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和龙没有关系,和恐龙也没有关系。龙骨,是一味常用中药。 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前者习称“龙骨”或“土龙骨”,后者习称“五花龙骨”。全年可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及杂质,五花龙骨极易破碎,常用毛边纸粘贴。 今日晨读《神农本草经》里的龙骨,查资料方知,原来龙骨没有被收载于《中国药典》。 关于龙骨的鉴别,我一直知道要通过判断龙骨是否沾舌来判断真伪,再学习才知道,有的假龙骨一样会沾舌,用火试最好。龙骨是一味好药,临床常与牡蛎相须而用。我去年因为虚劳引起的失眠,吃过一段时间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每次用药后当晚就睡眠颇佳,镇静安神的作用我总认为是龙骨牡蛎的功劳。《伤寒论》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于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焦虑失眠,也是疗效颇佳。龙骨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生肌敛疮,止血等作用,可用于失眠多梦自汗盗汗等。
中药里面的龙骨是恐龙的骨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象类、犀类、三趾马、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由磷灰石Apatite、方解石Calcite以及少量粘土矿物组成。
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常以钟乳状或致密粒状集合体产出。多为无色或乳白色,如有混入物,则成灰、黄、玫瑰、红、褐等各种色彩。断口贝壳状,硬度3,性脆,相对密度2.6-2.8。
龙骨的功效:
中医认为质重则沉降,巅顶之上唯风可到,把风沉降下来则眩晕消失,有很强的平肝潜阳作用,可用来治疗头晕目眩、烦躁易怒、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汗出,这些都属于体液外出。
龙骨属于孔隙药物,中医根据取象比类认为它有吸附作用,有收敛固涩作用,可以通过不同配伍增强作用。龙骨含有大量钙离子,可以促使血液凝固,并可减轻骨骼肌兴奋性,具有抗惊厥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龙骨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中药龙骨是化石(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龙骨的功效和作用有:
1、龙骨有很好的平肝潜阳的作用,同时龙骨也可以镇惊固涩。 而龙齿还有很好的镇静安神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精神抑郁症。
2、有些人容易失眠,所以说情急躁易怒,总会伞有头晕痛胀,和目赤耳鸣的感觉民,可以龙骨和茯苓、菖蒲、郁金、合欢皮、酸栆仁,珍珠母、夜交藤等一起服用。
3、龙骨可以用来治疗癫狂,有些人有精神错乱的感觉,情绪就有躁动不安,还会狂言乱语,这时候可以用龙骨和代赭石、大黄、礞石等同用。
4、龙骨可以平肝潜阳,因为高血压而有头痛头晕的,可以用龙骨和牡蛎、生白芍、白薇、菊花、钩藤、玄参、天麻等一起服用。
5、逐邪气,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脓血,女子崩中带下,止梦泄精,梦交,治尿血,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百度百科-龙骨
龙骨骨骼中药:
来源:龙骨为古代巨型乳哺动物如象类、犀、鹿等多种动物的骨骼化石。牙齿的化石称龙齿,象门齿的化石称花龙骨。其它骨骼的化石统称土龙骨。
主要成分:含碳酸钙、磷酸钙。
归经:入心、肝、肾经。
功能:镇惊安神,收敛固脱,外用收敛止血,生肌敛疮。
主治:惊狂烦躁,心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崩带,泻痢不止,外伤出血,疮溃不敛。
龙骨多肉植物:
龙骨,别名三角霸王鞭、彩云阁,为大戟科、大戟属多肉植物。龙骨的形态像柱状的仙人掌,高可达2米至3米,茎直立,3棱至4 棱,具有美丽的斑纹。有刺,有若干分枝,也是直立向上。叶长2厘米至4厘米。
【功效】龙骨:平肝潜阳,镇惊固涩。 龙齿:镇惊安神。
【功效作用】
1.镇心安神: ①用于精神抑郁,症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常与生龟板、菖蒲、远志各等份研末水丸服,如枕中丹。②用于失眠,症见性情急躁易怒,不寐失眠,甚至彻夜不眠,头晕痛胀,目赤耳鸣,口干苦等,常与茯苓、菖蒲、郁金、合欢皮、酸栆仁,珍珠母、夜交藤等同用。③用于癫狂,症见精神错乱,躁动不安,狂言乱语,怒无所泄等,常与代赭石、大黄、礞石等同用,用龙骨收涩浮越之正气。
2.平肝潜阳: 用于高血压所致的头痛头晕、烦躁等证,常与牡蛎、生白芍、白薇、菊花、钩藤、玄参、天麻等同用。
3.收涩固脱: 用于遗精、带下、自汗、盗汗、月经过多等证,常与煅牡蛎、山药、海螵蛸、茯苓等同用,如龙骨汤、清带汤、二加龙牡汤。
4.生肌敛疮:用于疮疡溃腐久不收口及脐疮流水、金疮出血等证,与枯矾各等份研末外用。
1、镇心安神:龙骨是一种镇心安神的好药材,如果你家中有老人晚上睡觉失眠多梦,可以用龙骨搭配龟板、远志来帮助老人安神,安心。此外对于癫狂、心悸健忘、精神压抑都有很好的疗效。
2、固精止遗:龙骨常用于治疗遗精、盗汗、月经不调等症状有显著的治疗。常与煅牡蛎、山药、等同用。
3、平肝潜阳:如果家有高血压患者头痛头晕、烦躁等症状,可以用龙骨搭配牡蛎、生白芍、白薇、菊花、钩藤、玄参、天麻等同用。对治疗高血压导致的头痛头晕、烦躁有着显著的疗效。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不能吃龙骨: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龙骨的适用人群:通常均可食用。尤其适宜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的人食用。
龙骨的食用禁忌:无特殊食用禁忌。
土龙骨属于中药龙骨的一种,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过,龙骨有花龙骨和土龙骨之分。龙骨当然并不是真的指龙的骨骼,指的是古代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像是象类、牛类、鹿类、三趾马等。
龙骨之所以能够成为中药,是因为它有着镇心安神、平肝潜阳的功效,对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惊痫癫狂、腹泻、溃疡等病症都有显著帮助。
在我国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挖到龙骨的,在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河北、河南、湖北和四川等地有龙骨的分布。还是那句话,盲目盗掘土龙骨是违法的,大家不要轻易尝试。
通过现代化学成分研究,牡蛎壳与龙骨所含的化学成分十分相近,龙骨主要成分有碳酸钙,磷酸钙,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三氧化二铁和少量的铝、镁、氯。牡蛎壳主要成分有碳酸钙、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采用EDTA滴法检测显示龙骨与闽产牡蛎壳的钙含量相近。而且牡蛎壳的氨基酸含量比龙骨还要高。(感兴趣的朋友可查阅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7月第36卷13期《龙骨、牡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比较研究》的论文)
中药里面的龙骨不是恐龙的骨头,所以中药里面的龙骨是恐龙的骨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现代通过对龙骨道地产区的科学研究发现,中药龙骨其实指的是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
中药龙骨产于距今约2400万年至520万年的中新世的第三纪沉积岩如泥质岩、粉砂岩及第四纪沉积物中。
龙骨的作用:
龙骨具有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作用。如果出现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癫狂惊痫、记忆力减退,以及多梦、失意等临床表现,都可以通过龙骨进行治疗。对于肝阳眩晕的表现,可以通过龙骨滋肝潜阳以及针对重镇安神进行治疗。
如果出现滑精、遗精、尿频、遗尿、带下、自汗,以及盗汗、肾经亏虚的表现,都可以通过龙骨进行治疗。对于皮肤的病变,比如湿疹、瘙痒以及疮疡久溃不敛,可以将龙骨研粉以后进行外部的治疗,有良好的收敛以及固涩局部组织伤口、促进愈合的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龙骨
龙骨:是古代大型哺乳动物象类、三趾马、犀牛等动物骨骼的化石。
中药龙骨是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味甘涩性平,归心、肝、肾经。中药龙骨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功效。有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作用。可以用于心神不宁,夜寐多梦,可以根据不同的证型随证加减,比如心脾两虚者,可以配伍当归,黄芪,白术等,痰热扰心者,可以配伍黄连,茯苓,半夏等。也可以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等。因其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也可以用于遗精滑精,带下,尿频遗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