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砂和粗砂的岩性描述岩石细粒岩屑杂砂岩描述

更新时间:01-23 装修 由 桑稚 分享

砂岩的描述: 成份以适应为主,长石次之,细粒结构,分选好,泥质胶结疏松细砂岩粒径0.1~0.25中砂岩粒径0.25~0.5

岩石,细粒岩屑杂砂岩描述

细粒岩屑杂砂岩主要是由石英、岩屑和长石构成。为岩屑占碎屑总量的25%以上,长石《10%,石英《75%。粘土含量较多。化学胶结物多为硅质和碳酸盐质。碎屑粒度细,颗粒直径在0.05-2mm,多棱角状,分选性差,以灰色、灰绿色者常见。

扩展资料:

细粒岩屑杂砂岩的成因通常与一些大的、短暂的水动力流有关系,其搬运距离一般较近。常在山前冲积扇、山间盆地及河流相沉积中产出。主要分布于强烈隆起的山前凹陷区内。

对人体无放射性伤害。防潮、防滑、吸音、吸光、无味、无辐射、不褪色、冬暖夏凉、温馨典雅;与木材相比,不开裂、不变形、不腐烂、不褪色。能够与木作装修有机的连接,背景造型的空间发挥更完善,克服了石材传统安装繁琐和减少安装成本。

实验十二 砂岩和粉砂岩的观察描述

【预习内容】

常见砂岩及粉砂岩的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习砂岩和粉砂岩手标本及薄片的观察描述方法。

2. 掌握砂岩及粉砂岩的粒度分类与成分分类,学会正确命名,初步分析其形成环境。

【实验内容】

观察和描述以下各种砂岩及粉砂岩标本及薄片: 铁质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含海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及铁质粉砂岩等。

【实验指导】

一、砂岩和粉砂岩观察及描述的一般程序

砂岩和粉砂岩观察及描述的一般程序为: ① 岩石的颜色; ② 岩石的结构; ③ 岩石的成分; ④岩石的沉积构造特征; ⑤成岩后生变化; ⑥命名; ⑦岩石成因分析。

二、砂岩和粉砂岩手标本的观察描述内容及方法

( 一) 岩石的颜色

砂岩和粉砂岩的颜色反映其组成成分和形成环境,必须认真描述新鲜面的原生色,有意义的次生色也应描述。岩石的颜色往往不是单一的颜色,描述时主要颜色放后,次要色放前,如紫红色、灰白色、黄灰色等。

( 二) 岩石的结构

1. 观察碎屑颗粒的结构,如粒度、分选性、形状、表面特征等

( 1) 目估各粒级占碎屑总量的百分含量 ( 即将碎屑颗粒总含量视为 100%) ,按粒度结构分类命名原则给予结构命名并确定分选性。

( 2) 观察碎屑颗粒的磨圆程度,分主次描述,如主要为次棱角状的,个别为圆状。如果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描述为次圆状-次棱角状。

另外球度、形态及表面特征明显的、有意义的也应描述。

2. 观察和描述填隙物的结构

杂基多为细粉砂和黏土,尤其在粉砂岩中黏土含量就更多些,手标本表面上较疏松,因而碎屑颗粒较突出,如果黏土发生重结晶则较硬。对砂岩而言,尤其要认真估计含量,因杂基含量 《15%者为净砂岩, 》15%者为杂砂岩。胶结物的结构用肉眼则不易识别,需在显微镜下观察。

3. 观察和描述胶结类型

( 三) 岩石成分

1. 观察和描述碎屑颗粒成分

( 1) 岩屑的种类及其含量。对于砂岩,当因颗粒小而不能分辨岩屑种类时,目估岩屑总含量,岩屑种类待磨薄片后详细鉴定。

( 2) 主要碎屑矿物的特征及含量。对主要碎屑矿物应肉眼鉴定描述特征并目估百分含量,为岩石正确定名提供矿物含量的依据。常见碎屑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等,其特征如下:

石英碎屑 无色、透明、粒状、无解理,具油脂光泽,硬度 7,大于小刀。

长石碎屑 肉红色或灰白色,粒状或长板状,但均有磨蚀,解理发育,解理面为玻璃光泽,有时可见卡式双晶或聚片双晶,硬度 6,大于小刀。

云母碎屑 常见有白云母和黑云母,常沿层理面分布,闪闪发亮。

白云母碎屑 白色,小片状,具丝绢光泽。

黑云母碎屑 黑色或褐色,小片状具丝绢光泽。

目估每种碎屑百分含量时,把碎屑总量看成百分之百,然后目估每种碎屑所占百分含量。注意要选择成分分布均匀的部位或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目估。

( 3) 重矿物种类和含量。重矿物一般含量小,颗粒小,只有大者肉眼可见,若能清楚观察到应尽量鉴定。常见的重矿物有绿帘石、电气石、锆石、磷灰石、辉石、角闪石等,可根据颜色和晶形鉴定。

( 4) 沉积特征矿物及含量。

常见特征的沉积矿物有海绿石、黄铁矿等。

海绿石 绿色、橄榄绿色、黄绿色,粒状,在岩石中呈星散分布或成层分布。

黄铁矿 亮黄色,金属光泽,粒状或立方体晶形,岩石中呈星散分布或成层分布。

对碎屑成分的鉴定,主要是鉴定岩屑、石英碎屑、长石碎屑的特征及含量,以便对砂岩进行分类命名,并帮助恢复母岩类型 ( 表 12-1) 及推测所鉴定岩石的形成环境。

表 12-1 碎屑矿物组合与母岩类型关系

( 据裴蒂庄,1975)

砂岩根据石英碎屑、长石碎屑、岩石碎屑 ( 岩屑) 的含量,按砂岩三角形分类图进行分类 ( 图 12-1) 。

图 12-1 砂岩三端元分类法

2. 观察和描述杂基及胶结物的成分与含量

( 1) 化学胶结物: 应定出成分及含量。常见的胶结物有:

碳酸盐 加稀盐酸起泡者为方解石,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浓盐酸起泡者为白云石。

硅质 浅色、断口致密,岩石坚硬。

铁质 氧化铁显暗红色,断口致密。

磷质 暗褐色,断口致密,加浓硝酸,再加钼酸铵出现黄色沉淀。

( 2) 杂基: 主要是黏土物质,浅色,比较疏松,无一定形态。充填于碎屑颗粒之间的孔隙内。

( 四) 岩石的沉积构造特征

观察和描述标本中所见到的各种层理、层面或其他沉积构造特征。

( 五) 岩石成岩后生变化

观察和描述岩石是否有交代溶蚀现象,重结晶程度,细脉成分及穿切关系以及是否有新生矿物形成等。

( 六) 命名

在以上观察和描述基础上综合定名,原则如下:

1. 砂岩: 颜色 + 粒度 + ( 特征矿物) + 成分 + 砂岩

例如,灰白色含细砾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灰绿色细粒海绿石石英砂岩等。

2. 粉砂岩: 颜色 + 粒度 + 粉砂岩

例如,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灰色细砂质粉砂岩等。

( 七) 岩石成因初步分析

根据上述观察描述,初步分析砂岩及粉砂岩的形成环境。

三、薄片观察和描述要求

( 一) 碎屑颗粒结构的详细观察和描述

( 1) 在显微镜下用目镜微尺测量颗粒大小和各粒级百分含量,进一步补充或纠正手标本鉴定的误差。

( 2) 观察颗粒磨圆程度,按圆度四级分类,分主次描述。例如多数颗粒为次圆状或次棱角状,个别为圆状。观察是否有二次被搬运的颗粒,是否具有再生残余边的石英或长石颗粒。

( 二) 碎屑颗粒成分的详细观察和描述

1. 岩屑

主要分布在砾岩、岩屑砂岩中。在薄片中要正确鉴定岩屑类型,主要根据其中的矿物组合和结构,鉴定出岩屑名称,确定各种岩屑的含量,并要指出不同岩屑含量的主次,为分析物源区提供依据。

岩屑要尽量根据矿物组合和结构特征来确定岩屑名称,如花岗岩屑、混合花岗岩屑、花岗片麻岩屑的矿物组合非常相似,均由钾长石和石英、少量斜长石及少量黑云母组成。其区别为花岗岩具等粒中粗粒结构,混合花岗岩具有明显交代现象,如穿孔、蠕虫等,花岗片麻岩具有片麻构造,矿物有拉长定向特点,而且后两者的石英具明显波状消光现象,但有时在较老花岗岩中也可具波状消光现象,所以需要结合地质情况加以综合鉴定之。

( 1) 硅质岩屑为细晶和隐晶的集合体,干涉色为Ⅰ级灰,单偏光下无色但较脏。

( 2) 石英岩具有拉长的石英嵌晶结构。

( 3) 石英砂岩岩屑为具有硅质再生胶结的石英砂状结构。

( 4) 石英脉岩屑具有粗粒石英组成的齿状嵌晶结构。

( 5) 粉砂岩屑由粉砂和黏土矿物组成。

( 6) 泥岩屑由极细黏土矿物组成。其中常见水云母小片,具Ⅰ级干涉色。

( 7) 火山岩屑可根据其具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或细晶质来确定。薄片中少数为无色,多数具褐色。根据长石牌号、石英有无及黑云母和辉石、角闪石的出现,可确定火山岩屑类型。

( 8) 千枚岩和片岩岩屑可根据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黑云母等变质矿物和千枚状构造、片理构造等鉴定变质岩屑。

2. 石英碎屑

主要分布在砂岩和粉砂岩中。石英碎屑在薄片中为无色,透明,不具解理,正低突起,干涉色Ⅰ级灰白,最高Ⅰ级黄,一轴晶,正光性。除以上鉴定特征外,特别要注意观察石英的消光特征和包裹体特征。

具有均匀四次消光的石英碎屑主要来自岩浆岩,而具有波状消光的石英主要来自变质岩和部分岩浆岩,具裂纹状消光的石英来自受压力的母岩。

石英中的包裹体有矿物晶体和气态或液态包裹体,据其包裹体类型可分为两类:

⊙具矿物包裹体的石英: 包裹矿物为粒状或长柱状晶体,如锆石、磷灰石、电气石、黑云母、独居石、金红石等,包裹体无一定方向,具这类包裹体的石英主要来源于中酸性岩浆岩。若包裹矿物为电气石、矽线石、蓝晶石等,而且晶形多呈针状,含有这类包裹体的石英多来源于变质岩。

⊙具气态或液态包裹体的石英: 气态或液态包裹体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为无色透明,低突起呈圆状或椭圆状小球,这些包裹体常排列成环带,平行颗粒边界,有时排列成平行或不平的条带,似解理或裂纹。具气态或液态包裹体的石英来自于中酸性岩浆岩。石英碎屑除单晶外,还有由两个以上石英晶体组成的多晶石英碎屑。多晶石英可来自中酸性深成岩和脉岩,也可来自片岩、片麻岩、混合岩等。

石英碎屑可来自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来源于不同母岩来源区的石英碎屑特征亦不同。

⊙岩浆岩来源的石英: 来自中酸性岩浆岩的石英常含有锆石、磷灰石、电气石、黑云母、独居石、金红石包裹体,有的含有气态和液态包裹体。少数具弱的波状消光现象。

⊙来自火山岩的石英: 常为单晶,具有裂纹和熔蚀现象,无波状消光和包裹体。

⊙来自石英脉的石英: 单晶或具粗粒的多晶,多晶石英中颗粒之间为鸡冠状镶嵌,并具波状消光,具有较多的气态和液态包裹体。

⊙变质岩来源的石英: 来自片岩和片麻岩及混合岩中的石英,常为多晶和单晶的石英,它们具有明显的波状消光,常含有电气石、矽线石、蓝晶石等变质矿物包裹体,但无气态和液态包裹体,多晶石英中的石英晶体常有拉长和定向排列或有交代现象。

⊙沉积岩来源的石英: 来自沉积岩的石英是经多次搬运磨蚀再沉积的,因此外形圆滑,有时可保存再生边。但要注意与被溶蚀颗粒区别。分别统计不同来源区石英含量及总含量。

3. 长石碎屑

主要在粗-中粒砂岩中常见长石类碎屑,出现的长石主要是钾长石 ( 多为正长石和微斜长石) ,其次为酸性斜长石,中、基性斜长石少见。

薄片中长石无色、透明,具两组解理,低突起,正长石和钠长石低于树胶为负低突起,表面较脏。根据以上特点可与石英区别,各种长石之问的区别主要根据双晶类型来区别。

正长石 具卡式双晶或无双晶,有时可见条纹结构。

微斜长石 具有明显的格子状双晶。

酸性斜长石 具有明显的聚片双晶,可测定消光角来确定长石牌号,一般酸性斜长石聚片双晶比较窄且密。

长石易风化,正长石和微斜长石常风化成高岭土,使长石表面呈浅棕黄色、土状。一般情况下,微斜长石风化程度比正长石差。斜长石风化后易产生绢云母,其光性与白云母相似,只是呈极小的鳞片状。长石风化后透明程度减低。长石风化程度常分级表示,若是长石表面大部分被风化物质掩盖,则风化程度深; 若不及 1/4,则风化浅,两者之间为风化中等。可以根据风化程度来确定物源区风化程度或碎屑搬运距离的远近,如果有明显的两种风化程度的长石,说明是来自两个不同物源区。

长石主要来自于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和混合花岗岩。

分别统计各长石类型的含量和总含量。

4. 云母碎屑

常见白云母和黑云母碎屑。

白云母 在薄片中为无色,具闪突起,片状,一组极完全解理,最高干涉色达Ⅱ级末,近平行消光。

黑云母 在薄片中为深褐色,有时为浅绿褐,具很强的吸收性,解理平行下偏光方向吸收性最强,片状,一组极完全解理,干涉色为Ⅱ级。由于发生水化作用常降低其双折射率。

5. 重矿物

重矿物种类很多,不同组合可反应来源区的母岩性质。常见重矿物及鉴定特征如下:

电气石 绿色、黄褐色、蓝褐色、灰黄色,正中高突起,无解理,有裂纹,具强的多色性及吸收性,当 c 轴即纵切面延长方向垂直下偏光时吸收性最强,颜色最深,平行消光,一轴晶,负光性。

锆石 无色或浅褐色,晶形为短柱状或正方双锥,晶体较小,正高突起,平行消光,干涉色为Ⅱ-Ⅲ蓝、绿、深红色,有时可见环带结构。

磷灰石 无色、透明,晶体为短柱状、粒状,正中突起,干涉色为Ⅰ级灰,平行消光,负延性,一轴晶,负光性。

绿帘石 无色、黄绿色,具弱的多色性,正高突起,干涉色为Ⅱ-Ⅳ级,在一个颗粒上可见干涉色很鲜艳并且不均匀。

应统计各重矿物含量及总含量。

6. 特征矿物

常见特征矿物有海绿石、黄铁矿等。它们具有环境指示意义。其光学特征如下:

海绿石 为浅绿、黄绿、橄榄绿色,具明显的多色性,而呈细小鳞片状集合体者多色性不明显。正中低突起,最高干涉色可达Ⅱ级,但由于本身颜色影响,多数仍为绿色。

黄铁矿 不透明的立方体或呈褐色小方块。

( 三) 胶结物成分、结构特征观察描述

常见胶结物成分、结构特征如下:

硅质 无色透明,低突起,干涉色Ⅰ级灰,结构特征有隐晶质,显晶粒状,丛生和再生结构等。

钙质 无色透明,具闪突起,干涉色为高级白,发育菱形解理,聚片双晶,结构特征有显晶粒状、丛生、连生结构。

铁质 不透明,呈暗红色。

磷质 无色或呈浅黄色,突起中等,多为胶体非晶质,不显光性,有的重结晶具Ⅰ级灰干涉色。结构为非晶质、隐晶质、薄膜结构等。

( 四) 杂基成分、结构、含量描述

观察杂基成分特征,注意观察是否重结晶为大颗粒,并确定是原杂基还是正杂基等。统计含量,含量大于 15%为杂砂岩,反之,为净砂岩。

( 五) 胶结类型及支撑关系

镜下进一步观察鉴定,其内容见碎屑岩的结构观察与描述。

( 六) 构造特征观察

观察细微构造,如纹层理和复合层理、微递变、微冲刷及微细层理等。

( 七) 成岩作用及后生变化观察

砂岩中常见的成岩作用有:

胶结作用和固结作用 应注意胶结物的成分及结晶程度,胶结物的结构或世代关系,以便了解胶结作用的强度及固结历史。

压实及压溶作用 主要根据颗粒的填集程度 ( 是否紧密填集) 、颗粒间的接触强度( 由点接触→线接触→凹凸接触→缝合线状接触) 及胶结物的多少,颗粒变形,如云母弯曲、假杂基等来加以确定。

重结晶作用 砂岩的重结晶作用主要发生在填隙物当中,如方解石胶结物形成连生胶结; 硅质胶结物形成再生石英 ( 次生加大边) ; 黏土杂基转变成正杂基等均为重结晶现象。

交代作用及自生矿物的形成 交代作用的发生与外来物质的加入和介质 Eh、pH 条件的变化有关。通过对于矿物交代共生关系的研究,可以了解砂岩的成岩变化历史。

溶解、溶蚀作用 成岩后生观察交代溶蚀现象、重结晶、细脉穿插等现象。

( 八) 岩石定名

命名原则同手标本 ( 只是无颜色一项) 。

( 九) 砂岩成因分析

通过砂岩手标本和薄片的观察研究,应对岩石的特点加以综合分析并作出某些成因推论和提出一些问题。成因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1) 从碎屑成分推断陆源区母岩的性质及大地构造状况。

( 2) 从成分成熟度推断风化作用的强弱和搬运距离的远近。

( 3) 从结构成熟度 ( 分选、磨圆及杂基含量) 及沉积构造特征推断搬运沉积介质的性质、搬运方式及对碎屑的改造作用,并推断沉积环境。

( 4) 从化学胶结物的成分、结构、胶结类型、自生矿物、颗粒接触关系等看成岩环境及成岩历史。

( 5) 从岩石及胶结物的颜色、成分推断古气候。

【编写实验报告】

请在铁质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含海绿石石英砂岩、铁质粉砂岩中任选1 ~ 2 种,进行标本和镜下鉴定,并提交鉴定报告。

砂岩在地质上怎样描述

砂岩又称砂粒岩,是由于地球的地壳运动,砂粒与胶结物(硅质物、碳酸钙、粘土、氧化铁、硫酸钙等)经长期巨大压力压缩粘结而形成的一种沉积岩。

中碎屑岩——砂岩

(一)标本描述

1.颜色

用肉眼观察砂岩标本的直观色。

2.结构

碎屑颗粒大小,指出粗、中、细即可,大小不均匀者应指出最大、最小和一般粒度及各粒度含量百分数。圆度可用放大镜初步确定。

3.碎屑颗粒成分

为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矿物碎屑主要为石英和长石,其次还有云母和极少量重矿物。其中石英无色透明,具油脂光泽和贝壳状断口;长石为肉红色或灰白色,具玻璃光泽和解理,表面易风化为土状物;云母为片状,具珍珠光泽。标本上观察矿物成分必须借助放大镜。各碎屑颗粒的含量只能大致估计。

4.填隙物

包括胶结物和基质的成分含量、胶结坚固程度等。

5.生物化石

生物化石的类型、生物化石保存的完整程度。

6.构造

层理、层面构造等。

7.次生变化

肉眼可见的次生变化,如铁质氧化形成的次生颜色,长石风化为黏土矿物,海绿石风化成褐铁矿等。

(二)薄片观察

砂岩由于粒度小,肉眼不易鉴定,因此薄片观察至关重要。主要观察内容如下:

1.结构

包括粒度、分选性和圆度。

2.碎屑颗粒成分

如石英有无波状消光和包裹体;长石是哪种长石,风化程度如何;云母和重矿物的特点;岩屑属于哪种岩石,等等。同时统计各碎屑颗粒的含量。

3.填隙物和胶结类型

包括胶结物和基质的成分、含量及胶结类型。

4.次生变化

不稳定矿物在沉积期后发生的各类次生变化。

5.综合分析

通过薄片观察,把该岩石特点以及成因环境加以总结分析,可作某些推论或探讨。

(三)岩石定名

定名应反映出岩石的颜色、填隙物、粒度和碎屑颗粒成分,如紫红色铁质胶结中粒石英砂岩。有时把特殊的矿物反映在岩石的定名中,如灰白色硅质胶结细粒海绿石石英砂岩。

(四)描述实例

B—002,石英砂岩,陕西洛南长城系

1.标本描述

岩石为暗紫色。中粒砂状结构,碎屑颗粒大小比较均匀,分选较好,磨圆度较高。碎屑颗粒几乎全为石英,具油脂光泽及贝壳状断口。氧化铁质胶结。胶结物分布不均匀,局部地方呈斑块状,岩石致密坚硬。岩石为块状构造,有些标本具缓的交错层理。

2.薄片观察

岩石几乎全由石英颗粒组成,偶见正长石及黑云母,重矿物有锆石、电气石等,含量甚微。粒度多在0.25~0.4 mm之间,颗粒为圆—次圆状。

石英约占95%以上,为单晶石英,无色透明,低正突起,Ⅰ级黄白干涉色,部分具波状消光。其余颗粒不及5%,其中正长石表面浑浊,解理清楚,负低突起。黑云母具多色性、吸收性,正中突起,Ⅱ级干涉色。锆石无色透明,具磨圆的长柱状、短柱状,正突起很高,糙面显著,边缘有较宽的黑边,平行消光,干涉色较高,且晶体多具裂缝。电气石为蓝灰色,具多色性,磨圆很好,正突起高,糙面显著,干涉色为Ⅱ级。胶结物含量约占6%,其中主要为氧化铁,在岩石中分布不均匀,并且有溶蚀碎屑颗粒的现象。此外,尚有自生石英和自生钾长石,多围绕碎屑颗粒呈次生加大边。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式、凝块式,局部为溶蚀式、再生式。

3.岩石定名

暗紫色铁质胶结中粒石英砂岩。

B—003,石英砂岩,河北唐山长城系

1.标本描述

岩石为灰绿色。中粒砂状结构,分选、磨圆较好。碎屑颗粒主要为石英,石英为油脂光泽,微带浅红色,可能由于表面染有氧化铁薄膜之故。长石、岩屑含量很少。此外,还含有海绿石,绿色,分布不均匀,有的风化成黄褐色褐铁矿。胶结物为硅质,胶结不很致密。块状构造,有的标本具微层理,是由于海绿石呈条带分布而引起的。

2.薄片观察

碎屑颗粒的成分主要为石英及少量长石,云母及重矿物含量甚微。

石英约占碎屑颗粒的95%,粒度为0.2 mm左右,圆—次圆状。不少石英具波状消光及少量不规则的裂纹。绝大多数石英颗粒均被次生加大的二氧化硅胶结物沿碎屑周边共轴生长,消光位一致,加大后晶形趋于自形,但加大边不规则。同时,还见少量玉髓。长石包括具格子双晶的微斜长石、具卡式双晶的正长石和具聚片双晶的斜长石,含量不及5%,粒度在0.1~0.2 mm之间,次圆—次棱角状。表面较清洁,突起较低,具解理。此外,尚可见黑云母、白云母和泥质岩岩屑。重矿物中见有电气石、锆石、磷灰石、绿帘石、褐铁矿及黄铁矿,大都有磨圆,且多沿层理分布。

胶结物约占8%。二氧化硅呈石英的次生加大边存在,约占5%;浅绿色的海绿石多为细粒或土状位于粒间,具集合偏光,Ⅱ级干涉色,约占3%。胶结类型主要为再生式,也见孔隙式及薄膜式。

岩石的矿物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较高,说明经过长期反复的搬运与改造。根据海绿石形成的条件,沉积区可能为海相环境,温暖、弱氧化—弱还原、弱碱性介质。

3.岩石定名

灰绿色硅质胶结细粒海绿石石英砂岩。

B—004,石英砂岩,北京西山长城系

1.标本描述

黄灰色,不等粒砂状结构。碎屑成分全部为石英,碎屑以粗粒者居多,最大可达2 mm以上。石英无色—浅黄色,油脂光泽。胶结物为浅褐黄色黏土。岩石致密坚硬,块状构造。

2.薄片观察

碎屑全部由石英组成,颗粒大小不一,一般粒径0.7 mm±,大者可达2 mm以上,小者仅0.014 mm。由于水云母化的作用,石英颗粒呈弯曲的锯齿状,圆度已分辨不清。石英又分为单晶石英和复晶石英,多具波状消光。

胶结物为水云母,无色至极淡的绿色,多呈束状集合体。低正突起,具微弱的闪突起。正交镜下呈扇状消光,干涉色为Ⅰ级黄至Ⅱ级蓝,色彩美丽,水云母可能是黏土矿物水云母化的结果。溶蚀式胶结。

3.岩石定名

黄灰色水云母胶结粗粒石英砂岩。

B—005,石英砂岩,陕西铜川山西组

1.标本描述

灰白色,粗粒砂状结构,碎屑基本上全为石英。石英颗粒无色透明,大小较均匀,磨圆较差。胶结物主要为黏土,也零星分布有褐铁矿斑点。岩石致密坚硬,块状构造。

2.薄片观察

碎屑几乎全为石英颗粒,偶尔见有白云母片晶体。石英颗粒大小较均一,粒径多在0.67~0.8 mm之间。圆度较差,多呈次棱角状。石英颗粒部分具波状消光,主要为单晶石英和复晶石英,往往含有少量石英岩屑。

胶结物主要为高岭石,无色—淡黄色,但往往由于含Fe2O3而带褐色,正突起低,干涉色为Ⅰ级灰。自生石英胶结物围绕着石英颗粒生长,构成次生加大边,二者以氧化铁薄膜相隔,但光性方位一致,且加大边明亮洁白,个别加大边的接触处还略呈齿状,彼此交生。此外,还有零星分布的褐铁矿。孔隙式、再生式胶结。

3.岩石定名

灰白色高岭石胶结粗粒石英砂岩。

B—006,长石石英砂岩,陕西延安侏罗系

1.标本描述

灰白色,中粒砂状结构,碎屑成分为石英和长石,而以石英居多。颗粒大小较均匀,以中粒为主。胶结物为黏土,岩石致密坚硬,块状构造。

2.薄片观察

碎屑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偶含少量白云母。颗粒大小不一,粒径一般在0.4~0.5 mm之间,大者0.8 mm,小者仅0.1 mm。圆度呈次棱角状—次圆状。

石英分单晶石英和复晶石英,且含少量石英岩屑,部分具波状消光,某些颗粒边缘可见次生加大现象,石英约占88%。长石主要为具格式双晶的钾长石和具聚片双晶的斜长石,约占10%。此外,还含少量白云母片,浅蓝绿色,正突起低,长条形,完全解理,最高干涉色Ⅱ级,近于平行消光。

胶结物主要为高岭石,无色,但往往因含Fe2O3而微带褐色,呈蠕虫状,干涉色为Ⅰ级灰。石英颗粒也有次生加大现象。此外,尚零星分布有褐铁矿。孔隙式胶结。

3.岩石定名

灰白色高岭石胶结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B—007,长石石英砂岩,陕西韩城二叠系

1.标本描述

绿灰色,粗—中粒砂状结构,碎屑主要由石英组成,其次为钾长石、岩屑和黑白云母片等。分选磨圆均较差,颗粒大小悬殊,且分布不均匀,多为棱角状。

石英无色透明,钾长石肉红色,玻璃光泽。岩屑辨认不清,黑、白云母分布广泛。胶结物观察不清,胶结较为疏松,块状构造。

2.薄片观察

碎屑主要为石英,其次为长石、岩屑。碎屑分选、磨圆均较差。一般粒径为0.4~0.68 mm,其中又以0.4~0.5 mm者居多,大者可达2.7 mm,小者仅0.054 mm,颗粒多呈棱角状,少数呈次棱角状。

石英颗粒约占73%,其中包括单晶石英、复晶石英、石英岩屑和燧石岩屑。单晶石英和复晶石英无色透明,粒状,正突起低,表面光滑,Ⅰ级黄白干涉色,多具波状消光。石英岩屑罕见,呈拉长条状彼此镶嵌在一起。燧石岩屑少见,正交镜下呈霏细晶结构。

长石颗粒约占14%,其中包括钾长石、斜长石和花岗岩屑及花岗斑岩屑。长石一般在薄片中无色透明,负突起低,干涉色为Ⅰ级灰白。微斜长石具格式双晶,斜长石具聚片双晶。花岗岩屑内含石英、黑云母和绢云母化的褐色土状长石,长石负突起低,石英颗粒无磨圆痕迹,接触紧密而无胶结物。花岗斑岩屑具清晰的文象结构,长石表面风化或褐灰色,石英颗粒镶嵌在钾长石之中(正交镜下清楚)。

岩屑颗粒约占12%,其中包括变质岩屑、黑云母和白云母。变质岩屑又包括千枚岩屑和片岩屑,灰褐色,正突起低。正交镜下小绢云母呈定向排列,并含石英小颗粒,转动物台同时消光。黑云母褐绿—黄色,正突起中,具多色性和吸收性,一组解理完全,平行消光,常发生水云母化呈弯曲状。白云母无色透明,正突起低,具一组解理完全,平行消光,部分水化弯曲。

重矿物约占1%,其中有石榴子石、角闪石、辉石、黝帘石、十字石和榍石等。石榴子石无色,正突起高,全消光。角闪石黄绿—深绿色,多色性强,正突起中,两组解理,解理夹角分别为56.5°和123.5°。辉石无色—浅绿色,微弱多色性,柱状,正突起中,斜消光,Ⅱ级黄绿干涉色。黝帘石无色Ⅰ级淡黄色,正突起高,正交镜下呈浅蓝色或黄色。十字石为淡黄色,多色性显著,正突起高,糙面显著,Ⅰ级黄至橙红干涉色。榍石淡绿色,正突起高,高级白干涉色。

胶结物主要为沸石,无色透明,负突起低,常可见到两组直交解理或一组解理,有时看不到解理,缩光圈后显橙黄色,Ⅰ级灰白干涉色。碎屑颗粒互相接触,沸石胶结物充填在碎屑留下的孔隙中。沸石胶结物约占7%。此外,还可见到零星分布的黄铁矿(1%),常呈方形、长方形和不规则粒状,不透明,反射光下呈浅黄色,正交镜下为均质光性,个别颗粒边缘氧化成褐铁矿。孔隙式胶结。

3.岩石定名

绿灰色沸石胶结粗—中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

B—008,石英杂砂岩,北京昌平长城系

1.标本描述

岩石为浅灰色。中粒砂状结构,碎屑颗粒大小比较均匀,分选、磨圆均较好。碎屑颗粒几乎全部由石英组成,具油脂光泽及贝壳状断口。填隙物可能为白云石,表面滴酸微弱起泡,胶结致密坚硬。岩石为块状构造。

2.薄片观察

碎屑颗粒的成分几乎全部由石英组成,偶见长石、白云母、电气石及其他岩屑。粒度一般为0.4 mm左右,大者0.7 mm。颗粒为次棱角—次圆状。

石英约占99%,主要为单晶石英,部分具波状消光。多晶石英含量甚少,为石英岩岩屑和燧石岩屑。石英边缘往往受白云石的溶蚀交代,出现微弱的弯曲和锯齿状,个别颗粒见次生加大现象。

填隙物为泥晶白云石基质,含量约占25%。大多数白云石晶体很难分开,集合体糙面显著,具集合偏光,干涉色为高级的黄褐色。也有少量白云石晶体较大且较自形,彼此接触界线平直,菱形解理,闪突起及高级白干涉色。胶结类型主要为基底式,其次为溶蚀式。岩石的矿物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反映了搬运距离较远。似沙坝、沙滩产物,经结构退变,搬运到能量较低的滩后环境再沉积,呈基质支撑。母岩区化学风化强烈,气候潮湿。而沉积环境则气候干燥,pH值、盐度、温度都较高。

3.岩石定名

浅灰色中粒石英杂砂岩。

B—009,长石砂岩,河北唐山长城系

1.标本描述

岩石为黄红色。不等粒砂状结构,以中粗粒者居多,最大可达1.5 mm。分选、磨圆较差。碎屑颗粒主要为石英及钾长石,少量白云母。石英无色透明,油脂光泽。钾长石呈肉红色,表面新鲜,解理清楚,玻璃光泽。白云母呈白色,具珍珠光泽。填隙物为黏土基质和少量铁质,胶结较致密。岩石具块状构造。

2.薄片观察

碎屑颗粒主要为石英和钾长石,白云母少量,偶见重矿物及岩屑。颗粒大小不一,一般粒度多在0.3~0.7 mm之间,大者可达1.5 mm,小者仅0.2 mm。分选、磨圆较差,多呈次棱角状,个别大颗粒呈次圆状。

石英约占65%以上,部分具波状消光,由单晶石英和多晶石英组成。多晶石英主要为石英岩岩屑,此外,还有少量燧石岩屑。石英岩岩屑外形呈锯齿状,彼此镶嵌接触,常呈拉长条状,排列不规则,大小不一,晶粒一般多于5个。燧石岩屑无色透明,表面光洁,折光率近于树胶。正交镜下常呈小米粒状结构,消光紊乱,微细石英颗粒轮廓界线不清楚,边缘较圆滑。钾长石含量约占30%,表面新鲜,多为具格子双晶的微斜长石,也可见具卡式双晶的正长石,不具双晶者根据有微弱高岭土化可识别之。具聚片双晶的斜长石含量甚微。此外,尚可见到零星的略微弯曲的白云母片以及泥质岩、中酸性喷出岩岩屑,电气石、磷灰石、锆石等重矿物偶尔可见。

填隙物主要为黏土基质,多已重结晶为钾长石,或呈细小微晶,或呈次生加大边围绕长石生长。自生长石为负低突起,折光率略低于碎屑长石,干涉色Ⅰ级灰。此外,氧化铁质呈星散状分布于基质中,使薄片呈黄色。填隙物总计不足10%,胶结类型为孔隙式、再生式。

长石的性质不稳定,推测形成此种岩石的母岩区可能为花岗岩或花岗片麻岩。长石表面比较新鲜,说明在形成过程中以物理风化为主,气候干燥或寒冷;遭受强烈侵蚀和快速堆积,构造运动比较剧烈的地区;埋藏后,在成岩后生阶段中蚀变作用很弱。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长石才得以大量保存并形成长石砂岩。

3.岩石定名

黄红色中—粗粒长石砂岩。

B—010,岩屑杂砂岩,山西柳林二叠系

1.标本描述

岩石为灰绿色。粗粒砂状结构,碎屑颗粒磨圆、分选均较差。颗粒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岩屑,黑云母、白云母含量甚少。石英无色透明,油脂光泽。长石灰白色或肉红色,玻璃光泽,可看清解理。填隙物为绿泥石基质,滴酸起泡,可能还有少量方解石胶结物,胶结致密坚硬。岩石为块状构造。

2.薄片观察

碎屑颗粒的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岩屑,黑云母、白云母零星分布。粒度大都在0.1~1 mm之间,以0.6 mm左右的为主,最大可达1.2 mm,粗粒者约占60%。石英、长石颗粒多呈次棱角状,岩屑颗粒多呈次圆状。分选中等。

石英约占50%,主要为单晶石英,多具波状消光。其次有来自花岗片麻岩的多晶石英、来自花岗岩的等轴状多晶石英及少量石英岩岩屑。

长石约占20%,以斜长石为主(>2/3),多已方解石化。钾长石主要为条纹长石。

岩屑约占30%,成分复杂,主要有安山岩、玄武岩、凝灰岩,多已绿泥石化。其次为酸性喷出岩、千枚岩、板岩等,泥岩、页岩及细晶质的花岗岩岩屑少量。黑云母、白云母个别。安山岩岩屑为玻基交织结构,玻璃质折光率略低于树胶,有针状或长条状斜长石微晶,长石结晶较差,且大致平行排列。玄武岩岩屑为间隐结构,基质为铁质浸染成黑色或红褐色的玻璃质,其中板条状或小柱状长石微晶呈骨架状交叉在一起,凝灰岩岩屑为凝灰结构,透明且常有灰色、红褐色云雾状物质,可见弓形、管状、骨叉状等玻屑,还可见少量石英晶屑和棱角状长石晶屑,根据玻屑的折光率低于树胶这一现象,确定为流纹质凝灰岩。酸性喷出岩岩屑具霏细结构或放射状的球粒结构。千枚岩、板岩岩屑为褐色、灰色,正交镜下有明显的片理,鳞片结构的绢云母呈定向排列,转动物台往往同时消光。泥岩、页岩岩屑颗粒细小,表面污浊,土褐色,页岩可见页理,正交镜下可见细小的鳞片状绢云母及黏土矿物。花岗细晶岩岩屑表面也常呈云雾状,长石风化成高岭土及绢云母,具细晶结构。黑、白云母常水化膨胀弯曲变形。

填隙物主要为绿泥石基质,含量约占20%以上,方解石胶结物含量很小,仅占1%左右。绿泥石黏土为绿—褐绿色,隐晶质。方解石则不均匀地充填在绿泥石基质的残余孔隙中,具高级白干涉色。胶结类型为孔隙式、基底式,局部为薄膜式,而方解石胶结物则是充填式。

3.岩石定名

灰绿色粗粒岩屑杂砂岩。

B—011,长石岩屑砂岩,陕西韩城二叠系

1.标本描述

灰绿色,中粒砂状结构,碎屑由石英、长石、岩屑和黑云田、白云母组成。分选较好,圆度较差。石英无色透明,钾长石呈肉红色,岩屑辨认不清,黑云母、白云母均匀分布。可能为绿泥石胶结。另外,滴盐酸起泡,证明也含有方解石胶结物。岩石致密坚硬,块状构造。

2.薄片观察

碎屑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和黑白云母及少量重矿物。分选较好,圆度较差。碎屑粒径一般都在0.27~0.40 mm之间,大者不超过0.54 mm,小者仅0.05 mm,多呈次棱角状—棱角状,个别呈次圆状。

石英约占48%,其中包括单晶石英、复晶石英、石英岩屑和燧石岩屑。单晶石英和复晶石英无色透明,粒状,表面光滑,无解理,干涉色为Ⅰ级黄白,多具波状消光。石英岩屑和燧石岩屑少见,其中石英岩屑呈不规则拉长,彼此镶嵌在一起。燧石岩屑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正交镜下呈霏细结构。长石约占23%,主要为具聚片双晶的斜长石和具格子双晶的微斜长石,正长石、条纹长石和具文象结构的细晶岩少见。长石在薄片中一般无色透明,负突起低,干涉色为Ⅰ级灰白。斜长石表面常风化呈雾状,少数碎屑表面之绢云母化。

岩屑约占28%,其中有千枚岩、片岩等变质岩屑,有泥岩、页岩等泥质岩屑,还有酸性喷出岩屑以及黑白云母等。变质岩屑灰褐色,正突起低,正交镜下小绢云母片呈定向排列,转动物台同时消光,并含石英小颗粒。泥质岩屑表面浑浊,褐灰色,个别可见页理,干涉色低,表面可见小云母片杂乱排列。酸性喷出岩表面也较浑浊,灰褐色,可见石英、长石斑晶,正交镜下呈霏细结构。黑云母褐绿—黄色,具多色性和吸收性,当解理在平行下偏光镜振动方向时,吸收性最强,正突起中,一组解理完全,近于平行消光,绝大部分已水化并已变成绿泥石胶结物。白云母无色透明,正突起低,具一组解理完全,近于平行消光,部分已水化。

重矿物约占1%,其中有石榴子石、锆石、磷灰石和绿帘石等。石榴子石无色,边缘微紫色,锁光圈后尤为明显,具方形或菱形轮廓,正突起高,糙面显著,全消光。个别颗粒已被黑云母、方解石或褐铁矿交代。锆石无色透明,柱状,正突起高,糙面显著,具解明的Ⅲ至Ⅳ级干涉色,蓝色、紫红色和苹果绿色。磷灰石无色透明,圆柱状,正突起中,平行消光,一级灰白干涉色。绿帘石无色,粒状,正突起高,糙面显著,异常干涉色。

胶结物约占32%,成分复杂,有绿泥石、高岭石和方解石。绿泥石为褐绿色或绿色,主要由黑云母蚀变而来,多为细鳞片状集合体或非晶质集合体,具多色性和吸收性,正突起中,一级灰干涉色。绿色的往往具放射状球粒结构。绿泥石胶结物常为薄膜式胶结。高岭石基质分布不均匀,有时呈脉状产出,结晶较好。无色,正突起低,常呈放射状集合体,一级灰白干涉色。方解石无色,呈微晶质,具显著糙面和闪突起,高级白干涉色。孔隙式胶结。此外,还含有少量褐铁矿(2%)和黄铁矿(2%),褐铁矿不透明,反射光下为褐色,可能为黑云母、绿泥石氧化而来。黄铁矿不透明,呈正方形、长方形或不规则粒状,反射光下呈浅黄铜色。黄铁矿的形成可能早于褐铁矿。孔隙式、薄膜式胶结。

3.岩石定名

灰绿色中粒长石岩屑砂岩。

泥岩,砂岩,石灰岩的土层描述(一般)

楼主你问的都是沉积岩的内容:下面的就是相关的资料~~~沉积岩按成因及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即碎屑岩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一、碎屑岩类根据碎屑物质的来源,又分为沉积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两个亚类。(一)沉积碎屑岩亚类这一类岩石是由母岩风化和剥蚀作用的碎屑物质所形成的岩石,又称陆源碎屑岩。除小部分在原地沉积外,大部分都经过搬运、沉积等过程。根据组成碎屑岩的碎屑颗粒大小,本类岩石又可分为:砾岩类——碎屑直径在2mm以上。砂岩类——碎屑直径在2—0.05mm之间。粉砂岩类——碎屑直径在0.05—0.005mm之间。粘土岩类——碎屑直径小于0.005mm。上述各碎屑岩类的相应粒级,碎屑含量必须占碎屑总量的50%以上,如砾岩中大于2mm的砾石碎屑含量应占一半以上;如果其中含有25—50%的砂,则可称为砂质砾岩;如果其中含有5—25%的砂,则可称为含砂砾岩。其余岩类命名原则,依此类推。1.砾岩类凡直径在2mm以上的碎屑(含量大于50%)组成的岩石都属此类。砾岩中砾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坚硬的岩石碎屑。根据碎屑的磨圆程度可分为角砾岩和砾岩两类。(1)角砾岩组成角砾岩的砾带有棱角,分选情况一般不好,或未经分选,多为搬运距离很近或未经搬运堆积而成。根据成因,它们可能是由山崩重力堆积而成;由海浪冲击海岸而成;由母岩风化在原地残积而成;或者由冰川搬运的冰碛堆积而成(称冰碛岩);也可能因断层作用而成(称断层角砾岩,碎屑多呈尖棱状)。(2)砾岩组成砾岩的砾多为次圆状或圆状。根据成因,砾岩可能是在海滨潮间带由海浪反复冲刷磨蚀堆积而成,分选和磨圆度都比较好,成分比较单纯;也可能是由河流短距离搬运而成,分选和磨圆度较差,砾石成分也比较复杂。砾岩中一般少有化石,或含贝壳等生物碎屑化石。2.砂岩类由2—0.05mm的碎屑(含量大于50%)胶结而成的岩石统称砂岩。砂岩的矿物成分通常以石英颗粒为主,其次为长石、白云母、粘土矿物以及各种岩屑。根据粒级大小,砂岩可以分为:粗粒砂岩(2—0.5mm)中粒砂岩(0.5—0.25mm)细粒砂岩(<O.25mm)根据矿物成分,砂岩可分为:(1)石英砂岩砂岩中石英颗粒含量占90%以上,称石英砂岩。砂粒纯净,SiO2含量可达95%以上,磨圆度高,分选性好。岩石常为白、黄白、灰白、粉红等色。这种砂岩是原岩经过长期破坏冲刷分选而成。(2)长石砂岩砂岩主由石英和长石颗粒组成,而长石颗粒含量一般在25%以上。通常为粗粒或中粒,常呈淡红、米黄等色,碎屑多为棱角或次棱角状,胶结物多为碳酸盐或铁质。此种砂岩多为花岗岩类岩石经风化残积而成,或在构造上升地区强烈风化、迅速堆积而成。砂岩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纯净石英砂岩可用为玻璃工业原料;胶结不好的砂岩可形成含水层或含油层。3.粉砂岩类由0.05—0.005mm的碎屑胶结而成的岩石称粉砂岩。矿物成分比较复杂,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并有较多的云母和粘土类矿物,显微镜下观察多具棱角。胶结物以铁质、钙质、粘土质为主。(1)粉砂岩岩石质地致密、颜色多样,随胶结物和混入物而变异。具轻微砂感,或具贝壳状断口。湖成粉砂岩常具水平薄层理,河成粉砂岩或具细斜层理,海成粉砂岩常具复杂的层理。粉砂岩多是细颗粒悬浮物质在水动力微弱条件下,缓慢沉积而成。其沉积环境为河漫滩、三角洲、潟湖、沼泽或海湖的较深水部位。(2)黄土是一种未充分胶结或半固结的粘土粉砂岩。黄灰色或棕色,粉砂含量一般为40—60%,其次为粘土,并多含有10%以下的砂粒。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此外还有白云母、角闪石、辉石等。黄土中含有这些易于分解而未分解的矿物,说明黄土的形成与干燥气候有关。胶结物以粘土及CaCO3为主,多钙是黄土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没有层理,但发育有直立节理,常形成峭壁。黄土在我国分布很广,堆积很厚,形成晋、陕、甘等省黄土高原,还有些地区分布有冲积或洪积黄土。4.粘土岩类由直径小于0.005mm的微细颗粒(含量大于50%)组成的岩石。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如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等,结晶微小(0.001—0.002mm),多呈片状、板状、纤维状等。粘土矿物主要来源于母岩的风化产物,即陆源碎屑粘土矿物;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沉积或成岩过程中的自生粘土矿物。此外还含有粉砂级的陆源碎屑如石英、长石、白云母等颗粒。除此,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还形成一些胶体和化学沉积物(如铁、锰、铝的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硅质矿物、硫化物、有机质等)。从宏观看多具致密均一、质地较软的泥质结构。粘土岩是介于碎屑岩和化学岩之间的过渡岩石,在沉积岩中分布最广。(1)页岩为粘土岩类中固结较强的岩石,具薄层状页理构造,页理主要是鳞片状粘土矿物层层累积、平行排列并压紧而成。常含石英、长石、白云母等细小碎屑。致密,不透水。可有各种颜色,含有机质者呈黑色,含氧化铁者呈红色,含绿泥石、海绿石等呈绿色。性软,抵抗风化能力弱,在地形上常表现为低山低谷。(2)泥岩 是一种厚层状、致密、页理不发育的粘土岩。(3)粘土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固结程度较差的粘土岩。细腻质软,颜色浅淡为主。分布较多的为高岭石粘土,简称高岭土,具吸水性(粘舌)、可塑性(加水成泥)、吸收性(从溶液中吸收各种矿物质及有机质的性质)、耐火性(熔点:<1350°—1770℃)、烧结性(煅烧后变硬)等一系列特点,是陶瓷工业、耐火材料工业的重要原料。还有一种粘土叫膨润土,主由蒙脱石(胶岭石)组成,蒙脱石是粘土矿物的一种,为含水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化学组成为(Na,Ca)0.33(Al,Mg)2[Si4O10](OH)2·nH2O,吸水后体积可膨胀10—30倍,广泛用于铸模、陶瓷、钻探、纺织工业等方面。此外还有漂白土,与膨润土相似,但含钙较多,含钠较少,吸水性和膨胀性较差,而具强吸附力,可吸收大量色素、胶状物、各种杂质等,在炼制石油和植物油工业中,可作脱色剂和漂白剂。(二)火山碎屑岩亚类主要是火山喷发碎屑由空中坠落就地沉积或经一定距离的流水冲刷搬运沉积而成。从物质来源看它与火山活动有关,但从成岩过程来看又从属于沉积岩的形成规律。有些火山碎屑岩的组成以各种火山碎屑为主;还有些火山碎屑岩中夹有很多熔岩,同时火山碎屑为熔岩所胶结;另有一些是由火山碎屑和正常碎屑(砾、砂、粉砂、泥等)混合堆积而成,其中夹有砂、页岩等,并常含有化石。由此可见,火山碎屑岩与熔岩之间,火山碎屑岩与正常碎屑岩之间,包含许多过渡岩石,根据火山碎屑粒度大体可以分为:1.火山集块岩是主要由粗火山碎屑(大于64mm)如熔岩碎块等(占50%以上),固结而成的岩石。熔岩碎块带棱角或经搬运磨圆,填充物和基质为熔岩、火山灰、泥砂、钙质、硅质等。分选性一般不好,层理不清,常形成厚层和块状层。根据岩石中熔岩碎块的成分,可以命名为安山集块岩、流纹集块岩等。此种岩石质地较坚硬,堆积厚度从数百米可达数千米,我国东部在中生代中后期形成大量火山碎屑岩,常形成高山。2.火山角砾岩是主要由粒径为2—64mm的熔岩碎块或角砾(含量50%以上)固结而成的岩石,也常含其它岩石的角砾,多数具明显棱角,分选差,大小不等。填充物和基质为熔岩、火山灰或泥砂等,也可以是钙质、硅质等。根据角砾成分可命名为流纹角砾岩、安山角砾岩、玄武角砾岩等。3.凝灰岩是主要由粒径小于2mm的火山灰(岩屑、晶屑、玻屑)及火山碎屑等(含量50%以上)固结而成的岩石。分选差,碎屑多具棱角。岩石外貌有粗糙感,可具清楚的层理。根据碎屑成分可分为玻屑凝灰岩、晶屑凝灰岩、岩屑凝灰岩、混合型凝灰岩等。玻屑凝灰岩常保存于时代较新的火山碎屑岩中,经过脱玻作用和蚀变作用可以形成膨润土或漂白土等。凝灰岩可有黄、灰、白、棕、紫等不同颜色。有时凝灰岩中含有正常碎屑,而形成砂质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等。上述各类火山碎屑岩,多形成于火山口附近或其周围的有水盆地中。在地层剖面中火山碎屑岩可以反映地史发展过程中的火山活动情况和古地理环境。二、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这类岩石是岩石风化产物和剥蚀产物中的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通过化学作用方式沉积而成的岩石和通过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生理活动使某种物质聚集而成的岩石,前者属于化学岩,后者属于生物化学岩。这类岩石大多是在海、湖盆地中形成,有一小部分也可以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形成。成分常较单一,具有结晶粒状结构、隐晶质结构、鲕状结构、豆状结构或具有生物结构、生物碎屑结构等。其中有许多岩石本身就是有重要意义的沉积矿产,如石盐、钾石盐、石膏、芒硝、石灰石、白云石、铁矿、锰矿、铝土、磷矿、硅藻土等。根据化学沉积分异的一般顺序,简述主要岩类和岩石如下。(一)铝、铁、锰质岩类是富含铝、铁、锰质矿物的化学或生物化学岩。Al、Fe、Mn是溶液中活动性较差的元素,往往以胶体形式在原地或海湖边缘沉积,但在深海盆Fe、Mn等也有大量沉积。1.铝土岩 又称铝矾土。主要由三水铝石(Al[OH]3)、软水铝石和硬水铝石(AlO[OH])等组成,故根据成分有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三水铝石之分。常含有SiO2、Fe2O3等混入物。铝土岩和粘土岩外貌和性质相似,一般称Al2O3/SiO2>1者为铝质岩;≥2.6者称铝土矿;若<1者则称粘土岩。和粘土岩相比,铝土岩岩性致密,硬度和比重较大,没有可塑性。致密块状、鲕状或豆状结构。因含杂质不同,颜色有白、灰、黄等。成因不一,主要由铝硅酸盐矿物(如长石等)化学风化分解后形成的氧化铝经搬运在海、湖盆中沉积而成,也有一部分是残积而成。是炼铝的主要原料。我国河北、辽宁、山东、河南、贵州、云南等省分布甚广。2.铁质岩为富含铁矿物的化学岩或生物化学岩。主要矿物成分有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等。常混入砂质、粘土、硅质等。致密块状、鲕状、豆状或肾状结构。含铁在30%以上即可称为铁矿。在地质时代的陆地表面,更主要是在浅海边缘形成。我国中、上元古界、泥盆系、石炭系等地层中常富含沉积型的铁质岩(铁矿)。3.锰质岩为富含锰矿物的沉积岩,一般含锰20%以上即成锰矿。主要矿物有软锰矿、硬锰矿、菱锰矿等,常混入砂、粘土、氧化铁、二氧化硅等杂质。多呈黑、黑褐、黑紫等色。有的性软、染手、呈土状;有的很硬,呈鲕状、肾状等。在地质时代锰质岩多在海、湖盆边缘形成,也可在风化壳中形成。目前全世界都在瞩目一种现代海底形成的金属矿源,即锰结核。1873年被英国海洋调查船首先在大西洋发现,但到1958年世界上才对锰结核进行正式有组织的调查,并逐步开展锰结核的勘探、试采和提炼技术的研究工作。锰结核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3000至6000m深的洋底表层,估计储量达3万亿吨,太平洋约占一半,其次为印度洋,故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金属资源,并被预测是人类下一个世纪的主要矿产之一。据最近分析,锰结核中含有56种元素(据McKel-vey,1983),其中锰、铜、镍、钴等金属蕴藏总量分别是陆地储量的几十倍到1000多倍。按目前世界年消耗量计算,这些金属可供全世界使用上千年至数万年。而且锰结核是年有形成,仅太平洋每年就能增长1000万吨,相当于一个大型矿床。关于锰结核的成因问题,尚未得出确切结论,有人认为在洋底淤泥表层因为有机物频繁沉降,促使底土沉积物中的锰和有色金属层层堆积形成结核,由于底层淤泥具有一种弹性,因此把锰结核总是挤出淤泥,位于底土之上。还有人认为锰和其它金属来源可能与从洋底喷出的热水矿液有关。也有人认为由海洋中脊(裂缝)喷出的高温熔岩,经海水冲洗、析出含金属的热液,形成“重金属泥”,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锰结核或热液多金属矿床。(二)硅、磷质盐类硅质岩是一种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化学成分的岩石。二氧化硅是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或某些火山作用生成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玉髓、蛋白石、石英,常混入碳酸盐、氧化铁、粘土矿物等。磷质岩是一种富含磷酸盐矿物的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磷灰石,常混入砂、粉砂、粘土、方解石、石英、海绿石等。大多数为经海洋生物化学作用沉积而成的。1.燧石岩一种致密坚硬的硅质岩石,俗称“火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玉髓、微粒石英、蛋白石等。常为浅灰至黑灰色,具蜡状光泽和贝壳状断口。主要产于石灰岩中,形成燧石结核、不规则团块或燧石条带(夹层),很少成为独立稳定的岩层。我国中、上元古界碳酸盐岩层中常含有燧石结核或薄层。多为海洋沉积或成岩交代而成。2.碧玉岩也是一种致密坚硬的硅质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玉髓、细粒石英,常混入氧化铁等,呈红、棕、绿、玫瑰等色,具贝壳状断口,蜡状光泽。其性质和燧石岩基本相同,但碧玉岩常产于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其成因与火山沉积有关。质佳的碧玉可作各种工艺品。3.硅藻土是一种疏松粉状的硅质岩石,由硅藻遗体组成,硅藻含量可达70—90%。主要成分为蛋白石,常和粘土或碳酸盐混在一起。白或浅黄色,质轻而软,孔隙度可达90%左右,粘舌,吸咐力很强,是良好的吸附剂,可作炼油、制糖的吸附剂和净化剂,也是优良的隔音、隔热材料。多分布于新生代沉积层中,我国山东临朐、吉林、湖南等皆产硅藻土。4.磷块岩 通常把含P2O5大于5—8%的岩石统称磷块岩或磷质岩,其结构变化很大,有砂状结构、泥状结构等,外表有时以砂岩、页岩或碳酸盐岩,一般需用化学鉴别方法(与磷灰石同)。(三)碳酸盐岩类碳酸盐矿物含量大于50%,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等,常混入二氧化硅、氧化铁、粘土、砂等。常具结晶粒状结构、鲕状结构、豆状结构、生物结构或碎屑结构等。过去认为本类岩石主要形成于海湖盆地中的较深浅水环境,成因和形成环境比较简单。近来研究结果认为其沉积环境可以是浅水、较深水,也可以是潮上带,有许多是在有丰富生物和极浅水条件下形成的;其成因可以是化学沉积、生物化学沉积、生物沉积,也可以是机械作用的碎屑沉积,后一种虽然也具有碎屑岩类的特点,但其碎屑并非来源于陆地,而是由海盆内形成的碎屑,即内碎屑。本类岩石分布很广,仅次于粘土岩和其它碎屑岩,约占沉积岩总量的20%,在我国约占沉积岩总面积的55%。本类岩石的代表岩石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但二者间有许多过渡类型的岩石,如表4-6。表4-6石灰岩与白云岩及其过渡岩石的划分 1.石灰岩类一类以方解石为主要组分的岩石,有灰、灰白、灰黑、黑、浅红、浅黄等颜色,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刻动,滴盐酸剧烈起泡。由于石灰岩易溶,在石灰岩发育地区常形成石林、溶洞等,称喀斯特地貌。石灰岩是制石灰、水泥的主要原料和冶炼钢铁的熔剂,也是制化肥、电石的原料,并广泛用于制碱、制糖、陶瓷、玻璃、印刷等工业中。根据结构和成因,主要种类有:(1)竹叶状灰岩(砾屑灰岩)是一种典型的内碎屑灰岩。所谓内碎屑,也称盆地碎屑、同生碎屑,是沉积于水盆地底部的未完全固结或已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经水流或波浪作用破碎、搬运、磨蚀而成的碎屑,这些碎屑根据大小可以称为砾屑、砂屑、粉屑、泥屑等。它们再沉积形成岩石,就是内碎屑灰岩。而竹叶状灰岩是由灰岩扁砾被钙质胶结而成的典型砾屑灰岩,其砾屑为扁圆或长椭圆形,垂直层面切开形似竹叶,故名。砾屑大小不一,磨圆度高,其表皮常有一层紫红色或黄色铁质氧化圈,砾屑约占60—70%。砾屑成分单一,多为泥晶方解石(泥晶指泥状碳酸钙细屑或晶体,又称灰泥);胶结物和填充物多为微晶或细晶方解石,约占30—40%。我国华北寒武系上部和奥陶系下部有广泛分布。一般认为这种灰岩是在潮汐和波浪活动频繁的海滩地区(潮间带或潮下带),先沉积了泥晶灰岩,然后被潮汐或波浪破坏,形成碎块,并被磨蚀成砾,然后又被CaCO3胶结而成。沉积环境是氧化环境。有些灰岩是由砂屑或粉屑胶结而成的,可以称为砂屑灰岩或粉屑灰岩。这类灰岩可具交错层理、干裂、波痕等构造。(2)生物碎屑灰岩是由各种生物碎屑被碳酸钙胶结而成的灰岩,常见的有生物贝屑(贝壳碎屑)灰岩。它多形成于水流或波浪作用强烈的地区或生物礁的侧翼。(3)鲕状灰岩(鲕粒灰岩)指鲕粒含量大于50%的灰岩。鲕粒直径小于2mm,大于2mm者则称豆粒。这种灰岩的形成条件,一般认为是海水中溶解的CaCO3成过饱和状态,沉积环境为潮汐和波浪作用强烈的浅海,并且海水中富含泥砂等陆源碎屑、内碎屑、生物碎屑且比较混浊。潮汐和波浪作用经常引起水介质的搅动,每搅动一次,水中各种碎屑便处于悬浮状态,并促使CO2从水中逸出,这样就导致海水中过饱和的CaCO3发生沉淀,并以各种细小碎屑为结核中心,层层围绕,形成鲕粒。如此周而复始,鲕粒越来越大,当其重量超过波浪、水流搅动的能量,便堆积在海底,并为CaCO3所胶结,形成鲕状灰岩。所以,这种灰岩是一种化学成因和机械成因的灰岩。我国北方中寒武统有典型的鲕状灰岩。(4)化学石灰岩指通过化学及生物化学方式由海湖中沉淀而成的石灰岩。多具隐晶或结晶结构,致密均一,或具贝壳状断口。这种灰岩多形成于温暖浅海地区,气候温暖,有利于蒸发及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海水中CO2释出或被植物吸收,导致CaCO3沉淀。另外,在泉水出口处,由于温度升高和压力减小,使水中CO2逸出,也导致CaCO3的沉淀,形成疏松多孔的石灰华。(5)结晶灰岩指主要由方解石晶粒组成的灰岩,它常由泥晶灰岩(由0.001—0.004mm的灰泥组成)及其它灰岩重结晶形成。2.白云岩类指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50%以上)的碳酸盐岩。常混入方解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杂质。外貌与石灰岩相似,但硬度略大,较坚韧,滴稀盐酸(5%)不起泡或微弱发泡,风化面常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叉的刀砍状溶沟。按结构分,有碎屑白云岩、微晶白云岩、结晶白云岩等。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白云岩、交代白云岩(或次生白云岩)等。原生白云岩是在干热气候条件下的高盐度海湾、潟湖、咸化海或内陆咸水湖泊中通过化学沉淀而成的白云岩;或者是咸水中Mg2+离子交代置换底部CaCO3灰泥中一部分Ca2+离子(这种作用叫同生交代作用)而成的白云岩。原生白云岩的特征是成层稳定,生物化石稀少,常和石膏等共有些白云岩是在成岩过程中沉积的碳酸钙和被渗透下来的咸水中的硫酸镁、氯化镁等反应交代而成。这种作用叫白云岩化作用,这种白云岩叫成岩白云岩或交代白云岩。白云岩化的条件一般认为必须是水溶液中Mg/Ca比值相当大。这种白云岩层位不甚稳定,常呈似层状、透镜状、斑块状产于灰岩中,横向常过渡为白云质灰岩或灰岩。由于方解石被白云石交代后,体积缩小13%,故成岩白云岩孔隙发育,可为良好的储油层或某些矿床的控矿层。白云岩在冶金工业中可作熔剂和耐火材料,部分用来提炼金属镁,也可用作化肥、陶瓷、玻璃工业的配料和建筑石材。在上述石灰岩和白云岩之间,因二者含量比例不同,可有多种过渡岩石,如含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含灰质白云岩等,其成分变化如表4-6所列。3.泥灰岩类是碳酸盐岩与粘土岩之间的一类过渡类型岩石。石灰岩中泥质(粘土)成分增加到25—50%,即可称泥灰岩;若白云岩中泥质(粘土)成分增加到25—50%,则称泥云岩。岩石致密,呈微粒或泥状结构,黄、灰、绿、紫等色。常分布于石灰岩和粘土岩的过渡地带,或夹于薄层灰岩和粘土岩之间,多呈薄层状或透镜体状产出。加冷盐酸起泡(泥云岩起泡微弱或不起泡),并有泥质残余物出现。(四)蒸发盐岩类指由钾、钠、钙、镁等卤化物及硫酸盐矿物为主要组份的纯化学沉积岩,又称盐类岩。这种岩石广泛分布于闭塞海湾、潟湖、内陆盐湖等沉积中。它们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由于海、湖水分强烈蒸发,卤水浓度增大,致使其中盐类结晶析出沉淀而成。常见的有石盐(NaCl)、钾石盐(KCl)、石膏(CaSO4·2H2O)、硬石膏(CaSO4)、芒硝(Na2SO4·10H2O)、苏打(Na2CO3·10H2O)、硼砂(Na2B4O7·10H2O)等,混入物有粘土、碎屑物以及方解石、白云石、氧化铁凝胶等,还经常伴生溴、碘等元素。这类岩石在沉积岩中所占比重很小,但其本身常构成重要的矿产。如青海柴达木盆地中有许多盐湖,估计盐类储量可达500多亿吨,其中钾盐达1亿多吨。新疆吐鲁番盆地艾丁湖是我国最低的地方(-154m),就是一个以芒硝为主的盐湖。(五)可燃有机岩类这是由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堆积,经过复杂变化所形成的、含有可燃性有机质的一类沉积岩,它们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地壳能源矿产。按照成分可分为二类:一是碳质可燃有机岩,包括煤、褐炭、泥炭等;一是沥青质可燃有机岩,化学成分以碳氢化合物为主,包括石油、天然气、地蜡、地沥青等。本类岩石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有固体、液体和气体。在矿床一章将要进一步介绍。

变质砂岩怎么描述

变质砂岩A.英文名称Meta-SandstoneB.岩石分类变质岩-轻度区域变质-变质矽质岩C.矿物组成变质砂岩之组成与一般砂岩几乎完全相同,颗粒可为岩屑或独立之矿物,主要矿物以石英、云母、长石及方解石为主,变质产生之云母与绿泥石矿物已出现,次要矿物包括锆石、磁铁矿、独居石、磷灰石、黄铁矿等重矿物。D.岩性描述与化学成分变质砂岩顾名思义是由砂岩经过轻度变质而形成的,砂岩中的石英会受压溶作用重新结晶,又因有压力影响,会略为产生方向性一致(与受压主应力轴垂直)的扁平化变形,同时质地会更坚硬。当石英超过75%以上,则称为石英岩,而其他粗颗粒之低度变质矽质岩,则可以变质砂岩概称之。常见的片状变质矿物有云母或绿泥石,但并没有集中造成片理。颜色为灰白或灰黑色。E.特徵、有趣现象或监定要诀等块状,具粒状构造,断面上无参差之砂粒,同时光泽亦较强,颗粒变质砂岩颗粒大,看的十分清楚,是变质岩中颗粒较大的,摸起来感觉非常粗糙而坚硬。砂岩与石英岩之间为渐变关系,两者的分界有时不易确定,一般说来石英岩断面上无参差之砂粒,同时光泽亦较强。F.成因砂岩或粉砂岩在地底下约数公里,温度高於摄氏200度的环境下,砂岩中的石英会变形或重新结晶,使整个岩石变得更坚硬,就是变质砂岩或石英岩。G.应用变质砂岩所知用途较少,但其中的石英岩可拿来当作冶炼矽铁合金或有色金属的辅助溶剂,亦可当研磨、陶瓷及矽砖与瓷砖等耐火砖原料,也是很好的建筑用石。H.产地与产状变质砂岩(或石英岩)因为质地坚硬抗侵蚀,所以常在山脉顶端残留,像玉山主峰、雪山主峰等,尤其是大霸尖山的桶状山头,台湾很多地层之中皆有变质砂岩,分述如下:(1)庐山层:分布於中央山脉之西斜坡及其南端,如太平山、合欢山、奥万大及三地门等地,由硬页岩、变质砂岩、板岩与千枚岩构成;(2)四棱砂岩:以淡灰色至白灰色,细至粗粒,块状致密变质砂岩或石英岩为主,与黑色板岩和页岩互层,主要出露於雪山山脉中;(3)八重溪层:主要以暗灰色板岩构成,偶夹数公分至数十公分之变质砂岩,板岩与变质砂岩互层,可在南横观察到此岩层;(4)樟山层:主要岩性为硬页岩夹薄层至中厚层细粒变质砂岩组成,并夹有枕状玄武岩熔岩流,主要分布在南横沿线附近;(5)礼观层:主要岩性由细粒青灰色变质砂岩夹暗灰色板岩,标准出露地点在礼观;(6)石洞层:暗灰色之块状硬页岩偶夹薄层细粒变质砂岩,局部夹有矽质燧石与玄武岩熔岩流,标准出露地点在石洞温泉。

红砂岩描述

红砂岩属于湖相沉积岩,湖相沉积岩包括碎屑岩类和粘土岩类。粘土岩类中由于有三价铁离子,使其成为红色,红砂岩由此而来。红砂岩应用广泛,尤其在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大量存在,并且由于色彩美观的优势逐渐延伸至装饰行业中,所以在公园、景区等地方经常能看到红砂岩的身影。除了可以雕刻文字或制作浮雕以外,红砂岩还可以用来制作面板铺设路面用。

简单的粉砂岩描述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种岩石,它叫做粉砂岩。这种岩石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主要被人们应用于建筑行业、工艺品行业、危险品保护行业、艺术领域等。而现在人们还在努力的开发它的商业价值。它的外观十分的漂亮,所以倍受人追捧。今天小编呢就给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述一下粉砂岩!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种漂亮的粉砂岩吧!

 

    简介

    粉砂碎屑的粒径大小在0.0625~0.0039mm。比粉砂更细者称为泥。主要由粉砂碎屑组成的沉积岩是粉砂岩。粉砂岩的碎屑组分一般比较简单,以石英为主,长石和岩屑少见,有时含较多的白云母。填隙物有钙质、铁质及粘土质等。粉砂岩中常具有薄的水平层理,沉积物含水时易受液化产生变形层理及其它滑动构造。粉砂岩按粒度分为:粗粉砂岩(0.0625~0.0312mm)和细粉砂岩(0.0312~0.0039mm);按混入物成分分为:泥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等。

    分类

按碎屑成分划分为石英粉砂岩、长石粉砂岩、岩屑粉砂岩(少见)和它们间的过渡类型。根据胶结物成分划分为粘土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和白云质粉砂岩。黄土也是一种疏松的或半固结的粉砂质沉积物。粉砂岩多形成于河漫滩、三角洲、潟湖和海洋的较深水部位。

按照种类粉为:粉砂岩文化石、粉砂岩蘑菇石、粉砂岩板岩、粉砂岩脚踏石、粉砂岩网贴。

性质

淤泥是指物质粒子之间的规模大的砂颗粒和小粘土颗粒。因此,粉砂岩颗粒测量的直径大约0.0039-0.0625cm。虽然石头,泥沙不能被看作是单个粒子,但可以感受到粉砂岩的分离颗粒。这个组合的岩石有这样的特点,层状的,坚韧的,容易断的。

当粉砂岩遇到高压力,如热,它可以蜕变成不同品种的岩石——片岩和片麻岩。这些变质岩是很容易辨别的,他们是有条纹的结晶矿物。粉砂岩蜕变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小编从分类、性质、简介三个方面来做了简单的陈述,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种岩石,在家装的时候大家可以考虑下使用这种岩石的建筑材料进行装修,总之依照个人喜好吧!大家也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用粉砂岩制成的工艺品、雕塑等,这些工艺品都十分的漂亮,尤其是在选用粉砂岩这种材料之后,变得更加令人喜欢了。小编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阅读!

主要岩石类型

(一)陆源沉积岩

区内陆源沉积岩分布最广,按碎屑粒度大小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及泥质岩等四类。

1.砾岩

仅见于黑山官组和佟家庄组底部,呈灰—灰白色,厚层状构造。砾石以石英为主,砾径一般在2~10mm不等,分选好,磨圆度较好,硅质、铁质胶结。可相变为砂砾岩。

2.砂岩

(1)石英砂岩

主要见于黑山官组、二青山组、佟家庄组。现把辖域内常见的典型石英砂岩描述如下:为浅灰—灰白色,具交错层理,斜层理发育。石英约90%,粒径0.2~0.3mm者居多。含少量海绿石,重矿物较少,主要为磷灰石及金属矿物。磨圆度一般,球度较好,石英具波状消光。胶结物以硅质为主,颗粒支撑。

(2)钙质砂岩

主要见于浮来山及石旺庄组。呈砂状结构,钙质胶结,层状构造。砂屑主要为石英、微量长石组成,砂屑一般较细,粒径在0.005~0.6mm之间,含有较多的黏土矿物。

3.粉砂岩

见于浮来山组及佟家庄组中上部,颗粒成分主要是由石英(50%~60%)、长石(30%)、海绿石(5%~15%)、云母片(10%±)组成,磁铁矿、锆石等为1%~2%,胶结物有黏土、钙质和少量铁质。颗粒磨圆度一般,次棱角状,岩石中常具微细水平层理。

4.泥质岩

主要为页岩,见于黑山官组、二青山组、佟家庄组。颜色多呈黄绿色、黄褐色、暗紫色等,黏土矿物约占55%,方解石约20%,铁质约10%,粉砂质约10%,粉砂质泥质结构,层状构造,水平层理或页理发育。

(二)内源沉积岩

区内内源沉积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磷质岩。

1.石灰岩

(1)泥晶灰岩

主要见于二青山组中部。岩石呈蛋青色、紫灰色,薄板状。具水平层理,岩石致密,性脆,断口细腻,贝壳状。

(2)砂灰岩

主要见于石旺庄组。岩石呈黄灰色、黄褐色,薄层状。碎屑以石英为主,含少量长石和海绿石。碎屑粒径一般在0.01~0.05mm之间,棱角—次棱角状。

(3)白云质灰岩

主要见于石旺庄组。岩石灰至深灰色,中厚—厚层状,隐晶-显微粒状结构。方解石70%,白云石30%,含少量的泥质物,局部含石英碎屑。具假鲕状结构。

2.白云岩

主要分布在石旺庄组中。岩石为灰黄色薄层状,微晶—粉晶结构,孔洞构造。白云石一般大于90%,泥质、方解石等一般小于10%。泥质均分散在重结晶颗粒内部。

3.磷质岩

仅在黑山官组底部分布。岩性为中厚层砂砾岩,含少量灰黑色胶磷矿角砾,成分复杂。

声明:关于《细砂和粗砂的岩性描述岩石细粒岩屑杂砂岩描述》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922837.html