽×垫层厚度;
L外——外墙外边线长。
这个一般在图纸上不画,只选用图集就可以,你可以看建筑上的做法图集,散水的做法不止一种。其常见的结构层次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砂浆找平层、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夯实土层。
散水一般用虚线表示。散水是埋在土下,是看不见的,所以平面图上可以用虚线表示,画法就参照明散水来,然后注明暗散水及参照的构造做法,还可以在总说明里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及散水所参照的图集作法。散水规范中也有要求,一般坡度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百度一下,造价者,第一个就是哈。在他们的图集下载栏目里有散水做法图集哈,你直接去免费下就行了。
建筑物四周做散水明沟排水,做法98zj901-4/5是按照图集98zj901中的第五页第四号详图的要求做的意思。
散水,指在建筑周围铺的用以防止雨水渗入的保护层。是为了保护墙基不受雨水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将屋面的雨水排至远处,称为散水,这是保护房屋基础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